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游说各国诸侯,看到只有西伯姬昌才可赖建功立业;姬昌遍访天下贤士,感到只有姜尚才能使周国兴盛起来。在“渭水访贤”之前,姜尚和姬昌已经彼此暗相契合。姜姓、姬姓两族从先世祖缘上看,姜嫄配帝喾而太姜配太王,渊源有本,是姜尚和姬昌都知道的故事。姜尚自清水迁居渭水的事使姬昌感到姜尚与自己的关系更密切了许多。散宜生、闳夭、南宫括三子劝姜尚入周执政,姜尚仍然不从。为免除朝廷重臣、贵戚的惊疑和不安,姬昌在决计迎请姜尚入朝的前夕,先以梦兆晓喻众听,继以占卜安定众心。《庄子》说姬昌梦见先君太公,太公命把国政授予“臧丈人”,以天命和先君之命安定人心,人无不服,同时树立了姜尚的权威。当众由史编占卦问卜,兆获霸王之辅,消除了众人的疑虑,同时树立了姜尚的尊严。史籍说:“吕尚三入殷朝,三就文王,然后合于文王。”说明姬昌对姜尚,不是呼之即至的。 磻溪水深林茂,鱼兽多有,离丰都不过三五十里。周西伯姬昌命整队出猎。出行之前,姬昌令太史编预行占卜,先知收获。史编占卜后说:出猎渭阳,将会有大获。所得不是龙,不是 ;不是虎,也不是熊罴,而是能辅佐建立霸业和王业的人才。天赐他作为你的老师,辅助你昌盛周国。我的先祖太史畴,曾为禹占卜此卦而得皋陶,今日的卜兆与那时的卜兆相同。 姬昌率众到了渭阳,远远看见姜尚正坐在茅草地上垂钓,走近前则见他“其钓莫钓,非持其钓”。姬昌肃立静待了一会,见姜尚仍不旁顾,而问道:您喜欢钓鱼吗? 姜尚略转面应答说:我听说君子无不乐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常人也乐于做他所乐于做的事。我在这里钓鱼,同他们那样做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只喜欢钓鱼。 姬昌说:请问所事和钓鱼相同的道理。 姜尚说:“钓”比于人事,包含着三种权衡:以厚禄收买人才,使尽其智能,是一种用人的权衡;以重赏招揽致死的勇士,使其忘死赴难,是一种用人的权衡;将高爵显位授予官吏,使其忠贞不渝,更是一种高明的用人的权衡。大凡钓鱼的人都希望把鱼钓到手,但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这个道理搞通了,就可以观察天下大事了。 姬昌说:我愿意详细聆听您所说的这个道理。 姜尚说:泉源深而水流长。流长而鱼生,这是自然的道理。树根深而枝叶茂。枝叶茂而果实长,这也是自然之理。君子情投意合就能密切合作。密切合作,则共同的事业必获成功,这也是自然之理。一般的言语应对,是从表面上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如果彼此所说的都是真情实意,则可谓为至交。今天我对您所说的都是真情至言,肺腑之语,无忌无讳,您听了不会见怪吧? 姬昌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乐于接受直言正议,而不会拒纳真情实话,但您为什么产生这种想法呢? 姜尚说:钓丝纤细,鱼饵明显,小鱼就会来吃;钓丝适中,鱼饵味香,中鱼就会来吃;钓丝粗长,鱼饵又大,大鱼就会来吃。鱼若贪吃鱼饵,就会被钓丝牵住;人若贪恋君主的爵禄,就必然要服从君主的使用。所以,用饵钓鱼,鱼就可能得到;用爵禄网罗人才,人才就能为您所用。这样,您以家为基础而取国,国就能为您所有;以国为基础而取天下,天下就可以被您所征服。 姜尚接着说道:即使在您身边聚集了很多人,如果方法不得人心,最后也必然要离散而去。相反,仁君虽然默默无闻,但他能不声不响地实行其正道,他的影响反而很久远。圣人的仁德,总是以德惠诱导人,而又使之觉察不到,即产生无穷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圣人所思虑的,是使天下人按其社会地位的高下得到应有的归宿,并以此为目标而制定各种有效的收揽人心的方法。 姬昌问道:制定什么样的收揽人心的方法,才能使天下人归顺呢? 姜尚答道:天下不是一人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共享天下之利的,就可得天下;而独占天下之利的,就必定失天下。天有四时以生长万物,地有山海财富之积,能和天下人共有天地福利的,才称得上仁爱;行施仁爱的,就得天下人归顺。免除人的死亡,排解人的困难,拯救人的祸患,扶济人的危急,才称得上施行恩德;善于施行恩德的,就得天下人归顺。能和天下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才称得上行义;能行义的,就会使天下人归附。人无不厌惧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给予德惠并获得利益;能保障人的生存平安,满足人的利益需要,才称得上有道;凡治国安民有道的,就必得天下人归顺。--这就是树立德政收揽人心的大略。 姬昌听完姜尚的话,说:您的话太好了,我敢不接受上天的意旨而遵从您的“树敛”之教? 从前,我先君太公早就说过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之兴盛起来。他所说的圣人就是您吧? 