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简介与鉴赏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名作。
我国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于1699年创作了戏剧《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64代孙。1685—1701年任国子监博士、户部广东司员外郎等官职。1702年被罢官归故里曲阜石门山。
孔尚任是清代著名戏剧家,从事文学创作近40年。诗文有《湖海集》《石门集》《长留集》等,戏剧除《桃花扇》传奇(明清两代称戏剧为传奇,唐代称小说为传奇。)外,还与顾彩合著《小忽雷》传奇。
《桃花扇》是孔尚任酝酿10余载,三易其稿创作而成的清代戏剧名作,也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优秀之作。剧本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弘光朝廷覆亡的历史悲剧。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以警示世人勿忘“权奸亡国”的历史教训。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桃花扇》是一部历史戏。全剧抓住与“桃花扇”直接有关的侯、李爱情为中心线索。再联系这条中心线索,展开了南明一代兴亡的场景。侯李爱情的命运是南明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南明灭亡导致了侯李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作者依据史实,真实地描写了南明王朝由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魏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借迎立福王建立南明王朝而执掌大权。他们结党营私,内外勾结,排除异己,大肆捕杀复社文人。(复社是明末反对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余孽的,由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民间社团组织。)爱国将领史可法虽是内阁成员,却被派去防守边关。马阮之流骄奢淫乐,搜刮民财,大量敛聚财富。他们倒行逆施,大失民心。清兵尚未攻下南京,他们便仓皇出逃。军事上,高杰等四镇武臣皆马阮党羽,拒不听从主师史可法调度指挥。四镇又互相残杀,争夺地盘。史可法孤军死守扬州,寡不敌众,以身殉国,扬州失陷。武昌总兵左良玉,又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内战,最终导致南明王朝的覆亡。
南明王朝,偏安一上隅,君王昏聩,权奸掌政,文臣争于内,武将哄于外,各谋私利,哪顾国家安危。其走向灭亡是必然的。纵有史可法这样的爱国志士也束手无策,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剧作家曾引读者的批语说:“私君,私臣,私恩,私仇,南朝无一非私,焉得不亡!”剧本对南明亡国原因的揭示是相当深刻的。这也是它的思想成就的重要方面。
剧本对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悲剧的描写是它的思想成就又一重要方面。李香君因敬重复社文人而嫁给侯方域。成婚不久侯方域即避祸远去。香君从此坚守妆楼不出,阮大铖多次威逼她改嫁他人,终未能夺其志,及至头破血流也不失其节。侯生后去军中供职,但终无所为。待到二人重逢之时,已是国破家亡。他们怀着亡国之恨,斩断情根,双双入道。
此剧在爱情故事的描写方面有其独创性。首先是把侯李爱情悲剧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与政治斗争结合。这种以鲜明的政治内容为基础的爱情描写,在我国古代戏剧中是罕见的。其次,侯李爱情以悲剧结束,双方都怀着亡国之恨,斩断情根。这就跳出了一般才子佳人大团圆结局的旧套,在同类题材中是一个新的发展和创造。但侯李双双入道毕竟是消极的。
我们在肯定《桃花扇》所取得的思想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指出它在思想内容上的缺点。它一方面谴责权奸误国,发“兴亡之感”,为“东林雪愤”;另一方面又从封建的正统观念出发,肯定清朝统治的正统性。这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剧中还攻击李自成起义军为贼寇,这更是作者地主阶级立场的反映。
我国古典戏剧中的历史戏,在《桃花扇》之前已有《浣纱记》《长生殿》等剧作。那些剧作,或含有神话传统的内容,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戏;或人物众多,头绪纷繁。而《桃花扇》则力避其短,取其所长,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既忠于史实,又进行了艺术创造,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艺术概括和形象的生动性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因而被誉为我国古代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在形象塑造上,此剧最突出的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李香君这一独特的艺术典型。她身为歌妓,无人身自由、身份低微。但她却有着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深得复社文人的敬重。她对侯方域的爱是基于思想立场的一致。在“却奁”一出中,当她得知与侯公子婚配时的妆奁是阮大铖所赠时,马上却奁退还,并且当面批评了侯方域的软弱和动摇。“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一番话说得令侯公子自惭形秽。“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贫贱不移,大义凛然的气节令人钦佩。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侯方域避祸离去,她守楼不出。阮大铖强令她改嫁田仰(阮的党羽),她誓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流扇面。(杨龙友在扇面上画枝叶配之成桃花扇,此剧因以得名。)“骂筵”一出,她更不畏强暴,和马阮之流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揭露他们“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痛斥他们“乾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她对爱情的坚贞执着已演化成一种政治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气魄与胆量堪称女中豪杰,岂只“不让须眉”!至此,一个忠于爱情又深明大义,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女子形象已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
相比之个侯方域的形象则要逊色得多,他软弱动摇,无所作为。
剧中还刻画了史可法、马士英、阮大铖等众多人物形象。
爱国名将史可法虽系南明朝廷中的阁老,却受马阮排挤,离京守边。他的属下高杰等又系马阮党羽,使他指挥不动,调动不灵。高杰等又互相争斗,动摇军心。在如此险恶危难的情势下,他仍然深怀“为国事,不顾残躯”的忠心,不忘收复中原的壮志。作者还以沉痛心情写了他在扬州失陷后,“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地沉江殉国,为历史留下一幅忠勇壮烈的写真。
马士英手握重权,骄横但无能。阮大铖须倚马的权势,却诡计多端,为马出谋划策。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他们策划迎立福王登基,专权朝政。大肆捕杀复社文人,大量搜刮民财,骄奢淫逸,只管享乐,哪顾国家安危。“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道出了这伙奸贼的罪恶居心。一旦清兵打来,南京尚未失陷,他们就携带掳掠来的“一队娇娇,十车细软”仓皇出逃。最终为人民所唾弃,所不耻。相比之下,阮大铖的形象刻画更为鲜明,也富有典型性。阮大铖原是魏忠贤的党羽,明末他失势后,假装认错,行韬晦之计。李侯结婚,他暗送妆奁,希图讨好。可是当他重新得势后却疯狂报复,大肆捕杀复社文人。他威逼李香君,甚至强令她嫁给田仰。一副“得志便猖狂”的奸佞小人嘴脸暴露无遗。他鬼计多端,却故意在皇帝面前假装痴钝,讨好皇帝以争宠,活画出他的阴邪狡诈性格。我们不是也能从这一形象身上看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奸佞贼臣的影子吗?
剧中一些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却也性格鲜明。如柳敬亭的机智诙谐,苏崑生的正直侠义,杨龙友的随波逐流。关于杨龙友还须多说两句。他虽非主角,却是剧中牵线人物。他各方面都有交往,忠奸两面讨好,八面玲珑,其实是政治投机,以达到谋取个人私利的目的。这是个典型的风派人物。
作者在人物处理上,既忠于史实,又不绝对拘泥于史实。有主有次,有褒有贬,政治倾向十分鲜明。正像他借剧中人物之口说的那样:“这些含冤的孝子忠臣,少不得还他个扬眉吐气;那班得意的奸雄邪党,免不了加他些人祸天灾。此乃补救之微权,亦是褒讥之妙用。”
《桃花扇》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使我国古典戏剧中的历史戏创作达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