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思史——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
公元二○一○年
本书所讲述的世界史该如何作结?哪一样物品不但能总结二○一○年的世界,彰显人类的关切与渴望、代表人类的普遍经历,并且十分实用,就物质方面而言对世界上大多数人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放到未来,这一选择必定会毫无争议。我敢肯定,二一一○年的大英博物馆馆长必然很清楚该怎样做出合理选择,并会对我们今日的决定报以微笑,甚至嗤之以鼻。那时候,人们已经完全明了是哪些重大事件或发展塑造了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而我们则必须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我们曾考虑是否该选择一件来自南极洲的物品。那片土地是这一星球上最后为人类踏足的,也是人类自走出非洲以来所到达的最后一个定居地。能够在那里存活下来,全靠人类制造出的工具。因此,一套以在南极洲生活和工作为目的而制造的服装能够象征人类作为工具制造者的困境:我们通过我们制造的物品征服了环境,但为了日后的生存,我们却必须完全依赖它们。不过,选择为至多数千人在地球上最不宜居的地区生存而设计的服装作为人类努力的高峰,似乎有失偏颇。
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最为瞩目的行动当数数以百万计的人移居到城市,其中不乏长距离的迁徙。这些移民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创造出全球化城市的全新面貌:来自各大洲的居民紧密地、通常也相对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举例来说,伦敦一地的居民所使用的母语就超过三百种。人在迁移时不免会丢弃点什么,但他们基本不会抛弃各自的饮食习惯;就饮食方面而言,人性是始终如一的。因此,我们考虑过用一系列厨具来充当第一百件物品,借以一窥世界大都市中饮食与文化惊人的多样性。不过鉴于前文已多次提及数千年来饮食、烹饪和城市的发展,其中基尔瓦岛上来自世界各国的陶器碎片(第60节)也反映出各地的烹饪世界早在千年前便已有交集。因此,厨具也被排除了。
另有一种世界共享的爱好:足球。二○一○年最热门的事件无疑是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运动一直在历史上发挥着团结各社群的作用,如墨西哥的仪式性球赛腰带(第38节)。如今,足球似乎连接起了整个世界:西非的足球明星为俄罗斯商人所有的英国俱乐部效力,其队服在亚洲生产,又出售到南美洲,为当地人穿着。因此,我们的博物馆藏品中也有球服,它愉悦地讲述着人类现状,但也许无从反映出人类的未来。
最终我们断定,这第一百件物品应当是科技产品,因为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年复一年地改变着人们交流和处理自身事务的方式。手机,更确切地说是智能手机,便是个好例子。这一大小几乎与人类首次尝试远距离交流所使用的工具——美索不达米亚的黏土板——相当的物品,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方式,让手机短信用语成为新型楔形文字。它在瞬息之间便将全球各地的数百万人联结起来,在大规模召集人群方面比任何战鼓都更有作为。网络所及之处,人类的知识领域被极大地拓展,远远超过了启蒙时期的设想。在发达社会中,没有手机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但是,它们要发挥效用完全依赖电力。没有电,手机一无是处。
因此,我们的第一百件物品是一台发电设备,它为十六亿用不上高压输电网络的人提供了加入全球对话所需要的电力。当然,它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还帮助人更有效地控制所处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它便是太阳能灯具。
被大英博物馆纳为馆藏的这盏灯其实是一套照明设备,包括一盏含单节六伏可充电电池的塑料灯和一小块独立太阳能板。灯带有一个把手,整体大小和大号咖啡杯相差无几。太阳能板的大小则如同那种通常被摆在桌上或床头的小型银相框,它在烈日下暴晒八小时后,便能提供长达一百小时的稳定的白光照明,光线最强时能照亮整个房间,足够一个未通电的家庭展开一种全新的生活。整套设备售价约为二千二百五十卢比(合四十五美元),价格虽然远不如普通灯盏四百九十九卢比(合十美元)来得低廉,但它的好处在于只需要阳光。
太阳能板将光转化为电力。如果人类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一切能源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地球每小时获得的太阳能远远超过全世界人口一整年消耗的能量。太阳能板是最简单而实用地将无尽的太阳能转化为清洁、可靠及廉价能量的方式。
太阳能板由一组硅太阳能电池组成,它们彼此相连,组装在塑料和玻璃盒中。在阳光下暴晒时,太阳能电池能够生成电力,对电池进行多次充电。这套设备选用了一系列近年来变革我们生活的技术:它的基本材料是塑料;太阳能电池所使用的硅芯片技术也被运用在个人电脑和手机上;可充电电池也是较新的发明。所以这种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能源来源,实则集多种惊人的高科技元素于一体。
从电灯的层面来说,这是一种廉价而令人愉快的解决基本能源需求的方式。这项技术是适度能源的一种经济又持久的来源。"适度"极其关键。因为尽管硅十分廉价,阳光完全免费,若想产出足够富裕国家每小时需求的巨额电量仍然造价高昂;因而,看似矛盾的是,这项技术对富人来说价格高昂,对穷人则绝对低廉。
