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纵横录——欧洲战场的战略转移
盟军夺取西西里岛战役胜利
在非洲战事结束之前,同盟国于1943年1月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确定下一步战略目标。
军事计划人员认为,可实施突击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西西里岛;一个是撒丁岛。丘吉尔及其参谋长们认为,攻陷西西里将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倒台,并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从而为同盟国在地中海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打开通路。他们还希望,由此而给轴心国部队造成的打击将促使土耳其放弃中立,加入对轴心国的作战。尽管美国军方人员对此不太热心,但他们也认为,在1944年能够登陆法国之前,欧洲战区的盟军部队不能无所事事,而西西里显然是一个目标。
同盟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在轴心国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立足点,必将大大提高同盟国的士气。因此,会议最终确定西西里岛作为攻击目标,作战代号为“爱斯基摩人”。
计划制订人员认为,战役的成功取决于3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制海权、制空权和快速夺取港口。鉴于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优势,第一个因素不成问题。
但是,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充分支援的唯一登陆地点,是在利卡塔和锡腊库扎之间的西西里东南角沿岸地区。该地区仅有3个港口,无法满足攻占西西里岛的大批盟军部队对补给品的需要。
因此,计划人员提出,首先攻占西西里岛上那些盟军战斗机能够实施空中掩护的登陆场,然后建立机场,扩大战斗机的掩护范围。几天之后,再在巴勒莫和卡塔尼亚的主要港口附近实施登陆。
这个计划遭到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一来,轴心国的增援部队可能突破兵力分散的盟军部队。因此,他们要求在西西里岛上能得到盟军战斗机掩护的某一地区,实施一次单一的、大规模登陆突击。
至于后勤支援保障,海军计划人员认为,由于得到了大批新研制的坦克登陆舰和数百辆水陆两用汽车,进攻的陆军部队可以在现有的几个港口的支援下,通过西西里岛东南面的海滩进行补给。
1943年5月初,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批准了这个新的大规模登陆突击的计划。西西里战役计划规定:
进攻部队分编为东线英军和西线美军两支部队,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和东南部海岸实施登陆。上岸后向北展开进攻,夺取全岛。
运载这两支地面部队的海军突击兵力是肯特·休伊特海军中将指挥的西部海军特混舰队和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指挥的东部海军特混舰队。1943年5月19日,亚历山大将军发布作战指令,将西西里战役划分为5个阶段:
一是海、空军采取初步措施摧毁轴心国的空军部队及其基地,以确保制海权和制空权。二是在空降部队的援助下,于拂晓前实施两栖突击,确保包括海岸附近机场和利卡塔及锡腊库扎的港口在内的登陆场。三是建立一个宽大的基地,据此夺取奥古斯塔、卡塔尼亚以及杰比尼机场。四是占领上述地区。
五是攻陷该岛。
指令要求,英军将全力直抵墨西拿,并控制墨西拿海峡,从而切断轴心国的主要补给干线。与此同时,美军保护其翼侧并占领重要机场。一旦攻占墨西拿,英、美两支军队即实施机动战,以便使轴心国军队在埃特纳火山以北或以西某地陷入困境,阻止其逃回意大利本土。
希特勒倾向于凯塞林的意见,决心不放弃巴尔干领土。他下令向巴尔干再派驻6个师,从而使那里的驻军总数达到13个师。他在撒丁岛重新组建了第九十师,在西西里重组了第十五装甲师,并向意大利南部派遣了“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十六装甲师。
为防范意大利投降,希特勒命令制订一项计划,必要时解除意大利军队武装,并占领意大利北部的比萨——里米尼一线。
驻守西西里岛的轴心国部队为意大利第六集团军,司令是意大利古佐尼将军,辖8个海岸师、4个意大利机械化师和2个德国装甲师,总兵力达27万人,包括战役开始后增援的两个德国师,可用于空中支援的飞机约600架。
实际上,德军派驻第六集团军的联络官埃特林中将控制着德国师和古佐尼。此外,戈林也经常直接给他的师下达命令。
意大利海岸师装备落后,士气低下,轴心国统帅部不指望他们能抵御盟军的登陆。关键是那6个机动师的部署。
凯塞林认为,在盟军登陆部队建立登陆场之际,当地的后备队就应将其消灭在水线附近。
埃特林则认为守军在确定盟军的主攻方向后,同意大利后备队一道从中央阵地发起反攻,将其歼灭。为此,埃特林命令,机动师沿直径240千米的西西里岛分散布防,盟军一登陆即对其发起反攻。
盟军佯装对特拉帕尼进攻的欺骗计划,促使轴心国进一步分散兵力,将第十五装甲师调往该岛西端。担任西部防御的还有两个意大利机动师,另两个意大利机动师同“赫尔曼·戈林”师一道防守该岛东部。
7月10日,德军在该岛的兵力只有约2.3万人,至战役结束前,德军投入西西里防御的总兵力达到6万人。
随着登陆日的临近,盟军开始对西西里岛的空军设施及其附近岛屿实施一系列打击,扫清外围。班泰雷利亚岛是意军的飞机和鱼雷艇基地,位于突尼斯和西西里岛之间。
盟军为了夺取这一前进基地,在进行了为期10天的轰炸之后,于1943年6月11日在该岛登陆成功,俘虏意军1.1万人,盟军仅损失40名飞行员,不到20架飞机。
两天以后,盟军又占领了附近的利诺萨小岛和兰皮奥内岛。至此,盟军控制了西西里海峡的所有岛屿,肃清了轴心国的前哨阵地。
7月3日,同盟国空军开始对西西里岛、撒丁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的机场、港口、潜水艇基地以及工业中心展开猛烈空袭,摧毁许多重要目标,迫使德、意军的远程航空兵将其基地撤至意大利北部。
墨西拿海峡的5艘火车渡轮也被击沉了4艘,西西里岛与意大利本土的联系更为困难。到开始登陆时,盟军在空中和海上均占有绝对优势。
1943年7月9日下午,来自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的盟军护航队分别抵达马耳他岛东面和西面的集结地区。但此时的气候急剧恶化,海上刮起强劲的西北风。尽管航行异常困难,突击舰队仍保持基本队形,按预定时间接近指定海滩。
7月10日凌晨2时30分,盟军在英、美军登陆区各空降一个师,拉开西西里战役的帷幕。由于风速过大,导航系统不良,并且缺乏经验,133架滑翔机中有47架坠入海中,大部分空降兵未能在指定地点着陆。
按计划抵达目标区的少数空降兵迟滞了意军后备队向登陆滩头的进军,但未能阻止其行动。
与此同时,盟军两栖突击舰队顺利抵达预定登陆点。在空降兵登陆15分钟后,盟军在黑夜和风暴的掩护下,以首批8个师的庞大兵力在160千米长的西西里海岸线上实施登陆;
蒙哥马利指挥英国第八集团军在锡腊库扎以南登陆,巴顿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杰拉湾登陆。
面对盟军的突袭,德、意军海滩防线很快被摧毁。防守海岸的意大利军队几乎未加抵抗便仓皇撤退。这样,防守的担子几乎全部落在德国肩上。
驻守卡尔塔吉罗内四周的“赫尔曼·戈林”师,于第二天早上匆匆赶到美军第一步兵师登陆点——杰拉平原,企图将其赶回大海。
由于海滩拥挤,风浪过大,美军的坦克和大炮尚未起卸上岸。结果,德军坦克从平原上冲杀而下,摧毁了美军前哨,并冲到连接海滩的沙丘地带。
在这紧急关头,盟军海军舰炮以猛烈而准确的炮火打退了德军的攻势。另一支德国纵队和一个“虎”式坦克连对美军第四十五师左翼的威胁性冲击也被打退。
英军的登陆突击较顺利,未受到任何反击。至7月11日晚,盟军即攻占了纵深5至15千米的两个登陆场,并开始向内陆进军。此刻,阻止岛上的27万轴心国部队逃往意大利本土,便成为取得这次战役全面胜利的关键。
西西里岛东北角的墨西拿,距意大利“脚趾”仅5千米,是德意军唯一的撤退通路。盟军必须赶在轴心国部队之前进抵墨西拿。
英第八集团军挥师北上,7月12日占领重要港口锡腊库扎和奥古斯塔。蒙哥马利遂“决定以极大的努力,从伦蒂尼地区向卡塔尼亚平原突破”,并命令:“在7月13日晚上发动一次主攻”。
首先要夺取的重要目标是离卡塔尼亚南边几公里的锡美托河上的普利马索莱桥。为此,英军使用了一个伞兵旅,但是同德军空投到战线后方的一支伞兵分遣队遭遇。
7月14日,德军占领桥梁。英军主力随后开到,与德军进行了3天激战,
终于夺回了这座桥梁,并重新打开了通往卡塔尼亚平原的道路。至7月18日,盟军占领了该岛南部所有地区。早在7月12日,盟军进攻西西里岛的第三天,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乘飞机抵达该岛了解形势。他判断意大利的抵抗已经土崩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守住这个岛屿是不可能的。希特勒获悉后,第二天便亲自接管了西西里岛的指挥权,并发布了一项命令。命令中说:
在大批意军被消灭以后,只靠我们自己的部队把敌人赶下大海,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的目的将是阻滞敌军的进展,并把敌军阻止在埃特纳山西侧使其前进不得。
为了展开阻滞行动,德军统帅部向西西里增援了大批部队和坦克、重炮、飞机,并将岛上大部兵力调往该岛东岸中部的卡塔尼亚城周围,抵抗英军的进攻。其后备部队布满直通墨西拿的东海岸路线上,以掩护该岛通往墨西拿海峡东岸的道路。
7月17日,德军下达了下一步行动的指令:
我们不再期望能够守住西西里岛。但重要的是打一场拖延战,以便为稳定大陆的局势争取更多的时间。然而,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我们的3个德国师遭受损失。最低限度也要保存下我们宝贵的人员。
根据指令,德军又得到第二十九装甲师和休伯将军统辖下的第十四装甲军司令部的增援,其任务不是确保西西里防线,而仅仅是实施阻击战,并掩护轴心国部队安全撤退。
由于英第八集团军距墨西拿比美第七集团军近,因而轴心国派出了德军精锐部队在埃特纳地区牵制蒙哥马利,轴心国其他部队则纷纷向北面和东面后退,向墨西拿海峡撤去。
轴心国军队在卡塔尼亚南部平原加强防御,第八集团军的进军受阻。蒙哥马利被迫将其主力向西运动,兵分两路实施突击:第十三军直接进攻卡塔尼亚,第三十军向左,从西侧绕过埃特纳火山进行迂回进攻。
按原计划,攻打墨西拿应由蒙哥马利指挥的第八集团军担任主攻,巴顿指挥的美军第七集团军掩护其翼侧,担任支援。但是,英军主力的西调,占据了美军翼侧前进路线。
巴顿遂向盟军地面作战总司令亚历山大请战,要求进攻西端的巴勒莫。获准后,巴顿立即率部向西西里中部猛进,同时在最左翼投入几支机动纵队,沿岛屿的西缘进攻。
7月22日,美军占领巴勒莫,西西里岛西部约4.5万名意大利军队投降。这一胜利大大挫伤意军的士气,他们只剩下墨西拿一个港口了。
