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纵横录——世界各国的基本局势
内忧外患的中国政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东西方文明的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腐败统治,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频频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总是与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给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任务。
自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斗争开始,中国人民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寻求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的道路,尤其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并采取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清王朝近300年统治的覆灭和中国数千年封建君主制的结束。
从1920年起,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协助下,开始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的组织。
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党小组的领导下,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上海法租界《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各地也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租界开幕,31日下午闭幕。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为实现统一扶病北上北京。
1925年1月,孙中山病情加重,26日,德俄两国医生为他施行手术,确诊为肝癌晚期。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11号。他在遗嘱中指出,要达到中国之自由平等,“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强调“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必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
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措施来加强政权建设。
1925年8月26日,广州国民政府为消除军令不统一的状态,取消了地方军名称,设立军事委员会,并将驻广东的各支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在国共两党的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国民政府于1926年7月进行了北伐战争,打倒了吴佩孚、孙传芳等旧军阀势力。
北伐战争的胜利,引起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慌,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武装干涉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它们新的代理人。
在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下,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于1927年4月12日悍然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7月15日,在武汉的汪精卫也召开“分共”会议,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归于失败。
1928年二三月间,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先后选举他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蒋介石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大大加强了他的地位。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介石把各派军阀的军队分别改编为4个集团军:蒋介石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4月,为了以“武力统一”全国,蒋介石举起了“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旗帜,并很快逼近北京、天津。张作霖见京、津难保,遂决定放弃北京退回沈阳。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车站被日军炸死。国民党进占北京、天津后,由于受到日本的威胁,便决定不再向东北进军,而改用和平方法解决。
对日本有杀父之仇的张学良顺应东北人民反对日帝、渴求全国统一的愿望于1928年12月29日发表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30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官。在此以前,西南各省已先后通电拥护蒋介石,新疆、热河也宣布“易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结束了北洋军阀和奉系军阀统治的割据局面,表面上非常强大,但自身的腰杆并不硬,因为无论是在北伐期间,还是在北伐之后,国民政府在外交上都是一副奴颜媚骨的模样。
早在1928年3月,国民政府与英美帝国主义谈判1927年3月24日炮击南京的事件时,国民政府对帝国主义在南京对本国人民的犯下的罪行不仅未作任何谴责,反倒表示十二分的歉意,并愿赔偿“损失”,“惩办凶手”,甚至还下令通缉在南京领导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共产党员。
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济南,悍然出兵济南,屠杀中国和平军民,制造了“济南惨案”。
日本侵略军还残杀了当时前往交涉此事的中国外交代表蔡公时及其下属17人。对蔡公时横施暴行,先割去其耳、鼻、舌头,挖掉双眼,再加以残杀。
1929年1月,国民政府与日本当局就此案谈判。
在达成的协议中,国民政府竟将日军大屠杀罪行及所造成的巨额财产损失一笔勾销,宣称中日两国所受损害,由中日联合实地调查决定;中国政府承诺负责保护“在中国之日本国臣民之生命及财产安全”;双方共同声明,“视此不快之感情,悉成过去,以期两国国交益臻敦厚”。
虽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顺应“济南惨案”后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帝要求,从1928年7月起,向帝国主义列强开展了某些外交斗争,发起了以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领事裁判权为主要内容的“改订新约运动”,但收效甚微。
