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纵横录——非洲巴尔干战火
德意在非洲的侵略扩张
欧战爆发前,英法共同制订了保卫非洲、地中海和近东的计划。该计划规定:
在战争情况下,盟国必须控制地中海,并对驻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意军实施突击,保卫东、北非。
法国败降后,英国本土受到德军直接威胁,东、北非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有利于轴心国的重大变化。由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军部队只好准备孤军奋战,而英军驻东、北非部队兵力相当薄弱。
墨索里尼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优势兵力夺取埃及和英属索马里,控制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实现其建立地中海大帝国的美梦。为此,意大利集结了50余万人的兵力。
1940年8月4日,意军17个步兵营在装甲兵和炮兵支援下,从早先占领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入侵英属索马里。两天后,意军占领哈尔格萨等地。
8月11日,开始向图阿干英军主阵地进攻。驻索马里英军只有1500人,被迫于8月15日至17日从伯贝拉乘船撤往亚丁。8月20日,英属索马里全被意军占领。在苏丹和肯尼亚,意军先后攻占苏丹的卡萨拉镇和加拉巴特镇、肯尼亚的莫亚累镇。但是,英属索马里、苏丹、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人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迫使意军在这一地区停止进攻。
英军乘机将其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兵力扩大到15万人,同时也加强了埃及的防御力量。
8月底,英军“光辉号”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在直布罗陀分舰队支援下驶入亚历山大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英军兵分两路,于1941年1月在东非开始大规模反攻。
1月19日,北路英军由苏丹东北部向厄立特里亚发起反攻,3月27日攻克通往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门户克伦。4月1日,英军占领阿斯马拉。4月8日,驻守马萨瓦海军基地的意军投降,意舰被击沉多艘。
南路英军于1941年1月24日突入意属索马里,2月25日占领摩加迪沙,继而北上埃塞俄比亚。3月25日,英军占领哈勒尔。4月6日,夺取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5月18日,奥斯塔率意军主力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安巴阿拉吉山投降。在埃塞俄比亚西北部,负隅顽抗的意军余部于11月28日投降。意属东非完全落入英军之手。
意大利在北非的侵略扩张稍晚于东非。意军在利比亚驻有两个集团军——第十集团军部署在东部利埃边境,准备向埃及进攻;第五集团军部署在西部,掩护突尼斯方向。
为加强北非的防御,英军将一些英联邦军队调往埃及,并将部分来自敦刻尔克的坦克运到那里。在意军发起进攻时,英军驻北非的尼罗河集团军辖两个师和两个旅,其中一个师在利埃边境展开。
1940年9月13日,意军第十集团军越过利埃边界,向英军发起进攻。英军经短时间抵抗即全线撤退。当天,意军占领塞卢姆,3天后攻占西迪拜拉尼。
然而,意军补给日益困难,被迫停止进攻。尔后,英军继续后撤到马特鲁港附近的预设阵地。于是,在两军之间形成了一个宽阔的中间地带。
意军占领西迪拜拉尼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希腊战场。
10月28日,意军入侵希腊,同时在非洲继续作战。英军尼罗河集团军利用这一时机调整部署,准备将意军逐出埃及。
12月9日,英军以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向意军第十集团军发起有限目标的反击。英军出其不意地通过意军间隙地,向意军后方实施攻击。意军指挥失灵,大批意军不战而降。
