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排 Platoon》剧情介绍与影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9 属于: 影视剧情

《野战排 Platoon》剧情介绍与影评

1986 彩色片 113分钟

美国奥立安影片公司/赫姆代尔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奥立弗·斯通 摄影:罗伯特·理查森 主要演员:汤姆·伯兰格(饰巴恩斯中士) 威廉·达夫(饰伊莱亚斯中士) 查理·西恩(饰克利斯·泰勒) 弗莱斯特·怀塔克(饰哈洛德) 弗兰西斯科·奎恩(饰拉哈) 约翰·麦克金利(饰奥尼尔中士) 理查德·埃德森(饰桑尼) 凯文·狄(饰巴恩尼) 莱基·约翰森(饰朱尼尔) 凯思·大卫(饰金) 约翰尼·德波(饰勒纳) 大卫·内多夫(饰泰克斯) 克·莫赛斯(饰沃尔弗中尉)

本片获1986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乐四项奥斯卡金像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金球奖

《野战排》剧照

《野战排》剧情简介

1967年9月,柬越边境。

一架美式直升机把美国陆军某部第二纵队的一个小分队载到了越南,从机舱里走下来的有自愿报名参军的新兵克利斯·泰勒。一踏上越南土地,他看到的第一个景象是一排排装在塑料袋里等待运回美国的阵亡军人尸体,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先期到越作战的美国兵怪声怪气的欢迎辞:“欢迎弟兄们来越南,这可是个好地方啊!”一个黑人士兵冲着克利斯嚷道:“看他长得像戏子似的!”视他如同异类。在通往驻地的路上,丛林中闷热的气息,不离周身的荆棘,让克利斯喘不过气来。行走间,他看见一堆毒绞缠在一起,恐惧和恶心使他禁不住呕吐起来。他疲惫地坐倒在地上,又发现脖子里爬满了山蚂蚁。伊莱亚斯中士和卫生员过来帮助他卸掉沉重的背包,并善意地提醒他行军时一定要轻装。

克利斯来到越南已经一个星期了,每天都要行军,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点。克利斯最怕被分派去开路,这一星期里他已经被派三次了。丛林中,他神情恍惚,三英尺以外的东西都看不见。到了宿营地还要卸弹药,挖工事。没有人理睬他,没有人告诉他该干什么,没有人告诉他身处何地,甚至没有人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克利斯给祖母写信说这个充满对立的地方就是地狱,他开始觉得到越南来是个错误。

战事频繁,第一小队损失惨重,巴恩斯中士、伊莱亚斯中士、奥尼尔中士和沃尔弗中尉商议决定搞一次伏击。这次任务本该轮到奥尼尔他们班,可奥尼尔说他们班都是老兵,该让伊莱亚斯班的新兵去练练。巴恩斯决定让伊莱亚斯班去执行任务,但奥尼尔自己必须去。沃尔弗中尉提醒巴恩斯应该由他来指挥,巴恩斯很不以为然。伊莱亚斯逐个检查了新兵的装备,嘱咐他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大声喧哗。伏击多在夜里进行,由一名士兵站岗,发现敌情则拉地雷并敲三下叫醒其他伙伴。雨夜,轮到克利斯值岗,他想着给祖母写的信,神思恍惚,精神怎么也集中不起来。山蚂蚁爬满了他的耳朵和脖子,他戴上雨衣帽子护住头脸。朦胧中他看见越共向他走来,一个,两个,三个……初次遭遇越共,克利斯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竟然忘记拉响地雷。轰……越共踩上了地雷,顿时火光一片,双方交起火来。激战中,小分队另一名新兵迦德纳被打死,克利斯也负伤住进医院。

从医院返回部队,奥尼尔中士分配克利斯和黑人士兵一起掏厕所,金一边干活儿一边发牢骚:“政治是他妈金钱的女佣人!”他计算自己还有39天就服役期满,不禁为自己庆幸。克利斯想到自己还要在越南呆上332天,心中十分惆怅。交谈中,几个黑人得知克利斯不仅是自愿来越南的大学生,而且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大惑不解,但他们被克利斯的天真和坦诚感动了,并友好地邀请他晚上一起到俱乐部去玩。