在关税问题上,南京政府陆续与美、德、挪、荷、比、意、葡、西、英、法、日等10多个国家,重订了通商或关税新约。这些新约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双方对等,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由于中国产业落后,出口商品少,不可能获得与帝国主义同等的利益。
更何况有些新约,并未放弃对中国征税的制约,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总税务司继续由英国人担任,各地海关要职也多为外国人据有。所谓“关税自主”并未取得多少成效。
在废除领事裁判权方面,帝国主义列强连形式上的让步也没有。
1928年至1929年间,南京政府就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向有关国家分别发出照会,但各国以种种借口一拖再拖,不予允诺。直至1929年年底,各国才勉强表示愿酌情改善领事裁判权制度。据此,南京政府急忙宣称,自1930年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的外国国民,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
美英法政府对此毫不含糊,立即发表声明作出解释,指出,1930年1月1日仅仅是逐渐取消治外法权日期的开始而已。
1931年5月,南京政府又公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并规定于1932年元旦起施行。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政府只得通令暂缓实行,取消领事裁判权一事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以后,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不仅如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国内依然奉行封建的独裁统治。
中国共产党在经受了惨无人道的“四·一二”大屠杀后,并没有被蒋介石的暴政吓倒,而是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为开端,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道路。
1927年9月5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发动秋收起义;10月,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等人在广东琼崖发动武装起义;同月,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起义;11月,潘海忠、吴光浩领导湖北黄安、麻城武装起义;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及叶挺、恽代英领导了广州起义;1928年1月,方志敏等人在江西弋阳、横峰领导武装起义;3月,贺龙、周逸群到洪湖、湘鄂边开展武装斗争;3月至6月,郭滴人、邓子恢等人在闽西永定等地区先后领导武装起义;5月有,在中共陕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刘志丹发动渭南华县起义;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湖南平江起义。
这些起义,大都因国民党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由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5月4日,两军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毛军队的胜利会师,使红军的力量大大增强。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奉蒋介石命令,在武汉召集湘鄂赣三省党、政、军高级官员举行“绥靖会议”,策划合力对红军和其根据地进行“围剿”。
会议通过了《湘鄂赣三省剿匪实施大纲案》,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个苏区红军的总方针。接着,陆续向各革命根据地周围调动军队。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鲁涤平为总指挥,进攻赣南。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围剿”。1931年4月,蒋介石以何应钦为总指挥,率国民党军20万对赣南区和闽西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第一方面军粉碎了第二次“围剿”。7月初,蒋介石又调动兵力30万人,自任总司令,对赣南区和闽西区实行第三次“围剿”,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随着红军战争的胜利发展,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鄂豫皖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也得到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工农民主政权先后建立。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的叶坪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及土地法、劳动法、经济政策、红军问题和少数民族问题等重要的法律和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
25日,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委员会。瑞金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形成了与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政权根本对立的局面。在工农民主政权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政权、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本已薄弱的工业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时期又遭到严重破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孤岛。
德国投降后,协约国利用世界大战结束之机向苏俄增派了大量军队,很快就在其南部集结了13万军队,并同白卫军一起向北推进。但是,协约国的军队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影响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
1920年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侵略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一缓冲国家。
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共和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俄国中央远东局的领导。
