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8 属于: 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苦战斯摩棱斯克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年2月6日生于俄国乌克兰的富尔曼卡镇。1915年,20岁的铁木辛哥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西方面军当列兵,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平定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叛乱和卡列金之乱的作战。

1918年苏俄红军成立后,他加入红军。1919年10月,铁木辛哥任红军骑兵第一军第六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在沃罗涅什、罗斯托夫、日托米尔和迈科普等地的作战。

1920年8月,铁木辛哥转任骑兵第四师师长,参加了粉碎协约国支持的弗兰格尔军队和赫诺匪帮的作战。铁木辛哥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作战中立下战功,两次荣获红旗勋章。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占领了大半个波兰。苏联为建立“东方战线”,加强国防,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由进军波兰东部。时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的铁木辛哥率领两个方面军约60万人,越过寇松线,占领了西乌克兰。

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侵入芬兰。芬兰依托有利地形和曼纳海姆防线重创苏军,苏军进攻受挫。

1940年1月初,苏联组建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任司令员,准备再次进攻芬兰。2月11日,铁木辛哥发起进攻,三天后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兰战败,被迫求和。鉴于铁木辛哥在苏芬战争中指挥出色,战绩卓著,苏联政府特别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5月,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不久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绝密计划即将执行。“巴巴罗萨”的意思是“红胡子”,“红胡子”是神圣罗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腓特烈一世是崇尚侵略扩张的家伙。

希特勒将进攻苏联的计划的代号定为“巴巴罗萨”就是希望像红胡子一样,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苏联,打垮苏联。

铁木辛哥对德军在苏联边境的行动极为警觉。苏联情报部门关于大量德军向边境集结的报告和苏联谍报人员佐尔格从日本提供的关于德军侵苏计划的报告,引起他的极大注意。他认为德军侵苏在即。

1941年6月13日,铁木辛哥打电话给斯大林,要求下达边境部队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并实施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斯大林未采纳他的意见。

这时,德军向边境大规模集结的行动已经十分明显。经斯大林同意,铁木辛哥向各军区司令员建议,以举行兵团战术演习为名,使部队向掩护计划所规定的展开地域接近。这一建议在各军区都得到执行,但是大部分炮兵部队因在靶场进行训练而未能参加这次行动。

6月21日晚,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向总参谋长朱可夫报告,据一名向苏军边防部队投诚的德军司务长供称,德军正在进入进攻出发地域,将于6月22日,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

朱可夫立即向铁木辛哥和斯大林报告。斯大林与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高级将领分析了形势之后,同意立即命令边境军区边境部队,于当夜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各火力点,于次日拂晓前将全部军用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予以伪装,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城市和目标地区实行灯火管制。命令在次日零时30分下达完毕,这时距德军入侵苏联仅几个小时了。

6月22日拂晓,德国出动了包括荷兰、匈牙利和意大利军在内的190个师,共约550万人,4300辆坦克、47200门大饱、4980架飞机,向苏联西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7月8日,德军统帅部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规定了任务:合围防守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地区的苏军,攻占奥尔沙、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地域,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莫斯科的捷径。

7月9日,德军已向苏联腹地推进350至600公里。

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改组,以斯大林为首,成员有莫洛托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和库兹涅佐夫等人。最高统帅部决定将前线划成3个战区,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战区司令,布琼尼为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为西部战区司令兼西方面军司令员。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此时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斯摩棱斯克。德军的企图是,以强大突击兵团分割铁木辛哥的西方面军,将其主力合围于斯摩棱斯克地区,然后长驱直入莫斯科。

斯摩棱斯克是俄罗斯的西部重镇、斯摩棱斯克州首府。其西面与白俄罗斯为邻,东北距莫斯科不足400公里,素有“莫斯科门户”之称。该市位于斯摩棱斯克一莫斯科高地西北麓,横跨第聂伯河两岸,明斯克一莫斯科铁路与公路干线由此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苏最高统帅部命令铁木辛哥坚决顶住德军的进攻。铁木辛哥将来自大本营预备队并编入西方面军的第二十二、第十九、第二十、第十六和第二十一集团军,沿两河一线由北至南依次展开,而将边境交战中被德军击溃或削弱的西方面军所属第十三、第四、第三和第十集团军的一些兵团调往后方休整补充。

为加大这一方向的防御纵深,苏军在西方面军主要防御地区以东210~240公里处的涅利多沃、布良斯克一线展开第二十四和第二十八预备队集团军,并在西方面军侧后陆续组建后备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但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开始前,从大后方调入西方面军的48个师中,只有24个师到达伊德里察至日洛宾以南地域一线并占领阵地,未及建立稳定的纵深防御。

7月10日当天,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四装甲集团军在第二航空队支援下,以宽大正面强渡第聂伯河,发起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德双方在“这个曾经成为拿破仑军队通往莫斯科道路上的可怕障碍的俄罗斯古城”及其附近,正面500余公里,纵深200余公里的广阔地域内,进行了一系列激战和反复争夺。

