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车站》简介与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9 属于: 影视剧情

《两个人的车站》是苏联当代喜剧电影名作。

《两个人的车站》是苏联著名喜剧电影大师梁赞诺夫的代表作之一。

梁赞诺夫于1956年曾因拍摄了抒情音乐讽刺喜剧片《狂欢之夜》而一举成名。他善于把喜剧与其他样式相互渗透和结合,从而突破了喜剧的传统样式,更生动多样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他的喜剧片的特点是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性强、真实性与假定性相结合,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两个人的车站》是他导演的爱情喜剧影片三部曲:《命运的嘲弄》(1976)、《办公室的故事》(1977)、《两个的车站》(1982)中的第三部。这部影片曾荣获全苏影片最佳男女演员奖,并参加了同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展播,获得一致好评。

《两个人的车站》主要歌颂了两个普通男女在生活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美好爱情。影片叙述了一个莫斯科的钢琴师普拉东因妻子出车祸,代妻服刑,在乘火车回家乡与父亲话别的途中,与一车站的餐厅女服务员薇拉发生口角,以致“不打不相识”,两颗善良、纯朴、真诚的心相知、相爱了。影片生动并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他们俩从争吵到相爱的过程:他们两个都是生活中不幸的人,薇拉的丈夫对她不忠,普拉东的妻子则极端自私。普拉东感到薇拉与自己当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妻子相比,虽然文化素养不高,甚至有点粗鲁,但却是个善良、真挚、温存的女人;而薇拉也感到,普拉东与自己的前夫以及与目前正在追求她的列车员安德烈依相比,他是一个正直、有修养和情感丰富的男人。因此,他们俩之所以深深地相爱,并不仅仅只是出于相互同情各自的不幸遭遇,更是由于彼此都发现了对方的心灵的美好。

影片较好地塑造了男女主人公这两个普通人的形象,特别是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薇拉这样一个有着丰富性格色彩的劳动女性的形象。

薇拉最初给人的印象并不好,她粗鲁、无礼,在车站餐厅里,普拉东望了望那难以下咽的快餐,起身就往外走,而当时薇拉则拉住他非让他付钱不可,两人发生了口角,薇拉还叫来警察,从而使普拉东没有用餐,也被迫交钱。当普拉东由此耽搁了乘车时间,以致他要乘的那趟列车开走了时,薇拉还幸灾乐祸地大笑。但是渐渐地观众则开始发现薇拉性格的另一方面:心地善良、感情真挚。当她两次偷听普拉东给妻子打的长途电话,使她多少了解到普拉东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时,她的脸上立即表现出了同情、歉意和不安。下班后,她热心地为普拉东安排住处,没有安排成,自己也误了末班车,落得只好和普拉东一起在候车厅的长椅子上过夜。特别是当她了解了普拉东为妻子承担了车祸的法律责任,她深深为普拉东感到不平,谴责普拉东的妻子太自私。她安慰普拉东,为了排忧解愁,并饶有风趣地请普拉东与她一起共享“剩余佳肴”的晚餐,使普拉东原先郁闷沮丧的心情轻松愉快了许多。虽然普拉东和薇拉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文化水平更是相差较远,但是在普拉东最不幸的时候,他遇到了薇拉,而薇拉的真挚与善良,正是他那个文化圈子里的人身上所缺少的,因此普拉东对薇拉产生了深深的好感。

最后,我们看到,薇拉专程到劳改营房去看望普拉东,并且在劳改营附近的村子里租了一间房,等他去会面,给他带去了许多丰富的食品,更表现出了她的真诚善良和她对普拉东的一片真情。影片至此,普拉东与薇拉的结合,已经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和认可。

影片结尾,写他俩在那劳改村附近村子里的一间小房里,共同度过了美好的一夜,醒来时,已是差二十分七点。为了赶回营地,他们在茫茫的雪原上奔跑,几次跌倒了又爬起来;已经能望见劳改营的围墙了,而营内也已开始点名;但普拉东这时已精疲力竭地坐在雪地上,跑不动了;当听到围墙内点名,几次点到普拉东的名字时,薇拉急中生智地叫他拉起了手风琴,她用脊背支撑着普拉东,不让他倒下来,并鼓励他拉得响些再响些;终于劳改营中的中尉听见了手风琴声,欣慰地说:“他在这里,他回来了!”在朝阳照耀下,雪原里,普拉东和薇拉微笑着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影片在此,热情歌颂了这一对普通人的美好纯真的爱情。

影片《两个人的车站》通过普拉东与薇拉的这一爱情故事的线索,将歌颂与揭露相结合,还较真实地展现了苏联的广阔的社会生活面,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阴暗面”,

例如,车站警察玩忽职守,候车室里小偷肆无忌惮;餐厅服务质量低下,服务员私分“剩余佳肴”;“走后门”之风盛行等等,这些观众熟悉的生活现象,影片都以“纪实性”的手法,自然如实地加以表现了出来。因此,作为一部喜剧影片,它一方面透过“笑”,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在另一方面,它也使影片有可能在更真实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上来展现主人公的个人生活,从而赋予影片以真实的鲜明的时代感。正因此,我们说,《两个人的车站》乃是一部主题多义的影片,它既歌颂了普通中年男女纯真美好的爱情,又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影片具有较大的容量与信息量。它是一部时而令人发笑,时而催人泪下的独特新颖的悲喜剧。它通过地位悬殊的男女主人公个人坎坷命运的描写,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立体画卷。

影片中一些场面的安排,真实、细致,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普拉东与薇拉火车站分手的一场戏,画面上一列火车在天桥下向远方驰去,普拉东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乘客之中,而直面镜头的天桥上,薇拉正含泪奔跑而来……它就十分动人地表现了普拉东与薇拉他俩命运的多劫和爱情的炽烈、纯真!

影片最后,通过一个俯瞰镜头展示了白茫茫的雪野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普拉东和薇拉二人背靠背地坐在雪地上,手风琴正拉着悠扬的乐曲,这一镜头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二人的诚挚的爱情,似乎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在鼓舞和支撑着他们,显得生动、别致、匠心独具。

此外,在影片的摄影、音响处理上,也很有特色。我们看到,拍劳改营的每一个外景,都是在北方耀眼的阳光一片白色的背景下拍摄的,它给人们造成一种寒冷、被人抛弃、远离人群的感觉。

影片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车站及车站附近地区,影片在处理音响时,采用的都是同期录音,从而十分真实地重现了这个环境的嘈杂、忙乱和人来人往的流动性;背景中的广播声、各种嘈杂声、叫卖声,始终没有间断过,这都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和环境的真实感,使本片有可能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上,展现主人公的个人生活和命运。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