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 Бepeг》剧情介绍与影评
《岸 Бepeг》剧情介绍与影评
1984 彩色片 138分钟
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西柏林电影公司/联邦德国电视台联合摄制
导演:阿·阿洛夫 弗·纳乌莫夫 编剧:尤·邦达列夫 阿·阿洛夫 弗·纳乌莫夫(根据邦达列夫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弗·热列兹尼亚科夫 主要演员:鲍·什切尔巴柯夫(饰尼基金) 娜·别洛赫沃斯基科娃(饰艾玛) 弗·高斯丘亨(饰梅热宁)
《岸》剧照
《岸》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追忆影片,追忆那难忘的、人的一生仅有一次的青春时代。战争无情地夺走了它,也夺走了与它共存的、动人而幼稚的、轻信而纯洁的初恋。
影片《岸》的主人公尼基金是一名苏联作家。应汉堡文学俱乐部的邀请,前往西德参加东西方作家“友好讨论会”。影片以尼基金到西德汉堡访问为情节主线,着重描写了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当时的苏军炮兵中尉尼基金在进驻德国某一城镇时,同当地少女艾玛的一段恋情。战争破坏了这一对年青人的幸福,战后的冷战又把他们分离在东西方两个世界。到了70年代,在“缓和”浪潮的冲击下,东西方实现了对话和交流,这对年近半百的情侣才得以重逢。
汉堡机场。一架巨型客机降落在停机坪上。联邦德国一家书店的女经理赫伯特太太手持写着苏联作家尼基金姓名的木牌,在迎宾大厅里迎候前来参加东西方作家友好讨论会的尼基金一行。
西德人是什么样的人,对于尼基金等人来说,基本上毫无所知。在国内时,他们没有探讨过这类问题。此刻,他们身处异国,发觉这里到处充满民族怨恨和“东西方之间”的“不信任感”。人们用“拒人千里,冷淡的目光”打量着他们。唯有眼前的这位赫伯特太太的微笑使他们感到些许温暖。赫伯特太太审视而深情地凝视着这位当年的苏军炮兵中尉,而尼基金却丝毫没有发现站在面前的这位端庄持重的中年妇女,竟是多年前经他相助才免遭侮辱,后来与他真诚相爱的德国少女艾玛。
……赫伯特太太家。一张旧照,几句问话,唤醒了尼基金沉睡多年的记忆,他仿佛回到了那个离别的时刻,回到了他初恋时的德国小镇柯尼斯多夫。那是26年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的事。在那场战争中,尼基金遭受过不幸和磨难,曾多次负伤。但他并没有向他所来到的这块土地发泄仇恨。就在这个小镇里,尼基金帮助了一个德国少女艾玛免遭侮辱;后来,这两个年青人的友谊发展成一对异国恋人的动人故事。在战争期间,在那不可避免的对抗里,在分裂、敌视和残酷中发生的苏军中尉和德国少女的爱情,似乎是难以置信的,不符合逻辑的、无法理解的现象。然而他们相爱了。这棵爱的幼苗企图冲破恐怖和不信任的高墙……此刻,苏联作家尼基金似乎听见德国少女艾玛在重复着她学会的一句俄国话:“瓦吉姆,亲爱的,别忘了我!”