当晚,克利斯随金一起来到俱乐部,所谓的俱乐部是一处修筑坚固的工事。作为见面礼或日接受克利斯这个“上等人”成为他们团体中一员的仪式,他们给他吸了大麻。初次吸毒的克利斯被呛得咳嗽起来,伊莱亚斯关心地问他的感受,克利斯说感觉很好,受伤的脖子也不疼了。伊莱亚斯说感觉好就足够了,吸了这个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俱乐部里十分热闹,以黑人为主的一群士兵围成一圈跳舞,他们把克利斯也拉了进去。巴恩斯和奥尼尔等一伙白人在玩牌,显然他们看不起黑人,对于沃尔弗中尉的离去他们也不满意。佛罗里盖斯伏在耶稣圣像下祈祷,桑尼在锻炼身体。还有听音乐的,几乎所有小分队成员都以各自的方式在俱乐部里得到调整。

1968年元旦,越柬边境战事连连,美军在那个地区扔了很多炸弹,小分队像鬼魂似地在丛林中频频伏击敌人。在一次伏击中,他们发现一处暗堡,伊莱亚斯率先钻了进去。地堡里亮着灯光,空无一人,地图摊开在地上,锅里的水冒着热气,显然越共刚离开不久。巴恩尼发现一个铁盒子里放着大批重要文件,就想带走它们。可就在他搬起铁盒的瞬间,地雷爆炸了,巴恩尼被炸死了,两个士兵被炸伤了。这时他们发现到处是地雷,寸步难行,小分队紧急呼喊工兵救援。继续前进时,不见了曼尼,当他们接近一个村子时,发现了曼尼的尸体,他的喉管被割断了。大家无言,只有巴恩斯说了一句:“这些畜生。”

忽然他们发现有人朝一个村子跑去,巴恩斯一枪打死了他,小分队进了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小分队的到来打破了村人的宁静,他们强迫村民走出地窝,一时间大人哭,孩子叫。地窝里一个独腿男人和一位老妇人被吓得不知所措,小分队搜出四支机枪和大量的大米,独腿男人只是傻笑,这更激怒了克利斯,他用枪朝着独腿男人站的地上一阵射击,独腿男人用单腿跳来跳去弹药和泥土混在一起,老妇人吓得哭个不停。扫射后克利斯自己忍不住哭了,奥尼尔说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桑尼用枪托打倒独腿男人,然后朝他脑袋砸了下去,刹那间脑浆、血浆四下飞溅。桑尼还不解气,声言要把全村人都杀死。这时一个士兵把村长带到巴恩斯面前,巴恩斯问他武器、大米和村里的情况,村长说他是北越人刚刚任命的村长,对村子里的情况一无所知,这让巴恩斯很生气。村长的妻子见巴恩斯一个审问她丈夫,哭喊着为她丈夫辩护。持续的哭喊声惹恼了巴恩斯,举枪打死了她。村长的女儿惨叫着喊她的妈妈,村长怒向巴恩斯喝道:“你这个强盗!”就在巴恩斯要打死小女孩的时候,伊莱亚斯赶来制止了他。伊莱亚斯边喊“你们是枪杀队吗?”边向巴恩斯扑去,两人扭打在一起。身强力壮的巴恩斯不断向伊莱亚斯挥拳,众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他们两人分开,伊莱亚斯声称要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一直在现场观战的沃尔弗中尉命令小分队撤离现场,烧掉村子。一时间,整个村子成了一片火海,小分队押着村民走开。路上克利斯看见几个小分队士兵强暴两个越南小女孩,愤怒地把他们扯开,救下小女孩。有的士兵还怪克利斯多管闲事,说这是对付越南人的一种办法。身后传来村子里的一阵阵爆炸声……

回到驻地,伊莱亚斯向哈里斯上尉汇报了刚才的情况,哈里斯上尉认为如有无故杀人者,要送交军事法庭,但是现在他需要所有的人参加战斗。

村民的无辜被杀在小分队中引起不同反响,朱尼尔说不能想像基督徒会屠杀无辜的平民百姓,有人则说谁也别惹巴恩斯,谁惹他谁倒霉。而参与杀人的桑尼和奥尼尔则公开站在巴恩斯一边,并扬言要除掉伊莱亚斯。目睹事情经过的沃尔弗中尉想息事宁人,还安慰巴恩斯说没有证据是不能上军事法庭的。沃尔弗中尉的立场不仅让巴恩斯理直气壮,还增加了他对伊莱亚斯的敌对情绪。