与此同时,英军在东、西两侧的攻击均已减弱,部队开始染上疟疾,战斗力下降。而美军攻占巴勒莫后很快于7月31日到达圣斯蒂法诺,主攻任务遂改由巴顿的第七集团军担任。
为堵死轴心国军队的退路,盟军决定于8月1日发动新的攻势,并从北非调来美军第九师和英军第七十八师,总兵力增至12个师。
8月1日,盟军对西西里东北部轴心国防线发动进攻,美军部队占领了该岛北岸的3个重要城镇。
8月5日,英军攻克卡塔尼亚。
8月7日至8月16日,盟军发动4次小规模两栖跃进,试图加速进展,拦截撤退的轴心国军队,但均因动作迟缓,未能收效。
8月17日,轴心国的撤退行动全部结束。在没有遭到盟军海、空军部队严重截击的情况下,越过墨西拿海峡撤往意大利本土的德军3个师官兵共计约4万人,意大利官兵6.2万人;携带装备有:9800辆车辆、47辆坦克、135门火炮、2000多吨炸药、燃料和1.5万吨其他物资。
8月17日晨,美军第三师进入墨西拿。第八集团军一部不久也进抵该城。当天,轴心国在该岛的残余兵力全部被歼。德、意军总计损失约16万人,其中德军1.2万人。
盟军死、伤、失踪人数总计2.2万余人。
同盟国以极小的代价实现了“爱斯基摩人”战役的大部分目标,使同盟国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安全完全得到保障。这次胜利促使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然而,盟军未能充分利用制空权和制海权,行动迟缓,致使近半数的轴心国军队逃脱。
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盟军在北非、地中海战场的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导致意大利国内局势日趋紧张,加速了墨索里尼的垮台。
意大利于1940年6月正式参战后,不到半年,公众便对战争产生极度厌恶的心理。意军在希腊和埃及的失败使他们不再信任所谓一贯正确的领袖了。
连续3年的战争及其失利,更是让意大利经济濒于崩溃。由于英国对地中海实行海上封锁,意大利长期依赖进口的粮食减少,普通意大利人的面包定量每人每天只有150克,日常生活用品常常只能在黑市上见到。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对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日益不满,反法西斯和反战活动频繁发生。
1943年3月,米兰和都灵爆发了有13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要求获得“和平与自由”。伦巴第和热那亚两地的工人立即响应。这是意大利出现的第一次反政府示威,致使军工生产陷于停顿。
在法西斯集团内部,也有不少人意识到战争不得人心,并对墨索里尼表示不满与轻蔑。法西斯的头面人物齐亚诺等人在1942年底便打算与同盟国媾和,寻求摆脱战争困境。墨索里尼遂于1943年2月改组内阁,撤销了齐亚诺外交大臣一职和格兰迪司法大臣一职,但仍未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法西斯统治。
在对外战争的压力下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墨索里尼企图以缩短战线的办法避免战争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内革命。
1943年4月7日,墨索里尼在同希特勒的会晤中提出,希望德国与苏联单独媾和,以便腾出兵力增援南欧战线。这一建议遭到希特勒的坚决反对。
墨索里尼的退缩心态、双方在巴尔干问题上的尖锐矛盾,以及意大利重新开始在其阿尔卑斯边境修筑旨在针对德国的工事,令希特勒忧心忡忡,意德关系逐渐恶化起来。
希特勒为防止意大利单独退出战争,加强了对意大利的严密控制,迅速将一大批德军调往意大利。尽管德国就这一举动作了充分解释,仍然引起意大利人的疑心。而意大利的这种疑心,又反过来增加了希特勒对意大利的不信任情绪。
1943年5月中旬,希特勒暗中制定了占领意大利的军事计划——“轴心”行动。
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进攻西西里岛,意大利本土面临遭到攻击的危险,意大利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3天后,希特勒秘密命令西西里岛的德军指挥官,“悄悄地排挤意大利指挥机构……自己接管西西里岛桥头堡的全部指挥权”,并授权墨西拿海峡德军司令官在万不得已时由德国人占领意大利岸防炮兵连阵地。
7月19日,希特勒同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费尔特雷会晤。希特勒再次给墨索里尼鼓劲,并保证继续向其提供援助。尽管墨索里尼赞成顾问们提出的意大利不能继续打下去的意见,但他又不敢对希特勒当面提出,特别是背弃德国人就意味着投降或法西斯主义的灭亡。
就在同一天,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美国第十九航空队的500余架轰炸机首次轰炸了罗马。投弹1000吨,炸死约2000人,城市重大建筑物圣洛伦佐皇宫也遭巨大破坏。这次轰炸对意大利冲击极大。
意大利法西斯的其他领导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除掉墨索里尼。在以罗伯托·法里纳契为首的法西斯头目的提议下,7月24日,意大利“法西斯大委员会”举行会议。
会上,墨索里尼作了关于国内形势、前线局势以及同希特勒会晤结果的报告,随后受到法西斯同党的尖锐批评。经过长达10小时的辩论,由反对党领袖之一格兰迪起草的决议案提交大会表决。
该议案要求墨索里尼全部交还篡夺的由法律和宪法规定属于国王、议会、大臣和大委员的合法权利,将全部军队交由国王指挥,并向国王提出寻求一项更可行的政策,使意大利免遭进一步破坏。
7月25日,墨索里尼晋见国王,要求国王惩处那些投票反对他的人,任命一批新大臣,并将战争继续下去。可是国王表示,鉴于战争已失败,军队士气低落,墨索里尼已成为意大利人最痛恨的人,因此必须辞职。他已任命巴多格里奥元帅接替首相职务。墨索里尼离开国王后即被逮捕,监禁在马达莱纳岛。
7月26日,巴多格里奥组成摒除所有法西斯领导人的新内阁,拉法埃莱·瓜里利亚任外交大臣。意大利新政府解散了法西斯党,宣布全国戒严,禁止一切政治集会。持续21年的意大利法西斯统治就此宣告结束。
墨索里尼垮台以后,意大利巴多格里奥新政府为避免德国占领罗马进行报复,一方面声称意大利仍是德国的一个“积极的盟国”,战争将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又想在不蒙受正式投降耻辱的前提下,秘密寻求退出战争的途径。
1943年7月底,意大利新政府询问英国驻梵蒂冈公使和罗斯福总统派驻教皇处的私人代表,能否向各自的政府转交意大利秘密媾和建议书。由于当时尚不了解巴多格里奥政府的真实意图,美英两国拒绝了这一试探。
8月15日,意大利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的参谋长朱塞佩·卡斯泰拉诺将军,前往西班牙拜访英国驻马德里大使,交给他一封巴多格里奥元帅的信。
信中表明意大利愿意无条件投降——如果意大利能加入同盟国的话;盟军一旦在意大利本土登陆,意大利政府立即准备加入同盟国对抗德国。
鉴于意大利新政府有投降意向,8月18日,正在魁北克举行会议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命令艾森豪威尔派遣其参谋长美国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和盟军地中海司令部情报处处长英国肯尼思·斯特朗将军,前往葡萄牙里斯本与意大利特使卡斯泰拉诺将军开始谈判。
他们带去了在魁北克会议上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的军事投降条件:
包括意大利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军和空军撤往盟军指定的地点并接受同盟国的指挥;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大利的机场和军事基地。
8月19日,双方在葡萄牙首都的英国大使馆会晤,同盟国代表递交通牒并通知卡斯泰拉诺:艾森豪威尔将军将按照现在交给他的这些条件,接受意大利政府的无条件投降。意方代表得到10天的期限,以便将此决定通知意大利政府。
8月31日,史密斯将军在西西里岛再次会见卡斯泰拉诺。后者表示,由于意大利处于德国控制之下,停战不可能在同盟国要求的时间,即盟军完成登陆意大利以前宣布。在遭到同盟国拒绝之后,卡斯泰拉诺当晚即返回罗马请示其政府。
9月3日下午,在西西里,盟军代表史密斯将军和意大利代表卡斯泰拉诺将军经正式授权,签署了短期停战协定,生效日期为萨莱诺登陆日。届时,意大利将宣布投降,退出战争。这样,盟军进攻意大利本土的一个主要目的——将意大利逐出战争,在攻击开始之前就已达到。希特勒对意大利新政府有可能与同盟国媾和并背弃德国,已有所预料,并且及时采取了对策。7月26日,墨索里尼倒台第二天,德军最高统帅部即命令原拟赴希腊担任指挥任务的隆美尔“在阿尔卑斯山集结部队,并做好进军意大利的准备”。
8月16日,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及其总司令部越过边界,进入北意大利,借口是:减轻意大利人保卫北部领土的重担,以便他们增援南部,因为盟军随时会在南部登陆。尚未公开倒戈的意大利政府对此无法加以拒绝。
就这样,9月初,隆美尔率领的8个德国师便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边疆境内站住了脚,有力地支援了南部的凯塞林部队。到9月3日意大利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意大利境内共有德军16个师,分为驻北部的B集团军群和驻中部、南部的C集团军群。两个集团军群都担负两项任务:
一是,一旦意大利投降,两个集团军群便解除附近的意大利部队的武装并夺取其装备;二是,集团军群负责保持阿尔卑斯隘道畅通,使凯塞林的部队不致陷入包围,集团军群则负责击败盟军的登陆。
根据西西里岛反击战的经验,凯塞林确信,必须在盟军登陆过程中或在内陆,在其舰炮射程之外击败盟军的登陆行动。因此,他将部队部署在盟军最有可能登陆的海滩周围。
如果水际防御失败,便横跨意大利半岛布置一系列防御阵地进行抵抗,直至德军完成兵力集结,发动反攻。可是,如果意大利人倒向盟军,德军将无法阻止盟军强大的登陆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凯塞林计划将部队撤至比萨——里米尼一线。
驻守意大利南部的兵力为德军C集团军群所属第十集团军,司令为冯·菲廷霍夫·谢尔上将。除去对付意军的部队,该集团军仅有6个师用于阻止盟军登陆。
其中,“赫尔曼·戈林”师和第十五装甲师从西西里岛撤回后,正处于重新组建与训练阶段。第十四装甲军只有一支部队达到满员标准,部署在萨莱诺湾周围的小山上。
“赫尔曼·戈林”师能投入战斗的兵力只有5个营和1个连。此外,德军仅有120架歼击机和50架歼击轰炸机掩护意大利中部和南部。