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0月25日,人民革命军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把最后一支外国侵略军赶出国境。
1922年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
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大会一致通过了《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决议规定,保证这个联盟是各个平等民族的自愿联合,保证每个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保证一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都可以加入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的成立,为苏维埃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24年1月,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苏联第一部宪法,完成建立苏维埃联盟国家的立法手续。
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要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国家。
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一个联合行动,是向联共(布)中央提交了一份《三人声明》。
7月,联共(布)召开中央全会,在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和农村政策问题上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全会决定将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中央政治局,将拉舍维奇开除出中央委员会。9月和10月,托季联盟在全国发起公开争论。
10月16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索柯里尼柯夫、叶甫多基莫夫等6名反对派首领发表声明,表示放弃派别活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10月23日至26日,联共(布)中央和中央监委召开联席全会,决定撤销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解除季诺维也夫的共产国际主席职务。
1927年5月26日,托洛茨基、叶甫多基莫夫、斯米尔加联名写信给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由83名共产党员签名的《八十三人政纲》,声明联共(布)中央对外执行了一条右倾路线,对内则继续执行错误的路线,在工业、农业和党内生活方面出现了危机,提出克服党内分歧和加强党的团结。
1927年秋,国内出现了商品荒,酿成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供应和出口,进而威胁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克服粮食危机成为摆在苏联党政领导人面前的紧迫任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1927年年底,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12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以雅可夫列夫为首的集体化委员会,领导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把全国完成集体化的速度分为三类地区。
3月14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中的路线》的决议,纠正全盘集体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禁止采取强制手段实行集体化。
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苏联从1928年至1933年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工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上独立的国家。
苏联人民在联共(布)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联共(布)党在1931年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党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技术,精通技术。全国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投资248亿卢布,新建工矿企业150D多个,其中大部分为大型现代化企业。结果,工业固定资产增加1.2倍。工业总产值比1928年增长102%,年均达19.2%。到1932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0.7%。
从1933年起,苏联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完成国家的工业化,为一切国民经济部门建立最新的技术基础。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建设的规模,基建投资总额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增加了l.2倍,新建成工业企业4500个。工业总产值由435亿卢布增长到955亿卢布,增加了1.2倍,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7.4%;建立了部门齐全的大工业体系,能够以一切必要的技术装备保证国民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是从1938年开始实施的。由于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越来越大,使苏联把愈来愈多的资金用于加强国防工业。到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1.8倍,而整个工业的产量只增加45%;这一时期工业产值年增长速度,国防工业为39%,整个工业为五3.2%。这就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经济迅速转入战时轨道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始终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核心和重点。工业化开始阶段,重工业的投资占了整个工业投资的3/4,重工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58%,与1917年相比,重工业总产值增加了差不多1倍,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由1913年的33.3%上升到1928年的39.5%。
工业化全面展开阶段,根据应当使“重工业生产部门获得最快的发展速度,即它们能在最短期间提高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能于遭受经济封锁时保证我国发展的可能,能减轻我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依赖性”的方针,工业投资的重点仍旧为重工业,约占工业总投资的86%,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的水平。