12月11日,英军收复西迪拜拉尼。12月17日,进占塞卢姆。意军仓皇撤离埃及,向利比亚退却。英军乘胜追击。
1941年1月5日英军占领利比亚要塞拜尔迪耶,1月22日进占图卜鲁克。2月6日,占领意大利在东利比亚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班加西。2月10日,英军进抵阿盖拉、马拉达以东一线,占领了昔兰尼加全境。
此时,丘吉尔决定向巴尔干转移兵力,利用意军在希腊的失败,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军事基地。于是,北非英军一部被调到希腊,而在北非停止进攻。英军在两个月内向西推进800余千米,以较小的代价取得重大战果。
意军在北非的溃败,使希特勒深感不安。对希特勒来说,非洲是一个棘手的次要战区,过早在那里采取行动,将干扰和影响他的整个战略部署。但是,意大利在非洲的惨败,迫使德国不得不分散兵力卷入非洲战事。
1941年2月3日,希特勒同三军总司令磋商时决定:选派一支装甲部队开赴北非,空军对昔兰尼加和马耳他岛的英军实施轰炸,加强与英国海军作战,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
2月5日,希特勒致函墨索里尼,通报了德国的上述决定,并要求意大利的战机归德军统辖,德意在北非的快速部队由德军统一指挥。
墨索里尼马上接受了德国的条件,把格拉齐亚尼召回国内,以伊塔洛·加里博尔迪接任北非意军总司令,并决定把两个新编意大利师派往北非。
2月11日,德军第五轻装甲师一部作为首批赴非部队抵达利比亚。翌日,隆美尔飞抵的黎波里,并在那里会见了意军总司令加里博尔迪。
18日,德军把派往利比亚的部队正式命名为“德国非洲军”,隆美尔任军长。为加强这支非洲军,希特勒加强给第五轻装甲师一个坦克团,并决定再组建第十五装甲师开赴北非。
在此期间,英军部分兵力已调往希腊战场。北非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虽已获悉德军出兵非洲,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他错误地认为,德军要把两个师的兵力和装备调到的黎波里,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因此,在春天不会有什么危险,德意联军也不会在炎热的夏季发动进攻。
然而,隆美尔不顾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兰茨·哈尔德的告诫和北非意军总司令加里博尔迪的提醒,于3月24日指挥德意联军向英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将英军赶到阿盖拉。在没有得到上级同意的情况下,又于3月31日向英军发起进攻。
遇到英军顽强抵抗后,隆美尔放弃正面进攻,改向英军翼侧实施迂回包围。英军不战而撤至艾季达比耶。德意联军乘胜追击,于4月2日攻占艾季达比耶。在隆美尔指挥下,德意联军兵分3路,向北和东北方向发展进攻。希特勒警告隆美尔不能冒险,但此时他的先头部队已经出发。
4月4日,德意联军先取班加西,进而于4月11日包围图卜鲁克要塞。
至4月中旬,德意联军进至利埃边境,占领了图卜鲁克以外的昔兰尼加全境。隆美尔指望得到增援后,再向埃及首都开罗发动进攻。但是,希特勒准备集中一切可供支配的兵力进犯苏联,不再向北非派兵。那里的战线便在利埃边界附近稳定下来。
4月30日,固守图卜鲁克据点的英军粉碎了德意联军新的进攻。在利埃边界,英军于5月15日发起反攻,推进到塞卢姆和卡普措堡。后因德意联军加强抵抗,英军于两天后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6月15日,英军经过周密准备再次发起反攻,企图夺回哈尔法亚隘口和边界工事,以便推进到图卜鲁克,解救被围据点。英军向哈尔法亚隘口东南实施迂回,经卡普措堡向北推进。不久,德军第十五装甲师在第五轻装甲师的支援下,阻止了英军的反攻。
1941年秋,德军主力陷入苏德战场,其非洲军又面临补给困难。丘吉尔认为:
英军应抓住战机夺占整个利比亚,并促使北非法军转向英国方面;命令新任中东英军总司令奥金莱克将军大胆进攻,夺取北非的战略主动权。
11月18日凌晨,英军在空军和地中海舰队的支援下,发起“十字军战士”战役,粉碎德意联军的10个师,解除其对图卜鲁克据点的包围,解放昔兰尼加。
20日,英军完成对德意联军的包围,双方在西迪雷泽格地域展开激烈的坦克战。21日,据守图卜鲁克的英军在坦克支援下出击,准备同西迪雷泽格的英军会合。25日,隆美尔以强大兵力袭击英军后方,未能取得重大战果。