10日下午,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绕过苏军莫吉廖夫和奥尔沙集团,在罗加乔夫至什克洛夫以北的第聂伯河许多河段突破苏军西方面军的防御后,以第二十四、第四十六和第四十七装甲军分别向普罗波伊斯克一罗斯拉夫尔公路,戈尔基、叶利尼亚方向和明斯克一斯摩棱斯克公路以南地域推进;第三装甲集群所属第三十九装甲军从维捷布斯克地域西德维纳河登陆场向韦利日方向发起进攻,迫使苏军第十九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退却,第五十七装甲军在波洛茨克附近突破苏军防御,尔后向涅韦尔方向发展进攻,将苏军第二十二集团军逐向大卢基地域。苏军西方面军的防御部署被德军割裂为3段,中段的斯摩棱斯克地域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其南北两翼也展开激战。

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为阻止德军长驱直入,苏军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集团军各一部,分别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地域和奥尔沙附近向德军发起反突击。7月13日,铁木辛哥以左翼第二十一集团军发动反突击,渡过第聂伯河,夺回罗加切夫、日洛宾,并向博布鲁伊斯克挺进,袭击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牵制了德军8个师。

7月14日,苏军第二十集团军所属火箭炮兵连首次使用BM-13,即“喀秋莎”火箭炮,对奥尔沙铁路枢纽实施齐射,予德军以很大震慑。然而,在德军飞机猛烈袭击下,苏军反突击部队被迫退却。

随着斯摩棱斯克地域形势的恶化,苏军总统帅部于7月14日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以波格丹诺夫中将为司令的后备方面军,下辖第二十九、第三十、第二十四、第二十八、第三十一和第三十二集团军,在旧鲁萨、奥斯塔什科夫、别雷、伊斯托米诺、叶利尼亚和布良斯克一线组织防御。

为尽快合围苏军斯摩梭斯克集团,德军将进至韦利日以东至杰米多夫一线的第三十九装甲军调往斯摩棱斯克以北地域,并于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东北约50公里处的亚尔采沃。

同日,德军第四十七装甲军和进至第聂伯河一线的第二集团军第九军,分别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迫使苏军第二十和第十九集团军从斯摩棱斯克地域向西北撤退。

7月20日,德军第四十六装甲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东南70余公里处的叶利尼亚,从而形成伸向莫斯科方向的突出部。至此,德军向东推进近200公里,苏军第十九、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西北和以东地域面临被合围的危险。

为解除斯摩棱斯克集团被合围的威胁,斯大林于7月20日命令苏联元帅铁木辛哥,于几天内向德军发起进攻。

为此,苏军总统帅部便将后备方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的17个师转隶西方面军,编成5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7月23日至25日,苏军西方面军以4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分别从别雷、亚尔采沃和罗斯拉夫利地域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企图与包围圈内的苏军集团里应外合,歼灭斯摩棱斯克南北的德军突击集团。

这次反突击钳制了德军大量兵力,迟滞了德军进攻,有力地支援了苏军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主力从亚尔采沃以南缺口向东突围。然而,苏军的反突击兵力不够强大,进攻准备比较仓促,各战役集群投入战斗的时间前后不一,反突击部队同被围部队之间的协同动作不够密切,因而未能完全达成预定目标。

7月26日,德军从东面封闭了斯摩棱斯克合围圈。

为支援西方面军作战,并掩护莫斯科方向,苏军于7月30日又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以朱可夫为司令的预备队方面军,下辖第三十四、第三十一、第二十四、第四十三、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集团军。

至8月5日,德军消灭了被合围的苏军部队。自7月10日以来,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俘虏苏军约31万人,缴获或摧毁坦克约3200辆、火炮约3100门。

在斯摩棱斯克以北地域,双方的作战规模相对较小。7月14日,德军第三十九装甲军占领韦利日,尔后被调往中段的斯摩棱斯克地域,从而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北翼的突击力量有所减弱。

两天后,德军第五十七装甲军攻占涅韦尔,后奉命以第十九装甲师向大卢基方向前进,以缓解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南翼威胁,加快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

7月16日,加入战斗的德军第九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占领波洛茨克,7月20日进至戈罗多克、涅韦尔一线,尔后接替第十九装甲师,向大卢基方向实施钳形突击。在此期间,被德军分割为几部分的苏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继续在大卢基等地顽强抗击德军进攻。

在斯摩棱斯克以南地域,形势复杂多变。7月13日,苏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兵分3路,从戈梅利及其以北地域转入进攻。其中,第六十六步兵军向西推进近80公里,占领了别列津纳河和普季奇河的一些渡口;第六十三步兵军成功地强渡第聂伯河,一举收复了罗加乔夫和日洛宾,尔后向博布鲁伊斯克方向发展进攻;第六十七步兵军协同第十三集团军,在罗斯拉夫尔方向阻止了德军第二十四装甲军的进攻。

