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启示录——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1年轴心国先胜
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英法两国不情愿中伸出援手。一战的记忆仍历历在目。1914年时,欧洲人满心期待战争。而现在,这种情绪了无踪影。但希特勒政权比1914年的德国政府更为机巧,已下定决心为胜利打下根基。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秘密约定瓜分波兰。希特勒提出的条件是,苏联必须为德国供应食物和其他战争用的原材料。斯大林此前极度憎恶希特勒,但此次改弦更张。希特勒和斯大林的约定使德国免于重蹈一战封锁覆辙,战时经济受损较小。
闪电战
希特勒也为敌人准备了闪电战,动用坦克、卡车和飞机加快军事行动速度。坦克纵队,辅之以摩托化步兵和低空飞机能够突破狭窄阵地,深入后方数千米,并袭击总部,破坏敌军指挥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弄清楚是谁包围了谁。坦克耗费大量燃料弹药,没有补给寸步难行。而与总部切断的部队,面对着后方有敌人,头顶有敌机盘旋,很可能惊慌失措。但装甲部队也可以深入敌人后方,夺取敌军汽油,从而保持前进态势。
希特勒坚信采用闪电战术可以速战速决,再次让战争有利可图。他的长期目标是攫取东欧领土,确保日耳曼“族”获得广阔地理空间,最终称强世界。要想办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斯拉夫人赶走。但在1939年,希特勒还希望跟英法两国合作。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自己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英法两国竟然没有从战争中退出的意思。不过,当时的同盟国还没有做好进攻准备,而是在法国边境修筑防御工事,等待事情发生。
事情的确发生了。首先,斯大林着手收复俄罗斯帝国在一战中丢掉的土地,以巩固个人地位。他派兵进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但遭到芬兰抵抗,于1939年至1940年冬天被赶出芬兰。英法认为,可以趁机中断苏德合作关系。两国派远征军经挪威进入芬兰,同时占领外高加索地区油田,切断苏德石油供给。
但在同盟国有所行动之前,希特勒主动出击,先派兵侵入挪威和丹麦,后于1940年5月攻打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时局重新回到1914年,不过这次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坦克飞机行进速度远远超过人和马匹;二是德国在东线无战事。法军一蹶不振,短短六周法国即已沦陷。英国远征军丢下所有辎重,乘小船撤离敦刻尔克。但法国无处撤离,只得于1940年6月22日签订停战协定,地点正是在1918年停战协定签订的同一列火车车厢里。从各种迹象来看,希特勒胜局已定。
但英国拒绝承认失败。因德国占领挪威事件,英国出现政局更迭。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1965年)当选首相,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迎战德国。他开展广泛动员,向美国采购物资,弥补国内生产短板。最重要的是,他在欧洲多地资源任凭希特勒调遣、德国似乎胜券在握的时刻,接连发表演讲,激发英国人民同仇敌忾打败纳粹。
希特勒并没有做好侵略英国的准备。德国海军无力控制英吉利海峡。如果使用驳船登陆,则易受英国海军攻击。但希特勒仍下令做好入侵准备,并对英国飞机场发动空中袭击。但这一切未能把英国飞机从天上赶下来。德国人随即轰炸伦敦等城市,仍未改变战略局势。1940年9月,希特勒的侵略计划不得不暂告中止。后来证明,这一计划永久搁浅。
侵略苏联
与英国打持久战背离了希特勒的主要目标——占领东欧,建立大德意志。1940年11月,他决定入侵苏联,以为将共产党政权摧毁后,英国就会与德国讲和。这一决定是对纳粹的致命打击。我们事后看来简直鲁莽至极。为什么要在斯大林愿意与德国合作无间的时候,还要在两个战线上都挑起战争呢?但在那时,几乎所有的军事专家都认为,苏联军队组织涣散、缺乏斗志。苏联红军在对阵芬兰军时表现不佳。20世纪30年代末,斯大林又以忠诚为标准对军官进行大清洗。这些事件不由得使局外人怀疑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希特勒希望对苏联速战速决,就像对波兰和法国那样。此外,攻击俄罗斯共产党政权还能让他兑现选举承诺,因为纳粹宣传攻势的主题之一就是谴责共产主义。
但在侵略计划付诸实施前,希特勒在巴尔干战场上分了心。德国侵法战争结束前不久,墨索里尼向英法两国开战。驻埃英军与驻昔兰尼加(利比亚)意军开火,意大利数次败阵,局面尴尬。1940年10月,墨索里尼攻打希腊,以图重塑威望,但再次战败。1941年春,英军从埃及赶来助阵希腊,威胁德国侧翼。因此,1941年4月,希特勒下令攻打南斯拉夫和希腊。和此前一样,德国很快取胜,英军撤回埃及。
1941年6月22日,对苏作战计划制订几周后,德国战争机器终于启动。起初,闪电战术收到奇效。首战未完,很多苏军投降。但俄罗斯地域辽阔,德国纵队每次走不上160千米就得停下来补充供给。道路艰险难走。德军越往俄罗斯腹地走,越难维持战备、发起新攻势。苏军士气消耗,但未气馁。最终,寒冬降临,纳粹军队没有做好过冬准备,甚至连零度以下穿的衣物都没有,机动性大为减损。1941年12月6日,纳粹离莫斯科只有数里之遥,而且几乎包围了列宁格勒,但希特勒取消攻势,下令德军严守已有战果。
轻松取胜变成黄粱美梦。德军再次面临双线作战。而且,战局因美国参战更加恶化。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情英国,厌恶纳粹,决意为希特勒的敌人提供所有军事装备。最初,美国向英法两国出售军火及其他战略物资。后来,英国作战资金日渐匮乏。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同意向英国和希特勒其他敌人免费提供物资。依据原则是,反对希特勒有助于增进美国安全。战争期间,这些国家不必向美国支付实际使用的物资费用,但战争结束后,需将剩余物资归还,或按事前约定价格偿付。通过这种方式,战争债务等有损战时国际关系的因素不至于不断累积。美国的打算是,变成“民主兵工厂”,不必再把士兵送到战场。
珍珠港事件和日本首战告捷:1941年至1942年
1941年12月7日,局势出现新转折。就在德国告停俄罗斯攻势之后的第二天,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击沉了停靠在港的美国战舰。当天,美国航空母舰巡洋出海,因此毫发无损。
日本战略家认为,如果能让美国太平洋舰队陷于瘫痪,就能拿下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上的油田,确保海陆两军石油供应。日本还希望在东南亚、中国和太平洋诸岛建立一个庞大的“东亚共荣圈”,无限期扼制反攻态势。鉴于当时的作战方式,以及登陆防守海岸的种种困难,日本的这种希望并非不切实际。
珍珠港事件六个月后,日军的所有打算似乎都已兑现。前线频传捷报,菲律宾、马来亚、缅甸、荷属东印度群岛全在日本掌控之中,就连太平洋西南小岛上都有日军驻守。“亚洲人的亚洲”这一口号曾对生活在英法荷前殖民地的许多居民有吸引力,但日本很难把当地人对欧洲殖民主义的敌意转化为对日本东亚帝国的积极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抗日战争仍在进行。印度人几经犹豫后,决定安于英国管理,筹建庞大新军,保护与缅甸接壤边境,阻止日军再度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