结果,重工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2倍,产值增长1.73倍,年增长率达28.5%;而同期轻工业的增长仅为56%,年增长率只有11.7%。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是苏联工业化基本完成阶段。在编制计划时,党和政府决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轻工业步伐。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年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l%降低到14.5%。也就是说,轻工业将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工业部门。
但是,由于法西斯在德国上台,国际形势恶化,战争威胁增大,不得不加强国防,因而调整计划未能实现,重工业年增长速度仍高达19%,产值增长达1.4倍;而轻工业年增长速度为14.8%,产值增长1倍。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苏联十分注重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把机器制造业列为工业发展核心的核心。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其产值几乎增长2倍,比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高出2/3。这就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使各行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工业所用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1933~1937年间有50~60%得到了更新。1937年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是由新建和彻底改造过的企业创造的。
与此同时,苏联还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奠定本国的工业基础,然后逐渐缩减进口,用本国产品取代同类进口产品。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为50%左右。
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苏联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技术干部的培训工作。斯大林先后提出了“革命青年向科学进军”、“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等口号,对解决技术和干部问题起了重大作用。
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的地区布局十分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了新的工业基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将重工业新建投资的半数资金用于东部地区。
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东移,使苏联的工业分布更趋合理,这对加强战备、开发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完成,使苏联变成了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达到能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必需的一切技术装备。这就为苏联的国防工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为苏联在战时迅速完成国民经济改组、转入战时体制创造了条件。而技术人才的增多又为苏联国防工业提供了活的技术准备。
英国经济束缚军备发展
在第一世界大战中,英国是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最大利益,并与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但是,英国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可以说是英国由技术陈旧的19世纪经济,向培养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由于这是一场深刻的变化,所以英国的经济表现出起伏,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工人罢工斗争。
英国的战后复生正面临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业困境。1921年4月15日,英国的工业陷入瘫痪状态。
1922年10月19日,首相劳合·乔治宣布他的政府辞职,并推荐请安德鲁·博纳·劳组成新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党的日益强大而削弱了的自由党,依靠和保守党的联合治理国家。许多保守党人对和自由党的这种合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在纽波特的补缺选举中达到了顶峰。预料能轻易获胜的联合候选人,意外地被保守党候选人击败。保守党人立刻反对联合政府,削弱了乔治的基础,迫使他辞职。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困扰劳合·乔治。
1921年,他和爱尔兰签订的条约使某些保守党人感到被出卖了。许多批评家还指责他轻率处理了一项外交事务,这恐怕会导致与土耳其的一场新战争。
1923年12月6日,英国举行大选。执政党保守党因内外政策交困、经济长期萧条,在议院的席位大量减少,工党席位大增,成为第二大党。但保守党和自由党存在严重矛盾,不能在组阁问题上达成共识。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党政府,詹姆士·拉姆赛·麦克唐纳担任首相兼外交大臣。麦克唐纳政府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制订国家资助工人住宅建筑计划,增加失业者补助金,降低茶糖等食品的消费税,外交上正式承认苏联等。
但工党在竞选时对工人和人民群众许下的种种诺言远未能兑现,如没有实行煤矿和铁路国有化,没有开征财产税以及增加给企业主的贷款,在殖民地问题上实现与保守党政府同样的侵略镇压政策等。
1924年1月29日,伦敦工人代表团代表150万伦敦工人,向刚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麦克唐纳政府请愿,反对英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不承认政策,宣布将举行罢工表示抗议。麦克唐纳政府迫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压力,于同年2月2日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
2月27日,苏英两国正式建交。