12月4日,隆美尔下令放弃对图卜鲁克长达200多天的包围。德意联军撤至加扎拉地域,企图在这里阻止英军西进。在英军继续打击下,德意联军被迫撤到的黎波里塔尼亚。英军推进到阿盖拉后,停止追击。经过两个月作战,英军解除了图卜鲁克之围,收复了昔兰尼加,但未完成歼灭德意非洲装甲集群的主要任务。隆美尔在德意联军西撤的同时,就酝酿着反攻。由于他采取了大量欺骗措施,反攻准备进行得相当隐蔽。1942年1月21日,德意联军实施反攻,英军一时措手不及,仓促后撤。1月28日,德意联军重占班加西。5月26日,隆美尔以10个师约13万人、610辆坦克、600架飞机发起“泰西”战役,企图夺取埃及并突向近东。
6月1日,德意联军攻占比尔哈凯姆,14日,将英军第八集团军所属部队逐出加扎拉阿。6月19日,德意联军集中兵力围攻图卜鲁克,两天后攻克该市。德意联军继续挥师东进,对溃退的英军穷追不舍。6月26日,德意联军包围埃及马特鲁港,28日英军献城投降。6月30日,德意联军逼近阿拉曼附近英军阵地。
7月1日至3日,德意实施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对英军防御阵地屡攻不克。此后,德意联军因后勤补给困难,油料缺乏,兵力有限,隆美尔被迫停止进攻,战线相对稳定下来。
巴尔干地区的生死大较量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马尔马拉海和黑海,南达地中海,北以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其他部分相接。
联系欧亚两洲的铁路干线从西北方向穿过半岛,其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苏联及其他黑海沿岸国家出海的必由之路。因此,它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素为列强必争之地,并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悍然出兵侵占阿尔巴尼亚,此后,便利用阿尔巴尼亚为跳板,积极策划对巴尔干的进一步侵略扩张。
4月13日,墨索里尼公开宣称:
谁掌握了波希米亚,谁就掌握了多瑙河盆地。谁掌握阿尔巴尼亚,谁就掌握了巴尔干各国。
1940年,墨索里尼眼见希特勒在欧洲频频得手,而意大利在非洲与英国几经较量却屡遭败迹,为提高自己的“威望”,摆脱在与德交往中所处的屈从地位,他一边在非洲继续与英军交战,一边悄悄在阿尔巴尼亚集结军队,准备一举侵占实力弱于英国的南斯拉夫或希腊,用“辉煌的胜利”扩大版图。
7月,墨索里尼命令意大利陆军总司令部制订对南斯拉夫作战的计划,并令陆军主力在意南边界实施战略部署。到9月下旬,已有37个师完成部署。
然而,希特勒1940年正全力进行西欧的战争和秘密进行大举入侵苏联的准备,不希望在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希特勒建议墨索里尼不要轻举妄动。墨索里尼迫于意大利对德国的依赖,只好暂时服从。
10月,德军事先没有通报墨索里尼就开进了罗马尼亚,而且在庆祝兵不血刃地占领罗马尼亚时未邀请墨索里尼。这使墨索里尼大为恼火,他决定如法炮制,不预先通知希特勒即出兵占领希腊。
意军计划从3个方向入侵希腊:左翼由阿尔巴尼亚的科尔察向希腊的弗洛里纳和塞萨洛尼基方向实施佯攻,以钳制希腊兵力;中路经维约萨河河谷对艾奥尼亚等地实施向心突击;右翼沿希腊比较平坦的海岸线实施进攻。主攻方向在中路。计划规定,首先攻占希腊西北省份埃皮鲁斯,尔后占领希腊全境。
1940年10月28日凌晨,意军由阿尔巴尼亚越过边界,侵入希腊领土。进攻的头两三天,意军突击集团只遇到希腊力量薄弱的掩护部队的抵抗。
尽管如此,意军推进速度缓慢。在右翼沿海地区,头两天仅推进约10000米;在左翼,意军两个师向弗洛里纳方向实施的进攻几乎未取得进展。在中路,希军最多仅有一个多师的兵力,但巧妙地利用地形进行顽强抵抗,并于11月2日遏制了意军主力师的进攻。
希军总司令帕帕戈斯在得到加强后,遂于11月1日下令向意军左翼发起防御战以来的首次反突击,迅速将意军赶回阿尔巴尼亚境内的科尔察地区,三四天后又切断了意军由科尔察通往西北方向的主要道路。11月14日,希军集结了步兵师、骑兵师、步兵旅开始反击,不久全线部队投入反击。在中路,希军在得到加强后于11月5日放弃了便于意军发挥技术兵器优势的谷地,通过意军阵地间隙向意军背后渗透,重创意军山地师。
在沿海地区,意军右翼进展较快,后因希军在中路的胜利而担心孤军冒进被歼,很快后撤。11月7日,意军被迫转入防御。
11月21日,希军夺取莫罗瓦山和重要交通枢纽科尔察,意军处境危急,意军司令索杜下令实施总撤退。直至12月底,希军的进攻才在阿尔巴尼亚境内停止,转为阵地战。
