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简史—— 1918 “挺住,挺住;忍耐,忍耐”
1918年头几个星期里,克列孟梭对前线士兵的慰问,有关他的奇闻异事,他站在法军战壕里冲着德国人的咒骂——"下流胚,蠢猪,我们最终还是占了上风!"所有这一切在这位总理身边编织成了一个传奇。而克列孟梭每天都要召见的"知名"报刊巨头无疑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报纸上写道:"克列孟梭是人们甘愿为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物之一。"
然而,法国并非普天同心。
人们当然承认这位总理的勇气,决胜的意志——也正是如此才应当坚持到"最后一刻"。然而却是以多少伤亡、多少牺牲为代价呢?
人们反复吟诵着这首四行诗:
"黑纱蒙丧裹尸布,
克氏死战鸣鼙鼓。
仁人长叹泪潸然,
一将成名万骨枯。"
战争不仅在前线继续造成伤亡,就连后方的巴黎也未能幸免。
当齐柏林飞艇和"鸽式"飞机 (1) 飞临巴黎进行轰炸时,人们并没有退缩。轰炸并没有带来任何伤亡,只造成些许损失。
德国"哥达"战斗轰炸机
三月,"哥达"轰炸机出现在天空中。这种三翼窄翼飞机以十数架、编成空军中队的方式飞行,它们投弹时并不企求命中目标甚至是巴黎民众,只求取得威慑效果。"哥达"飞机不断骚扰法国首都,防空警报一次次接连不断,伤亡众多,损失惨重。
巴黎市民惊慌失措,一些人开始逃离这座城市。
道格拉斯·黑格和保罗·普恩加莱 (2)
人们认为这些空袭是德军大规模进攻的序曲,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会是在1914年8月!马恩河战役。从此绵绵无绝期!
1918年3月21日,人们所担忧的德军大规模进攻开始了。
得益于三周前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平条约,德军得以从俄国的威胁中抽身,将65个步兵师调往自斯卡尔普河 (3) 至瓦兹60 000千米的战线上,对英军阵地进行猛烈攻击。
黑格将军指挥的英国军队在这次汹涌攻势中被打得措手不及。
德国步兵已经经历了三年战斗的磨砺。前线、突击、反攻构成了这些"安静、肮脏、戒除享乐"的人的世界。
他们向前推进,越过受到炮火压制的英军战壕,一些炮弹还是毒气弹。英国人不得不撤退,并向贝当请求增援。虽然许诺增援二十个师,然而贝当实际上却拒绝增派超过6个师的兵力。
因为贝当希望保卫巴黎,这座城市像在1914年那样正遭受威胁。
3月24日上午,克列孟梭告知普恩加莱说,政府可能不得不撤离首都。
帝国总参谋长亨利·威尔逊 (4) 爵士以焦虑不安的嗓音重申:"我们处于溃败的前夜。"然而贝当却绝不屈服。
克列孟梭对贝当倍加赏识。3月26日,在杜朗市 (5) 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外面炮声轰隆,克列孟梭向英国人建议任命表现沉着冷静的福煦担任联军武装力量总司令。
福煦说:"不能后退,这是一条需要树立、得到认可、并不惜一切代价实行的原则。"
黑格将军同意对福煦的任命,克列孟梭坐在桌子的一角,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联合指挥部的公告:
"福煦将军被英国和法国政府赋予在西线协调协约国军队行动的权力。为此,他将与所有的总司令融洽相处,并为他提供一些必需的情报。"
福煦一个接一个地接见所有的将军们,并精神满满地命令他们:"尺土必争……拒敌于原地……决不后退,没有换防……挺住,挺住,忍耐,忍耐。"
德国人从未如此接近巴黎。这座城市正遭受着一种加农炮的轰击——"大贝尔塔巨炮" (6) ……人们相信,这种巨炮是以埃森 (7) 的军火商克虏伯 (8) 女儿的名字来命名的。
"大贝尔塔"巨炮
这种射程为120千米的加农炮隐藏在圣戈班森林 (9) 里,上面覆盖有数米厚的混凝土掩体。
对巴黎的第一次炮击发生在3月23日。
3月28日,耶稣受难日(vendredi saint),圣热尔韦教堂(l’église Saint-Gervais)遭到猛烈轰击,共计90人死亡。
普恩加莱和克列孟梭一起去圣韦尔热教堂吊唁遇难者。
他们的露面和决心安抚了民众,仅仅是一小部分市民逃离巴黎。尽管遭遇炮击,巴黎依然安定。
前线,法英联军的抵抗成功阻止了德军的推进。
德军在纵深60千米的范围内推进,90000人沦为战俘,但已是强弩之末。4月8日发起的第二次进攻并未造成协约国军队的大溃败,前线得以稳定。
福煦表现出了他所具有的一切品格。至于贝当,克列孟梭也能在心中勾勒出一幅肖像而无需刻意去取悦他。
克列孟梭总理从此更坚信自己当初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克列孟梭评价到:"贝当乏于见解,了无城府,遇事消沉,对待同袍属下严苛寡恩,他的军事价值观远称不上卓越。行动时有些胆怯,缺乏勇气。但是他却知道考虑部队的命运,懂得士兵的精神状态;对我忠心耿耿,在与其盟友的关系中恰当得体;风度翩翩,更像是一位儒士而非将军。他耻于心机,忠心服从;谨小慎微,注重细节。
他更像是个文吏,而非军事首脑。
奇思妙想,激情狂热。
情况紧急时,如果在他之上有人负责决断,这就他所处的职位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1918年5月16日,福煦将军荣膺"联军总司令"之职。
1918年8月7日,他又被授勋为法兰西元帅。
(1) L’avion Taube,自1912年在奥地利军队中列装的一种军用单翼飞机,因形似飞鸽,故得名。
(2) 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1861~1928年)第一代黑格爵士,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884年进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5年,晋升为少将,1909~1912年,担任印度军队的总参谋长,于1910年晋升中将。曾镇压马赫迪起义,参加第二次英布战争,一战中的马恩河战役,"奔向大海"之战,索姆河等战役。
(3) 斯卡尔普河(la Scarpe),法国河流,属于斯海尔德河的左支流,发源自贝尔勒蒙谢尔,河口处在北莫尔塔涅。
(4) 亨利·休斯·威尔逊(Henry Hughes Wilson,1864~1922年),英国陆军元帅,一战末期的帝国总参谋长。后因反对爱尔兰独立而被刺杀。
(5) 杜朗(Doullens)是法国皮卡第大区索姆省的一个市镇,属于亚眠区杜朗县。
(6) 大贝尔塔巨炮(Grosse Bertha),一战中德军所用的一种巨型加农炮,而在法国则常特指1918年炮击巴黎的传奇巨炮。
(7) 埃森(Essen),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城市位于鲁尔工业区,是克虏伯公司所在地。
(8) 指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ied Krupp,1812~1887年)德国实业家,闻名天下的火炮大王,以发展和全世界销售铸钢火炮和其他武器而著称。他从1847年开始领导克虏伯制造厂生产军械,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军工联合体。1902~1943年,克虏伯军工厂在其女贝尔塔·克虏伯的名义下运作。
(9) 圣戈班森林(la for êt de Saint-Gobain),位于巴黎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