1943年9月3日凌晨4时30分,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下,英国第八集团军部队实施“湾城”行动,在卡拉布里亚雷焦地域顺利上岸,未遇抵抗。第五师沿西海岸推进,加拿大第一师沿东海岸推进,一路无阻。
当晚,英军主力部队占领雷焦、卡托纳和圣乔瓦尼,7天内推进160千米,于9月10日到达卡坦扎罗一线。
由于兵力不足,凯塞林无法阻止蒙哥马利的部队从意大利“脚趾”部向北推进,同时他也判断出“湾城”行动是支援作战,因此只派出两个师对英军进行阻滞战,用其余的师保护罗马和那不勒斯地区。
凯塞林命令驻守在萨莱诺的第十六装甲师的大部兵力和一个伞兵团在登陆地区及其后面构筑工事,在海滩上敷设了地雷和铁丝网,在萨莱诺湾布设了水雷,从山上直至海边都部署了火炮,此外还部署了坦克,以进行反突击。
凯塞林还拟定了迅速向萨莱诺调集兵力的计划,准备在南部做持久抵抗。然而,隆美尔却主张放弃意大利南部和中部,而在波河流域南面的亚平宁防线上作最后的死守,因为这条防线缩短了海岸防线,守方据此可以以少胜多。
希特勒折中地采纳了隆美尔和凯塞林的建议,命令凯塞林在意大利南部进行抵抗,但又不给他调派足够的兵力来防守萨莱诺和那不勒斯,从而影响了凯塞林的反击准备工作。
9月3日至6日,参加萨莱诺登陆突击的各部队分别从奥兰、阿尔及尔、比塞大和的黎波里出发,并在西西里以北与从巴勒莫和特尔米尼出发的部队会合,然后于9月8日向萨莱诺驶进。
9月8日下午18时30分,当盟军的北部和南部突击部队沿两条平行线抵进萨莱诺湾时,艾森豪威尔将军通过无线电广播了停战通知,宣布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意大利政府已经命令其军队无条件投降。联合国家和意大利武装部队之间的敌对行动立即终止。现在,所有采取行动把德国侵略者从意大利国土上驱逐出去的意大利人都将得到联合国家的援助和支持。
约两小时后,意大利政府首脑巴多格里奥元帅通过罗马电台宣布了停战宣言。意大利与同盟国的停战协定公之于世之后,德国即付诸实施数周前准备的“轴心”方案: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接管意大利的所有政权机构和通信设施。该方案规定:
击败意大利摩托化军,将在意大利本土、法国南部的意军和东南欧的意军解除武装、俘虏或解散,然后占领罗马,并向意大利增调10个德国师。
9月8日夜,德军开始包围罗马。意大利政府及王室乘两艘驱潜快艇离开罗马。9月10日,德军在与意军进行小规模短促战斗之后占领罗马,并接管梵蒂冈城。德国宣称,意大利北部、法国南部和巴尔干国家的意大利部队已经投降。同日,意大利政府及王室成员到达盟军占领的意大利布林迪西地区,迅速成立起反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机构。
两天后,德国伞兵小分队在党卫队的奥托·斯科尔兹内上校的指挥下,搭乘运输滑翔机在意大利阿布鲁齐山脉大萨索峰顶的旅馆附近降落,救出被拘禁在那里的墨索里尼。看守墨索里尼的250名意大利宪兵数分钟内全部投降。
9月14日,墨索里尼在拉斯腾贝格“狼穴”大本营与希特勒会面,充当了设在意大利北部的傀儡政府首脑。
萨莱诺盟军登陆兵力为克拉克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五集团军,下辖美军第六军和英军第十军。登陆正面宽约96千米,包括萨莱诺及其以南和以西海湾沿岸地区。
9月9日凌晨3时30分,萨莱诺之战开始。
盟军第一梯队3个步兵师分两路行动。北路英军主要登陆地点在萨莱诺以南数公里的海滩。登陆伊始即遭到德军的猛烈炮击。尽管有盟军舰炮的火力支援,第一登陆突击波仍遭到德军顽强抵抗。
第一天内,先头部队向内陆推进了3千米,但伤亡重大,未能占领预定第一天要攻占的主要目标——萨莱诺湾、蒙特科维诺飞机场以及公路的交叉要道。
南路美军在佩斯通附近的4个海滩上实施登陆。在没有舰炮和飞机火力支援的情况下,部队冒着德军的猛烈炮火靠近海岸,首批突击波的部队绕过德军的坚固阵地,在指定的会合区集中。接着,水陆两用载重汽车把榴弹炮和弹药运送上岸。
陷入德军火网之中的登陆部队用这些武器在直射距离上抗击着德军的坦克和步兵。
中午,尽管个别海滩已被德军的火力严密封锁,但美军还是在其登陆地段建立了一个尚不稳固的立足点。
傍晚,美军左翼向内陆推进约8千米,右翼仍被阻于海滩附近。虽然第五集团军在头一天占领了所有预定的海滩,但在南、北这两个登陆地段的登陆场仍然极不稳固。
次日凌晨,英军第五十六师占领机场及公路交叉点,德军第十六装甲师遂将其大部兵力向北调往英军战区。美军趁机扩大桥头堡,并以预备部队第四十五师大部登陆。
在盟军的舰炮和飞机的火力支援下,9月11日黄昏前,美军第三十六师向前挺进了15千米,英军的几个师占领了萨莱诺及其以南沿岸地带。
德国人发现盟军的支援舰艇发挥了重大作用,立即将空中攻击的重点转向军舰,炸伤盟军战列舰和巡洋舰各一艘。
9月12日,第五集团军的登陆场稍有扩大,但尚未达到规定的范围。同时,已登陆的盟军4个师仍被遏制在两个纵深浅近、彼此隔开的滩头堡。原计划第三天到达那不勒斯的希望落空了。
至此时为止,已有5个德国师到达萨莱诺地区,他们集中了600辆坦克和机动炮,准备沿着盟军登陆地段的分界线——塞莱河向下游实施全面反击。德军的企图是对第五集团军分而歼之,各个击破,先集中力量攻击一个登陆地段,然后再攻击另一个登陆地段。
9月13日,得到增援的德军发起强大反攻,冲进美、英军之间的缺口,将其截为两部,迫使盟军退至离海岸3公里以内的地方,处境极为危险。
克拉克将军不得不要求休伊特拟订一个后撤北部盟军部队或南部盟军部队,并重新实施登陆的计划,同时要求盟军统帅部予以增援。
为保住登陆场,盟军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火速增援岸上部队。盟军向登陆场空降了美军空降兵第八十二师。
9月14日,盟军地中海战场所有飞机出动轰炸德军及其运输线。同时,10多艘军舰发射的猛烈而准确的炮火有效阻止了德军向海滩推进。
9月15日,盟军部队已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9月16日晨,德军集结兵力分两路对英军战区再次发动攻势,企图扭转局势,遭到盟军火炮、舰炮、坦克和飞机的猛烈袭击,损失惨重,反击遂告失败。同一日,追击德军部队的英国第八集团军部队在萨莱诺西南60千米处与美国第五集团军会师。至此,盟军第十五集团军群在亚平宁半岛构成了一条统一的战线。
凯塞林认识到,重新夺取登陆场代价太大,德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兵器继续抵抗,遂决定放弃萨莱诺和那不勒斯,向北撤至沃尔图诺河后面的一条既设防线。
在实施萨莱诺登陆战的同时,英国第一空降师奉命占领塔兰托港,向福贾方向攻入意大利半岛的“脚跟和小胫部分”。
9月9日下午,英国第一空降师6000人搭乘英国军舰,在两艘英国战列舰和一个驱逐舰中队的掩护下,经扫过雷的海峡向塔兰托疾驶,顺利驶进东面的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港上岸,占领了这个可供一个集团军使用的头等海港及其附近的各个机场。之后,英军越过意大利东南部,向北方福贾地区的重要机场进军。
与此同时,意大利舰队根据停战协定,逃离热那亚、拉斯佩齐亚和塔兰托等地,于9月10日抵达马耳他,正式向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投降。
9月29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同巴多格里奥元帅在马耳他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上,签署了全面的意大利投降书。
在9月3日签订的停战协定基础上,投降书进一步规定了“意大利应遵守的其他政治、经济和财政性质的条件”。投降书条款规定,扩大同盟国在意大利的权利,将意大利领土上的一切物质财富置于同盟国控制之下。
在同盟国的要求下,10月13日下午15时,意大利巴多格里奥政府对德国宣战。英国、美国和苏联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宣言》:
承认巴多格里奥元帅所声明的意大利王国政府的立场,并且接受意大利国家和武装部队的积极合作,将它们看做在对德战争中的一个共同交战国。
德军在撤退时破坏了那不勒斯港及其城市,然而,同盟国海军很快疏通了那不勒斯港,支援陆军通过了萨莱诺海滩。
10月1日,第五集团军进入那不勒斯。
10月3日,盟军沿东海岸对北面80千米处的泰尔莫利发动突击,从而牢牢控制了福贾地区的所有机场。这些机场成为同盟国空军从南欧出发,对欧洲的德国占领区实施战役空袭的主要基地。
凯塞林尽管下令北撤,但仍向希特勒表示,他能够在罗马以南地区有效地进行阻滞战,并要求批准他构筑一条“冬季战线”,这是从罗马以南地区横贯亚平宁半岛最狭窄处的一连串防御阵地。
鉴于迟滞盟军进攻意大利的行动有效,希特勒同意了凯塞林的要求,于10月1日命令在未来数月坚守罗马以南防线,而不是继续北撤。
10月6日,盟军抵至沃尔图诺河至泰尔莫利一线。对德军来说,这里只是一条临时防线,他们正准备在北部地区组织更坚固的防御。在10月一整个月和11月的前两个星期,德军一边进行后卫战斗,一边后撤至那不勒斯西北40千米处的“冬季防线”。
11月15日,亚历山大将军鉴于部队打得太艰苦,命令盟军暂停进攻。意大利战局陷入僵局。
至此,盟军已攻占了意大利南部,夺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港口和机场,从而能迅速提供兵力及补给,为后来占领整个意大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英美掌握大西洋战场主动权
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后,希特勒改变了避免公开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政策。
12月9日,德国海军作战部取消了关于有克制地对付美国船只的决定,不再限制针对美国商船和军舰的一切行动,允许潜艇在西经26度范围以外的大西洋任何海区,包括泛美安全区内搜索和攻击所有目标。从此,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交通线上开始了无限制的潜艇战。
德军统帅部认为,美国参战必然会大大增强同盟国的战争力量,然而,德国海军只要不断打击同盟国至关重要的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就可削弱其战争力量。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手段则是潜艇。
基于这一认识,德军统帅部决定:
1942年以后的海军作战,应不断加强潜艇进攻,消灭穿梭于大西洋上的同盟国护航运输队,制止盟军兵员与装备的增长。
据此,德国海军进一步规定,潜艇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吨位战”,尽可能利用潜艇作战的有利条件,在最短期间内使同盟国在船舶吨位上的损失超过其造船吨位,以达到削弱同盟国运输能力、瘫痪其海上运输的目的。
基于上述考虑,德军统帅部和德国海军计划扩大大西洋的作战区域。
1941年12月12日,德国决定发动“击鼓”战役,派遣潜艇深入美国沿岸发动袭击。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作战需要,德国进一步加紧潜艇的制造与部署。