意大利侵略希腊的失败,危及了希特勒征服巴尔干的总计划,希特勒遂于12月制订了1941年春法西斯德军入侵希腊的“马里塔”行动。墨索里尼为挽回面子,决定抢在德国之前再次入侵希腊,命令“阿尔巴尼亚”集团军群实施反攻,但1月和3月的两次攻势均以失败告终。
在意希战争中,英国根据1939年4月向希腊所作保证中规定的义务和自身对轴心国作战的战略需要,由雅典附近机场和山区翼侧的机场出动少量空军支援希军作战,并在塔兰托和马塔潘角给意大利海军以重创,配合了希军陆上作战。1940年11月1日,应希腊政府的要求,英军在克里特岛登陆,占领该岛改善了英国在地中海的态势。
1940年11月,在德国的威胁利诱下,匈牙利、罗马尼亚加入三国轴心。
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三国轴心。3月2日,德军以“反对英国扩大巴尔干战争的企图和保护保加利亚利益”为借口,由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占领了保加利亚这一有利阵地,大大增强了德国在巴尔干的势力。
但是,南斯拉夫、土耳其等巴尔干大国立场尚不确定,希腊在意大利入侵其领土后进一步倒向英国,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了。
希特勒侵略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西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沿海为曲折狭长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北、东、西三面分别与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及阿尔巴尼亚接壤。
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德国即开始采取以经济政治手段为主、军事威胁为辅的策略,对巴尔干进行全面渗透,以期达到全面控制巴尔干各国的目的。由于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和德国的军事威胁,加上一些巴尔干国家上层集团的反苏反共政策,不少巴尔干国家在政治上逐步倒向法西斯,在经济上则通过条约、协定满足法西斯德国对战略原料的要求,以取悦德国。
1940年秋,巴尔干地区对交战双方都变得重要起来。英国的政策变得更加活跃。希特勒由于德苏之间的谈判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巴尔干半岛问题上的破裂,入侵英国无望,已无限期推迟在英国登陆的“海狮”计划。
因此,他一面加紧准备于翌年春季实施的“东方战局”,一面计划向南,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支持下夺取由直布罗陀海峡至苏伊士运河的整个地中海区域以及中东,通过所谓外围来解决与英国的冲突。这样,希特勒加快了全面征服巴尔干的步伐。
希特勒认为,整个巴尔干局势将取决于南斯拉夫的态度。他担心当德军通过保加利亚进军希腊时,南斯拉夫将采取不利于德国的行动。而且,土耳其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南斯拉夫的态度。因此,希特勒千方百计想通过“和平手段”把南斯拉夫拉到轴心国一边。
1941年3月初,德军已沿南、保边境占领阵地。南斯拉夫的战略态势已变得十分不利。北面和东面已被德国和加入轴心国阵营的国家所包围,南面同其接壤的希腊正在同意大利作战,所以南斯拉夫的南部边界也不可靠。
希特勒许诺,如果南斯拉夫签订条约,德国将对南斯拉夫的边界作出保证,并把希腊的萨洛尼卡割让给南斯拉夫。在德国的威逼利诱下,南政府于1941年3月加入三国轴心。
消息传到贝尔格莱德,引起南斯拉夫人民的强烈反对,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集会和游行,提出“宁要战争,不要协定!”“宁死不做奴隶”等口号。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南斯拉夫资产阶级中的亲英派,利用军队和群众的支持,于3月27日凌晨发动政变,推翻了茨韦特科维奇政府,成立了以空军总司令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然而,新政府由于惧怕德国入侵,否认改变政策,并不断向德国表示忠诚。
尽管如此,希特勒仍旧担心,南斯拉夫政府的更迭导致南斯拉夫退出轴心国势力范围,从而破坏德国整个战略企图,危及即将开始的入侵希腊的“马里塔”行动,尤其是定于5月15日开始的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3月27日,希特勒签署武力消灭南斯拉夫的《第二十五号指令》。指令指出:
南斯拉夫的军事政变已改变了巴尔干的政局。即使南斯拉夫目前表示效忠,也应将其视为敌人并尽快予以粉碎。
希特勒指出,一举摧毁南斯拉夫,还可以起到震慑土耳其人的作用。德军统帅部决定,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行动同时进行。同日夜,希特勒函告墨索里尼,要求对方在阿尔巴尼亚战线稳住阵脚并准备与德军协同动作,得到墨索里尼的积极响应。
为实施这次战役,德国纠集了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大量军队。在意南边境集中了意军第二集团军,在阿尔巴尼亚边界则集中有意军第九、第十集团军。应德国要求,保加利亚把本国陆军主力集结在土耳其当面,以便向侵略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德军提供后方掩护。为了更好地协调参与巴尔干作战的德国盟国和仆从国的军事行动,希特勒1941年4月3日专门签署了“在巴尔干半岛与盟国的合作”的《第二十六号指令》。
与法西斯德国周密的作战计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斯拉夫和希腊在防御准备上的优柔寡断,缺乏组织与协调。当德国开始积极准备侵略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政府迟迟不组织抵抗。
西莫维奇新政府上台后,德国入侵南斯拉夫的危险显著增加,但新政府迟迟不进行战前动员,指望与德国达成妥协,避免战争。
直至1941年3月30日,南斯拉夫政府才宣布4月3日为“秘密动员”的开始日,结果白白失去了进行动员和完成武装力量战略展开的宝贵时间。新政府甚至决定派第二副首相斯洛博丹·约万诺维奇4月6日去罗马,商请意大利居间调停南斯拉夫与德国的关系。由于南斯拉夫在战争中的立场对希腊至关重要,英国、希腊、南斯拉夫的军事代表于4月3日在希腊边境举行谈判,商讨军队间的协同问题。参加谈判的有希腊武装力量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英国远征军司令威尔逊将军和南斯拉夫副总参谋长扬科维奇将军。
因为英国提供的军援相当有限,再加上害怕同德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南斯拉夫未能就协同作战问题与英希达成正式协议。
但扬科维奇表示,虽然南斯拉夫无法保证参加盟军一边,但是如果德军进攻南斯拉夫,南将据守所有边界,并与希腊军队协同动作,进攻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
4月6日凌晨,德军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同时发起突然进攻。为阻止南斯拉夫武装力量的展开,德意空军对南斯拉夫重要机场、交通线尤其是贝尔格莱德等重要城市实施了猛烈轰炸。与此同时,德军首先以第十二集团军的装甲师和步兵师在3个地段同时越过保南边界,入侵南斯拉夫南部的马其顿。
面对德军的入侵,南斯拉夫政府没有采取相应军事措施,还以为在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后,自己可以像以往的战争那样,从容不迫地进行动员。战争爆发当天,西莫维奇正忙于在贝尔格莱德郊区出席女儿的婚礼。战争爆发12小时后,南政府才匆忙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和进行全国动员。
为迅速分割南斯拉夫马其顿的第三集团军,并保障与希腊作战的德军有机动自由,德第十二集团军第四十军分别向两个方向进攻:以一部兵力进攻重要交通枢纽斯科普里;以另一部兵力向什蒂普和佛累斯进攻。另外,第十八山地军第二装甲师沿斯特鲁米察河谷推进,从多伊兰湖西北地域南下希腊重镇塞萨洛尼基,以迂回希军筑垒防线,在两个山地师和一个步兵师协调下,对希腊东马其顿集团军实施突击;以第三十军向邻近土耳其的西色雷斯地区实施辅助突击。两天内,驻马其顿的南军第三集团军即被击溃。
4月7日,德军占领斯科普里和什蒂普,切断了南斯拉夫与希腊的联系,南军被迫撤往南方,同希、英军共同作战的战略计划化为泡影。4月10日,德军先遣支队在奥赫里德湖附近与意军建立了联系。这一切为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