由于工党政府对资产阶级唯命是从,很快引起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工人罢工事件屡屡发生。工党政府敌视和镇压工人罢工,甚至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从而使其威信扫地。麦克唐纳于10月初宣布解散国会,举行新的大选。11月4日麦克唐纳辞职,首届工党政府结束。
1926年6月,英国保守党政府反对苏德签订友好中立条约,并以此为由进行反苏活动。
1927年6月,苏英两国断交。1929年夏,英国麦克唐纳工党政府重新上台,开始同苏联进行复交谈判。10月,苏英两国政府正式复交。这表明苏联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10月份的大选中,保守党斯坦利·鲍德温再次执政,并在11月6日任命工党政府的新内阁成员。人们期望新内阁能够结束3年来使一切陷于瘫痪的罢工所引起的骚乱。
新内阁成员中有张伯伦兄弟俩:前任印度事务国务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任外交大臣;他的兄弟内维尔·张伯伦任卫生大臣。鲍德温首相任命1904年从保守党转为自由党而又转为保守党的人——温斯顿·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
1925年夏,英国的矿主们在斯坦里·鲍德温保守党政府的支持下,于1925年7月31日举行了同盟总罢工。由于鲍德温政府和资方尚未做好应付准备,被迫让步。工人阶级把7月31日星期五这一天称为“红色星期五”。
但是,资产阶级的让步都是预谋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利用斗争暂时缓和的时机,加紧强化警察力量,逮捕共产党人和工会运动的左翼领导人,而且储存了煤炭、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政府还成立了“煤矿业调查委员会”。
1926年3月10日,“调查委员会”公布报告,同意矿主降低矿工工资10%,工作日延长一小时。
1926年4月中旬,在9个月的工资补贴即将期满的时候,矿主们又重新提出降低工人工资10%、工作日延长一小时的无理要求,并宣布从5月1日起封闭煤矿,实行所谓同盟歇业,并不再与矿工签订全国性的集团合同。这引起了矿工的极大不满,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工人的斗争,提出了“工资不得少一个,工时不得加一分”的口号。
但职工大会最高委员会却仍致力于同资方进行拖延时间的谈判。由于5月1日以后大批矿工被解雇,于是被迫宣布从5月3日起开始总罢工,使全国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工人们自动组织纠察队,建立行动委员会、罢工委员会来领导斗争。
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罢工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组织的积极支持。苏联、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的工人和劳动者都募集捐款,支援英国工人。
但是,作为总罢工的领导、工党分子与共产党人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把持工会总理事会领导权的工党右翼分子,背着工人与政府和企业主秘密谈判。
1926年5月11日,政府最高法院裁决此次罢工为“非法”。工会总理事会竟然屈服于裁决,仅在得到官方同意恢复了工资和工时谈判的谅解后,于5月12日宣布停止总罢工,强令工人复工。总罢工被破坏后,矿工们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至11月19日才无条件放弃罢工。轰轰烈烈的罢工斗争以失败而告终。
1929年6月,麦克唐纳组织第二届工党政府不久,危机来临。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工党政府陷入分裂。为了应付空前严重的危机,工党政府于1931年8月24日宣布成立包括保守党和自由党在内的三党联合政府,自称“国民内阁”,麦克唐纳仍任首相。
“国民内阁”成立之后,为克服经济危机,执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主要是实行“节俭政策”,削减开支。如同联合政府的保守党成员鲍德温在1931年8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所说,联合政府的唯一目标是通过厉行节约和保持预算平衡所必需的法案。
因此,“国民内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指令、法案等,旨在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尽管其中一些措施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如“贫困调查法”和降低工人、国家雇员及水兵的薪金。
但从总体上看,“国民内阁”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日益动摇的英帝国的基础,保住了贸易市场,避免了财政崩溃,使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进而达到了稳定政局、平定民心的目的。
“国民内阁”的成立是英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措施,对英国的民主政体作了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基本顶住了国际法西斯运动的冲击,防止了法西斯在英国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国民内阁”时期,也是英国和平主义运动开始高涨的时期。和平主义思潮严重制约了“国民内阁”的对外政策和军备政策。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使已有10多年安宁的世界遭到巨大的冲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整个欧洲更加惶惶不安。这种形势大大增强了英国公众的恐战情绪,推动了和平主义运动走向高潮。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也使英国的经济受到了打击。
1930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英国。工党政府拒绝全国失业工人提出的增加失业补助金、取消失业保险法中某些不合理规定的要求,于是,全国失业工人运动组织失业者于3月20日开始向伦敦“饥饿进军”。参加者高呼“反对工党的饥饿政策”、“争取建立革命的工人政府”等口号,于4月30日到达伦敦。翌日,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5万多名伦敦工人走上街头,欢迎进军队伍。
随着对政府新制订的紧缩计划对抗情绪的日益增长,1931年9月30日,伦敦警方与示威者发生了一昼夜的冲突。有人认为起义者有共产党员,不过大多数人是失业工人,他们坚决反对政府削减退休救济金的新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国力,英国统治自治领力不从心。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自治领要求明确规定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英国代表团团长贝尔福提出自治领“是英帝国内的自主实体,地位平等,在其对外事务的任何方面,一个绝不从属另一个”。
1931年12月11日通过《威斯敏斯特法》。
1932年10月初,又爆发了向伦敦进发的全英“饥饿进军”。2500名参加者分队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向伦敦前进,于10月29日进入伦敦,几万伦敦工人聚集在海德公园欢迎他们。
