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简史—— 1917 俄国、美国:革命,战争
总理白里安当然可以引用国民公会(Convention nationale)和共和历 (1) 二年的法兰西共和国,因为在1917年初,在对待公民流血牺牲方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没有比救国委员会(Comit é de salut public)更加节俭,后者将数百万"无套裤汉" (2) 扔进鏖战的火炉里。
战争部长利奥泰将军在众议院宣布:
"但有勇力,皆上前线。"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大革命时代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3) 。
国民议会投票决定赋予退役委员会以新的审查权力,使其对1914年8月2日之前免除兵役或退役的人员进行审核。这些人员现今已年过半百。
有些议员递呈修正案,提议免除对有四个孩子的父亲和有三个孩子的鳏夫的审查。其他一些修正案建议让147 000名47岁及以上的农民复员。
政府却拒绝了。
与之相关免除兵役和退役的人员有300 000至400 000人!正好是一场大进攻的伤亡代价!
利奥泰再次站在了讲坛上:
"总司令、我以及政府无法承担同样的责任。先生们,你们的眼睛虽然也紧盯着同样的目标和同样的希望,但是却不愿担当这些责任。"
338票对60票,退役委员会法案通过了。
每个人都催促他:未来在于加紧战争,而不是处决于和平。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布一项照会,要求交战各国认清当前局势,停止敌对行为时,却没有一个政府对此进行明确答复。
战争只有一个出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双方都须孤注一掷,拼死一战。
1917年1月9日,在一次将官及海军上将联席会议之后,威廉二世签署了以下照会:
"我命令,自1917年2月1日起,竭尽全力,开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
尼维尔将军
1月31日,这一秘密被公之于众,德国政府宣布对英国全境海域、北海的西半部以及从法罗群岛 (4) 直至西班牙的大西洋进行封锁。
德国人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冒着迫使美国参战的风险,但是据他们推测,美国军队介入战争至少需要18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期间,封锁将迫使被断绝资源的英国投降。
威廉二世断言:"八月,我们将赢得和平。"
与此同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正准备在西线纵深15千米至40千米内组织一场陆军大撤退。他们在维米 (5) 和兰斯之间摧毁村庄,焚毁森林,坚壁清野。
如果法国人此时发起进攻,那他们只能扑空,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条坚不可摧的德军阵地。法军最高司令部收到了航空侦察情报,但他们不明白德军为什么要撤退。尼维尔将军曾谋划在此防区进行一场旷世进攻,现在,他依然坚持此项计划。
但直至1917年春天,战争态势依然没有改变,这项计划注定要失败。
俄国正在经历革命。
彼得格勒大街上游行的民众呼喊道,"面包与和平"。
"苏维埃"——即工人和士兵大会——势头愈大,建立了一个事实上的权力机构,解除了士兵对长官的服从。
俄罗斯帝国分崩离析。
一个社会主义者克伦斯基 (6) 出任政府首脑,并宣布俄国继续忠于其盟国。但当俄国军队溃败,士兵离队紧跟在苏维埃身后的时候,谁还会相信这个承诺?而苏维埃则号召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召开与德国的谈判。
此项号召正合威廉二世之意。
如果苏维埃俄国结束战争,那么德国军队就可以被派往法国战线,并在几天内突破其防线。
柏林于是决定协助流亡于瑞士的"布尔什维克党人"返回俄国。
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坐上"铅皮列车",离开在瑞士的流亡地,穿越德国。
4月16日,列宁和他的同志们达到彼得格勒,紧接着,他便起草了"四月提纲":布尔什维克党人应当夺取政权,并和德国缔结和平条约。
这不啻于晴天霹雳,此时此刻,法国政府需要应对激烈的批评。
众议院开始审视航空状况。一名议员指责飞机的质量太差,说道:"如果你是飞行员去驾驶这些飞机,那只能是死路一条。"
战争部长利奥泰将军持有异议,他拒绝回答议员的质询,并补充说:
"即使是在秘密委员会我也没这么做,我很负责地认为,这将使国防安全暴露在危险之中。"
议会半圆会场内一片喧嚣。
一名议员长呼:"我们依然否决议会的行动。"
议长德沙内尔试图平息会场:
"我恳求你们,先生们,以法兰西的名义(热烈的掌声从左边、中间和右边响起);我恳求你们,以浴血奋战的人们的名义,以挥洒鲜血的人们的名义,此时此刻,请保持安静……"
众议员们有节奏地喊道:"共和国万岁!"。其中一人叫喊着:"‘军刀政权’已经过时。"
利奥泰将军旋即递交了辞呈,这也引发了政府的倒台。亚历山大·里博 (7) 接任政府总理,众议员——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保罗·潘勒韦 (8) 任战争部长。
新政府的成立得到了440票的一致批准——有一百多张弃权票,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神圣联盟!新政府宣布将继续进行战争,直至胜利,"与我们的敌人统治和征服的欲望不同,我们意志坚决要收回原本属于我们的省份,得到赔偿和我们应得的保证,以及在尊重权利和人民自由基础上建议取得永久和平。"
这次讲话并没有引起舆论的热忱,因为战争就像是一个老巫婆,三年以来,她夺取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且仍然在持续。
宿命论似乎已取胜。
但是,峰回路转,美国的参战使局势得以重新洗牌。
威尔逊梦想和平,然而3月19日德国潜艇却用鱼雷击沉了维吉兰特号货船。
此外,威尔逊还发现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竟唆使墨西哥进攻美国。
4月6日,国会投票决定对德宣战。
巴黎,激情澎湃的演说一时涌现。
1917年2月1日,在《囿人报》上,克列孟梭抨击威尔逊的犹豫不决;作为对无限制潜艇战开战的评论,他写道:
"当他试图以和平主义的模具重塑欧洲时,却并没有考虑到欧洲数个世纪的历史。而正当威尔逊先生为理想主义进行铺天盖地的说教时,德国鬼子却在他的眉宇之间迎面来了一记重拳。"
(1) 法国共和历(calendrier républicain,或称法国大革命历法),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革命历法,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采用,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之日(1792年9月22日)为历元。共和历二年对应公历1793和1794年。
(2) 法国大革命时期对城市平民的称呼。原是贵族对平民的讥称,但不久成为革命者的同义语。
(3) 普遍义务兵役制(levée en masse),即全体适龄男性公民都要服役一定的年限,呈现全民皆兵的色彩,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为抗击反法同盟,普遍义务兵役制首先在法国得以实行。
(4) 法罗群岛位于北大西洋,挪威以西约602公里,苏格兰西北方约310公里处,今为丹麦王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领地。
(5) 维米(Vimy)是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加来海峡省的一个市镇,属于阿拉斯区维米县。
(6) 克伦斯基(1881~1970年,Ке́ренский),俄罗斯社会革命党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任利沃夫临时政府司法和军事部长。利沃夫垮台后出任总理。拒绝让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经济又陷入困境。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他的政府。后流亡巴黎。1940年移居美国,直到去世。
(7) 亚历山大·里博(Alexandre Ribot,1842~1923年),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家,曾4度出任法国总理。
(8) 保罗·潘勒韦(Paul Painlevé,1863~1933年),法国政治家、数学家,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学习,1887年获数学博士学位,是1908年第一个同莱特一起飞行的法国人。1906年他当选众议员,在白里安的内阁中任教育部长和发明部长,1917年3月~9月任战争部长,1917年出任两个月总理。1925年再次任总理,1930~1932年任航空部长。1933年逝世,安葬于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