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二十六天》简介与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29 属于: 影视剧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二十六天》是苏联当代文艺片名作。

前苏联电影《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二十六天》由符·弗拉基米罗夫和巴·费恩编剧,阿·托尔赫依导演,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摄制完成。1981年在第31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好评,扮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演员阿那托里·索罗尼岑荣获男主角表演“银质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部影片,这里有必要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创作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费道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罗斯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医生家庭,做过制图员,后辞职从事文学创作。1846年发表第一个作品中篇小说《穷人》,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态度和对“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同情。1849年因参与反对农奴制度的革命活动被判处死刑,临刑时又改判四年苦役。此后他的思想走向消沉,摒弃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反对任何暴力,主张用宗教信念来解除人民的痛苦。但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仍寄予深厚同情并肯定他们的美好品质。他通过《罪与罚》中的拉斯阔里尼柯夫表明用暴力消除罪恶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而索尼亚的忍辱负重,虔信和顺从则体现被压迫群众的美好品质,也体现了他的宗教理想。1867年他和速记员安娜·格里高里耶夫娜·斯尼特金娜结婚。1880年发表了总结他全部创作的哲学思想和艺术主题的长篇小说《卡拉佐夫兄弟》,敌视进步力量,宣扬用道德伦理的感化与宗教的宽恕仁慈改造社会。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思想矛盾复杂的作家。

在艺术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堪称心理现实主义的大师。对人物变态心理的深入剖析和潜意识活动的生动描写,反映现实的梦幻色彩和非理性色彩是其创作的主要特点。这一切得到康德、歌德、弗洛伊德等西欧著名学者和作家的高度赞赏,也使许多现代主义的艺术家赞叹不已。鲁迅说他的作品“夹着夸张的真实,热到发冷的热情,快要破裂的忍从”。是对陀氏创作的精辟概括。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二十六天》是写陀氏为投机出版商所逼,在26天内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赌徒》的经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陀氏贫病交加的苦难生活,他对穷苦人的深厚同情,对恶势力的极度憎恶,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这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人物传记片,却使我们看到了陀氏坎坷的一生。在写作《赌徒》的过程中,他得到速记员极大的同情和帮助,并和她结为夫妇。

这是一部富有创新特色的艺术影片。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思潮大量涌入前苏联文艺界、电影界。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理论,法国的“新浪潮”以及“真实电影”、“纪录派”等等电影流派和作品,甚至现代主义的艺术和主张都无不对前苏联电影艺术产生影响。此片正是在这些思潮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诞生的。

这部影片艺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以“再现事实”为创作原则,再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实形象。

再现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的历史真实,对于文学艺术来说,任何时期都是全新的题材,这部影片是这类样式的卓有成效的革新。

此片编剧费恩在谈到剧本构思时说:“怎样描写活生生的、备受磨难却有所创造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的回答是:尽可能简单、朴实无华。不要试图去深入探讨他的精神和智力的高深莫测,尽可能地避免假设和发挥。我们选用了‘再现事实’作为这部影片的创作原则。一步也不离开事实。”(转引自《世界电影》1981年第6期)

影片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是一个贫病交加,只有45岁却已疲惫衰老的作家。他被迫和投机出版商斯切诺夫斯基签订合同,如果他在11月1日前不出小说文稿,出版商就将他9年的全部作品无偿地出版。而他要完成这部小说却只有短短的26天!

影片中许多情节都是陀氏生平中曾有过的事实。比如他和速记员从相识、相知到结婚。影片真实地描写了这一过程,并巧妙地以此构成影片的主要情节。陀氏为了赶写小说,请安娜来当速记员,由他口授小说内容,安娜记录整理。可是一开始他们合作得并不好。不久安娜便对他的处境十分同情,对他的人品十分崇敬。以至警察根据错误的指控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清查、估价他的财产时,安娜挺身而出勇敢地和警察作斗争,说明真相。而陀氏也从对她的工作不满意到渐渐感到离不开她。这些描写既是真实朴素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又如陀氏曾被判死刑又改判四年苦役,这是他生命历程中一次重要事件,编剧显然没有忽视这一事件对于陀氏人生经历的重要性。影片巧妙地通过陀氏与安娜关于“幸福”的谈话,由他本人作了朴实而又生动的叙述。“记得那一次,我只有5分钟的生命了。……当时我是多么想活呀,我是多么想活呀!这时生命显得多么珍贵呵!……忽然死刑解除了!……当时我真是感到幸福呵!”这段推心置腹的谈话不仅真实地道出了他的生命体验,也加深了他和安娜之间的心灵沟通,又绝不游离于情节之外。这一情节安排也启示我们,在记叙一个真实的人的作品中,善于选择和巧妙安排典型事例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影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刻画也是真实的,符合实际的。

比如影片中两次表现了陀氏性格有时很暴躁。一次是嫌安娜记录他的口述文稿速度太慢而向她发脾气。可是第二天又诚恳地向她道歉。一次是他的儿子巴维尔要卖父亲珍藏的中国古代大花瓶被安娜阻止,两人争抢时,巴维尔不慎将瓷花瓶摔碎。陀氏未问明情由就向安娜大发脾气,把她训斥了一顿。随即他觉得安娜是无辜的,马上真诚地对她说:“安娜·格里高里耶夫娜,我了解自己这种病态的性格,同时我也知道不该无辜地冤枉你。”

影片中还常出现这样的细节。每当听到窗外传来手风琴奏出的乐曲声,陀思妥耶夫斯基便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用纸卷成一个小团,抛给窗外楼下的小艺人。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对穷苦人的真挚同情。这些情节和细节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但他并非高深莫测,也是一个性格独特的平常人。

从此片获得成功的客观效果来看,所谓“再现事实”就是影片中的情节是生活中实有的,它并不违背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原则,而是追求一种更客观,更加生活化的真实。在刻画人物时,以事实为依据,不去人为地拔高或贬低人物,而以展示鲜活的生命存在,真实的生存环境为目的。这实质上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影片中的这些“事实”又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而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生活“碎片”。否则就有可能滑向自然主义。

第二,复调式的对位结构。

此片有两条情节线,一条是陀氏写作小说过程的情节线,一条是反映《赌徒》内容的情节线。两条情节线交叉推进,小说写完了,小说的情节内容也就叙述完了。但有时又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幻觉把两条情节线联系起来,在内容上相互沟通、映衬和融合。写小说的过程反映陀氏的现实生活,而小说的内容则是陀氏过去的生活或过去生活体验的再现。

这种对位结构又是对复调小说结构的借鉴。复调小说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野棕榈》,这部长篇小说由两个中篇小说组成,每个中篇又分为五章交叉安排在同一长篇中,使两个故事,相互对照,相得益彰,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这种对位结构又是借鉴音乐中的“对位法”而创造的。这部影片的结构与之相似,不过根据电影的特点,多次运用闪回镜头和时空不断变换,自由切入。其好处是使主人公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具立体化。同时也涵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些主要特点。(J)

影视剧情的其它文章:

  • 《开国大典》简介与鉴赏
  • 《红高粱》简介与鉴赏
  • 《黄土地》简介与鉴赏
  • 《乡音》简介与鉴赏
  • 《芙蓉镇》简介与鉴赏
  • 《早春二月》简介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