1942年1月,德国海军拥有260多艘潜艇,其中参加作战的100艘潜艇中有约50艘集中在大西洋战场。
至6月,德国海军潜艇总数增加到330艘,投入大西洋交通线上的潜艇近100艘。此时,德国每月可平均生产18.5艘潜艇,超过了月平均损失7.1艘的数量。
德国海军计划年底将服役潜艇增加至400艘。同时,德国潜艇质量也不断提高,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瓦尔特”新型潜艇试验成功,水下时速可达23海里。潜艇还装备了TS式电动和自导鱼雷。
1942年3月,德国开始使用被称为“乳牛”的大型输油潜艇,在海上为潜艇加油。这种输油潜艇载油430吨,可使12艘中型潜艇在海上逗留的时间增加4个星期,或使5艘大型潜艇的逗留时间增加8个星期。有了这种“乳牛”,德国潜艇可以深入大西洋的任何海区,作战能力和参战率均有较大增长。
大西洋海上交通线是同盟国的生命线。保证这条交通线的畅通,在同盟国的战略计划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英国的生存安危,也关系到在欧陆直接反击德国的进攻战役能否成功。
但是,至1941年年底,这条运输线的状况非常糟糕。
由于德国实施海上破交战,英国物资进口量开始急剧下降。
英国海军大臣达德利·庞德海军上将惊呼:“如果我们在海战中失利,我们就将输掉整个战争。”
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召开阿卡迪亚会议,在“先欧后亚”战略的指导下,确定了1942年在大西洋和欧洲的战略计划,规定首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保证大西洋的海上交通。
美英在阿卡迪亚会议后,及时调整了各自国内的体制和政策,加快了合作步伐。美国调整了国家军事指挥机构,成立了与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相对应的参谋长联席会议。
194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成立了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负责制定和指导美英联盟大战略,从而奠定了美英在大西洋战场联合作战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美国海军进行了改组,金海军上将接任海军作战部长、尼米兹海军上将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海军上将接任大西洋舰队司令。鉴于海军作战部长和美国舰队总司令职责分工混乱,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两个职务归并,由金上将统一指挥。
海军作战部把原属行政机构的海军军区,改组成作战指挥机构海疆司令部,指挥在各自管辖海区内的作战,设立了东部海疆司令部、墨西哥湾海疆司令部、加勒比海海疆司令部、巴拿马海疆司令部等。此外,美英还将1942年保护海上交通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消灭“空白点”,即对大西洋上未曾顾及的海区实施经常性巡逻,为此,调来了护航航空母舰。
为加强对德国潜艇的作战力量,美英两国的工业体系大规模转向制造用于反潜作战的舰艇和飞机。但由于生产周期所限,这些武器装备在1942年底以前尚不能大量投入战斗。
因此,1942年夏季,同盟国能用于大西洋反潜作战的兵力尚嫌不足,计有美国护航航空母舰1艘、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183艘、猎潜艇33艘;英国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205艘、护航舰91艘、猎潜艇200艘;美国潜艇39艘,英国潜艇61艘;英国岸基航空兵飞机540架,美国作战飞机100架。
尽管同盟国将大西洋作战列为1942年作战计划的重点,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美、英国内各自存在一些问题,双方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合作。
1942年,正值英国针对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参战的形势,调整和改组国家战时体制的转换阶段。
英国内部海军和空军为飞机的分配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国内“对空军的潜力估计过高”,导致把海防司令部所属轰炸机都调给空军,新飞机也全部分配给空军,海军航空兵为即将服役的31艘护航航母争取战斗机大费周折,明显地影响了海军在大西洋的作战。
2月中旬,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突破英吉利海峡的作战,“充分暴露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突击力量的效率低下”。
另外,美国为英国建造的新的快速护航舰只迟迟不到位,也导致了英国海上的护航舰只比较缺乏。
美国虽然参战,并且同意在大西洋战场投入海军主要兵力承担护航责任,但是珍珠港的灾难性打击,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岸的威胁,牵制了美国海军主要力量,它不得不把护航舰艇和飞机集中到本国沿海地区。
事实上,战争初期,美国国内并没有完成全面战争准备,战时体制刚刚建立,军队的统一指挥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海军对“先欧后亚”战略“不是全心全意地表示赞同”。
海军指挥体制重叠,海军战略、战役指挥编制内均未设置反潜机构。在东部海疆区尚未组织好对潜防御,沿岸和商船没有实行灯火管制,配置在各海疆军区和基地的海军轻型兵力数量有限,没有进行保护海上交通线的演练。
总之,处于调整阶段的美英海军在大西洋战场并不占据优势,双方在战略相持条件下,围绕交通线上的制海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早在1941年12月9日,德国向美国宣战后,德国海军开始向美国沿海发动“击鼓”战役。1942年1月,德国5艘“王牌”潜艇从比斯开湾出发,横渡大西洋,开始对美国哈特拉斯角至圣劳伦斯湾之间航运展开“重点打击”。企图瘫痪北美大西洋沿海的交通线,减少运往美国东海岸工业区的石油和其他原料,逐渐向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渗透,使同盟国的护航兵力达到最紧张的程度,消耗其商船吨位70万吨以上,以迫使同盟国妥协。1月12日,德国潜艇“U—123”号在科德角以东300海里处用鱼雷击沉英国客轮“赛克皮洛斯”号;14日,德国潜艇在哈特拉斯角击沉巴拿马油船“诺内斯”号;15日,击沉英国油船“科因布腊”号;18日,击沉美国油船“阿兰·杰克逊”号;19日,击沉加拿大3艘商船。随后,德国又向美国海域派出3艘大型潜艇,从亚速尔群岛方向也抽派7艘潜艇前往作战。它们在纽芬兰、卡罗来纳角、布雷顿角等海域都实施了单艇机动作战。黄昏之前,潜艇一直潜伏在近海水域,黄昏之后,便半露于水面向目标接近,以鱼雷和炮火攻击目标。德国潜艇日益大胆的作战行动,严重破坏了同盟国的海上交通线,同盟国商船损失惨重。
1月份,德国海军出动54艘次潜艇,先后击沉同盟国运输船23艘14万吨,2月份击沉10.3万吨,3月份击沉15.9万吨,而德国则没有一艘潜艇被击沉。美国海军自己也承认,1942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沿岸给美国造成的损失等于破坏了6个大规模军事工厂。
巨大的损失震动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
3月,美国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了防潜处,负责全面的防潜工作,加强对防潜人员的培训和防潜武器的研制。4月1日,东部海疆区建立起局部护航体系。在沿岸交通线上,以现有的护航兵力白天为运输队护航,夜晚在港口或隐蔽锚地进行警戒,以交接形式把运输队一站一站地护送到目的地。
由于有了新建造的和退役后又重新启用的驱逐舰,以及从北大西洋护航队和大西洋舰队抽调的护航舰只,5月份,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和东部海疆区司令安德鲁斯组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沿海护航队,沿岸19个机场300多架飞机也投入反潜作战。5月中旬,又成立了隶属海军总参谋长的护航航线处,在整个东海岸建立起完整的护航体系,并很快扩大为近海护航体系,对护航运输队实施空中掩护。从5月下旬起,美国海军基本上保障了关塔那摩——哈利法克斯、纽约——基韦斯特、纽约——哈利法克斯航线的安全。
从5月开始,德国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把潜艇游猎区转向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在这些海区,美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护航体制,5月份,被德国潜艇击沉41艘船只,共22万吨。
1942年6月,德国潜艇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击沉的船只比每月在北大西洋所有战区击沉的还要多。
7月,美国海军把护航体系扩大到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域,并开辟了4条新航线。德国一部分潜艇又转向巴拿马至里约热内卢海域袭击同盟国交通线。邓尼茨将第一批新型“乳牛”级1700吨的补给潜艇也投入这一海域,延长了潜艇在这些海域的作战时间。
8月中旬,10艘德国潜艇进入巴西海域,“U—507”号潜艇在巴伊亚附近海域击沉5艘巴西货船,巴西政府遂于8月22日对德国宣战。
同盟国向南美海域扩展护航体系显得更为重要。于是美国对近海护航体系进行了重要改组,决定由南大西洋舰队组成护航兵力,建立起健全而灵活的分段护航体制。
邓尼茨认识到德国潜艇在美洲海域的第二个“快乐时光”已经结束,下令潜艇重返北大西洋。
同盟国在大西洋的交通线分西段、中段、冰岛段、东段等4段护航。由于缺乏护航加油船和护航舰艇,护航舰只在整个航线上需要替换两三次。而且,快速护航运输队和慢速护航运输队以及进行分段护航,需要78艘驱逐舰和156艘驱潜快艇,其他战场也需要大量护航舰只。
但1942年同盟国造船业仍不能满足对护航舰艇的要求,因此,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运输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护航。
7月19日,邓尼茨下令把作战重点转移到北大西洋。在该海域,德国海军采取了不同于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潜艇战术。