对此,德军领导集团深感意外。

7月17日,德军才以第二集团军所属第四十三和第五十三军将苏军进攻阻止在博布鲁伊斯克以南、日洛宾西南一线。同日,被合围在克里切夫地域的苏军第十三集团军一部经艰苦奋战突出重围,东渡索日河。

7月20日,德军第二集团军进至别列津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后,占领帕里奇和新贝霍夫,并在莫吉廖夫南北两侧夺得第聂伯河登陆场。

7月下旬,根据苏军总统帅部的统一部署,在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反突击的同时,以1个骑兵集群突入博布鲁伊斯克西南及其以西地域,在奇袭德军第二集团军的后方交通线后,退至普里皮亚季河以北地域实施防御。

从7月23日至25日,苏军从别累伊—亚尔策沃—罗斯拉夫利向斯摩棱斯克进行反击。此役虽未取得全部预期战果,但支援了被围之第十六和第二十集团军的突围,并牵制了大量德军,严重削弱了德军力量。

为加强对西方面军南翼的军队指挥,苏军总统帅部于7月24日决定,以第十三、第二十一和第三集团军组建以库兹涅佐夫上将为司令的中央方面军,统一指挥别列津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及索日河一带的苏军作战行动。

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的战斗即将结束之际,为加强对南北两翼苏军的进攻,并解决步坦协同方面的矛盾,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于7月29日撤销第四装甲集团军的建制,将其所辖第三装甲集群转隶北翼的第九集团军,第二装甲集群与第二集团军一部合编为古德里安集团军级集群。

到7月底,德军步兵损失20%,坦克损失50%。德军疾进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7月30日,希特勒发布了第三十四号指令:

最近几天形势的发展,强大敌军出现于“中央”集团军群正面和两翼,供应情况以及第二和第三坦克集团军需要大约10天的休整时间——这一切使我们必须推迟执行7月19日第三十三号指令和7月23日补充指令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我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利用有利地形,转入防御。

此后,希特勒将首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转为首攻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德“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转而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另有两个集团军转向南下,插入苏西南方面军后方,从第聂伯河东岸包抄苏军,进攻基辅。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德军主攻方向转移后,苏军3个方面军对斯摩棱斯克及其南北两翼发动了全线反攻,但因兵力和武器不足,未能取得胜利。从9月10日开始,苏军斯摩棱斯克一线的3个方面军同时转入防御。持续两个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暂告一段落。此役苏军失利,但也使德军遭受严重损失,被歼德军25万人,牵制德军达两个月之久,为苏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德军利用苏军立足未稳,防御体系尚不完备,依靠强大的装甲兵力与密切的步坦协同,连续实施深远的钳形突击、分割包围和各个击破,歼灭了苏军大量兵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等战略要地,向第聂伯河以东推进200余公里,从而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率先达到《“巴巴罗萨”作战预令》为其确定的第一阶段作战目标。

与此同时,苏军不断投入新锐兵力,以顽强的防御和接连不断的反突击毙伤德军,迟滞德军进攻,为加强莫斯科的防御赢得了宝贵时间。在苏军有力打击下,德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装甲突击力明显下降,对其尔后作战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希特勒在8月4日视察“中央”集团军群时承认,如果在发动侵苏战争前就知道苏军的坦克和飞机有那么多,他就很难定下侵苏决心。

艰难反击夺取罗斯托夫

9月中旬,战役重点转移到西南战区的乌克兰。此时,优势的德军已开始在基辅地区形成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西南战区司令布琼尼元帅请求斯大林准予他撤退。斯大林不准,要求死守基辅地区,并撤消了布琼尼元帅西南战区司令的职务,转令铁木辛哥元帅接任。

9月13日,铁木辛哥接管了全乌克兰苏军部队的指挥权。他立即发现德军已形成合围,局势已无法挽回。他立即派出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飞抵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坚决要求将部队撤出基辅地区。斯大林仍严令坚守基辅地区。

9月16日,铁木辛哥发现德军对西南方面军的合围已经闭合,即下令第四十、第三十八集团军,及第二、第五独立骑兵军从东面发起进攻,以求割裂德军合围正面,击退德军装甲兵团。

苏军坚决执行了铁木辛哥的命令,但未能成功。与此同时,铁木辛哥再次坚决要求最高统帅部准予西南方面军全线突围,撤出基辅地区。次日凌晨,斯大林同意苏军突围,但为时已晚,西南方面军各部已被德军分割包围。

铁木辛哥集合各部不惜一切代价突围、并尽其所能地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突围行动。由于指挥系统已遭破坏,难以集中大量兵力,几次突围均未成功。但是仍有15万官兵突出德军重围。

基辅会战,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损失52万人,但为保卫莫斯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基辅会战结束后,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立即重新组建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自己兼任方面军司令员,同时迅速重建了西南方面军。这时西南战区的战事集中在顿巴斯地区。为加强铁木辛哥的力量,最高统帅部将南方面军交由他指挥。

