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剧情介绍与影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9 属于: 影视剧情

《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剧情介绍与影评

1930 黑白片 130分钟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编剧:刘易斯·迈尔斯通 科斯维尔·安德森等 摄影:阿瑟·爱迪生 主要演员:路易斯·霍尔黑姆(饰卡钦斯基) 刘易斯·艾伊利斯(饰保罗) 拉塞尔·格里森(饰穆勒) 沃尔特·布劳恩·罗杰斯(饰贝姆) 本·亚历山大(饰凯姆里希)

本片获1930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奥斯卡金像奖

《西线无战事》剧照

《西线无战事》剧情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和俄、英、法联盟军在东西两条战线同时展开激战。

在德国后方的一个小镇上,狂热的战争喧嚣和一队队开赴前线的士兵的脚步混合在一起,使战争的疯狂达到了高潮。就在此时,在小镇上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戴着一付眼镜的康托莱克校长正在向自己的学生们进行着战争演说。他鼓励自己的学生们报名参军,为德国做出牺牲。血气方刚的保罗、贝姆、穆勒等青年学生在他的煽动下禁不住热血沸腾,纷纷报名参军。

青年们的热血很快就在新兵训练营被浇了一头冷水。在那里,他们过去的邻居、邮递员西姆斯托斯成了他们的长官。西姆斯托斯每天让他们在泥泞的地上趴下又起来,还不断对他们进行辱骂。不堪受辱的保罗和同伴们终于找到了一次机会,把西姆斯托斯痛打一顿。

严格而又残酷的新兵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保罗和同伴奉命开赴西线。初到部队,他们就品尝到了战争的严酷。浴血奋战的士兵们甚至连基本的食物都得不到供应。刚刚报到的新兵们不得不自己掏钱从老兵手中买到了自己的第一顿饭。好在战友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的。老班长卡钦斯基很快就得到了新兵们的信赖,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在前线,保罗和战友们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架设铁丝网。在隆隆的炮声和夜色里,卡钦斯基告诉他们,大口径的大炮不可怕,它们的射程远,一般都会越过前沿阵地打到后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射程较近的小口径火炮。仿佛是为了证实卡钦斯基的话,顷刻之间,士兵们就开始听到炮弹在近距离的呼啸。士兵们纷纷逃入战壕,跑在后面的贝姆双眼不幸被流弹击伤,大叫着倒在地上。保罗不顾一切地冲出战壕,把贝姆拖了回来。但贝姆还是很快便死去了。

炮击越来越激烈了。初次经历炮击的凯姆里希忍受不住那种夺魂慑魄般的恐惧,跳出战壕,疯狂地乱跑起来,结果被对方的弹片击中。

真正的激战是在白天开始的。守候在战壕里的德军士兵用机关枪向冲上来的法国军队猛烈扫射,前赴后继的法国士兵则不顾一切地冲入战壕。双方在惨烈的扫射和肉搏中结束了一天的战斗。前线在士兵们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之后,终于又暂时归于平静。

战斗结束后,保罗和战友们前往医院看望凯姆里希。刚刚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的凯姆里希正委屈地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手表不见了,这时,他突然又发现自己的一条腿也不见了。原来医生已经给他做了截肢手术,他的左脚已被锯掉了。同去的穆勒看到了凯姆里希那双漂亮的长筒靴已经没用了,便请求凯姆里希把靴子送给他。穆勒如愿以偿,但凯姆里希的生命却已到了最后一刻。保罗无奈地目睹着自己的伙伴在医院里死去。

穿上新鞋子的穆勒兴奋地走在队列中,但这双靴子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很快,穆勒就在一次战斗中中弹死去,那双长筒靴又被另一个士兵穿在脚上,而他也很快死于非命。

又一次惨烈的战斗开始了,法军很快便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在搏斗中,保罗用匕首刺中了一名法国士兵的胸膛。他眼看着那名士兵瘫倒在战壕中,慢慢地死去。第一次面对面杀人的保罗不知如何是好。他大声呼喊着请求对方的原谅,接着,他在对方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他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一种罪恶感使保罗的精神几乎崩溃。

在战争的间隙中,保罗的部队来到一个小镇上休整。一天,他和同伴在一条小河里洗澡时,被对岸的几个年轻的法国姑娘吸引住了。他和同伴拿出战争中极度缺乏的食品诱惑对方,很快就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晚上,保罗和同伴们渡过河去,受到了姑娘们的热烈欢迎。