由于北美洲和中美洲海域的作战距离较远,补充较难,靠近同盟国海岸,海区情况复杂,不宜集中使用大批潜艇,因而,德国海军采取的是单艇机动攻击战术。而北大西洋的海域辽阔,同盟国运输船队在海上滞留时间较长,便于德国潜艇集结隐蔽和发动连续的集团攻击。
因此,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作战中采取了所谓“狼群”战术,即在同盟国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海区,集结多艘潜艇设伏,发现目标即咬住不放,群起攻击,直至运输船队全军覆灭或进入同盟国反潜力量较强的区域为止。
此时,德国已具有较大兵力实施这种战术。邓尼茨手中拥有300多艘潜艇。
9月,德国在大西洋参战的潜艇第一次达到100艘,在作战海域的潜艇由原来的20至30艘增至40艘,组成艇群部署在北大西洋中部“黑色陷阱”的东西两端,建立起一两道巡逻线,彼此相距50至100海里。
担任侦察的各艇间距30至40海里,几乎等于潜艇发现护航运输队距离的2倍。一旦中央巡逻线发现目标,就可以迅速集中15至20艘潜艇,给同盟国护航运输队以沉重打击。
1942年9月,德国由10至12艘潜艇组成侦察队和18至20艘潜艇组成突击队在北大西洋活动。
9月11日,侦察队中的“U—133”号潜艇发现同盟国护航运输队,进行尾随跟踪,并通过岸上潜艇指挥部不断地把护航运输队的情报发给突击部。黄昏后,五六艘潜艇迅速向护航运输队集中发起鱼雷攻击,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拂晓。如此,连续3个夜间进行了攻击,直至护航运输队进入英国沿岸的防潜区为止。
1942年8月至10月,同盟国被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平均每月在50万吨以上。
随着德国服役潜艇总数的增长,艇群袭击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活动也更为猖獗。它们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缺乏空中掩护的北大西洋中部,在冰岛与亚速尔群岛之间和冰岛与纽芬兰之间加强了突击艇群和侦察队的协同作战。
1942年,同盟国共损失近2000艘船只,其中被潜艇击沉1160艘。而在该年,同盟国仅有700万吨左右新船服役。
1943年初,英国海军增加护航舰艇数量,油船开始随运输队航行,随时给护航舰加油。
1月下旬,德国海军攻击“NX—224”号护航运输队和“SC—118”号慢速护航运输队,都取得成功。但1月份,同盟国被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吨位下降到20万吨。2月下旬,德国潜艇群对“ONS—166”号运输队进行了一次潜艇战,击沉运输船14艘,所以2月份潜艇击沉的吨位又开始上升。3月份,潜艇击沉的吨位上升至62.7万吨。
3月中旬的一次潜艇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德国海军集中了38艘潜艇,协同攻击了两支凑巧驶在一起的返航护航运输队“HX—229”号和“SC—122”号。在英国海军恢复空中掩护之前,德军总共击沉其中21艘船只,而其仅损失一艘潜艇,从而形成了大西洋海战的高潮。
与此同时,希特勒在挪威海域集结了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提尔比兹”号、“海军上将舍尔”号、“吕措夫”号、“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泽瑙”号战列舰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欧根亲王”号巡洋舰,以及17艘潜艇和一些空军力量,在北极海域展开了打击盟国向苏联运送物资货船的破交战。
从3月开始,同盟国护航运输队遭到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攻击,损失与日俱增。
3月28日至29日,德国潜艇群、飞机和3艘驱逐舰袭击了“PQ—13”号护航运输队,击沉、击伤10艘船只,并击伤了护航的“特立尼达”号巡洋舰,德国仅损失了一艘驱逐舰。
从3月至6月,德国海军共击沉同盟国“PQ—12”号至“PQ—16”号护航运输队84艘船只中的23艘以及数艘军舰。
德国海军在北极海域的破交战,牵制了英美海军力量。美国海军遂派遣航空母舰“大黄蜂”号、新型战列舰“华盛顿”号和“北卡罗来纳”号,以及两艘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中队参加护航。
6月27日,同盟国“PQ—17”号护航运输队从冰岛起航,驶向苏联北部港口。这个运输队包括运输船33艘、油船1艘、救生船3艘,除直接护航的舰艇在冰岛加强了护航兵力。
运输队共有33艘运输船,护航兵力计有护航航空母舰1艘、防空巡洋舰1艘、驱逐舰16艘、潜艇2艘和数艘小型舰艇。这是一支武器装备较强的护航运输队。
但是,途中仍然遭到德国潜艇和“容克—88”、“亨克尔—Ⅲ”式飞机的袭击。9月13日至20日,护航运输队遭到德军鱼雷机、轰炸机数百架次的空袭,在斯瓦尔巴特群岛附近又遭到德军潜艇的攻击,损失13艘运输船和1艘救生船。
由于英国护航兵力强大,德国海军损失潜艇3艘、飞机约40架。德军由于飞机损失惨重,从此不再在苏联北方投入这样大的空军力量了。
10月至12月初,同盟国抽调了大量驱逐舰参加“火炬”计划,英国海军部和美国海军部决定派遣有警戒能力的单艘船只,利用冬夜长的特点驶向苏联北部,在被派遣的37艘船只中有9艘被击沉。
12月中旬,英、美再次派遣小型护航运输队,采取从冰岛和苏联北部港口交替出发的办法实施护航。护航运输队改代号为“JW—51A”号,由洛赫伊伍出航,安全抵达苏联北方港口。
12月31日,“JW—51B”号驶至熊岛东南约100海里处,遭到德国特混舰队的远距离攻击。英国两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一艘驱逐舰沉没,“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被英国海军巡洋舰击伤。“JW—51B”号运输船队,除一艘巴拿马货船在科拉湾入口搁浅外,都安全到达指定港口。
希特勒对1942年除夕的这场战斗非常恼怒,他责令海军撤回大型军舰,并解除雷德尔元帅的海军总司令一职。
1941年8月至1942年年底,同盟国21支北行护航运输队被击沉53艘,16支南行护航运输队被击沉16艘,其中一半是美国的船只。
此外,英国海军还损失2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扫雷舰和1艘潜艇。
1943年的头几个月,几支拥有强大警戒兵力的护航运输队到达苏联北部,只受到轻微的损失。1943年3月至年底,由于大西洋作战的需要,同盟国的护航舰主力都转移到大西洋战场,北极诸海区的航运被迫停止。不过,同盟国在4月份德军从突尼斯撤退以前,已经控制了地中海航线。
因此,由美国出发的护航运输队可以沿直布罗陀——苏伊士——波斯湾航线向苏联运送物资。
1943年底,摩尔曼斯克航线恢复航行,护航运输队基本上可以安全航行了。
为了进一步打击同盟国,德国更加重视潜艇战。1943年1月,德国海军更换领导人,由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接任海军总司令;同时调整了海军战略,决定造船工业集中建造潜艇,并停止征召潜艇制造业的工人入伍,还将水面舰队的官兵和造船工人近万人转入潜艇后备队。
1943年初,德国海军拥有400多余艘潜艇,其中大中型潜艇占63%,做好战斗准备的约210艘,在北大西洋活动的约50艘,在中大西洋活动的有30艘,在美洲沿岸活动的有10艘。7艘大型水面舰艇、14艘舰队驱逐舰、60艘小型舰艇和21艘潜艇被部署在挪威北部海域。意大利少数潜艇也投入大西洋战场。
邓尼茨预言,德国在大西洋战场不久即将胜利。
1943年3月,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华盛顿召开大西洋护航会议,决定:
同德国潜艇作战是同盟国当前海上战役中最中心的任务;在潜艇威胁最严重的北大西洋中部集中反潜兵力和武器,并调整同盟国护航体系,采用新的护航时刻表,组建统一指挥的反潜支援队;尤其要加强空中力量,广泛使用护航航空母舰和新式雷达,将护航运输队的反潜作战由单纯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的立体搜索和进攻。
会上还采纳了英国海军的建议,对各国承担的护航责任进行了重新调整,接受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海军上将的方案,由英国和加拿大负责北大西洋的护航,美国承担大西洋中部的护航和整个护航体系的联结部。护航体系的调整,使同盟国之间的护航行动得到协调,护航兵力的分配更加合理。
美英海军用于保护大西洋交通线的兵力有:护航航空母舰22艘、舰队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508艘、护卫舰艇222艘、巡逻舰艇380艘、猎潜舰776艘以及扫雷舰等其他舰船近1000艘;英国潜艇70艘,美国若干艘;岸基飞机约1620架,舰载飞机260架。
由于同盟国加强了在大西洋战场的作战兵力,将护航体制从消极防御改为攻势防御,因此,1943年3月下旬,同盟国在北大西洋战场的形势开始出现转机。
英国海军西航道总司令马克斯·霍顿海军上将统一指挥以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6支反潜支援舰队,以纽芬兰和冰岛为基地,对德国潜艇展开了更强大、更集中的反击。
5月,为了进一步对大西洋海域的反潜兵力实施集中指挥,美国建立了海军第十舰队,统一指挥海疆区兵力、护航兵力和反潜航空兵,并负责制订护航运输队的航线和组织护航运输队的运行。
1943年初,美英护航运输队选择了3条新航线:库拉索岛——阿鲁巴岛——英国;库拉索岛——阿鲁巴岛——直布罗陀;纽约——卡萨布兰卡。
德国海军为了查明同盟国防潜的薄弱海区,把潜艇展开在宽大的正面上,主力集结在北大西洋交通线上,在中、南大西洋和北极海区则派遣一些小艇群,准备集中兵力在盟军防护较为薄弱的方向取得最大的战果。
2月4日至8日,由6艘德国潜艇组成的侦察队和20艘潜艇组成的突击队攻击由纽约驶往英国的“SC—118”号护航运输队。该护航运输队由64艘运输船和12艘护航舰艇组成。护航舰艇进行了顽强的反潜作战,但是,德国潜艇经连续追击,还是用鱼雷击沉了7艘护航运输船只。2月8日拂晓,护航运输队进入掩护力量强大的岸防水域后,德军才被迫停止追击。
从2月中、下旬至3月5日,德国海军聚集了50艘以上的潜艇,在北大西洋一些延长的巡逻线上作战。德国海军潜艇使用新型接收装置,能及时发现同盟国护航舰队的雷达搜索,从而免遭袭击,并依靠无线电监听探测同盟国运输队的航线。
尽管受到大西洋风暴的影响,德军在3周时间内,仍成功地攻击了几乎所有同盟国“HX”号快速护航运输队和“SC”号慢速护航运输队。3月上、中旬,同盟国共损失运输船85艘。这表明,在德国海军潜艇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改变航线来躲避德国海军潜艇的攻击已无济于事。
这引起英国海军部对护航体系的担心。护航体系在3年半时间内一直是同盟国在大西洋的战略支柱,而此时“预示英国在海上斗争中要失败”。