1941年11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企图经罗斯托夫向北高加索实施突击,对罗斯托夫威胁最大的是其第一装甲集团军,该集团军的司令是陆军元帅克莱斯特。为解除威胁并阻止德军突向北高加索,铁木辛哥主张用所辖的南方面军发动进攻战役以歼灭罗斯托夫方向的德军,得到最高统帅部批准。

11月5日拂晓,德军对苏军步兵第一三六、三十、一五○师配置地点实施了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突击,阵地上烟火冲天。随后,克莱斯特就令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前进。德军的坦克纵队不仅占领了所有道路,而且占领了道路间的间隙地。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可是,它们刚接近苏军第一三六师阵地,被炮弹和炸弹打坏的掩体就仿佛复活了:步枪的射击汇成了齐射,机枪的长点射使德军步兵成群倒下。迫击炮和火炮也一齐开火。随后,苏军坦克从翼侧猛冲出来。德军退下去了。在瓦西连科中校的步兵第一三六师阵地前,有29辆德军坦克被烧毁。

但是,德军70辆坦克终于在近15时楔入苏军步兵第一三六师防御。11月6日,第一三六师和坦克第一三二旅被德军切断了与第九集团军其余兵力的联系,退到了季亚科沃地域。

11月7日晚,铁木辛哥判断情况后得出结论,克莱斯特集团军的进攻正在减弱,德军在逐渐衰竭。

不久,这一预测就应验了:克莱斯特军队减弱了攻击,苏军第九集团军各兵团的态势明显稳定了。他们退过昆德留奇亚河并接近新沙赫京斯克市后,便设防固守,充满信心地抗击德军的冲击。

这天,在中断联系很久后,铁木辛哥又同突围成功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建立了通信联络。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少将谈了方面军和莫斯科附近的战况,说明了德军的特点。扎哈罗夫希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之间建立较密切的协同,请求从季姆市地域派出第四十集团军的一个加强支队,以便同第十三集团军近卫步兵第二师建立牢固的联系。

铁木辛哥同意调一个支队来保障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接合部,但同时要求建立两方面军之间更经常和密切的联络,建议互派联络军官。扎哈罗夫欣然同意。这样,在同布良斯克方面军中断联络几乎一个月后,终于又同它重新建立了经常的通信联络和协同,从而极大地巩固了莫斯科方向作战军队左翼的态势。

11月9日,铁木辛哥同切列维琴科将军联系,命令他加紧进攻准备,并且只能依靠他所拥有的和答应从西南方面军调给他的那些兵力兵器。切列维琴科回答,他和他的司令部正加紧进行战役准备。

11月12日,南方集团军参谋长安东诺夫将军把未来进攻战役计划送总司令批准。预定以重建的第三十七集团军全部兵力,第九集团军一部和第十八集团军一部自11月16日晨起向巴甫洛夫卡镇至大克列平斯卡亚以至塔甘罗格这一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目的是与独立第五十六集团军协同,消灭克莱斯特坦克集团军主力,南方面军前出到米乌斯河。

整个战役拟分三个阶段实施:11月11至15日——集中突击集团和进行战役准备;11月16至19日——转入进攻,粉碎克莱斯特集团军楔入第九集团军配置的一个集团,前出到图兹洛夫河一线;11月20至22日——发展既得胜利,前出到米乌斯河一线。

方面军突击集群的第三十七集团军应成两个梯队进攻,第一梯队有4个步兵师和一些坦克旅;第二梯队有2个步兵师。霍伦将军的骑兵军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个旅配置在第三十七集团军后面。

计划包括了战役组织、准备和实施的一切问题,并且反映了铁木辛哥的基本要求:进攻应完全出乎德军意料之外;新集团军应配置在预计克莱斯特可能恢复冲击的地段;至迟于11月16日开始进攻,以便先发制敌,并通过对克莱斯特集团军实施突击,帮助防守罗斯托夫的第五十六集团军;应使进攻的军队在情况一旦发生急剧变化时能够毫不费力地转向任何方向。

铁木辛哥批准了这一计划。

在进攻前夕,德军庞大兵力却开始迂回西南方面军北翼,铁木辛哥意识到,如果德军的阴谋得逞,西南方面军与莫斯科作战军队有被隔绝的危险。

铁木辛哥立即命令派2列装甲列车、1个工程兵营、1个反坦克炮兵团、52辆坦克和64架飞机去加强第三集团军。他还决定向大本营求助,虽然他知道莫斯科的处境也十分困难,但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接合部如出意外,可能会使莫斯科保卫者的处境更加困难。

虽然此时第三集团军在叶夫列莫夫失守后已阻住德军的进攻,但其暴露的右翼遭到深远迂回,却使铁木辛哥深感不安。因此,他在准备发给斯大林的一份电报中,力图强调西方向和西南方向接合部的威胁正在增大。

电报说:“在图拉附近受阻的敌军察明布良斯克方面军第三集团军中的薄弱点后,沿公路向叶夫列莫夫发起进攻,兵力为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正迫使第三集团军后退。”