晚上,克利斯和伊莱亚斯在一起聊天,问到他同巴恩斯的关系,伊莱亚斯说巴恩斯很任性。说到自己时,他说1965年以前他也是这样,可现在不是了。他说他们的国家太霸道了,该受到惩罚了。

形势对美军越来越不利,巴恩斯和伊莱亚斯越来越对立,小分队内部明显分成两派,敌对情绪很严重,全队士气低沉。一次行军时,遭遇越军伏击,小分队被越共包围,伊莱亚斯请求沃尔弗中尉准许他去引开敌人,以便让小分队突围,但他请求沃尔弗中尉火力掩护。在讨论行动方案时,巴恩斯又同伊莱亚斯争论起来。沃尔弗中尉要求上级炮火支援,不一会儿,炮弹在小分队四周炸开,小分队自己也处于美军炮火的覆盖之中。巴恩斯怒斥沃尔弗,请求终止炮击,他让沃尔弗带小分队转移到第三小队所在地,一人留在原地,然后再次请求炮击。别人提醒他伊莱亚斯还在掩护他们突围,巴恩斯说他去找。在美军炮火掩护下,小分队突围成功了。克利斯不放心伊莱亚斯,返身又进了丛林。孤身奋战的伊莱亚斯不顾自身安危,机警地与越共周旋,一枪击毙一个越共,就在他成功地摆脱越共追击时,遇到了正在寻找他的巴恩斯。狭路相逢,巴恩斯向他的对头举起了枪。枪响了,伊莱亚斯应声倒下。巴恩斯原路返回时,撞上前来寻人的克利斯。克利斯见巴恩斯独自一人,就向他询问伊莱亚斯的去向。巴恩斯声称伊莱亚斯被越共打死了,前面都是越共,赶快回去。来接小分队的直升机嗡嗡作响,克利斯只得跟着巴恩斯归队。就在直升机即将飞离硝烟未平的战场时,克利斯一眼看见被越共紧紧追赶的伊莱亚斯。克利斯大声呼喊让飞机掉头救人,但身负重伤的伊莱亚斯终究未能脱逃越共的追击,小分队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在越共的枪下,直升机呼啸着从伊莱亚斯身上飞过,克利斯与巴恩斯怒目相视。

晚上,俱乐部里依然灯火通明,可是没有了往日喧闹的场面,伊莱亚斯的死让小分队里他的追随者们心情沉重。但如何对待这件事和巴恩斯,还是两种意见。巴恩斯来了,还是那么盛气凌人。他说伊莱亚斯是个没用的家伙,无条件服从命令的才是好兵,不服从命令军队就得完蛋。他说:“你们这些烟鬼想用大麻来逃避现实吗?我不想逃避现实,我就代表现实。”他还挑衅说:“你们想为伊莱亚斯报仇,你们六对一,有种的上啊,杀了我吧。”克利斯扑了上去,很快就被巴恩斯压倒在地,用刀对准了他,在众人劝说下巴恩斯才松了手。他轻蔑地对他们说:“死亡,你们见过吗!”

第二天,小分队又被派到那个村庄附近,离柬埔寨只有2公里,他们仿佛又回到犯罪现场。在这个山谷中第一中队损失惨重,第三中队死了很多人,小分队埋伏在这里待命。休息时,金劝克利斯少抽些烟,他说克利斯同刚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像个男子汉了。他发现克利斯不再给祖母写信,就劝他振作起来。说话间,奥尼尔通知金服役期满立刻随飞机回国,俩人依依惜别。朱尼尔双脚打满大泡,疼得躺在地上大叫,巴恩斯恐吓他说让奥尼尔找些蜈蚣来放在他脚上,再找些蚂蚁放到他裤裆里,朱尼尔只好告饶回到掩体里。奥尼尔还有三天就到休假日子了,他的妻子快要生产了。他恳求巴恩斯准他与金同乘一架飞机提前回国休假,被巴恩斯一口拒绝。

越共炮火大面积封锁小分队掩体所在地区,大批越共军队正向这里出击,眼看掩体里已经不安全了,克利斯建议赶紧离开此地。他对着攻上来的越军一阵扫射,还与对方展开肉搏。朱尼尔被越共的人海战术吓呆了,还没等他逃跑,就和桑尼一起被打死了。大批越共围上来了,奥尼尔拉过桑尼的尸体挡住自己幸免一死。小分队仅剩的几个人顶不住越共的强大攻势,沃尔弗中尉向上级呼叫请求撤退,但哈里斯上尉说没处撤,他们也处于越军的包围中。哈里斯上尉向总部请求炮火覆盖阵地,全体进入地堡。激战中,克利斯找到巴恩斯,打红眼的巴恩斯发疯似地举枪朝克利斯扎去,就在这时,低空轰炸的飞机炸倒了他。狂轰滥炸过后,丛林恢复了平静,负伤的克利斯醒了过来。他看见负了伤的巴恩斯,就捡起一支枪。巴恩斯见是克利斯,命令他去找卫生员,克利斯举枪结果了他。

