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简介与鉴赏
《推销员之死》是心理现实主义戏剧名作。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密勒创作的一部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作品。
阿瑟·密勒(1915— ),美国当代著名戏剧作家。1947年,他的“社会道德剧”《全是我的儿子》,被评为美国当年的最佳剧目,而一举成名。1949年,他又成功地创作了“心理现实主义”名剧《推销员之死》,该剧在纽约连演742场,获得了“纽约剧评家”、“普利策”等6项大奖,从而使他开始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大声誉。这部剧作曾被译作20多种文字,在世界很多国家出版、上演。
《推销员之死》写了推销员威利的悲剧一生。剧本实际上写了威利临自杀前一天多时间里的生活,他的一生的经历则是通过他的回忆表现出来的。
威利是纽约一家公司的推销员,有两个儿子。他辛辛苦苦为公司推销商品,挣钱养家糊口,把无限希望寄托在工作和儿子身上。但威利的希望终成泡影。他在公司苦干了30多年,曾经凭着他的才干和他的人缘,替公司打开了市场和路子,然而如今当他63岁,年迈体衰时,却被公司老板无情地解雇了;他的两个儿子哈比和比夫,又不成材,是苦闷、彷徨的美国青年的典型:一个在生活的压迫下,堕落下去了,整日和各种各样庸俗的女人鬼混;一个则从学校毕业后,干过二三十种行业,结果却是一事无成。可怜的威利操劳一生,如今却晚景凄凉、走投无路,梦想两个儿子能“出人头地”,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心力交瘁之下,最后他想到以车祸自杀来领取一笔人寿保险金,留给儿子和妻子,终于在深夜,他开车出去自杀了。
作者在剧中只截取了威利一生中最后的一天多的生活断面,通过对他自杀前的苦闷、挣扎和绝望的内心历程的展示,写出了一个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小人物,生存的艰难与个性的毁灭,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展示了当代美国劳苦群众的悲剧命运。
密勒的《推销员之死》,是一部贯串着现实主义精神,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同时又大量借鉴和吸取了表现主义手法,着重在剧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
通观此剧,作者在剧中只写了主人公威利一天多时间内的生活经过,而笔力主要集中于展示他在自杀前的内心历程。可以看到,在全剧的情节发展中,人物的这条心理历程的线索和人物现实行动的线索,是由始至终交错推进的。如果说,人物现实行动的线索是贯串全剧的外部情节,而心理历程线索则是它的内心情节。此剧的内心情节,包括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在痛苦心境中出现的幻境等等。剧中,人物的现实行动和回忆、幻境等内心活动场面,交错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全剧独特的一种“时空交错”的戏剧结构方式。
例如,剧本第一幕中,写威利回忆起自己和儿子们过去的生活场面,就是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交错结合在一个场面中展开的:在此之前,威利和妻子曾谈到了小儿子比夫,使他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接着,他一个人一边到厨房里找东西吃,一边在自言自语着;忽然,他对着一把空椅子笑了起来,他开始对着想象中椅子上坐着的儿子比夫,说起话来;这时,后台响起了比夫的答话声:“你找什么,爹?”于是,舞台上出现了比夫以及他们父子交谈的场面,使观众跟着威利的回忆,回到了十几年前的他们的家庭生活之中。
我们知道,在戏剧中通常处理人物对往事的回忆时,大都通过人物的台词把往事讲述或交待出来,而密勒在《推销员之死》中,却把很多剧中人物对往事的回忆,一一化为具体、直观的舞台场面,并让它们和剧中人物的现实行动场面交融在一起展现出来。我们看到,在剧中,威利前后共有9次回忆,作者大都通过具体形象的场面,一一具象化地加以表现。
在剧本中,还出现了一些剧中人物头脑中出现的幻境,密勒也都把它们一一作了具像的外化。像第二幕威利在自杀前进行内心斗争的时候,就出现了现实和幻境交错出现的场面。当威利从酒店回到家中时,他已经起了自杀的念头,但此时此刻,他却内心矛盾、疑虑重重。于是在他头脑中开始浮现出他平素最信任的大哥本的幻影,舞台上开始出现了他和本二人对话讨论的具体场面,使威利头脑中出现的本的幻像“活”了起来,一场内心的讨论,完全具像化地展现在舞台上。
另外,我们看到,密勒在舞台上具体处理剧中人物所处的现实时空与往事或幻境的时空的相互转换时,大都借助于舞台灯光的使用,以灯光的“暗转”,来表现时空的转换。我们还可以看到,尽管剧中人从现实到回忆或幻境,所处时空经常交错变换,而舞台实地布景则一直没有变换,我们说,这是因为舞台上往事和幻境的出现,只是现实中威利在头脑中一时间出现的回忆或幻想所致,而并不意味着他在现实中真的移动了场所和位置。
因此,这种贯串如一的舞台上的戏剧布景(环境)的构思,它实际上也是与剧本重在展示剧中主人公威利的心理历程的构思特点,是一致的。
密勒在《推销员之死》中出色地运用的这种时空交错的戏剧结构,也有人认为,乃是他对电影艺术中的“闪回”、“溶入”、“溶出”等表现手法的成功的借鉴和吸收。所以,也有人将密勒的《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称之为“电影化戏剧”。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