铁木辛哥在开列了他决定用来加强第三集团军的那些兵力兵器后说,他已经什么都无法再给了。

电报发出不到两小时,最高统帅就通过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进行了答复,从答复中知道,大本营目前只能拨出步兵第二三九师来加强第三集团军,该师正仓卒开赴该集团军右翼,以便对德军迂回部队实施反冲击。

铁木辛哥同南方面军司令员进行了联络,问是否做好了进攻的一切准备。切列维琴科报告,军队不可能在11月16日开始实施战役。许多部队和兵团,其中包括坦克第三旅和反坦克炮兵第五五八团,都来不及集中。调来参加进攻的军队未能全部获得冬季的服装,也使事情变得复杂化。

铁木辛哥不同意那样拖延,他要求切列维琴科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以便如期发起进攻。他认为,如果不在各卸载站耽搁,那么第一梯队的所有兵团都是来得及到达出发地域的,还应该竭尽全力保证人们穿上暖和的服装。元帅通知将拨给20辆完好坦克加强坦克第三旅后,答应切列维琴科将于11月16日中午到他那里进一步明确一切问题。

由于担心克莱斯特可能随时对南方面军左翼实施新的突击,铁木辛哥最后说:“您转告哈里托诺夫:他要坚守战线两天——一步也不许后退。否则我对他的看法就会彻底变坏。您把坦克给他。”

11月16日,铁木辛哥在一些将军和军官的陪同下到达卡缅斯克-沙赫京斯基南方面军司令部。

“你们为什么还没有转入进攻?”这是铁木辛哥在会见时向方面军司令员提的第一个问题。

方面军司令员报告,并不是第一梯队的所有军队都来得及占领出发地位。在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共只有一个坦克旅开到指定地点。天气又很坏——雨雾弥漫,云层很低,连一架作战飞机都无法升空。

切列维琴科接着说,今天早上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科罗捷耶夫将军报告:德军已在顿巴斯转入进攻。但科罗捷耶夫没有预备队。很难预见那里的情形会是怎样。

铁木辛哥也明白,情况确实不很有利,因此他不动声色地听完了方面军司令员的理由。可是他责备地说:

“时间不等人哪,切列维琴科同志。您在想往后会更容易些?我们不能等待克莱斯特恢复元气来打我们。到那时,进攻就晚了,又只好去进行抵抗了……”

铁木辛哥听取了方面军司令员的汇报,又布置了任务后,对会议作了总结:“同志们,这样的话,你们现在没有任何充分理由推延进攻。明天早上八点钟,最迟九点钟,你们就开始吧。”

11月17日9时40分,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员报告:“在30分钟炮火准备后,步兵第九十六、二五三、九十九、五十一师在坦克第三、一三二旅支援下开始冲击。”

铁木辛哥全神贯注于罗斯托夫进攻的进展,所以暂时不再过问北翼的态势,而派自己的副手去那里。

进攻第一日未能取得预期战果。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报告,德军在步兵第十五、二三○师接合部楔入苏军防御约15公里后,正继续向五一城推进。贝奇科夫斯基骑兵军和由方面军预备队转隶的步兵第二一八师尚未到达突破地域。因此处境仍然是危险的。

铁木辛哥命令切列维琴科向各集团军司令员转达以下要求:从11月18日晨起,加强猛攻,日终前不是像计划规定的那样进至左图兹洛夫河,而是要深远得多,进至米列罗沃、杰尼索沃-阿列克谢耶夫卡、巴里洛-克列平斯卡亚一线,以便突入德军摩托化第十四军后方。

第二天,交战进程还是不明朗:进攻的军队一路进行苦战,前进缓慢,并在德军已作好防御准备的一些居民地旁长时间受阻。

这时,突入大萨雷的德军坦克并未在夜间被消灭。早上,有一个坦克群已向罗斯托夫北郊急进,另一个则向在该市以西防守的各师后方急进。

战斗越来越激烈。无论是铁木辛哥还是南方面军司令员都开始确信,需要采取最坚决的步骤才能使进攻过程出现转折。

铁木辛哥决定改变骑兵军的任务:将其撤至米列罗沃、杰尼索夫斯基、杰尼索沃-阿列克谢耶夫卡地域,并且加强一个坦克旅,令其向东面巴里洛-克列平斯卡亚前进。第九集团军骑兵第六十六师和坦克第一四二旅应与骑兵军对进,向德军实施突击。这些兵力一旦进至德军摩托化第十四军部队后方,必将使该军遭歼。铁木辛哥还命令将步兵第二九五师调到第十八、三十七集团军接合部,以保障骑兵免受来自西面的突击。

11月19日,铁木辛哥的企图开始实现了。在第三十七集团军右翼进入交战的骑兵军和步兵第二九五师,一边摧破德军的顽抗,一边向前推进,迂回到季亚科沃和沿纳戈利纳亚河防守的德军部队后方。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这天步兵第九十六师部队打得很艰苦。其右翼步兵第二○九团打退了德军每次都有20辆左右坦克参加的3次反冲击。在争夺皮萨纳亚高地战斗中,沙特罗夫斯基中尉炮兵连的炮手们英勇作战,推出火炮实施直接瞄准射击,承受着16辆坦克的突击,击毁了其中9辆。