美军的装甲车在打扫战场,装甲车像推土机那样地堆积着尸体。奥尼尔爬出掩体,弗朗西斯自己用刺刀扎伤了腿。死里逃生的奥尼尔刚缓过气来就接受了哈里斯上尉的命令:让他负责第二小队。克利斯被放在担架上抬上归国的飞机,望着地上成堆的死尸和留在阵地上的美国军人,克利斯举手向他们致礼,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越南。

伴随直升机沉重的轰鸣,响起了克利斯的画外音:“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自己和自己进行了一场战争,敌人就在我们中间。我的战争结束了,但却令我终生难忘。伊莱亚斯和巴恩斯,或许他们之间的对立还将继续下去。有时候,我仿佛觉得是他们二人中间的孩子,而他们是父亲。作为幸存者,无论如何是要承担义务的,向后人讲述那场战争的所见所闻,努力在今后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真谛和真诚。”

《野战排》影评

这是被称为“第一部关于越南的最忠实的影片”。影片面世后,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历史和政治的真实性方面,都引起美国政界人士、退伍军人乃至普通公民的深切关注。

在近30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企图摧毁越南的革命政权,先是在1946年支持法国人重新征服印度支那,继而进行所谓的“低强度战争”,即利用当地部族进行作战,最后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干涉。先后有300万美国人被送往越南去进行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美国在越南投下的炸弹,比其二战中在世界各地投下炸弹的总和还要多三倍。3500万人口的越南就有近30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

1975年,美军灰溜溜地撤出西贡,带回去近6万名美军官兵的尸体和大量的伤残人员。这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军事失败”的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震荡,上自美国总统,下至普通公民,几乎都不能接受“美国神话”破灭的痛苦事实。然而随着战争结束后“越南后综合症”对美国社会的侵蚀,美国人对侵越战争的认识也趋于冷静和现实,以电影形式反思战争的层面也愈加深入。

《野战排》由奥立弗·斯通自编、自导。奥立弗·斯通194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1967年他正值风华正茂,同大多数美国热血青年一样,被送往越南参战。当他离开越南时,与他胸前勋章为伴的是他心灵与肉体上刻骨铭心的创伤。也许是这段终生难忘的经历,斯通从影后在他撰写的剧本里,无论是《午夜快车》,还是《疤面人》或《龙年》,都涉及了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或渗透了较强的道德意识,其作品中所流露的对社会的抵触情绪是与他同时代受雇于好莱坞的剧作家所不及的。及至在他撰写的《萨尔瓦多》和《野战排》剧本里愈发鲜明地体现出他一以贯之的严肃主题。

《野战排》不是奥立弗·斯通的自传体影片,但导演在影片中的确融人了自己在越南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作为一名热血爱国青年,怀着报效祖国、保卫祖国,为了美国的理想和荣誉而不惜用身体去捍卫她的青春豪情。影片中,他用自己的真诚与感情塑造了主人公克利斯·泰勒、伊莱亚斯、巴恩斯等赴越参战的美国青年的情感与心态,并通过这些芸芸众生集注了他对那场旷日持久的不义战争的深沉思考。

影片开始,克利斯从美军直升机上走下来,预示着他离开母体——祖国而要独立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这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家庭传统和教养的英俊青年,父母反对他当兵,希望他能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受尊敬的人,有地位,有房子,但他不愿意那样。他来越南,只缘于“不能只让穷人家的孩子去打仗”,“要像祖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为国家做点事情”的基本动机,可以说,他奔赴越南时的初衷是崇高而圣洁的,甚至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从他登陆伊始,就遇到始料未及的考验:恶劣的自然和生存条件、周围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环境、超越体能的急行军、随时可能遭遇的越共与死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而最令他不堪忍受的痛苦是来自现实对他理想与信仰的挑战。在小分队里,他夹在巴恩斯和伊莱亚斯中间,在一种几乎令人颓废的环境里经历着善与恶的斗争。在战争与屠杀面前,经过困惑、茫然、焦虑、痛苦的历练与思索,他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在战争中,人也要遵循一种道德准则。经历了肉体,尤其是精神的死亡与再生,他重新解释了祖国的尊严与个人尊严的意义;以鲜血和热泪对战争、侵略和人道主义重新做了注解;对于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做了自己的界定;对于友谊、理解与关心有了成年人的感悟。到影片结尾,当克利斯登上返回美国的飞机时,他心中升腾的是对死者和生者所应负有的责任,是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对祖国的一种责任感。