我家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姬昌于是和姜尚同载而归,即拜姜尚为师,以应卜兆天瑞。史载“文王游田,遇姜尚于渭滨,察言观志而见其心。不咨左右,不诹群臣,遂载返归,委之以政,用能造周……文王参诸己以得吕尚” (《潜夫论·潜叹》。) 。在经过梦兆的晓喻和卜兆的安定之后,姬昌早已察知姜尚之志而洞见姜尚之心。他知道唯姜尚能够创造一个盛大的周王朝,唯姜尚能够开创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即“与天下更始”。所以在渭滨见到姜尚的时候,姬昌就不再征求左右、群臣的意见, 而是“参诸己” 而“遂载返归,委之以政”,并拜之为师,终于建立了周朝800年大业。 以此,“渭水访贤”被史家载为百代盛事,被民众传为千古美谈。周太公称姜尚为圣人,而太公盼望姜尚已久,故世称姜尚为“太公望”或太公。文王被称为圣君,太公被称为圣臣(《荀子·君道》《臣道》。)。太公为文王载归,开始了他们修德行仁,以倾覆商王朝的共同事业,从此便史载书传,不绝于竹帛。 姜尚归周,促进了姬昌德政的实施。在朝廷,“列士坏植散群”,不结朋党,不营私舞弊,同心为公为国;“长官者不成德”,同归于善,不独争名夺利而同务于强国富民;“ 斛不敢入于四境”,度量统一,童叟无欺,四方诸侯不怀二心。在民间则兴仁尚义、尊礼崇廉、敬老爱幼、好让不争成风。周人的让畔让路,感化和平息了虞人同芮人为田界久争不息的诉讼;周西伯的公平政治,感召和吸引着天下诸侯的归心。姜尚佐姬昌,一方面“修德倾商”,全力推行“文伐”战略;另一方面则运筹兵权奇计,为“武伐”灭纣作准备。先后讨伐崇国,打击密须,征服犬夷,并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归附周西伯,都与姜尚的图谋策划是分不开的。 姬昌卧病在榻,召见姜尚,太子发在侧。姬昌将太子发托于姜尚,说:上天要遗弃我了。我想师法古代圣贤的治国安民之道,并把它传给子孙后代。他要求姜尚为之阐述古代帝王治国安民所以先兴后衰、先起后止的原因,作为姬发的启蒙和鉴戒。姜尚说:见有该做的好事反而怠惰不去做,见可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反而犹豫不肯行,明知事错反而泰然处之,采取这三种做法,便是废止了古代圣贤的治国安民之道。柔和而沉静的自我修养,谦恭而谨敬地待人接物,强毅而柔韧的宽容胸怀,坚忍而刚劲的立身处事,做到这四点,就可继承古代圣贤的治国安民之道。总之,义理胜过私欲,国家就昌盛;私欲胜过义理,国家就危亡;敬谨胜过怠惰,国家就吉利;怠惰胜过敬谨,国家就败灭。 周西伯脱身羑里之囚即得专征伐之权,后九年而去世,谥号为文王。周武王即位,以姜尚为太师(见《大戴礼记》《逸礼》《史记》《通典》。),尊号师尚父;以周公旦为相,以召公、毕公为左右辅弼,君臣协力同心,以发扬光大文王的事业。 师尚父之号是人臣所享受的最为尊崇的称号。姜尚与周文王道同、志同、辈分相同。对于姜尚,武王继文王之后而师之,而尚之,并像尊敬文王那样亦父之。所以史家称美说:“师尚父”之号兼有师之、尚之、父之三重意义。此外,姜尚之女邑姜为武王后。故姜尚和武王,彼此利害与共,表里情谊双重;武王称姜尚为师尚父,国容家礼不失,国常人伦兼顾,私情公义并存。继武王、姜尚之后,齐桓公尊称管夷吾,蜀后主尊称诸葛亮,都以此为师法。 《太平御览》引《大戴礼记》说:“天子不论于先圣王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仪之正,不察应事之理,不博古之典传,不娴威仪之数;礼乐无经、学业不法,凡是之属,太师之任也。”姜尚作为武王的大师,就必以先圣王的德行、人君当具备的治国安民之道等劝教武王,使之必须修行其先君的道德而完成他们的未竟之业。所以《太平御览》引《太公金匮》说:武王问师尚父:五帝临众用民的规矩戒律,我可以再得聆听吗? 师尚父说:虞舜作为民众的君主,小心谨慎,像走在薄冰上一样,谨防失足。夏禹作为民众的君主,警惕恐惧,唯恐为政欠周、民众不悦。商汤作为民众的君主,谦诚恭敬,虚心待人接物,不敢稍求安处,不敢稍有怠惰。 治国理民是头等要事。大凡有道君主,无敢疏忽于此者,历代如此。但武王请教治道于姜尚,尤谨尤勤,典传不乏记载。《太平御览》再引《大戴礼》说:武王即王位三天,便召来士大夫问道:哪里有收藏即易于缩小、实行就必畅通、万世供子孙传承而不废的真理? 士大夫回答说:未得其闻。师尚父则说:这个真理在《丹书》。我王要闻听此理,则须斋戒而后可。三日过后,武王端正地戴着冠冕。师尚父也端正地戴上冠冕,手捧《丹书》进殿,背屏风而站定。武王走下殿堂,面南而立。师尚父说:按照先王的礼节,《丹书》不面北呈献。武王西行,折而南行,面朝东而立。师尚父面朝西对武王称道《丹书》中的话,说:敬谨胜过怠惰的就得吉庆,怠惰胜过敬谨的就要灭亡;道义战胜私欲的就可如所愿,私欲战胜道义的就会遭祸患。以仁道取得天下,以仁道巩固天下,其延祚可达百世;不以仁道取得天下,而以仁道巩固天下,其延祚可达十世;不以仁道取得天下,也不以仁道巩固天下,其称帝称王的时限只在当代。武王听过《丹书》所言,诚惶诚恐,十分谨慎,退朝之后即做戒书以铭各种器物,常警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