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斯皇》简介与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9 属于: 影视剧情

《琼斯皇》是欧美表现主义戏剧名作。

《琼斯皇》是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创作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名作。

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人们称誉他揭开了现代美国戏剧史的新篇章,使美国戏剧在“一夜之间赶上了欧洲”,并且赢得了世界声誉。他一生写了近50个剧本。其中1920年创作的《天边外》和《琼斯皇》,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重要地位。他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又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奥尼尔在戏剧上勇于探索、创新,在创作实践中,他融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至意识流手法于一炉,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复杂的精神世界。他主张“建立非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力的戏剧”,“破除衰老的现实主义技巧”,“以最明晰、最经济的戏剧手段,表现出心理学的探索不断向我们提示的人心中隐藏的深刻矛盾”,用“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创作的“一种灵魂的戏剧”。

《琼斯皇》就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表现人物命运的现代表现主义的悲剧作品。剧本以黑人琼斯为主人公。琼斯祖居非洲刚果,被白人贩卖掳抢到美国为奴,因赌博失手打死另一黑人而被捕入狱,成了苦役犯;在狱中,他因抗拒白人狱卒的辱打,用铁锹打死狱卒后,逃到了一个荒岛上,他靠着种种手段当了岛上土著人的皇帝。但由于他对土著人的残暴统治与压榨,他激起了土著人的愤怒反叛,他不得已逃入森林。森林里的黑暗、恐怖,以及逃亡中的迷路、饥饿、疲乏,使他逐渐恢复了往日善良、迷信的黑人本性,惊慌、恐惧、迷信、忏悔导致他精神崩溃,最后土著人在森林中追到了他,开枪把他打死。全剧共八场戏,第一场及第八场,基本上用写实笔调交待人物出逃原因及后果,第二至第七场,则运用表现主义的戏剧手段,通过象征性的环境、音响、人物内心幻觉、独白等多种戏剧技巧,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搏斗。

剧中所写琼斯的形象,具有双重性格。他既是一个被奴役的黑人,又是一个压迫人的暴君:自身作为黑人和奴隶,他曾受白人压迫和奴隶主的剥削,后来又成了苦役犯,就这方面说,他的命运是悲惨的,值得同情的;但另一方面,他在美国社会中也跟着学坏了,他学了美国殖民主义者压迫、剥削人的那一套办法,用来对待岛上的土著人,自己也为所欲为,成了残酷的暴君,从这方面来说,他又是可恶、可憎,不值得怜悯的。

剧本的情节是从岛上的土人已经开始聚集在山上,准备向琼斯发动进攻的“危机”时刻开场的。初看起来,构成全剧戏剧冲突的主要内容,似乎是琼斯和岛上土著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然而,我们看到,剧中在具体展开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却没有去着力写这一外部行为的对抗,而是着重展现人物内在的精神危机。奥尼尔在剧中把土著人和琼斯的对抗和冲突,只是作为“戏”的背景,而集中笔力所写的,则是琼斯在森林内的逃亡过程中,自身潜在的心理活动,着重写了琼斯逃亡中的反抗、挣扎、恐惧,以及他的忏悔和赎罪心理。这里,既有他对现实的恐惧(战鼓咚咚,土著人正在不断逼近,他难以逃脱被杀的下场),以及对过去的恐惧(作为被压迫的黑奴,他对苦难的历史,记忆犹新,心有余悸),也有对现时和往昔命运的反抗与挣扎,(作为往昔的黑奴,为摆脱痛苦命运对白人和奴隶主压迫奴役的奋力反抗挣扎,以及作为现实的逃亡者,对当地土著人紧逼迫杀的垂死挣扎),还有对自身犯罪的忏悔和赎罪的心理(在森林中迷路,自知死期将近,忆往追昔,良知发现,萌生出一种悔恨交织的复杂心理)。在剧中,作者选择了黑暗阴森的森林作为主人公活动的戏剧场景,其目的也正在于表现和烘托人物的精神危机与性格分裂,从而充分展示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琼斯皇》一剧不仅人物性格独特鲜明,而且戏剧表现手法也独特新颖。

我们看到,剧中既有现实的土著人“皇宫”、森林,也有幻觉中的刚果河、奴隶市场、贩运奴隶的船舶,既有对人物清醒时的心理所运用的内心独白的表现,又有表现人物在意识迷乱时的心理所运用的幻象、音响等种种手段。全剧戏剧的场景与人物心理交织一起,由人物心理发展而引起戏剧场景的变幻。特别是剧中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表现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让观众可以透过舞台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更是出色和成功的创造。

我们知道,表现主义戏剧,最重要的特点,也就在于:它不重在表现人物行动的外部过程,而是要把人物处在各种情境中隐秘的内心活动乃至潜意识,以各种手段直接外化和再现在观众面前。在《琼斯皇》剧中,我们看到,这种舞台人物心理“外化”的手段就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例如,人物幻觉的运用。剧中写琼斯在森林中逃亡时,一次又一次地感到了那些曾被自己杀死的人,内心浮现出他们的幻影:在第三场,当他在树林里惊慌逃窜时,出现出了当年被他杀死的黑人杰夫;在第四场中,他眼前又浮现出了自己在狱中受白人狱卒虐待的景象,他一方面对白人狱卒忍气屈从,一方面又愤恨诅咒着,于是招来一阵毒打,终于,他忍无可忍,抡起了铁锹向那白人狱卒的天灵盖砸去……这些幻像大多以哑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透过那无声的带有舞蹈性的舞台人物动作,从而一方面造成了一种似真非真的梦幻感,同时也很好地揭示了琼斯处在危境之中时,内心充满惊慌、恐惧和对往昔的反思与忏悔。

又如,剧中还通过舞台具体场景的设计,去揭示和烘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剧本从第二场到第七场,舞台场景大体都是黑夜冷酷、阴森的森林,而每一场的具体场景设计,不仅给剧中人物提供了具体的生活环境,更有效地渲染和烘托了主人公的内心情绪。特别是后面的几场戏,随着琼斯的逃亡,场景不断转换,那种冷酷、阴森的色调和氛围,也不断在发展,人物之“情”与舞台之“景”,两相交融,相得益彰。

再有,剧中运用“独白”,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也是较多和较突出的。尤其是剧中人物内心独白的使用,不是一般地静止地向观众叙述剧情以及人物的内心感受,而是作为人物行动的组成部分,整个地负载着情节发展、人物内心视像的外化、幻像场面的组接等多重作用。这就使“独白”这种在以往剧作中我们所常见到的、通常起辅助效果的手段,成为起主要作用的动作性成分,让“独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最后,应特别提到的是,在《琼斯皇》剧中,那幕后的“鼓声”,更起着特殊的、重要的艺术作用。

我们看到,作者匠心独运地把岛上土著人群众起来反抗的场面,大都放在全剧的幕后“暗场”表现,而用时缓时急的咚咚的鼓声,来象征和暗示着这股与琼斯相对抗的力量。这鼓声贯串全剧,先是缓慢低沉,继而越急越响,它一直跟踪和包围着逃亡中的琼斯。这鼓声既很好地表现了剧中情节的不断推进,也很好地揭示和衬托了主人公越来越恐惧紧张的绝望的心理。同时,它还有着渲染戏剧气氛,增加情节的紧张力度的艺术妙用。乃至西方有评论家说:剧中的“鼓声不仅打在琼斯的心上,也仿佛打在观众的心上”。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