新的战役又开始了,保罗在战斗中负了伤,被送进医院。他的战友奥巴托也被截了肢,同屋的士兵的不断死去使保罗饱受刺激。但他终于活了下来并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次回家的机会。

在家中,保罗终于见到了妹妹和病中的妈妈。令他感动的是,细心的妹妹还把他们共同采集的蝴蝶标本装饰在保罗的房间里。在家乡,保罗又来到当年的学校,想看看昔日的教室。在这里,他又见到了校长康托莱克。后者正在向一批新的学生灌输着他的沙文主义理论。他看到保罗,立刻把他作为榜样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并让保罗给新学生们讲讲为国牺牲的意义。保罗早已看清了战争的真相。他所说的只是:“我没法告诉你们什么,战争就是互相攻击,就算你没被杀死,也会偶尔被干掉。仅此而已。”

但是,没有人愿意听这些话,那些年轻的学生们甚至骂他是胆小鬼。尽管德国实际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那些不明真相的生活在后方的人们仍然在天真地幻想着何时进攻巴黎。保罗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充满谎言的环境里呆下去了。在前线,至少没有人说谎话。于是,他没等假期结束就提前返回了前线。

正像一个在医院里认识的老兵对保罗说的:“每个人都会死得那么快,连认识他们的时间都没有。”当保罗在前线找到自己的中队时,他发现坐在屋子里的大部分都是稚嫩的新兵。原来,在不久前的一次战斗中,许多战友送了命。惟一令保罗感到安慰的是老班长卡钦斯基还活着。然而,就在他们刚刚见面不久,卡钦斯基就被飞机炸伤了。在保罗背着卡钦斯基返回营房的路上,又一串飞机的机枪子弹射中了他背上的卡钦斯基,保罗的最后一个朋友终于也死在了战场上。

1918年秋天,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前线变得似乎比以前寂静得多。士兵们在用铁锹加固着工事,保罗则独自蜷缩在沙袋后面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忽然间,他从沙袋的射击孔里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只美丽的蝴蝶。保罗兴奋起来。他伸出手去,想捉住那只蝴蝶,送给自己可爱的小妹妹。但就在这时,阵地对面的一名法国狙击手已悄悄瞄准了他。

一声清脆的枪响,保罗伸出的手突然停了下来,接着,那只手缓缓地张开,垂了下去……

士兵们又上路了。他们不断回望的身影和墓地里一眼望不到头的白色十字架叠印在一起,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悲剧。

《西线无战事》影评

《西线无战事》是根据德国著名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在小说最后的章节中,当保罗死在法国士兵的枪口下时,小说的作者写道:“然而,在这一天的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分明写着:‘西线无战事’。”这一结束语被作为书名(同时也作为片名),它和保罗的死被并列在一起,表达了战争和牺牲的无谓,强烈凸现出这部作品的反战主题。

本片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和小说作者雷马克都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迈尔斯通在影片中又揉进了自己当年在西线服役时的亲身体验。他在影片中以强烈的反战倾向和高度现实主义的风格,通过大量生动的情节和发人深思的细节,再现了那场灭绝人性的战争,并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银幕形象。

本片堪称早期电影史上一部具有史规模和气势的反战影片的经典。它在情节上按照时间的线索,从保罗及其同学共同参军、进入新兵营、走上前线,直至其同学一个个阵亡到保罗自己负伤、回家、归队,最终在冷战中死于西线,描写了一代被卷入战争中的德国青年的悲剧命运。而在结构上,影片又可以被划分为四个完整的组成部分,即一、新兵参军服役,二、到达前线,三、各种战争的事件,四、保罗回家,并在犹豫中回到前线和最后的死亡。通过这四个组成部分的展开,迈尔斯通以战争本身和战争间歇期间故事的交替发展,不但描绘了战争本身的残酷(其中不乏壮观的战争场面),同时更是清晰地勾画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它从青年们参军初期的战争狂热到初至战场后第一次看到战争的冷酷的事实,再到保罗的同学在战场上死去和保罗第一次面对面地杀死“敌人”,直至保罗一人孤身重返战场,此时的保罗成为当年那批热血沸腾的德国青年的一个缩影的代表性形象。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之后,他已不再有当初的狂热和英雄主义的梦想,而仅仅成为一个身心疲惫和被死亡夺取灵魂的职业士兵。这一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发展历程和影片开始时气宇轩昂从街头排队走过的士兵以及那位康托莱克校长狂热的演说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凸现出了强烈的反战主题。

