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雨》简介与鉴赏
《大雷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名作。
《大雷雨》是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860年创作的五幕悲剧。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也是世界闻名的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47个剧本。为俄罗斯戏剧的民族化,为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剧作继承了果戈里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俄国的社会生活,情节生动,生活气息浓郁,被誉为“生活的戏剧”。其主要作品有《自家人好算账》《大雷雨》《没有陪嫁的姑娘》等。
被誉为俄国戏剧文学的一颗明珠的《大雷雨》反映的是发生在风景优美的伏尔加河岸边城市卡里诺夫的悲剧故事。这一悲剧揭露和控诉了贵族卡巴诺娃和商人提郭意统治的“黑暗王国”的罪恶,并提出了妇女自由和解放问题,向“黑暗王国”发出了抗议与挑战。
为了深入全面地揭露“黑暗王国”的罪恶,剧本在结构上分为两条情节线。一条是卡巴诺娃与卡捷林娜之间的尖锐冲突,是全剧情节的重点。另一条是提郭意和鲍里斯、库力金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两条情节线同时展开而又有所侧重,展示了当时俄国中下层社会真实的生活面貌。
卡捷林娜是一个具有反抗性格的女性,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自幼天真浪漫而又倔强的她,不甘心忍受婆婆卡巴诺娃的压迫和奴役。婆婆当着家人的面羞辱她时,她毫不客气地回答“干吗要这样冤枉人家呢?”她不甘心被囚禁在家庭牢笼中过屈辱生活,渴望冲出牢笼过自由生活。她爱上了鲍里斯,偷着和他约会。这事暴露后,她约鲍里斯和她一起逃走却遭拒绝,使她绝望。但她并不屈服,绝不再回到家庭牢笼中去。最后跳进波涛滚滚的伏尔加河,以死对这黑暗王国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不自由,毋宁死”,她反抗到底的决心至死不渝!她的死震撼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使这出家庭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
卡捷林娜的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又一“俄罗斯性格”典型。这一形象不仅达到了高度的生活真实,也达到了高度的心理真实和情感真实。她美丽善良,也曾有过幻想和妥协,内心充满矛盾痛苦。起初她也尊敬婆婆,希望过和睦平等的家庭生活。婆婆一再对她施淫威,使她幻想破灭,激起了她的抗争。她渴望自由,幽会情人。由于自幼受到的传统教育,她也一度背负了沉重的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竟认为与情人幽会是犯罪行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在大雷雨中,她忏悔了。当她最后决心冲出牢笼再次受阻后,只能以死来抗争。剧作家真实地揭示了在恶劣环境下人物心灵、性格辩证发展的过程,从而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艺术典型。
卡巴诺娃是一个封建保守而又虚伪凶狠的女人。笃信宗教,接待香客,用封建礼教统治家人,残酷虐待儿媳。要求她一切顺从,不许有任何越轨行为,常常训斥儿媳并唆使儿子打骂她。儿子出门,她竟罚儿媳跪在儿子面前为他送行并发誓严守家规。她是一个封建家长的典型,也是一个扼杀青春生命的罪魁祸首。
提郭意专横粗暴,仗势欺人。克扣工人工资,虐待侄儿鲍里斯。他爱钱如命,骂人成性,是一个贪婪横暴,唯利是图的商人。
卡捷林娜和卡巴诺娃的冲突是家庭冲突的反映,提郭意和库力金等人的冲突是社会冲突的反映。两条冲突线既平行发展又交叉进行,既加强了社会冲突的深度,又突出了家庭冲突的社会意义。
对照手法的运用是此剧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对照。卡里诺夫城自然环境优美,而社会环境却是肮脏丑恶的。落后闭塞,几乎与外界隔绝,火车成了神奇可怕的怪物。封建贵族和资本主义剥削者统治着这里的人。天一黑他们就闩大门并加上锁,连狗也赶出门。不让别人看见他们怎样虐待、折磨佣人和眷属,维持他们在黑暗王国的统治。
当库力金在河岸上唱歌赞美伏尔加河的风光时,提郭意却在岸边大骂鲍里斯。
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自然环境优美,反衬出社会环境的丑恶。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当然还不仅于此。伏尔加河作为环境背景流贯全剧始终,剧中还穿插运用了一些俄罗斯民歌。剧作家的其他剧作中也出现过伏尔加河的美丽形象。这就表明,此剧中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还寄托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
剧中雷雨这种自然景象的出现也对人物心理起着对照衬托作用,还对剧情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对剧作的主题也具有象征意义。
当卡捷林娜萌生对鲍里斯的爱情,产生离家出逃的念头时,出现了雷雨;当卡巴诺夫提前归来,卡捷林娜在雷雨中吐露了幽会的真情时,又出现了大雷雨。两次雷雨的出现都与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相对应,尤其是第二次的大雷雨更把剧情推向高潮,也渲染了悲剧气氛。此剧标题就有着象征寓意。既是对不惜以死抗争的被压迫者的礼赞与挽歌,又是对反封建、反压迫斗争高潮将要到来的预期。
第二,这种对照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表现得更为集中和明显。
剧中许多人物是成对出现的,他们相映成趣,对人物性格起着相互补充和映衬作用。
卡巴诺娃和提郭意都是“黑暗王国”的统治者,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卡巴诺娃更加保守和虚伪,提郭意则更粗暴和野蛮。
卡捷林娜和小姑子瓦尔瓦拉都追求自由美满的爱情,都有反抗精神。但瓦尔瓦拉单纯活泼,而卡捷林娜则深沉、犹豫。这当然与她们在家中的地位与处境不同有关。
卡巴诺夫和鲍里斯同属被压迫者,都性格软弱不敢反抗。但前者庸俗,后者纯朴。
库得略西和库力金都意志坚强敢于反抗。但库得略西更关心自身的幸福,善于自卫。而库力金则关心集体利益,更富于同情心。
这种对照的目的和意义是把人物个性区分得更加鲜明些。亦可见出作家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功力。
还有,剧作中的人物多采用象征表意的姓氏。所谓象征表意是人物姓氏的俄语词汇意义与人物的个性特征相对。如卡巴诺娃的俄语词汇意义是“野猪”,提郭意意为“野蛮人”,库得略西意为“愉快”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大约也算是一种性格对照吧。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