德军第十四军地带防御开始崩溃,并未使克莱斯特清醒过来。他继续疯狂扑向罗斯托夫。为了切断苏军列梅佐夫将军所部退路,克莱斯特于11月20日向阿克赛斯卡亚镇、罗斯托夫北郊和红戈罗德萨德投入了3个大的坦克群,在损失了三分之一战斗车辆后,终于突入罗斯托夫市。火车站落入德军摩托化步兵手中。

法西斯最高统帅部力图牵制苏军各预备队,并以此减轻克莱斯特夺取罗斯托夫的困难。为此,德军在其他地段也加大攻击力度。11月19日,德军夺取了季姆市,继续向五一城猛扑。而且,在西方面军与莫斯科接合部的猛攻也开始加强。这就迫使铁木辛哥暂时让切列维琴科将军全面负责继续进攻,自己则返回西南方面军司令部。

11月21日16时,第五十六集团军司令员列梅佐夫将军报告,他的军队已放弃罗斯托夫市,履冰到达顿河南岸。铁木辛哥用拳头猛捶了一下桌子说道:“我们要给克莱斯特一点厉害看看了!”

铁木辛哥决心在罗斯托夫城把克莱斯特全部歼灭。他担心德军清醒后弃城西逃,便命令切列维琴科将军把第三十七集团军全部兵力调往大克列平斯卡亚,加速南下。同时,苏军大本营也给列梅佐夫新派来3个步兵师和3个步兵旅。

克莱斯特攻占罗斯托夫,使希特勒异常高兴,法西斯军事当局向全世界吹嘘了自己的“新的伟大胜利”。无论是希特勒大本营,还是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都深信,克莱斯特战绩辉煌。

11月22日早上5点多钟,莫斯科给铁木辛哥发来一份电报指出:罗斯托夫失守并未改变南方面军的任务,它应向塔甘罗格加紧猛攻。莫斯科正确判断了情况,也预料克莱斯特会急忙跳出陷阱。

德军夺占罗斯托夫的消息,激起了苏军战士的愤怒。他们英勇顽强地向前猛冲。11月22日,切列维琴科报告,德军忍受不住苏军的猛攻,遗弃重武器和技术装备,正向南溃退。

可是一切迹象表明,克莱斯特并不打算放弃罗斯托夫。

铁木辛哥命令,苏军进至图兹洛夫河,从那里向罗斯托夫突击。加强了坦克的霍伦将军骑兵军,则被调往塔甘罗格,与第十八集团军部队一起沿米乌斯河占领防御,掩护向罗斯托夫进攻的军队,使其免遭西面德军的突击。

克莱斯特终于坚持不住了。他开始从罗斯托夫地域将两个坦克师调往西北,迎击11月23日日终前进抵图兹洛夫河的第三十七、九集团军所属进攻军队。第三十七集团军右翼在古比雪沃以东15公里处中断,接着,战线便沿图兹洛夫河一直延伸到大克列平斯卡亚。全部3个坦克旅都集中在大克列平斯卡亚及其以北地域。在左面,第九集团军各师沿图兹洛夫河一直展开到卡缅内布罗德。

进攻结果表明,第三十七、九集团军在前六天战斗中已击溃克莱斯特的3个摩托化步兵团,击毁54辆坦克、50多门火炮和约250辆汽车。

从11月25日起,整个南线出现了相对的沉寂。双方都准备再战。切列维琴科将军把第九、三十七集团军调向罗斯托夫,德军则从市内调一部分师来迎击它们,并用新的预备队加强克莱斯特军队最薄弱的左翼。苏军发现,在摩托化第一师后,德军很快又有1个坦克师和2个以上步兵师开到了。

11月26日晚,铁木辛哥率西南方面军一些将军和军官飞到了切列维琴科的指挥所。

铁木辛哥一边和南方面军司令员打招呼,一边大声说:“如果我们行动这样迟缓,克莱斯特要从我们这儿溜走的!间歇太长了,战争中的迟缓是要用鲜血来偿付的……您的突击集团当面察明了哪些兵力?”他走近摊在桌子上的地图问。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切列维琴科报告,第九、三十七集团军将主要力量集中于斯托亚诺夫、格涅拉利斯科耶、布琼尼一线后,将于次日早晨8点转入进攻,总方向是恰尔特里;第五十六集团军由科兹洛夫将军指挥的军队集群将由顿河左岸向那里进攻;第三十七集团军经格涅拉利斯科耶向苏丹萨雷和罗斯托夫以西实施主要突击,第九集团军则经大萨雷向该市北郊实施突击。

11月27日的早晨来到了。新雪在有点干枯的秋草上晶莹洁白,就像盐沼地的白盐一样。苏军于上午9时发起了攻击。天很冷,能见度相当高。在开阔地进攻的散兵线,老远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德军用猛烈的火炮和迫击炮拼命抵抗,炮弹爆炸的轰响被俯冲轰炸机的呼啸声淹没了。德军把坦克和摩托化步兵投入反冲击,进行着垂死挣扎。