作为有声电影初期的作品,迈尔斯通对电影叙事艺术的把握达到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境界。影片画面和镜头的表达极其简练同时又富于感染力。迈尔斯通对战争的描述中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把有声片初期罕见的大场面画面和一个个精练的细节出色地结合起来。使故事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进展中不断突然把观众带入震撼和意味深长的回味之中。在战争场面的描绘中,迈尔斯通多次运用升降机拍摄,并成功地运用了后期配音的方法,而在这些场面中动用的群众演员多达2000余人。特别是影片中段那场表现机关枪扫射的段落,移动的摄影机沿着平行线扫过一个个被打倒的法军士兵,同时画面中不断插入德军枪手扣动扳机的近景和特写镜头,这一细节画面和移动的全景场面的结合成为对战争的残酷和噬血的一次极富概括性的表现,即便在今天,它也仍称得上是电影史上关于战争描绘最经典的场面之一。其实,迈尔斯通在影片里于整体的把握中对细节的凸现贯穿于从故事的情节到具体的画面的方方面面。如片中保罗第一次面对面杀死了一名法国士兵之后,迈尔斯通并没有止步于这一战场的搏斗,而是继续转入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保罗在士兵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张他妻子和儿子的照片。这一细节在转瞬之间便将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对立转化为战争本身与和平生活的对立,使画面的意义得到隐喻式的升华。而它同时也成为保罗对战争认识的一个转折点,保罗此时已不再想着如何去为同伴报仇,而是跪在地上发出了如痴如癫的忏悔。片中另一个令人沉思的细节是凯姆里希的那双靴子。凯姆里希在临死前将自己心爱的长筒靴送给了好友穆勒,但不久穆勒即在战场上死去。靴子转到了下一个士兵的脚上,但它仿佛也把死亡的厄运同时传递了下去。直至它最终又被送给了保罗,使保罗也终于成为平静的西线的死亡者。在这里,长筒靴当然不是一种关于死亡的咒语,它通过对主人公们共同命运的串联,成为一种通往死亡之途的象征。而片中最富电影化的细节则是在影片最后保罗中弹身亡时的那个画面。在这里,迈尔斯通并没有用通常的方式直接展示保罗的死亡,他仅仅通过一个细部的特写镜头拍摄了保罗的手的颤动和猛然垂落,主人公的命运便到此戛然而止。这一表现死亡的画面无疑具有某种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它紧随影片的主题,化惨烈于平淡,变牺牲为无谓,使观众深深体验着在残酷的战争中人的生命的脆弱。

《西线无战事》在早期电影制作技术的成就也使它成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影片中宏大的战争场面远远超过了其前的默片时代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部著名的战争影片《大阅兵》。为拍摄好战争场面,迈尔斯通在当时运用了大量有声片初期具有高难度的技术手段,它不但是最早使用移动摄影机的有声片之一,而且第一次在有声片中使用了巨型起重机摄影吊臂,以力求拍摄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战争场面。

《西线无战事》不仅为迈尔斯通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的金像奖座,也同时为他建立起了国际级导演的名声。本片一直被公认为是他成就最高的电影。影片同时还造就了一批电影史上的著名人物。迈尔斯通在片中并没有使用当时的明星级演员。而片中卡钦斯基的扮演者路易斯·霍尔黑姆则因此片而成为当红的明星。后来好莱坞的著名乔治·顾柯也因本片而开始其银幕生涯。他在本片中担任对白导演,负责对演员的口音进行训练。

作为一部倾向鲜明的反战电影,《西线无战事》也是第一部把德国士兵仅仅描写成一群“被吓坏了的孩子”的影片。它所具有的意义和引起的反响也称得上空前的。影片上映之后立刻被一些亲德国的国家所禁映,而在德国,后来担任了宣传部长的戈培尔不但发表连篇累牍的讲演痛骂影片侮辱了德国军人的荣誉,而且亲自带领冲锋队冲进柏林的少数几家敢于放映这部影片的影院,向银幕上扔砖头,并向观众中抛和老。影片很快便在德国遭到禁映,同时,对小说作者雷马克的迫害也不断升级。它使雷马克最终不得不离开故乡移居美国。与此同时,在美国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当时的好莱坞电影技术协会主席皮斯就声称应在美国禁映该片,因为它将削弱公众对军队与政府的信任。但支持影片的呼声也同样强烈。著名的《娱乐》杂志刊登文章呼吁国际联盟权力支持这部影片的上映,并呼吁“将影片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永远上映,直到战争永久告别人类!”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