英国海军部事后史料记载:“德军从来没有像1943年3月前20天那样近乎切断新旧世界之间的交通。”英国海军部甚至有人对能否继续把护航队当做有效的防御系统表示怀疑。
在这次潜艇战高潮之后,同盟国下决心调整护航兵力,经常用航空母舰加强护航运输队的警戒,或用岸基飞机担任护航。
3月下旬,英国马克斯·霍顿海军上将组织的支援舰队投入反潜作战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同盟国6个支援舰队与护航舰群密切协同作战,当护航舰艇进入空中掩护缺口时,支援舰队便去进行支援,对大西洋中部德国海军潜艇予以更有力、更集中的反击。
支援舰队中单独行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对德潜艇穷追不舍。在3月最后的10天里,这些支援舰队显示了作用。
3月21日,“S—123”号和“HX—23”号运输队在费尔韦尔角东南的“空中缺口”,碰上了德国强大的潜艇群。
3月26日傍晚,“SC—123”号运输队的几艘运输船驶入该艇群中间,被德国“U—564”号潜艇和“U—663”号潜艇发现。由于“U一663”号潜艇很快被第三支援舰队的高频测向仪发现,未及报告运输队的航向和航速,就被支援舰队逼入水中。
当迹象表明“SC—123”号运输队周围再没有任何潜艇时,该支援舰队又全速回返去接应随后而来的“HX—230”号运输队。邓尼茨命令南边的潜艇群全速北上去攻击“HX—230”号运输队,结果又被支援舰队的高频测向仪发现,受到驱逐舰驱赶而撤退。
由于盟军航空兵给德国潜艇造成的损失增加,德国海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潜艇的自卫能力。例如,在潜艇上装备了四联装高射机枪,改进了37毫米高射炮,装备了干扰雷达工作的装置,并在某些潜艇的船体和指挥室上覆盖一层特殊物质,以便部分地吸收电磁波。此外,还改进了技术观察仪器,装备了无声自导鱼雷。
与此同时,德国海军对反护航战役战术也进行了调整,采用了一系列新的进攻战术和规避方法。然而,这些新方法未能扭转德国潜艇战的即将失败的结局。
同盟国保护交通线的兵力和装备,在数量上,尤其在质量上远远超过了德国的进攻兵力。美英的飞机和水面舰艇装备了新型雷达,航程和续航力增加,声呐器材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护航运输队航行队形的配系和整个护航勤务都得到了改进。
同盟国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几乎在整个航行途中都有航空兵和护航舰艇群掩护,尤其是加强了直接护航舰艇和飞机的突击力量,使没有空中掩护、缺乏其他兵力协同的德国潜艇无论昼间或夜间都难以从水面接近,不得不从水下接近护航运输队。由于水下航速较低,极大地影响了德国潜艇的作战效果。
3月下旬,同盟国在大西洋被击沉的船只由3月份的92艘、53万余吨,降至4月份的45艘、25万余吨。5月以后,损失显著减少,而德国潜艇却损失惨重。据统计,1943年1至3月,德国每击沉同盟国商船10万吨,要损失3.8艘潜艇;4至6月,则增加至10.5艘。
4月上旬,由于德国只有一艘潜水油船能保障潜艇供油,加上一批潜艇要进行检修,因此在大西洋作战的潜艇数量有所减少。4月起,美国加强了大西洋海区的空中力量,从太平洋战场抽调大量“解放者”式轰炸机投入北大西洋海区作战,使这一海区超远程飞机的数量,由3月底的20架上升至5月份的约70架。
这些飞机分别以北爱尔兰的巴利基利、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冈迪亚和纽芬兰的阿根夏机场为基地,活动半逐渐覆盖了费尔韦尔角东南大西洋上的“空中缺口”。
这样,同盟国随时都可以派遣飞机在空中指挥火力支援舰队作战,使德国海军潜艇难以进行“狼群”战。
4月28日至5月6日,德国海军潜艇群,在对“ONS—5”号护航运输队的连续作战中,虽然击沉13艘运输船,但自己损失6艘潜艇,另有4艘潜艇遭重创。在以后的一个月内中,德国潜艇群,在对“SC—129”号、“HX—237”号、“SC—130”号、“ONS—184”号和“HN—239”号护航运输队的作战中,损失也很严重。
正如邓尼茨在5月24日的战争日记中写道:“5月份至目前为止,我们的损失已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鉴于潜艇损失严重,德国海军决定暂时停止潜艇在北大西洋的作战,除一些储油量小的潜艇仍留在这一海区外,其他潜艇全部撤到了亚速尔群岛西南海域。
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战场的退却,标志着战争爆发以来同盟国和德国围绕大西洋交通线的斗争出现了重要转折。双方力量对比清楚地表明,同盟国在大西洋战场完全占据了优势,掌握了制空、制海权,能够在北大西洋交通线,尤其在不列颠群岛西部和比斯开湾集中护航兵力,能主动限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活动范围。德国潜艇实施的“吨位战”宣告破产。
面对大西洋海战出现的转折局面,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大西洋战场以适当的方式继续坚持潜艇战,即使不能达到“吨位战”的目的,也要在战略上有效牵制同盟国海空军力量,支援其他战场。
为了尽可能加强潜艇战,德国海军一方面改变潜艇战战术,将潜艇部署在中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海区。将原来在二三百海里正面的大艇幕作战改三四道短艇幕,依次展开在航线上,由航空兵担任搜索,引导潜艇攻击目标。另一方面加紧研制新式潜艇,改进原有的潜艇装备,试图通过潜艇技术的突破,取得对盟军水面舰艇的优势。
德国海军总司令部设计处和政府装备部集中力量,组织新型“瓦尔特”潜艇迅速投产。每艘潜艇都装备了可伸缩的通气装置,可一直在水下潜航,使盟军雷达测位器不易搜索到目标。在潜望塔四周装备了保护物质,干扰雷达的探测,潜艇的防空武器也得到了加强。
德国海军企图通过一系列的调整,重新恢复并加强在大西洋交通线上的潜艇战。
1943年秋,德国潜艇重返北大西洋航线作战。据德国统计,潜艇发射的声自导鱼雷60%命中目标,九、十月,击沉同盟国和中立国船舶吨位开始上升。
德国新式潜艇对同盟国交通线的威胁,迅速引起同盟国的注意。针对声自导鱼雷,同盟国军舰和商船装备了“福克斯”声波诱雷器,航空兵以双机或小队方式进行搜索、警戒,迫使德国潜艇下潜,反潜舰艇装备了24管发射炮,发射装有撞发引信的深水炸弹,在运输船附近海域给德国潜艇造成较大的威胁。
在大西洋海战的第三阶段,同盟国在反潜兵力、技术和战术上始终保持优势,使德国在潜艇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以及采用的新战术只能短时间奏效,很快就被同盟国的反潜优势所制约,并且付出很大的代价。
11月,德国在北大西洋交通线上击沉14艘同盟国运输船,但自身也遭到盟军的有力反击,损失了18艘潜艇。这表明德国的潜艇战出现负增长的新迹象,同盟国船舶吨位损失逐渐减少,德国潜艇损失增多。
这都表明1943年5月大西洋海战出现有利于盟国的转折之后,德国海军重振潜艇战的努力到1943年11月也彻底失败。从此,德国在大西洋战场的潜艇战处于维持局面,美英完全掌握了大西洋战场的主动权。
对德国的空中进攻联合战略
1943年是美英战略航空兵从协同作战走向联合作战的一年,也是联合轰炸进攻作战初试锋芒的一年。
1943年1月,英军共有各型轰炸机近840架,其中“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只有270多架,而对战略空中进攻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波士顿”和“冒险”式轰炸机却占1/3,还有老式的“惠灵顿”和“斯特林”式轰炸机也占了1/3。加上美军第八航空队和第十五航空队的150余架轰炸机,盟军用于进攻德国的轰炸机总数不超过千架。
而到1944年1月,美英战略航空兵已拥有轰炸机近3000架,其中英军的“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有600架,占英军轰炸机总数的一半;第一线部队中已不再有“惠灵顿”一类的老式轰炸机。美军战略航空兵则全部装备B—17型“空中堡垒”式和B—24型“解放者”式重型轰炸机。经过一年多的作战,美英战略空中力量得到壮大。
对美英战略空中力量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它们终于实现了对德国的联合战略空中进攻。尽管其中有分歧、有成功、有挫折,但它们毕竟形成了一支统一的战略空中力量。
美英对德国的联合轰炸进攻的真正开始时间为1943年6月10日。这一天,美英联合参谋部批准了代号为“直射”的战略航空兵联合轰炸进攻的作战计划。
随着“直射计划”出台日期的临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是德军战斗机的威胁。
1943年4月17日,美军第八航空队出动115架轰炸机,在140架P—47战斗机的护航下,突击了德国不莱梅的福克——沃尔福飞机工厂。
不莱梅在德国北部,濒临北海。虽然这是一次对德国本土较近目标的突击,但美军仍有16架B—17型“空中堡垒”式重轰炸机被击落,另有39架轰炸机被击伤。
美军被击落和击伤的飞机总数已接近出动飞机总数的一半。这一结果使美英军队认识到,对联合轰炸行动的首要威胁是德国空军的战斗机部队。
盟军的战略轰炸需要首先取得空中优势。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直射计划”的突击目标序列表中,德国航空工业上升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为此,“直射计划”规定:
在这样的环境下,阻止这种增长,削弱敌人在这个战场上能够对付我们的昼间和夜间战斗机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英在英国本土的轰炸机部队最优先的作战目标,是德国的战斗机部队和它们所依赖的航空工业。
1943年6月13日,美军第八航空队在“直射计划”开始后的第一次深入德国本土作战中,第四轰炸机联队出动76架B一17型轰炸机,结果被击落22架,击伤23架。
“直射计划”将摧毁德国航空工业作为首要任务的另一个动因,是“霸王计划”日益临近。“霸王计划”是1944年盟军的头等重要的作战行动。
鉴于削弱德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对“霸王计划”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也积极支持将德国飞机工业列为美英战略航空兵的头等重要的突击目标。
1943年6月10日,随着“直射计划”的下达,美英战略航空兵的联合轰炸进攻正式开始。目标首先指向德国的航空工业。
然而,1943年下半年,美英战略航空兵对德国飞机工厂只进行了14次突击,共投弹4000吨,平均每月投弹不到670吨,仅占这一时期美军战略航空兵投弹总量的2%。
德国航空工业没有遭到应有打击的主要原因是,德国已将飞机工厂进行了广泛的疏散,而美英战略航空兵当时的兵力又相当有限,不足以突击疏散后的众多飞机工厂。于是,美英战略航空兵便在一个统一的总原则之下,按照各自的既定方针展开了作战行动。