进攻像计划所规定的那样从四面实施。第五十六集团军部队急忙履顿河薄冰进攻罗斯托夫,以便从东面与第九、三十七集团军会合。由杰明中校指挥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二三○团和以一个厂长瓦尔福洛梅耶夫为首的罗斯托夫民兵团最先冲入市内。步兵第三四三、三四七师先遣营也从其他方向进入该市。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黑夜和早晨相继到来,但战斗却没有停止。到进攻第二日天黑前,克莱斯特各师开始仓皇放弃罗斯托夫。苏军转入迅猛追击。

11月29日,苏军收复罗斯托夫。

斯大林闻讯,立即给铁木辛哥和切列维琴科发来贺电:

我祝贺你们战胜了敌人,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罗斯托夫……

南方面军在这次进攻战役中取得巨大胜利,缴获德军154辆坦克、8辆装甲运兵车、244门火炮、93门迫击炮、1455辆汽车,以及各种技术兵器。此役不仅使德坦克第一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其他一些部队遭到重创,而且在罗斯托夫附近牵制了该集团军群的几乎全部兵力,使德军统帅部指望由这些部队加强在莫斯科附近德军的企图落空。

苏西南战区代理参谋长巴格拉米扬后来在《战争是这样开始的》一书中写道:

我军在罗斯托夫取得胜利的捷报使举国一片欢腾。各加盟共和国劳动者和其他集团军官兵纷纷给胜利者发去了贺电贺信。

法西斯德军在罗斯托夫附近的失败,使希特勒如坐针毡。这一失败,除具有巨大军事意义外(法西斯在南部的计划破产),还使希特勒分子受到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它正好发生在他们集中力量最后扑向莫斯科的关头,而忽然间德军在罗斯托夫附近溃败了。这一事件自然远远不能对继续向莫斯科冲击的部队起鼓舞作用。法西斯军事机器的骄傲——克莱斯特坦克第一集团军被打败了。

这个集团军曾像毁灭性卷风似地席卷过波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大地,后来又疾驰在巴尔干的道路上。它是在一片溢美声中威风凛凛地进入苏维埃乌克兰的。它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附近开始入侵后,就在乌克兰横行肆虐,所过之处无不留下斑斑血迹和无数灰烬。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曾给它许多创伤,但是这个坦克集团军在逼近罗斯托夫时还是强大可畏的。

而现在,自它存在以来第一次遭到了法西斯宣传机构声称已不存在的军队的打击,彻底溃败了。

驱逐侵略者取得最后胜利

1942年6月,西南方向总指挥部撤销。7月,铁木辛哥出任由西南方面军扩编而成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0月,调任西北方面军司令。次年2月,组织指挥西北方面军以突击之势摧毁德军杰米扬斯克登陆场,使其无法利用北方集团军群加强苏德战场南翼。

从1943年3月起,铁木辛哥多次以最高统帅部代表身份协调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参与组织和实施许多重大战役。1943年3月至6月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的作战行动,6月至11月协调北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作战行动。

1944年,苏军展开了气势恢宏的大反攻。从春天开始,苏军连续发动了6次大规模进攻战役,除库尔兰半岛外,在各个方向都前进到1939年国境线。德军在这一系列打击中遭到严重损失,作战兵力捉襟见肘。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正确地判断了所面临的形势,决定在雅西和基什尼奥夫地区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意图是粉碎雅西—基什尼奥夫地域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迫使罗马尼亚退出与法西斯德国结盟的战争。

此次战役由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协调指挥。为了消灭德军集团,铁木辛哥决定投入由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和托尔布欣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二和第三方面军,以及由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上将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指挥的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共同执行这次任务。

此次战役苏德双方兵力兵器对比,苏军具有明显的优势,兵力之比为125万比90万,1.4倍于敌;火炮之比为16000门比7500门,2.1倍于敌;坦克和自行火炮之比为1870辆比400辆,4.7倍于敌;飞机之比为2200架比810架,2.7倍于敌。

8月19日傍晚,苏军通过在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内的战斗侦察查明,德军防御部署仍保持原态势。8月20日,苏军经过炮火准备后便发起了进攻。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在3小时内便突破德军主要防御地带,中午强渡巴赫卢伊河,突破第二防御地带。第六坦克集团军遂进入突破口。下午2时,其所属第五坦克军投入交战1小时后,第五机械化军也投入交战。

第二十七集团军的突然出现使德军震惊不已。苏军坦克兵利用这一有利态势,迅速前出到沿马雷山构筑的德军第三防御地带。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进攻也很顺利,天黑前,第三十七、第四十六、第五十七集团军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向纵深推进12公里,在某些地域楔入了德军第二防御地带。战役第一天,两个方面军推进10~16公里,德军损失9个师。