巴恩斯是斯通笔下另一类人的代表,从巴恩斯身上似乎可以看到《现代启示录》中的柯兹上校、《全金属外壳》中的哈特曼中士以及其他战争狂人的影子,但又都不是。他们身上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因战争而丧失了理性。从单纯军事技术角度来看,他们无疑都具备很高的军事素养,可一旦滥杀无辜,那就丧失了军人的基本方向。巴恩斯打死无辜的村民后,与伊莱亚斯发生了争执,为逃避军事法庭的审判,他在一次阻击中打死伊莱亚斯。当他的行为激起有正义感的士兵反对时,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我不想逃避现实,我就代表现实。死亡,你们见过吗?从巴恩斯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战争使他精神的异化,他身上有越共子弹穿过的11个洞,但最终死于自己的下级克利斯的正义裁决。他曾经作为一名军士英勇作战,他曾经对小分队的士兵,甚至他的上级发号施令,他可以宰割没有反抗能力的越南村民,表面上看他像是具有某种力量,但恰恰这个军人中的强者不可避免地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美国军队的炮火焚烧越南土地的同时,也焚烧了他的良知,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美国军队的霸气使他最终摆脱不了恶有恶报、可悲又可耻的下场。痛定思痛的斯通在巴恩斯身上毫不隐讳地阐述了自己对越南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争决策者的看法。

与巴恩斯相对而存在的是伊莱亚斯,这是导演意欲树立的一个正面形象。伊莱亚斯是名军事经验丰富的老兵,很会打仗。他和巴恩斯同为中士,但伊莱亚斯关心下级,关照新兵,对小分队战友非常负责任。他恪尽职守,执行任务时总是冲锋在前,他反应机敏,但处事冷静。这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军人,由于反对巴恩斯杀害平民百姓,反被其讥讽为“胆小鬼”。在屠杀村民一场戏后,克利斯与伊莱亚斯有一场对话:“你和巴恩斯不和吗?”“巴恩斯这个人很任性。”“你呢?”“1965年以前是这样,现在不了。我们的国家太霸道了,是该轮到他们受惩罚的时候了。”越南丛林战火没有烧坏他的神经,反使他愈来愈看清自己国家的问题和那场侵略战争的性质。他不想让自己所在的军队成为“枪杀队”,也不想让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去白白送死,更不想让美国军队继续为非作歹。但是,他无力改变军事政策,惟有身先士卒,减少同伴的伤亡是他力所能及。导演通过影片向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就是这样一名正直的军人,身历百战,没有死在越共的枪下却被自己的同仁杀害了。目睹巴恩斯举枪射击伊莱亚斯、目睹身负重伤仍被大批越共围追,而自己一方的直升机就在他的头顶呼啸而过却无力救助、最终导致他惨烈殉国的场面令人震颤。斯通以这样一名本应为国建功的优秀军人死于上级指挥失误,死于“自己人”枪下的事件,强调在越南战场上,于美国一方而言“敌人就在我们中间”的不争事实,以及“这场战争是打不赢的”根本思想。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在他白宫办公室里,从电视上看着美国军队最后撤离越南。之后他曾说过:“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我亲眼目睹了美国人被一脚踢出了越南。”这当然也是美国人在20世纪中最痛苦的时刻。斯通与其他越南退伍军人有一种同样的感受,希望回国后能得到亲人、同胞的接纳、同情和包容,得到政府以及有关政策的善待,以安慰他们曾经受过委屈,受过伤害的心灵和肉体,使自己为国家的付出得到公平的对待。可是他们发现,国内反战的一方认为他们是战争的罪人,而当初主战的一方却尽量忽略他们的存在,不愿意因为重视他们而提醒其记住民族的耻辱。于是这一特殊的群体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孤独。由于精神上极度绝望,伴随着负罪感、自我怀疑等阴影的缠绕,至少有5万越战退伍老兵得了精神创伤综合症,有6万人死于这种压力。斯通从越南返回美国后一直想拍一部有关越战的影片,尽管只有冲动并不能实现他的初衷。在越战结束十几年的时间里,已有很多部影片从不同角度描写过越战,到1986年,斯通决定以他的方式,把他看到和感悟到的真实的越战告诉美国和世界,告诉美国的下一代人。