4月8日,德军第一装甲集群从索非亚西北对南斯拉夫第五集团军南翼发起进攻,遭南军抵抗。德装甲部队在炮兵和空军强大火力支援下,沿索非亚-尼什铁路两侧实施进攻,发展迅速,第一天即达成突破,并在占领尼什等城后分割了南斯拉夫第五集团军,进至南军第六集团军后方。
4月10日拂晓,德第二集团军利用当时南斯拉夫国内对德有利的政治形势发起了主要突击,目的是全面占领南斯拉夫,并与意军会师。德第二集团军以一部兵力沿德拉瓦河向贝尔格莱德推进,其余兵力向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推进。10日晚,德军占领萨格勒。经数日战斗,南军停止了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抵抗。
4月11日,德军装甲部队穿越密集的南军部队,由东南进抵距贝尔格莱德80千米处,并在此与退却之南军第六集团军南翼部队遭遇,次日将其击溃。由东南和西北对进的德军两个集团在贝尔格莱德会师后,德国军事当局于13日正式接管该城。4月14日,南斯拉夫国王仓皇从科托尔乘飞机飞往英国。翌日,南斯拉夫军队经过12天的战斗停止抵抗。
4月17日,南斯拉夫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与此同时,德意的联合攻击,也使希腊的防御土崩瓦解,希腊首相科里齐斯自杀,参战部队陆续投降。4月14日,英远征军指挥部在英军被切断同希军主力的联系后,认为抵抗德军进攻已无希望,便陆续将英军主力由海路撤退。
希、英军队防御作战的失败,除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这一原因外,希、英在防御战役的部署上未取得协调、各防御集团之间缺乏联系以及希军统帅部不愿及时收缩兵力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夺取巴尔干的作战中,德军以较小的代价达成了战役目的。德军伤亡约8500人,失踪约3000人。南斯拉夫、希腊和英国远征军遭到很大损失。南军约37万余人被俘,希军22万被浮,英军12000人伤亡和被俘。
德军空降伞兵攻克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腊的第一大岛。
岛上有山地和深谷,风景优美,还有断崖、石质岬角及沙滩构成的海岸。这里风和日丽,树林葱茏,岛上种有橄榄、葡萄、柑桔等,鲜花遍地,因而有“海上花园”之称。
1941年4月,德军的魔爪伸向了这里。夺取克里特岛,是德军入侵巴尔干的最后一役。此役是希特勒在希腊战事的后期根据德国空军4月21日的建议临时决定的。
克里特岛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德军占领该岛,便可控制地中海,威胁英国在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的阵地,保障罗马尼亚油田不受克里特岛英国空军袭击,并可将该岛作为入侵中东各国的前进基地。
对于英国来说,克里特岛是防守英国在埃及的战略基地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利益,决定坚守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初夏天气晴朗,对德空军作战非常有利。机场和港口集中在岛的北部,马利姆、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各有一个机场。
希特勒于4月25日下达了代号为“水星”的作战计划。德军计划规定,以空降部队为主占领克里特岛。
这是因为,克里特岛与建在欧陆和附近岛屿上的德空军基地相距很近,在德空军活动半径以内,德国空军又占有压倒优势,而英军在埃及、马耳他和马特鲁的空军基地距岛甚远,在克里特岛一时又无法调拨和部署大量空军兵力。
德军决定对克里特岛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尽快结束在巴尔干的战事,以便腾出手来实施迫在眉睫的“巴巴罗萨”计划。
起初,受领此次任务的德军第四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同其部属第十一航空军军长库特·施图登特在作战计划上发生分歧。勒尔坚持首先全力以赴,以绝对优势兵力夺取克里特岛西部,尔后以此为基地夺占整个岛屿。施图登特则主张在岛上约7个地点同时空降,以期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占领岛上所有重要地点,进而夺取整个岛屿。