透过主人公记忆的薄雾,银幕诗意地展现出年轻的苏联军官尼基金和德国姑娘艾玛稚嫩的爱情,展现出这对年轻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多年以后相逢时珍藏在内心的神奇迷离的虚幻感,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忙碌……
然而,男女主人公始终对战争记忆犹新。银幕在表现这一对异国恋人久别重逢的过程中,时时显现出战争年代的气息,把今天的现实与他们18岁时的世界进行强烈的对比。战争在柏林结束了,却没有在他们的心中消逝……
在尼基金的回忆里,战友克尼亚日科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战争结束前夕,克尼亚日科出于对人的信任和同情,曾以军衔和生命担保,释放了潜入苏军驻地,曾经参加过法西斯反动组织“狼人”的库尔特。胜利之后,在一次遭遇战中,当一伙法西斯宗教狂徒向苏联战士射出凶恶的子弹时,为了使那些受蒙蔽的德国青年免做反动信仰的牺牲品,克尼亚日科挥动着白手帕,只身穿过空旷的草地,想去劝说法西斯暴徒放下武器。他迎着敌人走去。一梭冲锋枪弹夺去了这位年轻的苏联军官的生命。他没有死在战争岁月,却牺牲在和平来到的时刻。
摄影机把尼基金从回忆拉回到现实。眼前这位赫伯特太太就是艾玛。20多年来,她一直沉湎于“怀旧”。她虽然已经40多岁了,但却还活生生地保存着多年以前那个18岁的少女艾玛的心,念念不忘那来自俄国的“少年骑士”。漫漫的长夜里,她不断地在心底呼唤:“只要俄国中尉回来,哪怕再打仗、再开枪……只要他再到柯尼斯多夫来……”她因爱尼基金而爱上了俄国,念念不忘尼基金当年教给她的俄语,甚至还梳起了俄罗斯式的发髻来迎接少女时代的心上人……赫伯特太太充满激情的目光,惶惑的微笑使尼基金确信,她就是他初恋的蓝眼睛德国少女。
今天的重逢虽然令人难忘,然而分离终究不可避免。飞机飞离汉堡,尼基金细细体味着他与艾玛在漫长岁月里复杂而痛苦的感情交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就在返回苏联的机舱内,尼基金心脏病复发。临死前,在一系列回忆与冥想中,一个思绪始终缠绕着脑际,挥之不去:在别人的痛苦面前感到负疚,对所有的人都心存怜悯。他从30年的切身体验中领悟到:人类出于“共同的本性”,都期望一个“幸福”的、“永恒和平”的彼岸。
影片结尾处,再次出现了苏军中尉克尼亚日科挥动着象征停战的白手帕迎着法西斯暴徒走去的情节。这一场景似乎在告诫当代人要反对战争,反对暴力。牺牲的战士希望当代人和后来者能够幸福地生活,和睦地相处,希望他们再也不要经受《岸》的主人公们所经受的磨难。
影片以主人公尼基金在梦游天国彼岸的幻境中死去而告终。
《岸》影评
《岸》根据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邦达列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拍摄而成。邦达列夫是苏联影坛经常与之合作的散文作家,曾因电影史诗《解放》和长篇小说《岸》连获苏联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他还将自己的几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热的血》和《岸》等。
邦达列夫是五六十年代之交苏联军事文学发展新阶段,即所谓战争题材文学“第二浪潮”时期出现的“战壕真实”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热的血》则是苏联评论界十分推崇的写战争的“全景文学”中的三部长篇小说之一(其它两部是西蒙诺夫的《最后的夏天》和恰科夫斯基的《围困》)。70年代中期,苏联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趋向,即把苏联卫国战争这段历史有意识地与苏联当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揉合在一起进行描绘。长篇小说《岸》就是第一部反映这一趋势并在其国内外发生广泛影响的作品。
作为一名写“战壕真实”的作家,邦达列夫对战争中的许多问题作出了新的解释,并且以杰出的艺术手法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他的作品往往着重描绘战争的残酷与个人幸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强调战争中难免的牺牲和死亡。在邦达列夫的作品中,战争的每一个最小的事件都包含着某个人的悲剧、某个人的灾难。这些特点在小说《岸》中也有一定的表现。《岸》是苏联文学作品中第一部意蕴“缓和”的长篇小说。当时,评论界一致肯定它是一部“非常富于现代性的作品”,“在缓和与和平共处的条件下,显得十分重要而有价值”。邦达列夫在谈及其创作动机时说:《岸》描写了“我们现代人——经历了卫国战争的艰苦征程、并且已经成熟了的定型的人”。
