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武装和平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8 属于: 世界大战


圣斯特法诺条约和柏林会议后,欧洲在其边境内维持着令人不安的和平达36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任何主要国家之间都没有发生战争。它们彼此冲撞、威逼、恫吓,但是没有达到真正的战争状态。l871年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近代战争是一件比18世纪的职业军队的战争严重得多的事,它是一件会十分严重地扭伤社会结构的全体人民都要出力的事,它是一桩不可轻率从事的冒险。机械革命正在不断地产生出更强大的(和更昂贵的)陆上和海上的武器与更快速的运输方法;进行战争而又不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来一次完全的紊乱是越来越不可能了。甚至外事部门也感到战争的可怕了。

虽然在世界上人们还没有像这样地害怕过战争,但是对于建立起一种联合的控制,以防止人类事务推向战争,却并没有什么建树。1898年,年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倒的确发出过一项诏书,邀请其他列强参加一次各国家间的会议,“谋求世界和平的伟大理想战胜纠纷和不和的因素”。他的诏书使人想起他的前任亚历山大一世为神圣同盟定下调子的宣言,由于同样的假定而流于失效,这假定就是认为可以在诸主权国家的政府之间建立和平,不必为作为一体的人类的需要和权利作出广泛的呼吁。欧洲谋求和平的尝试完全忽视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教训,这教训指出不到把“弗吉尼亚人民”和“萨诸塞人民”的思想被“合众国人民”的思想扫除之后,既不会有行动上的统一,也不会有和平。

在荷兰的海牙召开了两次会议,一次在l899年,另一次在1907年。在第二次会议上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出席了,它们是以外交姿态来参加会议的,它们并不是以世界上一般智力为指导来做考虑的,普通老百姓甚至并不知道在召开这些会议。与会代表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对国际法中涉及战争的诸点进行狡猾的争论,而把废除战争作为一种幻想搁在一边。这两次海牙会议并没有做什么事去消除国际生活必然是竞争性的这一思想。它们却接受了这一思想。它们也没有做什么事去使凌驾于各国元首和外事部门之上的一个世界共和国的意识发展起来。参加这些集会的国际上的法律家和政治家们不愿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促成一个世界共和国,正如l848年的普鲁士政客们不欢迎凌驾于普鲁士国王的权力和“政策”之上的全德议会一样。

在美洲,1889、1901和1906年一连三次泛美会议对整个美洲大陆朝向国际仲裁计划的发展上是迈出了几步的。

关于发起这几次海牙会议的尼古拉二世的性格和诚意,这里我们将不作任何详细的讨论。他也许认为时机是在俄国的一边。但是列强普遍不愿面对各主权国家合并的前景,而没有这种合并,永久和平的计划是荒唐的,这是无论如何不容怀疑的。它们所想要的并不是终止以战争为其尖锐阶段的国际间的竞争,而是愿意把正在变得太昂贵的战争搞得便宜一些。每个国家都想节省在次要的纠纷和冲突上的消耗,并建立起国际法,使得比它更厉害的敌人在战时感到为难,而不使自己感到不便。这些就是它们在海牙会议上所追求的实际目的。那只是一次它们以参加来讨好尼古拉二世的会议,正像欧洲的君主们在神圣同盟的传道式的主张上签名来讨好亚历山大一世一样;当它们已经参加会议时,它们就试图多少能利用它来得到一些它们认为有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