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启示录——一战爆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8 属于: 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一个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年轻人愤怒射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人,奥地利人因此认为塞尔维亚政府应为此次暗杀负责。在此之前,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君主之间的摩擦已经非常激烈。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两国边境线上,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希望建立主权统一国家。暗杀事件后,奥地利政府决定借势给塞尔维亚人上一课。他们错误地以为,欧洲其他国家政府也不会支持暗杀活动。而且,如果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政府的要求不那么苛刻,或者塞尔维亚政府不那么尽力满足奥地利要求,那么这场危机可能仅仅局限在巴尔干半岛,就此终局。

但自1907年以来,欧洲列强各自结盟,形成对立阵营,把一次外交危机演变成了一场灾难。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德国力挺奥地利,法国站在俄罗斯一边反对德国。英国在犹豫之后,试图找到和平解决方案,但最终和法俄站在一起。只有曾经与德国和奥地利结盟的意大利没有加入。危机全面升级为战争。7月28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3日,英国向德国和奥地利发动战事。

危机升级为战争的原因之一是,欧洲列强已经提前做好了详细周密的动员计划。只要一下令,就会立即生效。一旦更改,就会陷入乱局。每一计划都包含精确计算的时间表,经铁路运送部队和补给到战略地段,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调集最大兵力。哪支部队战斗力最强,出兵速度最快,就能成功实施对敌战略计划,并有望在短短几周内赢得决定性胜利。所有决定速度、人数、物资和作战质量的东西都会到达战场。第一动员令一旦生效,就绝不允许有片刻延迟或犹豫。因此,在奥地利做出攻打塞尔维亚的决定后,俄罗斯立即调军,德军、法军接连出动。如果敌方动员计划也于此时生效,则作战双方都没有回头路。

事实证明,德国战争计划效率最高。德国向比利时大举进军,计划穿过法国北部,包围巴黎后,到后方将部署在德国边境沿线的法军击溃。这一计划在头几个星期里发挥了作用。但到了9月初,德军离巴黎越来越近,两支先遣纵队间出现了一道口子,法军乘隙而入。因害怕先遣部队被切断,德军决定于1914年9月9日撤到恩河后。

文明启示录——一战爆发

一战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枪杀哈布斯堡王朝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这张照片记录了普林西普(图左)行刺后被捕的情景。被捕之前,普林西普吞下了一粒装有毒药的胶囊,但并未死亡。后来,他接受了奥地利当局的审判。当时,普林西普只有18周岁,尚未达到法定行为能力,被判最多20年监禁。1918年4月,他感染肺炎身亡。六个月后,哈布斯堡王朝在他引发的战争中覆灭。照片中人物所着服装风格多样,既有西式军装和便装,又有当地传统服饰,可见当时波斯尼亚国内正在发生文化冲突。穆斯林头戴圆筒形无檐毡帽,方便祷告时将额头抵在地面。基督徒戴檐帽或无檐帽,彰显身份不同。

僵局和战争激化

撤军意味着德国计划已告失败。但法国也未能直接越过边境攻打德国。进军东普鲁士的俄罗斯人也于9月15日折返。就连计划征服弹丸小国塞尔维亚的奥地利军也未能如愿。机关枪和步枪杀伤力巨大,超出所有人预料。步兵为了活命,只能拼命挖壕修堑。

1914年底,法国挖通了南起瑞士边境、北到英吉利海峡的战壕。接下来四年里,敌方屡次攻打,始终未能打破战壕防线,因此西线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在东面,战壕受地理间隔无法连接成线。部队能够采取攻势,一次前行或撤退几十、上百千米。但在1917年前,东线也为僵局所困。就算是有一方大胜,也无法保持战果。因为,进攻方不可避免会走到弹尽粮绝境地,而战败方可以逼近粮食弹药供应源,恢复战斗力。

在这种胜负未知的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看到了两种获胜之道:一种是找到新盟友,扩大前线,壮大自身实力,击败敌人。到1916年时,受外交压力和希腊政变的影响,以及领土进益的诱惑,欧洲大部分地区分成两派。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与法国、英格兰、俄罗斯一道,组成协约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和德国、奥地利一起结成同盟国。1915年,德国、奥地利和保加利亚联合发起攻势,占领塞尔维亚,但塞尔维亚仍以希腊为根据地继续反抗。同盟国虽然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初获大捷,进军波兰时也赢得胜利,但仍处于四面被围状态。因此,在1917年美国参战以前,交战各方不可能通过缔结同盟扭转战局,取得决定性胜利。这种政策只会让更多国家和民族卷入战争旋涡中,让战后和约的缔结更加复杂。