关于小说里的情节在银幕上的转述,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并没有作简单的仿造或图解,他们在小说《岸》浩繁的素材里选取了一条情节主线,即苏军中尉尼基金和德国少女艾玛的爱情历程。影片通过这一对异国恋人“火线爱情”的发生、发展及悲凉结局的描绘,突出了爱情幸福与战争苦难的冲突,渲染了战争的悲剧性,向观众提出了“人与动荡的世界”、“人在当代世界及当代世界在人心中”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等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原作的主题:人类出于“共同的本性”,都期望一个“幸福”的、“永恒和平”的彼岸。两位导演在银幕上把这一段异国恋情表现为似乎是与战争中种种丧失了人性的现象的一番较量,因此它必定包含着政治气息,潜藏着第二层意义,第二种氛围,第二个方向。导演认为,这就是“相互理解”。影片《岸》的戏剧性意义就在于尼基金与艾玛的不间断的联系:现代诞生于过去,过去又仿佛蕴藏着未来,两位主人公似乎始终处在战争环境和历史动力的作用下。
影片《岸》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导演设计了一种更为锐利明晰的结构,以强调小说中所没有的、纯电影化的、视觉上的寓意和思想,并以此作用于观众的感觉,仿佛作家构建小说的过程就在观众眼前展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说主人公尼基金所从事的职业本身。作为一名作家,尼基金必定具有观察世界、对世界作出思考和探索的本领。他能够把记忆中残存的片断与现实作比较。在尼基金的意识里,许多历史现象、生活现象和人物命运,是与形象体系的复杂联想有关的。因此,可以认为,正是主人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影片《岸》的风格特点、剪辑特点、造型处理以及影片的哲理性。影片《岸》中没有一般的“昨天”、“今天”、“过去”、“现在”等时间概念。影片的时间结构是连贯统一的。“历史”、“过去”、“记忆”、“今天”同样也是影片《岸》的形象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基石。原小说中有一段很严肃的关于记忆和时代的思考,但在银幕上,艺术家不可能把这段文字逐字逐句地再现,当然,如果需要,也可以用画外音来再现这段文字。但是,导演并没有使用这一手段。关于男女主人公在汉堡重逢的这段戏,两位导演是这样处理的:中年的尼基金和艾玛在分离近30年后在汉堡聚首,然后故事追溯到1945年的春天,少男少女初次相见。影片《岸》中,各个阶段的时间层次是相互交织的。导演在影片中把对过去的回顾表现得很突出,很强烈,又把今天的主人公对这种回顾的观察和思考表现得很敏锐,很透彻。当尼基金和艾玛走在今天的汉堡大街上时,他突然看见一对少男少女,长得和青年时代的他俩很相像。这也许就是尼基金与艾玛的青年时代的映照,然而又不是,因为这一对少年人的穿着和语言与青年时代的主人公们完全不同。尼基金的思绪与视线在这幻觉与现实之间游移,突然,一群小姑娘出现在他眼前,而在这一群女孩子中,观众认出了少女时代的艾玛。这种时间上的交叉重叠在影片《岸》中多次出现,使许多镜头充满了深刻的内涵:昨天和今天是统一的历史进程。
影片《岸》中,导演把文学形象在银幕上的变形也处理得新颖而别致。小说中对一只蝴蝶有过几行抒情的描写。正值春意盎然的时光,作为春天的象征,蝴蝶翩翩起舞。影片《岸》中,导演让这只蝴蝶飞往柏林上空,飞向战火纷飞的地方。这似乎意味着战争背离了自然。这时,画外响起了巴赫、瓦格纳、威尔第的乐曲。在这些著名作曲家充满人道主义思想和丰富的生活形象的音乐中,文学原作中诗意的寓意描写与银幕的视觉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
《岸》中使用了许多当年的军事记录片镜头,影片在西德实地进行拍摄时,有些场面是真实事件的记录,例如数千人参加的反战示威游行等等。
影片《岸》的时间跨度很大,因此给演员的表演造成很大的难度。饰演男女主人公的什切尔巴柯夫和别洛赫沃斯基科娃的出色演技使尼基金和艾玛身上出现了奇迹,表现出他们的人性本质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两位导演认为,没有这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影片《岸》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阿洛夫和纳乌莫夫被誉为苏联银幕上严丝密合的“二重唱”。30多年间,他俩合作导演了《古堡》(1954)、《保尔·柯察金》(1956)、《风》(1958)、《给初生者以和平》(1966)、《出逃》(1970)、《基尔的传说》(1976)、《43年德黑兰》(1980)等许多成功的作品。《岸》是他俩合作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1984年,就在《岸》的最后完成阶段,阿洛夫不幸病逝。其后,纳乌莫夫拍摄了纪念影片《亚历山大·阿洛夫》,讲述了阿洛夫的童年、少年和他与纳乌莫夫从青年时代开始的友谊及共同的创作道路。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