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之恋》简介与鉴赏
《广岛之恋》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名作。
这是1959年由法国与日本的两家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的一部影片。该片由法国著名的“新小说”派作家玛格丽特·杜拉(1914—1966)编剧,由法国“新浪潮”派中倡导“作家电影”的主将阿仑·雷乃(1922—)导演的。
所谓“作家电影”,强调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和表现。特别是这一流派的电影作家,他们为达到表现人物的复杂的心理世界而采用的新的表现手段,如意识流镜头、主观镜头、变速摄影、内心独白等,都突破了传统电影一元化的结构模式,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而阿仑·雷乃和玛格丽特·杜拉的《广岛之恋》,正是运用这些手法创造出来的“作家电影”,它被电影史学家们誉为西方电影从传统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一部“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
《广岛之恋》曾荣获1959年度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影片编剧玛格丽特·杜拉也得到1960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提名,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院并于1979年评选该片为“法国十大佳片”之一。
《广岛之恋》叙述了一个法国电影女演员到日本广岛参加拍摄一部反对战争和原子弹的影片,在拍摄期间,她与一位日本建筑工程师相遇、相爱,乃至发生了两性关系。他们双方均系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因而女演员也知道这种关系不合法,不可能持续下去。这种“好景不长”的现实,使她想起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法国后,她曾与一个德国士兵之间发生的同样爱得难解难分的“短暂的爱情”。那次她与那个德国年轻士兵的爱情,由于不久就被法国“反击队”发现,那个德国兵即被“反击队”打死,同时也惩罚了她的“通敌行为”。影片由始至终在叙述这个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工程师的短暂的爱情的过程中,则时时“闪回”二战时期,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灾难,以及女演员在德军侵占法国时,对与那个德国士兵的情感生活的一些片断的“往事”的思考和回忆。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的叙述结构,而采用了双线或多线情节交叉、声画同步或非同步手法,将片中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不断地交替与转换。例如,女演员怀中正拥抱着那个日本工程师,头脑中却想着过去与那个德国士兵的初恋的情景,银幕画面上展现的是二战期间的法国,而音响却是发自现实中的广岛……
特别是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闪回”的表现手法。有一个镜头是这样的:早晨,法国女演员从旅馆的阳台回到房间,正看到此刻她的情人日本工程师还睡在床上,他的一只手在睡梦中微微的颤动着,而下边一个镜头立刻就转切到当年那个德国兵正倒在地上,在临死前他的一只手正在痉挛的情景,接着镜头又转回到女演员表情痛苦的脸。这几个进行快速的时空切换的“闪回”镜头,就很好地表现了女演员当时的所思、所想——现在与过去的情景同时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从而,出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百感交集的心理活动,内心的情绪变化、复杂的潜意识心理。这是在电影中最早出现的“闪回”的手法,它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具有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
我们看到,现实、回忆、幻觉,这三种不同的时空的视觉形象,在《广岛之恋》中形成了心理的“现实世界”。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完全是心理化的,可以任意扩展、延伸或者相反。由于影片中这种时空的交错,就使心理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破,观众在导演的引导下,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往返于现实、回忆与幻觉三个不同的时空之间,正如一位电影史学家所说:“就连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了。”
此外,在《广岛之恋》影片中,电影编剧杜拉,还把她创作“新小说”的文学语言带进了她构想的影片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那些大段的内心独白,祷文式的叠句,咏叹式的朗诵,以及感情浓烈而铿锵的对白语言,这些也都是在《广岛之恋》这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在以往电影中所难以见到的一大特色。
最后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广岛之恋》这部影片,除了在艺术上,如上所述,以它那时空交叉的独特的结构和现实画面与听觉语言巧妙结合的叙事技巧,以及影片中人物的富有特色的文学语言外,就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看,它也不像过去一般的传统电影那样思想内容直白、单一,而表现得暧昧和多义。也正因为这个原故,所以这部影片在问世以后,就曾引起了各国评论家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争议。
例如,对于《广岛之恋》影片的主题,有人认为是“爱情”,有人认为是“反战”,也有人认为,它是“忘却”等等。我们认为,这部影片涉及到了爱情、战争、和平等多方面的内容,主题并不是单一化的。因此,我们似乎不应给它简单地套上一个思想标签。从整个影片的主要内容来看,它既写了一个爱情故事,却又折射了战争。它把战争给广岛人民带来的灾难与不幸同法国女演员在爱情问题上的悲剧遭遇结合了起来,把个人的爱情悲剧同广岛原子弹炸后造成的集体悲剧结合了起来,从而告诉我们是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爱情和幸福!另外,由于影片中写法国女演员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是在两国交战的特殊时期发生的,因而它既是纯洁、美好的,但却又是不容许和有罪的。因此,影片在这里,实际上还进一步向观众提出了战争与和平、个人爱情与民族情感这样哲理性的问题让人们去思考。影片中还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白,多次提出了对“往事”的“忘却”的话,它实际上既是在告诫人们要警惕“忘却”,不能忘记昨天的战争和不幸,忘记就意味着历史的重演。但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明“忘却”又是必然的,“忘却”个人的某些痛苦的“往事”,正是为了更好地去面对和追求未来。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作者的辩证的哲理性的思考。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无名无姓,只是一个法国女人和一个日本男子,影片中只用“她”和“他”来称呼,显然,作者在这里实际上也是有意为之,使人物抽象化,从而使影片具有更为普遍性和概括性的意义。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