最后,基于兵力不足、空军能力有限等因素的考虑,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下达的进攻命令是这两种意见的折衷方案。入侵部队应首先夺占4个最关键的地点,以保证占领全岛。
德军的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夺取制空权、占领登陆场、集结兵力、歼灭岛上防守部队。
为保证得到空军的全面支援,最初的空降突击又分两个波次实施。首先以第一波突击西部的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域;待运载第一波部队的飞机折返后,再以第二波突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域。这两个波次将得到伞兵部队的加强和机降部队的支援,随后还将得到海上登陆部队的支援,直至占领全岛。
按计划,德军的行动将得到由克里特岛东南岸登陆的意军支援。
4月下旬,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获得德军即将对克里特岛实施突击的情报,遂任命新西兰人弗赖伯格少将为守岛部队总指挥,令其尽快在克里特岛组织防御。
英军在克里特岛的守军约30000人,基本上是从希腊本土撤至该岛的英国远征军。此外,还有希腊军队约14000人。守岛部队士气低落,装备低劣,火炮不足,没有飞机,坦克不足10辆,缺少通信工具。
弗赖伯格少将判断,德军主力将从海上登陆,同时会用空降兵夺取机场、港口,因此决定以苏达港和岛上3个机场为中心构成支撑点式防御。从5月17日起,守岛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5月20日7时许,德军西部集群以及中部集群伞兵一部,作为第一攻击波分别在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区揭开空降战幕,中部集群其余部队和东部集群作为第二攻击波也于当日下午分别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区空降。
呈两个梯队伞降的德空降部队遇到英希军队的顽强抵抗,行动十分困难,损失惨重。由于兵力分散,协调失当等原因,到日落时,3个预定要占领的机场一个也未占领,局势十分危急。
5月20日深夜,德空降独立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取得决定性战果,攻占了马利姆机场附近的107高地。
弗赖伯格优柔寡断,未能及时组织力量实施有力的反击,结果被迫将部队撤出马利姆防区,使德军站稳了脚跟。
21日下午,德军以马利姆机场为基地,开始源源不断地机降第五山地步兵师。此后两天,该师全部运达克里特岛。
24日黄昏前,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西部地区,尔后向东、南推进。29日,德军西方集群与东方集群会合,雷西姆农、伊腊克林均被占领。
除对克里特岛实施空中突击外,德军曾组织海军行动,企图从海路输送援军,但均被英海军舰队挫败。然而,5月23日,在德空军袭击下,缺乏空中掩护的英国舰队被迫撤回亚历山大港,使德军尔后得以从海上向岛上输送装备物资。从此,岛上形势急转直下。
在德军地面、空中人力猛烈攻击下,英军节节败退,最终于5月28日深夜开始由南岸撤离克里特岛。
5月28日至6月1日,英军撤出约16000人,约6000人未及撤退,不久即向德军投降。整个克里特岛战役,英军死、伤、被俘约15000余人。英军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多艘舰艇遭重创,这使英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大大削弱。但德军也付出惨重代价:死、伤、失踪约65000余人,多架运输机被击伤击毁,1个精锐空降师几乎全军覆没。
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基本达成了战役目的,控制了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航线,攻克了英国一个重要据点,从而解除了英军以此为基地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德意在巴尔干的暂时成功,使得东南欧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形势有利于法西斯集团。德国在南翼为尔后对苏作战建立了前进基地,并取得在东地中海对英作战的有利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