在美英战略航空兵对德国飞机工厂突击的同时,美军又选中德国的轴承工厂作为主要突击目标。轴承是制造飞机、坦克、军车、潜艇、精密仪器等武器装备所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对轴承工厂的打击会对德国的军工生产部门造成严重影响。
这与美军通过摧毁德国工业系统中的关键部门,来瘫痪德国整个军工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美军之所以选择德国的轴承工厂作为主要打击目标,还在于德国轴承工厂主要集中在德国的3个大城市,其中尤为吸引美军的是施魏因富特。因为在这个城市中共有3个轴承工厂,生产能力占德国整个轴承生产能力的52%。为此,美军第八航空队在对德国飞机工业的作战效果不理想时,便将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作为主要打击目标。
1943年8月和10月,美军第八航空队先后两次对这个城市的3个轴承工厂进行大规模袭击,一度给德国轴承供应造成一定困难。
8月17日,轰炸德国施魏因富特轴承工厂的美军第一轰炸师共出动B—17型重轰炸机230架。主要突击目标是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备份目标是德国法兰克福的通用工程设备厂、亚琛的铁路调车场和波恩的仪器厂。
威廉斯率领的第一轰炸师于17日13时47分通过法国海岸进入欧洲大陆,然后便不断遭到德军战斗机的攻击。由于英吉利海峡上空的天气不好,第一轰炸师的起飞时间一再推迟,结果德军的战斗机在上午攻击第三轰炸师后,有充分时间做好准备对付第二轰炸师。
而负责掩护第一轰炸师第一梯队的P—47战斗机起飞又晚了9分钟,没能按预定时间与第一轰炸师的轰炸机编队会合,由此导致第一轰炸师的第一梯队只能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孤军奋战,还未飞抵施魏因富特就被击落15架轰炸机。后面的P—47战斗机按时起飞,为第二、三梯队提供了战斗机作战半径内的有限护航。
第一轰炸师在威廉斯的率领下,有188架轰炸机到达施魏因富特上空。
14时开始投弹。美军在12分钟内共投下250磅燃烧弹1000枚,500磅普通炸弹700枚,1000磅普通炸弹235枚。屈格尔——菲舍尔轴承工厂的电站、平房车间、楼房车间、办公楼和仓库都被击中。
菲希特尔——萨克斯轴承工厂的一个平房车间被两枚炸弹直接命中,还有三四枚炸弹命中附近的建筑物。3个轴承工厂都遭到严重破坏。
15时,美军第一轰炸师投弹完毕,退出攻击。在返航的路上,第一轰炸师又遭到德军战斗机的猛烈攻击。据美军报告,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先后有300余架次德军飞机对第一轰炸师进行了攻击,美军共有36架B—17型重轰炸机被击落,360多名机组成员在作战中伤亡或失踪。
尽管盟军对施魏因富特轴承工厂的轰炸效果非常满意,但美军的损失也非常惨重,已远远超出所能承受的限度。美军不得不暂时中止深入德国纵深地区的作战活动。
1943年10月14日,美军经过精心准备,再次突击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这一次共出动29架B—17型重轰炸机,分成2个突击队。第一突击队由第一轰炸师的150架B—17型轰炸机组成,第二突击队由第三轰炸师的140架B—17型轰炸机组成。此外,第二轰炸师还出动一部分B—24型轰炸机进行牵制性作战。
鉴于上次突击的教训,美英战略航空兵此次加强了战斗机护航。每个突击队固定由一个P—47战斗机大队负责护航。此外,在轰炸机撤出战斗返航时,再派出一个P—47战斗机大队前往欧洲大陆接应,负责在欧洲大陆内为返航的轰炸机编队提供支援,并一直护送轰炸机编队飞过英吉利海峡。
除P—47战斗机外,美军还安排新到的英国P—38战斗机为轰炸机编队开辟空中通道。英军的两个喷火Ⅳ型战斗机中队被安排扫尾,负责在最后一批轰炸机编队脱离德军战斗机截击后,继续在空中巡逻,以保护掉队的轰炸机。
美军第一轰炸师的第四十作战联队飞在整个编队的最前面,首先遭到德军战斗机的集中攻击,损失惨重,在到达目标前,已经损失7架轰炸机,还有很多飞机被击伤。第一和第三轰炸师的飞机在到达目标前,共损失28架轰炸机。尽管美军轰炸机编队遭到较大损失,但对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的轰炸还是很成功的。
美军第一轰炸师有101架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14时39分,当第一轰炸师的轰炸机进入轰炸航路起始点时,德军的空中攻击反而减弱了。目标上空的能见度很好,突击编队按预定计划进入攻击。
飞在最前面的第四十作战联队首先投弹,将53%的炸弹投到距瞄准点33米以内。14时51分,第三轰炸师开始投弹时,第一轰炸师轰炸掀起的烟尘给他们的瞄准造成一定困难。
美军此次对施魏因富特的作战,共有209架B—17型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并投下1122枚共395吨高爆炸弹;另外还投下88吨燃烧弹。1122枚高爆炸弹中有88枚直接命中工厂建筑物。但也损失了60架轰炸机及其机组人员,战损率高达20.62%。空战中,美军共击落186架德军战斗机。
1943年10月,美英第二次突击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后,德国整个轴承工业生产能力与未受轰炸影响的7月相比,下降了32%,施魏因富特的轴承生产能力下降了60%。
德国军工生产部长施佩尔战后供认:如果集中力量轰炸轴承工厂,“两个月后,将从根本上削弱军工生产。大约4个月后,军工生产将完全停顿”。
但美军第八航空队没有远程战斗机全程护航,致使轰炸机损失惨重,不得不中止深入德国纵深地区的作战行动。德国的轴承工业得到喘息,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早在“直射计划”尚处于酝酿阶段时,英国的战略航空兵发动了直指德国本土的鲁尔轰炸战役。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空袭该地区对破坏德国的军工生产可产生重要影响。
战役开始于1943年3月5日,当夜,英国轰炸航空兵共出动442架飞机轰炸了鲁尔区内的埃森。这里是德国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克虏伯的所在地。
在茫茫夜色之中深入德国本土作战,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准确找到预定突击目标。为此,英军在1942年的作战中,始终致力于改进导航技术,经过一年多的研制,终于将更为先进的“欧波”导航技术用于对德国的夜间轰炸作战。
5日夜,英国本土的气象条件并不好,浓雾迷漫着英伦三岛并一直延伸至英吉利海峡上空。这对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的“欧波”导航系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计划规定,进攻开始时间为3月5日21时。
飞在最前边的是8架装有“欧波”导航系统的“蚊”式飞机,它们以克虏伯的工厂为瞄准点,首先投下红色标志弹,为后面的目标指示飞机和主力飞机指示地面目标,提供瞄准点。
第二批引导飞机应在第一批飞机之后3分钟到达目标上空,第三批引导飞机则在进攻开始后7分钟到达目标上空。
最后一批负责投掷红色标志弹的“蚊”式飞机到达目标上空的时间为21时33分。作战计划规定所有投掷红色标志弹的机组无需搜寻地面目标,只需根据“欧波”导航系统指示器的指示将红色标志弹盲投下去。
为了加强对地面目标的标志,英军又专门抽出22架重轰炸机担任目标指示飞机,负责投掷绿色标志弹。这些目标指示飞机没有装备“欧波”导航设备,因而以红色标志弹为瞄准点,目视瞄准,投下绿色标志弹。
担负主攻任务的轰炸机部队被分为相互衔接的3个波次。第一波由“哈里法克斯”式轰炸机组成,进攻开始后20分钟内进行突击;第二波由“惠灵顿”式和“斯特林”式轰炸机组成,进攻开始后15至25分钟内进行突击;第三波由“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组成,进攻开始后20至40分钟内进行突击。
根据作战计划的要求,主攻部队以红色标志弹为主要瞄准点进行瞄准轰炸,在无法看到红色标志弹的情况下,可根据绿色标志弹瞄准轰炸。
3月5日傍晚,422架飞机按照任务区分,分别从英国不同的机场陆续起飞。因机械故障、操纵失误等原因,有56架轰炸机在到达目标前被迫返航。
20时58分,英军第一架装有“欧波”导航装置的“蚊”式飞机投下了第一批红色标志弹。
21时03分,第一架负责投掷绿色标志弹的目标指示飞机也开始投弹。然后,担负轰炸任务的主攻部队开始陆续进入攻击。
由75架“哈里法克斯”式轰炸机组成的第一攻击波,除5架轰炸机提前或推迟进行攻击外,其余70架轰炸机都在预定时间内实施了轰炸。
由141架“惠灵顿”式轰炸机和“斯特林”式轰炸机组成的第二攻击波中,有106架轰炸机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轰炸。
第三攻击波是由121架“兰开斯特”式重轰炸机组成,其中86架轰炸机按预定计划实施了投弹。破坏区处于市中心,这里约有160英亩的区域被夷为废墟。克虏伯的工厂也遭到严重破坏,其中13幢克虏伯工厂的最主要建筑物被摧毁或严重破坏,至少有53个车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英军轰炸航空兵在这次作战中共损失飞机14架,另有38架飞机受伤。
在整个鲁尔轰炸战役期间,英军曾多次空袭埃森,在5次主要袭击中,英军出动了2070架次。此外,英军还突击了鲁尔区内的杜伊斯堡、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和波鸿。在对鲁尔区这几座城市的16次最主要的突击中,英军出动了近8000架次。
这次空中进攻战役的作战范围实际上并不局限于鲁尔区,英军还先后突击了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法国的洛里昂,意大利的都灵、拉斯佩齐亚,波兰的斯德丁,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等城市。
在整个鲁尔轰炸战役期间,英军共出动飞机1.8万余架次,共损失飞机872架。
英国希望通过摧毁德国最重要的城市来打击德国人的抵抗意志,从而使战争尽早结束。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在“直射计划”开始后,英国首先选定了汉堡。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都市,也是整个欧洲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当时人口175万。汉堡有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生产各种发动机的工厂以及炼油厂。此外,这里还是德国最大的潜艇生产基地。英国选择汉堡作为第一个打击目标的另一原因是,汉堡的地形比较适合英军轰炸机新装备的机载新型雷达领航装置对目标进行识别。