1933年底在英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失业工人运动再次组织了全国的“饥饿进军”,并在各城市和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组织。
1934年2月23日,“饥饿进军”队伍浩浩荡荡进入伦敦。次日英国工党、独立工党、共产党和职工会的代表共1500人,举行了团结和行动大会,接着又有10万名伦敦工人,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集会。在工人阶级不间断斗争的压力下,政府被迫废除削减失业补助金的决定和建立失业者劳动营的法令。
1936年秋,当政府又企图削减失业补助金的时候,失业者全国委员会又发动了20万失业工人,再次策动向伦敦的“饥饿进军”,迫使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
20世纪20年代,由于英国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原有的痼疾,使得它的经济较之其他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客易遭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冲击。而这又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政策,束缚了其军事的发展。
美国的国内国际关系
1919年11月19日,美国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在历时两个月的激辩之后,拒绝批准旨在结束战争和建立国际联盟的《凡尔赛条约》。参议院的这一行动对威尔逊总统来说是个严重的打击。因为威尔逊总统曾力劝巴黎和平会议接受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
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对该条约中有关建立国际联盟的条款持有保留权问题。这些保留权是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提出来的。
这些保留权明确地表示,不经国会批准,美国根本没有责任和义务按照该条款规定去保卫国际联盟的各成员国。
1920年11月2日,55岁的沃伦·哈定当选为美国第二十九任总统。
1921年3月4日,哈定任总统后,解散了战时设立的各种机构,宣布政府不干涉私营企业活动,不过问企业的兼并等,不再规定物价或制定政府条例干涉经济,放任垄断资本家扩大势力,加强垄断地位。
他还废除了威尔逊政府战时增收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过分利税,特别是降低了高收入者的税率,使富有的资本家交纳的税款大为减少,而广大人民的负担相对增加。
在外交上,哈定政府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哈定总统任内起用了很多大资本家,因而发生了不少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和贪污渎职案件。
1921年4月12日,哈定总统在国会的一次联合会议上说,美国将不参加国际联盟。这位新总统对国际联盟的拒绝,赢得了主要来自他的共和党伙伴的热烈支持。
在拒绝国际联盟的同时,这位总统保证,他的政府将与那些想组成一个他称之为非政治的国家联合体,以及想使惨遭战争践踏的欧洲国家复兴的外国政府合作。
1923年8月2日,哈定总统去世。3日凌晨,美国副总统柯立芝按照宪法宣誓就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任职期间的繁荣,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发生第一次猛跌,拉开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序幕。随着纽约股票价格的一路狂跌,很快造成了美国大量工业企业和农场的破产,商业贸易呈现崩溃之势。
当危机到来时,美国新任总统胡佛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继续奉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确信自行调节市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足以使美国走出危机的泥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佛盼望的经济好转不仅没有到来,反而危机越来越严重,致使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蔓延。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虽然采取了局部的措施,但收效不大,形势仍然不断恶化。
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触发政治危机。从1931年春起,美国的进步组织多次举行了向各州首府施加压力的“饥饿进军”。
胡佛政府所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是1932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业退伍军人向华盛顿的进军。
至6月,已有两万多名退伍军人涌进了华盛顿,他们要求国会立即偿付退伍军人福利金。
1932年7月28日,胡佛总统下令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及其助手艾森豪威尔指挥骑兵队和坦克队、机枪队、步兵冲散了退伍军人,并把他们赶出了华盛顿,但是,全国此起彼伏的反饥饿斗争并未因此而平息,相反越演越烈。工农运动此起彼伏,给美国的政局带来极大的冲击。
法国的战争应急措施
法国虽然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其国民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被占领区的工业基础被摧毁殆尽,共计1340亿法郎的商品和财产在战火中消失了。法国有近15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平均每10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人死在前线。
尽管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最富有的北方和东北方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它的战后恢复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法国依靠德国战争赔款和外国技术,投资80亿美元修复了矿井,重建了工厂、公共建筑物、商店和住宅,修通了铁路、公路,疏浚了河道,填平了长达数千千米的战壕,治愈了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整个恢复工程结束于1924年。
然而,1929年至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断了法国经济的发展链条,使法国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卷入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时间较晚。1931年秋,巴黎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法国开始卷入经济危机。