斯通最想告诉人们的是,在越南战场上,看得见的敌人是越共;而更加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敌人,那就是精神和道义上的腐朽,是道德准则的堕落。他想告诉人们,当时的里根政府本想通过越南战争鼓吹美国神话论,而事实是美国神话被美国政府自己击破了。300万像克利斯、伊莱亚斯、巴恩斯、沃尔弗、金一样的青年,怀着神圣庄严的英雄主义去进行的一场弘扬美国精神的战争,付出的是重塑社会精神基础和道德准则、重新树立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修复被伤害、被分裂的民族感情的沉重代价。影片提醒人们不应忘记这个民族经验,不应回避和忘记这个历史教训。

为实现影片的初衷,斯通最大限度地再现当年的越南战场。“军人俱乐部”仿佛把观众带回到60年代末期的越南。白天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军人们,晚上大有及时行乐之感。但是在不乐白不乐的表象下面,掩盖不住他们为明天和未来的担忧。最典型也最普遍的方式是吸毒,大麻造成的幻境成了这些人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最佳去处。无论是跳舞、听音乐,还是打牌和锻炼身体,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大家都把这个俱乐部当作避风港,每个人都希望在这里栖息时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俱乐部里节日般的气氛准确地烘托出这些军人的心态。

影片中对美国军人的厌战情绪有多处描写。士兵们谁都明白在越南这个地方每呆上一天意味着什么:金计算着自己还有39天就服役期满,朱尼尔还要捱上92天。奥尼尔中士是个老兵,在频繁的战事中他有不祥的预感,向巴恩斯请求提前三天休假。炮火封锁阵地时,奥尼尔用桑尼的尸体护住自己,弗朗西斯自己用刺刀扎伤腿,因为二次负伤就可以回国。这些让人真切地感到军士们度日如年而又无可奈何,以及他们对越战的恐惧和厌恶。

在剧作上,斯通以第一人称克利斯口述日记及他旁白的形式来结构影片,这样既记录了克利斯的心路历程,又通过他的叙述看到士兵们的状态和整个战场。比如新兵克利斯刚来到驻地,老兵就催他快挖工事。这时克利斯旁白:“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地狱里是没有理性的,这个充满对立的地方就是地狱。”他与黑人士兵相处后,在日记里写道:“他们是被社会遗忘的人,大都来自社会最底层,最多只上过二年中学,正是这些又脏又不幸的穷人在为我们的国家战斗。他们称自己为土地,因为土地能容纳人间最宝贵的东西——心灵。”影片中,克利斯以读信和内心独白的形式与现实中的人和事的对话比比皆是,随着克利斯不断叙述,不断评论他的所见所闻,引导故事向纵深发展。这种叙述方式不仅使影片节奏张弛舒缓有致,又给人亲切、真实的感觉。

影片的音乐和摄影功不可没,二者在烘托环境气氛和心理气氛上与影片主题谐调统一。直升机上俯视伊莱亚斯被围追的画面,结尾处,从飞机上俯拍战场的画面,人字形的尸体码成一个大圆坑,给人留下的印象挥之不去。

《野战排》由一位前海军陆战队训练指挥员来担任影片的技术顾问。影片开拍之前,他带领摄制组全体成员到菲律宾丛林里进行了几个星期极其艰苦的实地训练,让演职员真切体会在丛林里生存和战斗的感受。迄今还没有其他一部影片能像《野战排》这样如此令人信服地抓住越南战争的外观和感觉,能如此令人信服地认同越南战争的残酷和错误。应该注意的是,《野战排》是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来再现战争,这里重视的是战争给美国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遭受十年战乱之苦的越南人民而言,《野战排》低估和忽视了战争的另一方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牺牲。继《野战排》之后,斯通又拍摄了表现越战伤残老兵饱受肉体与精神折磨、投身反战行列的《生逢七月四日》(1989)和以越南妇女角度来叙述战争的《天与地》(1993),形成他的“越战三部曲”,但后二部的成就没有超过《野战排》。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