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开国大典》是中国当代电影名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也是20世纪中叶影响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198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李前宽、肖桂云导演,张天民、张笑天等集体编剧的故事片《开国大典》,对此作了艺术的全面而深刻的展示。
影片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重现了百万大军角逐的战场,各种政治力量的纵横捭阖和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开国大典》所要表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但它又毕竟不是一部文献片,而是一部故事片,这就必须以写人为主。我们看到,《开国大典》正是把人作为影片的叙事的中心来写。影片采用了在历史大框架之下写领袖人物的独特视角,在复杂纷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突出了作为两大阶级和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并以之为描写的中心,从而融巨大的历史内容于他们俩的性格、命运的交叉对应的表现之中,并通过他俩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辐射全局。
而影片在塑造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领袖人物上的突出成就,就在于:以普通人为参照,把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既是领袖也是普通人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他们既如同普通人一样,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员,同时又在历史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们作为领袖人物所特有的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他们既有真人、活人的血肉之躯,又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平凡的历史人物。
特别是影片在通过两种历史命运大决战的进程中,表现他们的政治气魄和历史决策的同时,着力加强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感情细节的具体描写,这应该说,是《开国大典》较之以往同类影片在刻画领袖人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与成就。
比如,我们看到,对于毛泽东,在影片中一方面写了他在一些重大战役、国共和谈以及和平解放北平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决策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伟大气度,同时,另一方面,也用较多篇幅,展示了有关他的一些充满人情味的日常生活情节与细节。如写渡江大战前夜,毛泽东彻夜不眠,身边烟缸里塞满了抽完的烟蒂,当秘书带着胜利渡江的捷报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时,却发现这时的毛泽东因疲劳过度,已在椅子上酣睡不醒……透过这一生活场面和细节,就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革命领袖在这场有关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运筹帷幄、艰难决策之勤苦与辛劳,令人为之感动不已。而同时,它也很好地表现了领袖作为与我们一样的普通群众的常人化的一面,使人感到无比亲切、可信。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情节与细节,在影片中还有不少。如警卫员抓紧在他繁忙工作中难得的空闲,为他仔细地梳头;写他耐心地劝回特意来北京“打秋风”、“开后门”,要官做的韶山乡亲;要儿子回家去看看外祖母;还写了他在开国大典前夕,独自外出逛街,在小饭馆里与老百姓一道吃面,吃完才发现身上没有带钱等,都很好地展示了领袖的常人化的具有个性色彩的一面。正是这样一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毛泽东,不再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从而使我们感到分外地可敬、可亲。
影片中对于蒋介石,我们看到,同样也不再是过去那种作为“反革命头子”的“漫画式”的处理。如影片中在揭露他残忍、毒辣、诡计多端、工于心计等反动政治手腕和面目的同时,也大胆地表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人化的情节和细节。写了他对故乡、对子女的亲情,写他去家乡祭祖,叩拜母亲的陵墓,拜谒南京中山陵,在庙中抽签,在家中听孙子背诗,拿饼干给饿哭了的孙子吃等等。特别是写蒋介石逃赴.....前专程告别故乡,他依依不舍地对故乡投下最后一瞥,神色黯然、眼神凄凉地准备登上停泊在远方海面上的“泰康号”军舰离开大陆等。这些细节都很好地揭示了蒋介石作为“这一个”的真实个性与情感,以及他作为一个失败阶级领袖的失落的心态。因而,使人感到这里的蒋介石也比较有血有肉,而不再是那种仅仅代表着一个“反动头子”的抽象的符号。这正如影片编剧之一的张天民所说的:“写毛泽东,把他从某种神坛上请下来,把他写成人;写蒋介石,过去是鬼面登场,现在也把他由鬼写成人。”(《真实作为风格——张笑天谈〈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在处理历史事件与人物二者的关系时,采用了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方式。因而,影片既突出了这场两种政治力量历史命运大决战的情节线索,同时又保证了对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主要核心人物的精心刻画。
我们看到,影片对这场决战的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和描述,一般以写意为主。如解放天津、北平,甚至淮海战役等大战役,都是点到为止,不作正面的全过程的展示。只有那些关系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才浓墨重彩地加以展示和描写。如对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和国民党军队死守长江垂死挣扎的表现等。但工笔描写的方法,又主要用于对这一事件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以及细节的描写上,并且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在事件中的使命与作为,而是致力于刻划人物在历史转折中的命运和心态。
例如,在解放军渡江战役前,写蒋介石巡视江防:出于对江防的担心,他亲临江防前线去巡查,恰逢江防司令李磨南与同僚们在要塞司令部搓麻将牌,输了,正自我解嘲地说什么“老头子把半个中国都输了,我这还叫输”。这时,蒋介石恰好视察到此,走了进来,李磨南等人张惶失惜,不知如何是好。可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坐下来,并提出与他们一起搓麻将,后来大获全胜。临走时,蒋介石将赢来的钱向李磨南等人的怀里一塞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这里透过蒋介石视察江防的这段情节,不仅反映了这一场历史事件,更为着重的,则是透过事件写了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写出了蒋介石对江防的担心,他笼络人心的手腕,善于心计的狡猾,以及在这场战争中的无可奈何的心态。
另外,我们看到,为了加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历史真实感,影片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片。全片使用当年的资料纪录片达15段之多。电影编导还匠心独运地将这些原始资料片经过茶色处理,与影片中拍摄的彩色片交叉、组接在一起,使之衔接比较连贯、自然,同时茶色又是时光流逝在照片上的年轮,也就更显得富于纪实感和历史沧桑感。
《开国大典》影片在结构上,也独具特色。
影片利用电影时空自由转换的优势,运用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使一些历史性事件在人物的对应中,构成戏剧性冲突。例如,影片开场:蒋介石发表《新年文告》,打算以退为进,而毛泽东则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针锋相对,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蒋介石派了宋美龄赴美国求援,一无所获,而斯大林支持中国革命派来米高扬,到西柏坡会见毛泽东等。这些本属枯燥的历史事件,由于以平行蒙太奇镜头加以表现,从而在对应对比中,使之获得了直观的可视性。再如,一些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生活场景,也由于对应性的布局而更显得相得益彰、精彩纷呈。在由西柏坡向北平飞驰的汽车上,传来毛泽东与小女儿的画外音:“爸爸,我们这是去哪儿呀?”“进城”。“进城干嘛?”“因为我们胜利了”;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蒋介石乘“泰康号”逃离大陆,向茫茫的大海驰去,传来的是蒋介石与孙子的画外音:“爷爷咱们这是去哪儿呀?”“很远的地方”“不回来了吗?“爷爷若回不来,你也会回来的”。在此,两组不同镜头和画外音,十分深刻动人地表现了一个开国元勋,一个亡国之君,二者迥然不同的情怀和他们强烈的心绪反差。
最令人难忘的是,这样一组平行蒙太奇: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后,思绪难平,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毛岸英:“千古兴亡也只有一条规律,得民心、顺民意者得天下,失民心、逆民意者失天下。”与此同时,在台北阳明山庄,蒋介石也告诫儿子蒋经国:“毛泽东有时比我高明。国父说过,天下大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两个领袖,一个胜利者和一个失败者“训子”的场面,出现了如此巧妙的对应和重合,特别是蕴含其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更发人深思,意蕴深远。
《开国大典》影片放弃了传统的敌我主次结构,而代之以双方并重的平行结构。特别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作为两种不同政治力量的代表,他们之间在影片中并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的冲突与交锋,但由于影片运用了平行并置的蒙太奇处理方法,却将这场两种历史命运的决战作了概括而形象的表现。这正是十分精彩而有独创性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