这一年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翻了一番,与最好的年份1929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23%,钢铁产量下降37%,百人以上机构中的工薪人员减少14%,食品批发价下降12.7%,营业税下降28%,各种有价证券下降60%。
在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下,各种法西斯组织利用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乘机扩大影响,以求发展。
法西斯组织的暴乱活动出现过多次,虽然没有形成什么“气候”,但是震撼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使它越来越经不起国内外风浪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在国内极右组织猖獗、政局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法国之所以没有出现法西斯政权,除法国具有较强的议会民主制外,法国共产党的壮大和在其努力下组成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是重要原因。
成立于1920年12月的法国共产党,积极参加了反对法西斯的斗争,并在1934年与社会党签订《统一行动公约》,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推动了法国反战运动的发展。
1936年5月,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6月组成勃鲁姆政府。新政府依据人民阵线的反法西斯纲领,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成功地制止了法西斯运动在法国的蔓延。
在国家防御措施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法国军方就开始考虑下一次战争的应急措施,其焦点集中于边境防御上。
1920年1月23日,法国陆军最高军事委员会在重新建立时就郑重声明:法军必须研究“对国土或海岸线防御体系的总体规划”。这句话,实际上是日后法国最高统帅部提出和确定构筑“绵亘防线”的基调。
经过将近10年的研究论证、勘测和设计,1930年1月14日,经参众两院批准,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在东北边境建造防线的法令,并用1929年至1931年任陆军部长的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称“马其诺防线”。
同年初,防线主体工程全面动工,负责施工的是贝拉居将军主持的筑垒地区组织委员会。到1935年底,防线峻工,前后耗时6年有余。
马其诺防线位于法国的东北部,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千米,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
其中,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防御工事最为坚固。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地段都筑有地上和地下工事,沿莱茵河一线设有两道防御体系,以适应环形梯次防御。
地上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筑有数层地下室,包括指挥所、休息室、食品贮藏室、弹药库、救护所、水电站、通风过滤室等。工事之间由地下暗道相连接,便于人员或车辆机动。
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千米)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千米)组成。共构筑永备工事约5800个。防线内设有反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岩等反坦克障碍物。
马其诺防线耗资60~70法郎。它的的建成,使法国人相信他们可以轻易阻挡德军的进攻。法国军事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肖维诺将军在1938年明确指出:
在法国,快速的入侵战争也称运动战,已成为历史。今天防御力量已经成10倍的增强,准备打短期战争的国家是去自杀。他们的缺陷是显然的,正是连绵的防线折断了战斗的翅膀,对连绵防线的担忧已组成了和平的因素。
肖维诺根据自己的估计断言,由于法国整个东北边境线上有连绵的筑垒正面和拥有一定数量机枪的及时展开的军队,将能“遏制德军3年之久”。不仅如此,法国官方文件还极力宣称:
为掩护国家领土免受外来入侵而建造的整个永备工事体系,使我们现在就能做到:在只需动用较少人员的可靠掩护下进行动员;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大工业区和边境重镇;为我军作战保证有坚强设备的基地。
“马其诺防线”成为后来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行消极防御战略的基础,其后法军制订的一系列作战计划均以“马其诺防线”为中心。其中,最为有名的是1933年至1935年付诸实施、后来在大战中为法军所采用的“D”字作战计划。
“D”字计划是在甘末林将军主持下制订的,它的思想核心是阵地防御。计划拟制时,法国设想德军将要像1914年那样,经过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
因此,计划规定,集中法国东北战线左翼联军基本兵力,其中包括一些机械化部队,在德军入侵比利时时向比利时腹地做远距离的机动,以便在阿尔贝特运河和戴尔河一线迎击敌人。由于比利时和荷兰保持中立,在德军入侵前与英军联合作战计划,这就意味着直至德军发动进攻时,英法联军才能进入比利时。
为配合这一作战计划的实施,法国还制订了“布雷达计划”。该计划要求集中大部分机动部队进入荷兰南部布雷达地区,实施更远距离的防御。法国最高统帅部深信,这个计划为法国的防御体系增加了保险系数;同时,远距离防御可以迟滞和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从而有利于稳定马其诺防线,并把战场引向国外,既可保护比利时、荷兰等盟国免遭侵犯,又可保护法国边境工业区的安全。
然而,这个作战计划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实施远距离防御必须进行远距离机动,而在机动过程中,很难设想英法联军肯定不会同德军发生遭遇战。
而且在“马其诺防线”东端与英军防线间的缺口处,防御工事特别薄弱,一旦被突破,联军后路被切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摒弃了机动防御和主动出击等积极作战手段,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给了对方。所以,这是一项招致兵败国破的糟糕计划。
在消极防御战略指导下,法国的军队建设包括编制、装备和训练等都显现出被动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西方战场爆发前,法国在欧洲保持了一支最强大的军队。根据1938年7月11日《战时国家组织法》的规定,法国本土划分为3个战线:东北战线、东南战线和比利牛斯战线。全国共有20个军区。法国本土现役部队有20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和部分边防部队、2个驻外殖民地师、4个驻非北非师。1939年8月,法军总兵力达101.5万人。
不过,由于在军队建设中强调数量,忽视质量,且受到整个消极防御战略的影响,法军变得非常迟钝。法国历史学家杜瓦兹和韦斯说:“1939年的法军简直是一支杂牌军。”