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中,有很大部分居住在阳光最充足的纬度,也正是因此,这种新能源在南亚、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以及美洲热带地区尤为重要。几瓦电力便能大大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对生活在热带的人来说,电力的缺乏会导致一天早早结束。因为夜间照明通常依靠蜡烛或煤油灯,而蜡烛光线昏暗不耐久,至于煤油,且不论其平均开销占非洲农村收入的20%左右,还会释放有毒的烟雾。煤油灯和炉灶每年都会夺走多达三百万人的性命,其中多为女性,因为毒气在封闭的烹饪过程中危险性更大。这些地区的房屋又通常由木头等高度易燃的天然材料建成,一旦煤油泼溅,便埋下极大的火灾隐患。
太阳能电池板几乎全方位地改变了这样的生活。家里可免费获得灯光,意味着孩子,也包括成年人,可以在夜晚学习,提高教育水平,为未来增添可能性。家宅也会成为更安全的场所。较大的太阳能板可以提供做饭所需的能源,让所有人远离毒气与火的危害,此外也能支持冰箱、电视、电脑和水泵。城市的便利设施也因此渐渐进入了乡村。
本节中这套简单的太阳能设备当然无法实现上述所有功能。但它能提供的也不只是光明,还有某种意义重大的东西。插口旁有一个尽人皆知的符号——手机的轮廓。手机改变了亚洲与非洲的乡村,使交流更加便利,并提供工作与市场形势等信息,为非正式而高效的融资网络提供了平台,使当地商业得以在几乎零投资的情况下运作。
近期一项针对印度喀拉拉邦沙丁鱼渔民的调查印证了手机带来的改变。它提供天气预报,使出海更安全,它显示市场信息,则能减少浪费,利润平均增加8%。另一项针对南亚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临时工、农民、妓女、人力车夫和小商贩的收入在借助手机之后均得到了大幅提高。而太阳能板可以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不断提高手机的普及率。
这项技术奇迹般地为我们的健康、安全、教育、交流和商业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好处。它避免了大量昂贵设施的投入,虽然它需要一笔购买费用,但随着小额贷款计划的逐渐推广,分期付款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这样一盏灯的花费可以在一两年内通过节省煤油开支而抵销。随着这种低成本、清洁又环保的技术的推广,它将给世上最贫困的人群创造无限机会。
它也许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太阳能大概是解决我们过分依赖石油燃料并由此引发气候变化问题的一大方法。这一可能性早在百年前便已被人清晰地阐释过,而我们如今依赖电能的生活方式也要归功,或归咎于这个人——托马斯·爱迪生,他发明了电灯等电器设备,同时对可再生资源也有出人意料的洞见。一九三一年,他对朋友亨利·福特和哈维·费尔斯通说:"我会把钱都投在太阳和太阳能上。这是多了不起的能源啊!但愿人类不会等到石油和煤炭都枯竭的那天才找到开发它的办法。"
太阳能似乎是这部世界史不错的结尾。太阳能板使人更平等地享有生活中的机会,同时有可能让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避免伤害地球。这一未来梦想呼应着那个最深刻而又普遍的人类神话,即太阳赋予人类生命。你可以将本节中的太阳能灯看作是对神话"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谦逊的呼应,只不过他沦为了厨房中的好帮手。
人类找到了将夏季水果进行防腐罐装并加以保存的方法,因此在寒冬也有夏日的温暖和营养相伴。同样,每个人都梦想过收集阳光,随心所欲地使用它的光明和能量。在埃及大祭司的陪葬品中,便有一只象征太阳再生之光的圣甲虫(第1节),能够驱散冥界的黑暗。换作今日,他也许会考虑带上太阳能灯,以备不时之需。
这第一百件物品带我们走到了本书所讲述的世界史的终点。如若选取别的物品,可能会道出不同的故事,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而且有无限种可能性。但我仍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示出物品一定的力量,让我们即刻与生活在遥远时空中的人相连接,让所有人都能在共同的故事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此阿马蒂亚·森认为:
当我们审视世界历史之时,一定要清楚,我们所见的并非不同文明的截面抑或它们被一一分离状态下的历史。这一认识十分重要。因为文明间存在着可观的接触,它们彼此具有内在的联系。我以为世界历史并非一部文明史,它应当是有同有异、始终互动的世界多种文明的演变史。
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了解,"人类一家"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譬喻。不管这个家庭通常表现得多么功能不良,整个人类总是拥有共同的需求与关注,恐惧与希望。这些文物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先祖走出非洲,去往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不管是石头、纸、黄金、羽毛还是硅,人类必定还会不断创造出各种塑造或反映自身世界的物品,它们将帮助后人定义今日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