8月21日,第二十七集团军粉碎德军的顽强抵抗后,与第六坦克集团军和航空兵协同,进行了夺取马雷山第三防御地带的战斗。第五十二集团军利用当天进入交战的第十八坦克军的战果,击溃了德军,中午解放了雅西市。

这时,苏近卫第七集团军在第二十三坦克军的配合下占领了特古伏鲁莫斯市。经过两天战斗,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突破德军40公里深的三道防御地带,把突破正面扩大到65公里,形成了迅速追击和合围德军第六集团军的有利态势。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打退德军步兵和坦克的反突击后,经过两天战斗,推进近30公里,把突破正面扩大到95公里。空军第五、第十七集团军出动飞机6350余架次,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

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二战纵横录——铁木辛哥

为了尽快全歼德军,8月21日傍晚,铁木辛哥下达命令:各方面军尽快在胡希地域封闭合围圈,歼灭德军集团,以开辟进至罗马尼亚主要经济政治中心的道路。

8月23日日终前,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第六坦克军前出到伯尔拉德地域。第十八坦克军打响了夺取胡希的战斗。当天,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近卫第四军和第七机械化军已前出到普鲁特河渡口,完成了正面向东北的防御。

次日,第五十二集团军和第十八坦克军解放了胡希,并前出到普鲁特河,在那里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部队会师。德军25个师有18个师陷入合围。

苏军在合围的对外正面也同时展开了进攻。到8月24日日终前,已推进到距被围德军85~100公里处。这时,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左翼与第四十六集团军与近卫机械化第四军部分兵力和强渡德涅斯特河湾的登陆兵协同,在航空兵和黑海舰队、多瑙河区舰队的舰艇支援下,合围了罗军第三集团军,该集团军很快投降。

8月26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全境解放。8月27日,福克夏尼筑垒地域已被突破。当日晚,在普鲁特河以东被围的德军集团也停止了抵抗。

与此同时,苏军两个方面军同时向布加勒斯特和伊兹梅尔方向发展进攻。到8月29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解放了土耳恰、加拉茨、布斯伊拉、康斯坦察和苏利纳等市。至此,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宣告结束。到9月3日,被围德军零星集群被彻底肃清。

通过8月20日至9月3日的作战,苏军共歼灭德军22个师,其中含被围的18个师,消灭了第一线罗军的几乎全部师,使德军遭受重创。苏军则向纵深推进320~350公里,进入了罗马尼亚内地,并接近了保加利亚边境。

德军在雅西一基什尼奥夫地区的失败,对罗马尼亚的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罗马尼亚的反法西斯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于8月23日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的法西斯统治,成立了新政府。8月24日,罗马尼亚新政府声明退出法西斯集团,并对德宣战。

为了镇压起义,德军于8月24日晨野蛮地轰炸了罗马尼亚首都,并向布加勒斯特发动了进攻,妄图通过“采取一切手段把罗马尼亚从欧洲版图上抹掉,让罗马尼亚人作为一个民族不复存在”。

8月2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铁木辛哥给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下达了彻底歼灭在罗马尼亚的德军的新任务。

8月30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占领了罗马尼亚石油工业的中心普洛耶什蒂。8月30日和31日,第六坦克集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以及以图多尔·弗拉季米列斯库命名的罗马尼亚志愿军步兵第二师的部队,开进布加勒斯特。苏军会同在作战上隶属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罗马尼亚军队,于10月25日完全肃清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占领者。

9月5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已前出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边境。苏联政府宣布,从当时起,苏联将同保加利亚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极为有利的形势下,保加利亚共产党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

9月5日,保加利亚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和人民解放起义军总司令部制定了武装起义计划。根据保加利亚工人党和祖国阵线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强大的反法西斯群众运动。索非亚、普罗夫迪夫、瓦尔纳市等城市的工人纷纷上街游行。9月7日,普列文的劳动群众攻占了监狱,释放了大批政治犯。9月8日,全国举行大罢工。

在这种形势下,苏军在几乎没有保加利亚军队抵抗的情况下开进了保加利亚领土,成为促进该国人民革命的强大因素。9月9日夜,在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下,索非亚市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法西斯集团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入祖国阵线手中。保加利亚与德国断绝关系,对德宣战。9月16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市民的热烈欢迎下开进保加利亚首都。次日,经改编后的保加利亚军队在作战上隶属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同法西斯军队一直打到战争结束。

通过此次战役,苏军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在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协同下,粉碎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击溃罗军几乎全部在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导致了苏德战场南面德军防御的崩溃,改变了巴尔干地区整个的军事政治形势,使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和伊兹梅尔地区获得解放,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退出与法西斯德国结盟的战争,并对德宣战。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解放,更加巩固了苏联武装力量的战略态势。苏军不仅从东面,而且也从南面逼近了德国边境。

战后,铁木辛哥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司令、南乌拉尔军区司令、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苏联老战士委员会主席等职。1970年3月31日,铁木辛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5岁。

铁木辛哥的一生曾获得2次“苏联英雄”称号和5次列宁勋章、5次红旗勋章、3次苏沃洛夫勋章,以及胜利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各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