欧洲政府找到的第二条获胜之道是,扩充兵力,加强军备。军事专家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应在战争初期调用万门火炮,轰炸敌军战壕,取得关键性突破。但这一计划的缺陷在于,1914年挖掘的明沟战壕演变成越来越复杂的地下工事,能够抵挡长时间轰击,阻碍突袭战术实施。

尽管战局不明,欧洲各国还是加紧动员后方,为前方提供军事装备。这一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参战国政府把整个国家变成了军事装备生产公司,将作战计划放在优先位置,实现了商品和士兵产出的最大化。配给紧缺商品、分配关键物资、确保工业生产满足军队需求变成政府施政要素。战争能力被提到难以想象的高度。但这一切都是无用功。双方打了一仗又一仗,还是没有看见预期结果。

1917年至1918年:决定性的一年

相比之下,还是有一些政府组织水平更高,更能有效调动资源。比如,德国帮助奥匈帝国君主弥补国内弹药和其他军事装备生产缺口。随着战争时日迁延,奥匈帝国内不同民族间摩擦加剧。到1918年时,帝国陷于瘫痪状态。奥斯曼土耳其也依赖德国补给军事装备。到战争最后几个月时,土耳其政府与部分阿拉伯子民间的摩擦进入爆发临界点。

国内危机程度最深的国家还要数俄罗斯。沙皇政府在扩大军事装备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到1917年时,食物及其他民用必需品开始从生产枪炮军械的城市消失。许多乡村男性被抓走服兵役,食物总产量因此下降。而此时,城里已经没有东西可买,留在土地上的人消费更多粮食。

经济困境滋生民众怨气。很久以前,俄罗斯就有革命党。在饥人众多的城市里,以列宁为首的少数马克思主义者赢得了广泛支持。因民众不信任,士气低落,沙皇政府遭到削弱。1917年3月,军械厂等工厂工人在俄罗斯首都举行罢工。社会上层批评声日渐高涨。沙皇被劝逊位。临时政府提议选举,召开立宪会议,为俄罗斯起草新宪法。与此同时,俄罗斯不得不继续参加一战。

食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愈发匮乏。因此,当列宁喊出“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时,俄罗斯人积极回应。很明显,要实现“和平”必须拨乱反正。“土地”对生活在地主庄园上的农民有莫大吸引力,他们渴望夺取自己耕种的土地。“面包”对饥肠辘辘的城市居民意味着活命。不过,大家都没弄明白该怎样把面包拿到手。结合俄罗斯时局,列宁的口号极具诱惑力,尤其是对农民。那些参军入伍的农民决定赶紧回到村庄,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份土地。逃兵越来越多,军纪日趋涣散。俄罗斯不可能继续参战。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原名圣彼得堡,后命名为列宁格勒)夺取政权。城市工厂工人组编的赤卫军是他的支持者,但列宁权力的真正基础却在于宣传口号和苏联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注定要在最发达工业国家首先发生,而非农业大国俄罗斯。因此,在掌握政权后,列宁坚信德国、法国和英格兰会随时爆发革命。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他单方面宣布和平,谴责继续参战的资本主义政府,并将一份秘密协约公布于世。这份协约是沙皇政府与法英意所签,目的是瓜分奥地利和奥斯曼。

列宁掌权后,俄军随即解散。德国人恣意向东线发动进攻,但他们不愿意走太远,倒是希望从俄罗斯垮台中得利,好把兵力集中在西线,赢得决定性胜利。仍有一小部分德军留在东线。1918年,德国与苏共在布列斯特签订和约。波兰、乌克兰、外高加索地区和波罗的海诸省从俄罗斯独立。

但德国必须也在西线打败英法两国,才能显出东线胜利意义。1917年4月6日,美国参战,德国胜利希望愈发渺茫。在整个一战中,美国靠向协约国供给食物弹药兴盛发达。为此,德国在大西洋开展无限制潜艇战,击沉数艘美国军舰。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请求国会宣战。要将美军训练成型,并送到法国参战需要花费时间。但因俄军解散,美国新军变成俄罗斯垮台的平衡力量。

而且,美军的宣传口号强大有力,部分抵消了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的吸引力。1918年1月,威尔逊总统阐明美军参战的十四点目标,内容包括“民族自决权”、为和平解决未来国际争端设立国际联盟等。威尔逊宣布,美国参加战争是为了结束战争,是为民主求得世界安全。这一纲领应用于中欧和东欧,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革命性,对世界各地苦战厌战的人具有强大吸引力。

1918年初,德军在西线展开最后攻势。在一段时间里,德军似乎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但疲惫不堪的英法两军挺了下来,新到的美国军队急忙参战。天平很快向协约国一侧倾斜,德军开始撤退。但在战线拉到德国边境前,德军后方爆发革命。社会主义者在德国组建新政府,并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休战协议。而在此之前几周里,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奥地利也纷纷投降,一战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