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通史——帝国传承:帝国的神话
中世纪的帝国不是新建的,而是老的罗马帝国:这是帝国传承理论的核心论点,即罗马帝国经希腊人传给法兰克人。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10世纪中叶,11世纪末得到广泛认可。弗赖辛的奥托(Otto von Freising)主教,霍亨斯陶芬王朝(Stauferkaiser)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Barbarossa)的叔叔和顾问,在12世纪中叶谈到962年奥托大帝的加冕时称其为权力的回归:罗马人的帝国在经过法兰克人和伦巴第人之手后,又还给了德意志人。或者像其他人所描述的,还给了法兰克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曾失去了这个帝国,现在又失而复得。
“帝国传承”的理论是政治神学,从而也是历史政治的一个经典范例。中世纪的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如此重视连续性——罗马帝国与中世纪帝国的同一性——的证据,是有其原因的,这种原因可以上溯到早期基督教时代。早期的基督徒,包括使徒保罗,曾希望能亲身经历“基督再临”——基督再次降临人世。当这种期望未能实现时,需要解释“基督再临的延迟”。在《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二章中(根据较新的神学研究中多数人的意见,这段文字并非出自使徒保罗),有以下极为重要的解释尝试:在基督再临之前,必有抵挡主的统治公开出现。也就是抵挡主的“大罪人,沉沦之子”,“阴险恶毒者”,他自称是神,其实是敌基督(Antichrist)的。虽然他那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可是还没有“显露”,因为有一个拦阻的势力:“拦阻者”(Katechon)。
根据《约翰启示录》——其作者是一位犹太基督教的巡回先知(不是耶稣的门徒福音传道者约翰)——敌基督是一个暴君。按照中世纪神父哲罗姆(Hieronymus)开创的阅读方式,敌基督是犹太人和异教徒的首领。其统治标志着一切世俗历史的终结,但这必须以“拦阻者”的消失为前提。954年,修士阿德索(Adso)——后来的蒙捷昂代尔(Montier-en-Der)修道院院长——写出了《有关敌基督的小册子》(Libellus de Antichristo),在此书中他认为扮演“拦阻者”角色的是从未完全灭亡,而且由法兰克国王们所继承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第四个世界帝国,在它之前有巴比伦、米底亚—波斯和马其顿世界帝国。从空间上看,这些世界帝国的交替意味着世界事件的舞台发生了从东向西的位移,从日出之处到日落之处。阿德索还没有做出这种论断,但12世纪中叶弗赖辛的奥托主教已然如是说。后者在其著作《双城史》(Chronica sive historia de duabus civitatibus)中把“帝国传承”学说与四大世界帝国学说联系起来,后者的渊源可上溯到《圣经》中先知但以理(Daniel)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释梦。只要最西边的最后一个世界帝国存在,敌基督就不会出现,历史也不会终结:这就是帝国神话的神学核心,这个神话在德意志引起的回响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强烈和持久。
- 西方通史——教派大分裂之征兆:教会统一的终结
- 西方通史——个体对抗机构:早期基督教开始自我世俗化
- 西方通史——未能实现的世界霸权:帝国的危机与衰落
- 西方通史——封建制度和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二元精神
- 西方通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市民阶层的出现
- 西方通史——神权与王权之争:教宗革命及其后果
- 西方通史——基督教化与十字军东征
- 西方通史——帝国传承:帝国的神话
- 西方通史——两位皇帝,一位教宗
- 西方通史——一个上帝,一个皇帝
- 西方通史——早期基督教:宗教的熔炉
- 西方通史——一神教作为文化革命:西方之东方起源
- 世界史纲——王侯的新教和人民的新教
- 世界史纲——纸是怎样解放了人类的思想的
- 世界史纲——大瘟疫和共产主义的萌芽
- 世界史纲——欧洲开始为自己思考
- 世界史纲——基督教和普及教育
- 世界史纲——吉卜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