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巴黎和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8 属于: 世界大战

1919年1月~1919年6月

关键词:惩罚/重建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两个月后,各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了和会,即“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英美法三国代表,分别是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地位稍次但也很重要的是意大利与日本的代表,分别是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和日本前任首相西园寺公望。

惩罚策略

巴黎和会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惩罚战败国,二是如何重建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在如何惩罚战败国的问题上,五大国产生了尖锐的分歧甚至对抗。法国想借此机会一劳永逸地摧毁德国,它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要占领德国最重要的产煤区萨尔,还要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英国在战争中所受的损失几乎不亚于法国,但英国不但不想德国被摧毁,还希望它保存一定实力,以在欧洲大陆保持均势。

世界简史——巴黎和会

《凡尔赛合约》的原件

世界简史——巴黎和会

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四国元首在一家旅馆前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美国总统威尔逊既支持战胜国的一些正当要求,例如支持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支持奥匈帝国内部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自决等等,同时对法国提出的想要毁灭德国的要求则坚决拒绝。为了达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和会各方在凡尔赛密切地讨论了几个月之久,到4月底总算就主要问题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首先是德国的赔款,决定先不提出具体的赔偿数额,这连同将来赔款的分配比例都留待一个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决定。其次是德国的领土问题。阿尔萨斯与洛林当然回归法国,另外法国占有萨尔的全部煤田,为期15年,此后在当地举行公民投票再决定其归属。总共算起来,德国失去了大战前约1/8的国土,约1/10的人口。至于殖民地,德国当然要统统放弃。

战胜国还规定德国境内的几乎所有大河,如易北河、奥得河、多瑙河都成为国际河流,外国军舰与商船可以自由来往。莱茵河以西地区由战胜国占领15年,占领费由德国负担。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被划为非军事区,不许德国部署军队和防御工事。在赔款之前,德国要立即交出1600吨级以上全部的商船,一半1400吨级商船和20%的内河船只。5年内还得为英法等国造20万吨商船,10年内还要提供巨量的煤、机器、化工产品等等。

军事方面,德国必须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不准拥有坦克等重型武器,不得建立空军,海军则只准拥有轻型巡洋舰各6艘,海军总数不得超过1.5万人。

脆弱的和平

协约国把合约给了德国人,并通知基本内容丝毫不得变更,并要求在5天之内给予正式答复,否则将兵锋相向。由于协约国武力相逼,德国政府被迫全部接受条约。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新秩序基础的《凡尔赛和约》的力量都十分有限,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和平基本是脆弱的,西方列国在风雨之中飘摇不定,摸索着各自前进的道路,这条路也绝不是如画的风景,而是饥饿、战乱与贫穷,最后这几条路将殊途而同归,如几条河流汇入大海——这是一个远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可怕的战争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