汉堡在德国最北端,是距离英国较近的一个重要城市。易北河从汉堡城内贯穿,将城区一分为二。汉堡所有的潜艇工厂、飞机零部件工厂、炼油厂和大多数发动机工厂,以及储存军用物资的码头仓库都集中在易北河南岸。汉堡城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区都坐落在易北河北岸。这个城市横跨河流并靠近海岸,易于从空中识别,或从雷达屏幕上分辨。
在汉堡战役之前,英军轰炸航空兵已对汉堡进行过98次袭击。早在1942年5月,英军策划第一次“千机轰炸”时,首选目标就是汉堡。英军为此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当时科隆只是备份目标。
然而,至1942年5月底,汉堡地区一直浓云密布,哈里斯被迫改而决定突击科隆。德国人一直未放松对汉堡防空力量的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建立起严密的对空防御火力网。1943年7月,在汉堡及其周围地区,德军共部署了54个重型高炮连、24个探照灯连和3个发烟队。
7月24日夜,英军共起飞轰炸机791架直飞汉堡。所有袭击飞机在进入德国海域后,以每分钟一捆的速度投放干扰德军雷达的锡箔条。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电子干扰装置,其代号为“窗口”。
7月25日零时57分,英军轰炸机飞抵汉堡上空,对汉堡的轰炸正式开始。英军8架目标指示飞机对准汉堡的瞄准点投下红色标志弹。标志弹的落点在瞄准点附近形成4个相对集中区。
围绕这4个红色标志弹集中落点区,700余架主攻飞机很快建立起4个集中轰炸区,半小时后,沿着轰炸航路,出现了一个10多千米长的燃烧区,参加作战的机组中有728个机组报告说对目标进行了袭击,但夜间照相侦察的结果表明,只有300个机组将炸弹投在距瞄准点5000米范围内。
在作战中,英军有12架轰炸机没有返回,此外,还有31架轰炸机受伤。由于首次使用“窗口”电子干扰装置,德军空地间的无线电联络被英军飞机投下的锡箔条严重干扰,德军夜间战斗机地面控制员无法指挥空中的飞行员进行有效的截击作战。
德军的探照灯也漫无目的地在天空乱扫,高炮也因失去雷达指示目标而只能盲目射击。
对汉堡的第一次大空袭使这个港口城市受到广泛和严重的破坏,汉堡市有1500人在空袭中被炸死。
英军的轰炸机还炸毁了汉堡市的自来水供应系统,由此造成在其后的几天空袭当中,汉堡市内的大火因缺水而无法扑灭,加重了损失。但这次袭击直接造成的破坏,远小于先前鲁尔轰炸战役中对鲁尔区内城市的破坏程度。
7月25日和26日的白天,美国第八航空队参加了空袭。在这两次空袭中,美军第八航空队司令埃克将军派出了B—17型重轰炸机365架次,共投弹456吨,损失轰炸机33架。每次美军昼间攻击过后,英国轰炸航空兵都要出动几架“蚊”式轰炸机在其后的夜间进行补充性骚扰轰炸,以便使汉堡得不到喘息之机。
7月27日夜间,英军对汉堡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空袭,出动787架轰炸机。主攻开始前,25架装有HZS的飞机将黄色标志弹按照HZS的指示投下。
主攻部队紧随其后,围绕这些黄色标志弹指示的目标,迅速建立起大火集中区。尽管有722个参战机组宣称击中了目标,但夜间照相侦察的结果表明,只有325个机组将炸弹投在距瞄准点5000米范围内。
德军在第一次遭到“窗口”的干扰后,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德军战斗机战术以对付英军“窗口”装置的干扰。这一次有17架英军轰炸机没有返回,还有49架轰炸机受伤。
7月29日夜,英军进行了汉堡之战的第三次大规模空袭。这一次,英军出动了770余架轰炸机。轰炸发起后24分钟,汉堡城区遭到燃烧弹的突击。
这一次,英军轰炸机的战损率明显上升。这说明“窗口”电子干扰装置的效果明显下降。
德军采用了代号为“实况转播”的战术,即德军地面指挥官适当放松对战斗机飞行员的控制,使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更自主地进行空战。这是英军飞机将铝箔条撒散开时,德国所能采取的最佳对付办法。
德军的战斗机在这次作战中,进行了近100次截击。英军有30架轰炸机没有返回,另有43架轰炸机受伤。
1943年8月2日夜间,英军出动740架轰炸机,进行最后一次袭击。英军轰炸机飞越北海时,因天气恶劣而不得不闯入积雨云中。没有月光,能见度为零,地面上落下瓢泼大雨。
装有HZS雷达领航装置的飞机所投下的目标指示弹只能偶尔为主力轰炸机所看到,有将近一半的机组回来报告说根本未找到目标。在这一夜的袭击作战中,有30架英军轰炸机没有返回,51架轰炸机带伤而归。
在整个汉堡战役中,哈里斯共出动轰炸机3095架次,投弹近9000吨,约一半是燃烧弹。损失86架轰炸机,174架轰炸机战伤。
盟军对汉堡的空袭使汉堡市27.7万余间住宅被完全摧毁,还有其他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英军的空袭还摧毁了汉堡市内很多工厂、办公楼、公共服务设施、医院、学校、教堂、文化娱乐中心、银行金融机构、邮政设施、铁路中心、桥梁等,使汉堡陷入全面瘫痪。
在汉堡之战进行的同时,英军还于1943年7月25日夜和30日夜,两次对德国的埃森和雷姆沙伊德进行了空中袭击。
7月25日夜,对埃森的袭击开始时,11架装有“欧波”导航系统的“蚊”式飞机准确投下指示目标的标志弹,604架轰炸机紧随其后投弹。夜间照相侦察结果表明,368架飞机将炸弹投到瞄准点5千米之内。
190个克虏伯的工厂中有110个工厂遭到攻击。埃森城中很多建筑物的大火持续燃烧两天。作战中,23架英军轰炸机没有返回,67架战伤。
对雷姆沙伊德的攻击规模不大,但非常成功。9架装有“欧波”导航系统的“蚊”式飞机飞在最前面,为273架轰炸机带路。最终有228架轰炸机到达目标上空投弹,其中有不少于191架飞机将炸弹投到瞄准点5千米范围内。
从侦察照片上看,市中心几乎完全被摧毁,大火第二天仍在燃烧。英军有15架轰炸机没有返回,受伤的飞机不少于12架。
1943年8月17日夜,英军又对德国皮尼曼德导弹试验研究所进行了空中袭击。在以往的夜间作战中,英军都是对城市进行面积轰炸,这一次是夜间对点状目标进行精确轰炸。
英国轰炸航空兵出动了597架重型轰炸机,结合使用几种夜间精确轰炸技术。轰炸非常成功,但代价也最高。英军共有40架轰炸机没有返回,32架轰炸机战伤。
汉堡战役之后,英军开始策划下一个打击目标。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是第三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军事指挥中心。为此,英军认为,摧毁柏林比摧毁汉堡更能对德国人产生更大的震撼力。
1943年11月18日至19日夜间,英军经过充分准备,开始对柏林进行历时3个半月的大规模轰炸。
英国轰炸航空兵司令部很清楚,摧毁柏林将是一个极为困难和代价巨大的任务。因为他们的作战目标是德国的首都,城市面积近750平方千米,距英国海岸850多千米,盟军的轰炸机编队在欧洲大陆内近600千米的飞行过程中将不断遭到德军夜间战斗机的猛烈攻击。在柏林地区,德军还集中了很多高射炮,从而使柏林成为德国防空力量最强、火力密度最大的地区。
英军所选择的轰炸目标是柏林市中心的政府大楼和行政区,这个区也是人口和工厂最密集的地区,约有103座军工厂,主要是发动机工厂和被电力专家列为头等重要目标的电力设备工厂。
在11月18日夜间进行的第一次攻击中,英军共出动450架重轰炸机,其中约400架轰炸机成功地到达目标,在政府所在的市中心区投下1593吨高爆炸弹。英军在作战中损失9架轰炸机。
同日,为了配合对柏林的突击,吸引德军的夜间战斗机,英军轰炸航空兵在对柏林空袭的同时,还对德国的路德维希港进行了攻击。
然后的两次规模较大的攻击于11月22日至23日夜间和23日至24日夜间实施。这两次突击仍然以重型轰炸机为主。在这两次作战中,柏林市内共死伤1200人,轰炸使柏林城内燃起大火。
12月的最大一次空袭是在2日至3日夜间进行的。整个轰炸只持续了40分钟,650架轰炸机参战,458架抵达目标上空投弹。
1944年1月英军共进行了6次轰炸,平均每次投弹1500吨,其中两次夜间轰炸规模比较大,每次都出动400多架重型轰炸机。
2月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发生在15日至16日夜,891架轰炸机参加空袭,806架到达目标上空。空袭持续38分钟,共投弹2642吨,主要目标是柏林的工业区。
1944年3月2日,柏林轰炸战役暂告一段落。在柏林之战中,英军共进行了16次大规模空袭,出动轰炸机9000余架次,绝大多数是由重型轰炸机进行的,其中“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出动7000多架次。
英军在作战中损失537架轰炸机和4000名空勤人员。柏林在空袭中有6166人死亡,1.8万余人受重伤,市中心有近10平方千米建筑区被夷为废墟,103家最重要的军工厂中有43家工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配合轰炸柏林,打乱德军的防御,在对柏林空袭的同时,英军轰炸航空兵还对其他目标进行了19次大规模轰炸,这些目标包括:路德维希港、勒沃库森、法兰克福、斯图加特、莱比锡、斯德丁、不伦瑞克、马格德堡、施魏因富特、奥格斯堡、埃森、纽伦堡等城市。在这些协同攻击中,英军共出动飞机1.1万架次,其中7000架次是“兰开斯特”式轰炸机。
美军战略航空兵自1943年10月14日第二次轰炸施魏因富特的轴承工厂后,由于不堪承受巨大损失,在其后很长时间里,既无法像英军战略航空兵那样利用夜间的掩护,深入德国纵深地区作战,也不敢在没有战斗机全程护航的情况下贸然在昼间深入德国纵深作战。
1943年12月5日,美军出动36架刚刚研制的“野马”式远程战斗机首次为美军的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此后,美军第八航空队才逐步深入德国纵深地区作战。
1944年3月4日,美军战略航空兵在昼间对柏林进行实验性空袭。美军第八航空队共派出500架重轰炸机,在77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深入德国纵深作战。其中第三轰炸师派出238架B—17型“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前往柏林进行空袭。在对柏林的轰炸中,美军轰炸机共投下42.8吨高爆炸弹和24.6吨燃烧弹。然后,美军便加入到对柏林的大规模空袭作战。
3月6日,美军战略航空兵对柏林实施第一次昼间大规模空袭。美军第八航空队的第一轰炸师出动262架B—17型“空中堡垒”式轰炸机,第二轰炸师出动了226架B—24型“解放者”式轰炸机,在801架战斗机的护航下空袭柏林。其中100架P—51型“野马”式战斗机为这些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共有446架轰炸机到达柏林上空,并对柏林的工业区投下1600吨高爆炸弹。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只有200架德军战斗机升空与美军的轰炸机编队和护航战斗机进行空战。美军在作战中损失B—17型重轰炸机34架、P—51型战斗机5架。
3月8日和9日,美军第八航空队再度出动980架次重轰炸机,投弹1855吨。此后,由于美英战略航空兵受命支援即将开始的“霸王”作战,对柏林的空袭暂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