姚崇的故事
姚崇的故事:姚崇(公元605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则天朝以字行,时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开元”的“元”字,复改为,姚崇,唐朝宰相,唐朝宰相,,姚崇简介,陕州区人物
-
第四节 以身担保,结束酷吏政治
姚崇所任职的司刑寺,本称大理寺,主持刑狱,是唐代最高审判机关。唐高宗李治时改大理寺为详刑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又改为司刑寺。姚崇上任 来到洛阳,无心欣赏神都大邑胜境...[阅读]
-
第二节 三度拜相,姚崇上十事
姚崇被贬出京后,先后任申州、徐州、潞州、扬州、同州刺史。他每到一地,都做到轻徭薄赋,兴利除害,推行教化。使人民安居乐业。《新唐书·姚崇传》载 "政条简肃,人为纪德...[阅读]
-
第一节 再遭放逐,遥观宫廷内乱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继位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巩固了地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 冗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阅读]
-
第五节 皇储风波,姚崇宋璟上三谋
唐睿宗复位时,已年近半百,册立储君的问题很快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将立谁为皇太子呢?他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一时拿不定主意。这的确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睿宗除...[阅读] -
第四节 姚崇返朝,迎来政局新气象
姚崇因同情退位的武则天被贬,先后出任亳州、宋州、常州、越州、徐州刺史(都督)。由于他为官清廉,执政有方,因此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据《越中杂 识》记载:"姚崇,字元之,洛阳人。...[阅读]
-
第三节 姚崇一泣,免遭“五王”之祸
在政变后的第二天,则天女皇颁下了《命皇太子监国制》,令皇太子监国。制书说:
朕以虚寡,宿成先顾,社稷宗庙,寄在朕躬。亲理万 机,年逾二纪,幸得九玄垂祐……但...[阅读] -
姚崇简介:姚崇二次为相的故事
姚崇 初次为相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今约南三门峡市)人。唐高宗永徽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姚懿,在贞观年间做过嶲州都督。姚崇年少时不拘小节...[阅读]
-
第二节 参谋帷幄,协同“五王”还政李唐
姚崇、魏元忠等一干忠臣被赶出了朝廷,剩下的大臣中,敢于同张易之、昌宗兄弟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就是御史中丞宋璟了。
宋璟,邢 州南和(今河北南和)人。在年少时即为人耿...[阅读] -
姚崇的故事:从开元名相到天宝佞臣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句经典的论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此考察唐玄宗前后期的用人和政局可 谓一针见血。开元时期,是中国...[阅读]
-
第一节 秉公直言,姚崇得罪宠臣
在武则天后期,由于姚崇得罪了宠臣二张,被恶意中伤,只得贬官外任。后来,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兵变,逼女皇逊位,扶持中宗上台,恢复了李唐的江山。在这段时间里,皇位更迭频繁,姚崇也在...[阅读]
-
第五节 平乱有功,姚崇初登相位
天授二年(691年),姚崇转调夏官(即原来的兵部)任职,先任下官员外郎,后任夏官郎中。就在这个时期,因为边境的纷乱,让姚崇得到了入朝为相的机会。
武则天临朝称制以后,最初几年...[阅读] -
第三节 裁汰冗员,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姚崇在"十事要说"中,有好几处是讲到整顿吏治的。玄宗对这些意见完全赞成,因为他深知吏治败坏是中宗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韦后、安乐公主为了扩大自 己的势力,用高官厚禄来...[阅读]
-
第四节 节欲戒奢,大力发展生产
自从武则天晚年以来,社会上的奢侈淫靡之风日渐盛行。统治阶级的奢侈淫靡,反映了他们在政治上的腐朽与堕落,它无端地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资财,从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阅读]
-
第五节 相星陨落,临终遗嘱千古流传
开元五年(717年)正月,玄宗皇帝决定到东都洛阳去,这不完全是为了巡幸,而是因为关中收成不好,粮运要增加,皇帝到了东都就可以减轻这方面的负担 和压力。正在这时,太庙的房屋倒塌,这...[阅读]
-
第二节 初入政坛,遭遇李唐纷乱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姚崇27岁了,经过几年的奋发学习和刻苦努力,他以文章扬名天下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仪凤二年春,高宗在京城长安主持制举 考试。27岁的姚崇也被人举荐同数百...[阅读]
-
《盛世基石·姚崇》序言
姚崇(651-721年),字元之,原名元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为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起了关键作用。他 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辟了一代之风,推进了...[阅读]
-
第一节 家世显赫,读书习武皆上品
姚崇(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有大臣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姚崇出身于官宦世家,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步入政坛,因...[阅读]
-
第三节 姚崇入京,登上政治舞台
武则天的称帝,不仅改变了李唐王朝的命运,也让姚崇进入了政治舞台的中心。姚崇后来成为元明相,与武则天的发现、重用和培养具有很大的关系。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初九,适...[阅读] -
救世宰相姚崇——唐代四大名相之一
姚崇(650~721年),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孟津)人。他曾在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和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 年(713年)三次为相,对挽救危局,整顿吏治,振兴经济,开创开元...[阅读]
-
姚崇妙计算张说的故事
唐玄宗时代,姚崇、张说两人,一同做朝中丞相,而两人之间怨恨很深。姚崇在临终之前,还是十分担心在他死后,张说利用职权报复自己的儿孙,因为姚崇明白,张说曾被贬出京城,这完全是他...[阅读]
-
姚崇的故事:三朝拜相整顿纲纪——姚崇传
一、三次为相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人。唐高宗永徽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姚懿,在贞观年间曾官衡州都督。姚崇年少时不拘小...[阅读] -
姚崇为什么有“救时宰相”的美誉?
姚崇
当上了宰相的姚崇,得到了玄宗的充分信任。举凡军国要事,玄宗都一一要和宰相商议。唐玄宗为姚崇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宰相张说和姚崇不和,玄 宗就把张说派到地...[阅读] -
《盛世基石·姚崇》全文在线阅读
卷一·从官宦子弟到武周宰相序言第一章 家世显赫,读书习武皆上品第二章 初入政坛,遭遇李唐纷乱第三章 姚崇入京,登上政治舞台第四章 以身担保,结束酷吏政治第五章 平乱有...[阅读]
-
姚崇渭川陈策的十条改革内容
姚崇虽任宰相,但掌握朝中实际权力却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她干预朝政,也想走其母武则天的道路。为了防患于未然,姚崇和宋璟联名上 奏,建议把太平公主安置...[阅读]
-
宰相姚崇灭蝗抑佛的故事
开元四年(716)山东等地连续发生严重的蝗灾,人们认为这是"天灾",只好坐以待毙,只好求上天显灵禳灾,眼睁睁地"坐视食苗不敢扑"。在满朝文武 一筹莫展之际,姚崇上疏玄宗,主张应想...[阅读]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