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简史—— 1918 “胜利取决于我们”
决胜!
这也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将军的夙愿。
他们向威廉二世呈递了一份报告:德意志已筋疲力尽,她并没有从在乌克兰征服的土地上获得回馈。民众忍受着严苛的食物配给制度,士兵们也食物匮乏。
被征召的18岁青年士兵们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许多部队举行示威,表达不满。驻泊在基尔 (1) 的舰队水兵发动起义,很明显,他们是在响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宣传。
因此迫切需要决胜,但一定要迅猛,赶在1918年仲夏、美国军队到来增援法国人和英国人之前。
1918年5月26日,一些刚刚被俘的德国士兵向审讯的法国军官透露:第二夜凌晨1点,在一场短促的炮火轰击准备过后,新一轮攻势便会朝贵妇小径方向发起。
几个月以来,这个由八个法国师和三个英国师驻守的防区一直平静无事,僵持不动。
贝当也向福煦通告了此事,且预测如果德军的进攻取得成功,那将导致政府撤出巴黎,全体后退。
福煦却拒绝此项假设。
然而,1918年5月27日,和预测的一样,隶属于德国皇太子军团的30个德军师于凌晨3点40分发起了进攻。
法军后撤,丢弃了贵妇小径。德军抵达了埃纳和韦勒河 (2) 。
当人们告知克列孟梭德军已进入苏瓦松,涌入维莱尔—科特雷森林 (3) ,占领蒂耶里堡 (4) ,并继续攻城略地时,他低声发着牢骚:"这帮德国鬼子,这帮德国鬼子!"
德军的先头部队距巴黎不足60千米。五万法国人被俘,600门火炮被缴。
然而德军的这一辉煌胜利最终也没能导致法军战线的溃决。1918年6月4日,德军停止了进攻。6月9日,德军转而向贡比涅方向发起进攻,却遭遇一场反攻而止步不前。6月11日,兴登堡终止了行动。
德军向前推进了60千米,然而他们面对的,始终都是组织严密、能征善战的法国部队。
巴黎并没有被恐慌淹没,即使此时局势像1914年8月时那样危急,国家总账簿,法兰西银行、信贷机构的证券以及国立博物馆的艺术珍品都被疏散转移到南法各省。
1915年以来,巴黎第一次处于交战区之内。
然而既没有恐慌也没有逃亡。美国士兵以密集队形列队而至,成功地巩固了民众的士气,尽管直至1918年秋天起,他们才能真正左右战争局势。从1918年5月开始,美国士兵在潘兴 (5) 将军的领导下在欧洲登陆——每月280 000名士兵。
在众议院,辩论却热火朝天。
克列孟梭需要应对社会党人的批评,后者要求就军事行动展开大讨论,其中的一些人还要求福煦和贝当离职。
克列孟梭咄咄逼人,质问社会党人。
他叫喊着:"德军从东线转移到西线,除了当下正在对我方战线发起的炮击、袭击和猛攻,你们难道还有其他什么期望?绝对不能有!
当谈及要挺过的残酷时刻,这也正是我心中之所想!"
他请求大家给予他必要的时间来解释军事态势。
"我们的战士们参与了一场鏖战。"他继续说道,"他们以一当十,三四天里从未合眼。"
好马配好鞍,勇士无怯将!
"不全是这样,不全是这样。"一个社会党众议员喊道。
克列孟梭勃然大怒,嗓音生硬,尖酸刻薄,坚定无情。他决不能接受别人苛求他批判某位军事统帅。
"如果你们这样要求我,那就把我从讲坛上赶下去吧,因为我永远都不会那样做。"
他提高嗓门,紧抓讲桌,斩钉截铁地继续讲道:
"我断言,且应当说这是我的最后一个诺言,即胜利取决于我们,而前提则是公民权利上升到与其义务相称的高度,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向士兵们叮嘱这些,(而他们却做到了这一点)。
倒下的人不会枉然牺牲,因为他们在法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幸存下来的人来说,剩下要做的就是把逝者的旷世功业做得尽善尽美。"
(1) 基尔(Kiel),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最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首府。位于基尔运河东口,随着基尔运河(或称: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的开凿,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的铁路枢纽、渔业基地。基尔运河的开凿也使得德国舰队可以避开狭窄的丹麦海峡,直接驶入北海作战,基尔港成为重要的军港。
(2) 埃纳河(l’Aisne),位于法国东北部,发源于马恩省圣梅内乌尔德附近的森林,向北然后向西流向,最后在贡比涅注入瓦兹河。埃纳省因此而得名。韦勒河(la Vesles)属于其左支流。
(3) 维莱尔—科特雷(Villers-Cotter êts)是法国皮卡第大区埃纳省的一个市镇,属于苏瓦松区维莱尔—科特雷县。
(4) 蒂耶里堡(Château-Thierry),位于巴黎东北部,是法国皮卡第大区埃纳省的一个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