在研制和装备坦克问题上,法国的动作也非常迟缓。艾斯蒂安将军早在1920年就提出过装备坦克的主张。1927年7月,社芒克将军在高级军事研究中心阐述了坦克的优势所在,次年又提出了装备1个现代化装甲师的方案。1935年5月,戴高乐在《议会和政治杂志》上发表《建立职业军》的文章,一年后成书出版。他认为,拥有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的一方将在下一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因此系统地提出了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分编成6个机动装甲师的精悍的职业军的主张。
但戴高乐关于生产坦克和建立装甲部队的主张,受到种种非难和指责。魏刚、德伯内、莫兰、贝当等军方高级将领,相继发表文章和演说,抨击戴高乐的观点。戴高乐孤掌难鸣,他的建立有限机械化、装甲化部队的机动作战思想被扼杀了。
由于上述错误思想的指导,法军在武器装备现代化方面进展缓慢。虽然艾斯蒂安将军早在1921年即设计出一种装甲厚、火力强、马力大、速度快的B型坦克,但直到1935年法国最高统帅部才下令生产,到1939年其月产量仅为8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西方爆发时,法军共装备1770辆坦克,编为50个轻型坦克营和12个重型坦克营。
法军一直认为,“坦克的唯一任务是为步兵服务”,因而把坦克分编在各个步兵师里,”作为步兵前进的辅助力量来使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坦克的战斗作用的有效发挥。
法国对空军建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陆军。因此,到大战在西方战场爆发时,其装备和组织尚处于建设阶段。当时,共装备飞机1407架,仅为德国的1/5,但真正能使用的是德国的2/5。而且这些飞机有不少是旧式飞机。显然,这样的空军是无力攻击德国的军事设施的,即便在自己领空,它也抵御不了强大德国空军的袭击。
法国拥有一支举足轻重的海军,在当时占世界第四位。它装备有1艘航空母舰、7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2艘舰队驱逐舰、38艘驱逐舰、26艘扫雷舰和77艘潜艇。然而,由于海军的作战计划、训练完全是防御性的,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法国的消极防御战略和经济实力不足,严重影响了30年代法军的装备更新,致使法军的建设日益落后。虽然法国从1936年起加快了备战步伐,但已无可挽回地拉大了与德军的差距,最终使自己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阿根廷民众的罢工抗争
在拉丁美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古巴等国,都有过规模不等的工农革命斗争。其中以阿根廷的1919年布宜诺斯艾利斯起义最为壮烈。
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是阿根廷首都和联邦区所在地,市区为一条从港口流向西南方的小河及环城公路环抱,同附近的22个小城镇组成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
历史上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崇尚自由和自由贸易理念的首善之区,特别是与宣扬保守天主教方法治国的西北地方相比而言。19世纪,阿根廷关于集权者和联邦者爆发的冲突大多数源于以上分歧。
19世纪,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两次海军封锁。1838年至1840年遭法国包围,1845年至1848年遭英法联合远征军封锁,两次妄图使布市屈服的包围均以失败告终,外国列强也放弃了其要求。
1852年,阿根廷联邦派领袖乌尔基萨推翻了独裁统治者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武装部队司令罗萨斯,并主持召开圣菲制宪会议。1853年5月1日,制定阿根廷国家宪法,建立了阿根廷邦联共和国。
1854年2月,乌尔基萨被选为阿根廷邦联总统,不久把首都迁往巴拉那。布宜诺斯艾利斯集权派拒不承认巴拉那政权,于是阿根廷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861年,集权派首领巴托洛梅·米特雷率军打败乌尔基萨。次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国家。
1880年9月,布宜诺斯艾利斯被定为共和国永久首都。19世纪中叶以后,在萨米恩托总统的鼓励下,欧洲大批移民抵阿根廷。英国势力开始在阿根廷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0世纪20年代,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欧洲、阿根廷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移民者首先的目的地。
在米特雷之后的萨米恩托和阿维利亚内达执政时期,实行旨在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使阿根廷经济在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起色。
然而,阿根廷的独立并未给国家带来安全与稳定。对外同巴拉圭的战争,对内与印第安人就土地资源的争夺,使得战火不断。
与此同时,英国资本开始大量侵入阿根廷。他们修建铁路,兴建农场和牧场,到1909年,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已达80多亿法郎。
由于受20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大批农场主和农民移迁到都会区外围,造就了第一批贫民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阿根廷作为富裕之地的形象形成反差。
阿根廷的民族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发展。战争结束以后,世界市场对阿根廷粮食和农业原料的需求急剧下降,加上激烈的国际竞争,阿根廷经济状况大为恶化。
资产阶级、地主和外国垄断资本以削减工资、增加赋税、降低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办法,补偿它们利润的损失,引起工人罢工斗争的高涨。
1918年至1921年间,阿根廷工人发动860次大罢工,参加者达700多万人次。1919年1月初,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人举行罢工时,遭到英国华森公司冶金厂资方雇佣的暴徒的枪杀。1月7日,又一家工厂举行工人集会时,遭到警察开枪镇压。
9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全市总罢工,20万工人为死难战友举行葬礼,送葬队伍又遭军警射击。工人压抑在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他们夺取军火库的武器,构筑街垒,同军警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将其打得抱头鼠窜,罢工的队伍取得了胜利,控制该市好几天。
后来,军队调来大炮轰炸工人们占领的地方,炸毁了街垒,拘捕了罢工工人,起义于1月15日被残酷镇压,死难达数千人。这一惨案在阿根廷历史上被称为“流血周”。
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一些省份,1919年至1921年间工人也展开罢工斗争,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有的地方还举行了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