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
糖尿病的各种检查是评价糖尿病的依据,主要是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检查及由于胰岛素降低引起的生化异常,包括尿和血的检查。检查项目除了可确立诊断外,还可帮助对糖尿病类型进行鉴别,判断是1型还是2型。现将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分述如下。
一、尿糖的检查
正常人尿中仅有微量葡萄糖,24小时尿糖定量为32~93mg时,尿糖定性为阴性。当血糖超过8.9~10mmol/L时,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一般可用作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可能为糖尿病而需进一步查血糖等以明确诊断。尿糖还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除考虑肾糖阈值及某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还常受尿量多少及膀胱的排空情况等影响。
尿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斑氏法和尿糖试纸法,此外还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氰化高铁法,其中又以斑氏试剂法和尿糖试纸法最常用。
(一)尿糖定性
检测尿糖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斑氏试剂法(硫酸酮还原法) 为传统的测尿糖方法。
(1)原理:硫酸酮能与尿中含有醛基的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还原出的氧化亚铜越多,说明尿中的葡萄糖越多。
(2)具体方法:用吸管吸班氏试剂(为天蓝色)20滴于试管内,再用另一滴管吸尿2滴(药液为10∶1)加入含班氏试剂的试管内,混合后加热煮沸,然后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3)结果判定:如颜色未变则为(-);绿色为“±”;绿黄色为“+”;黄色稍绿为“++”;橘黄色为“+++”;砖红色或棕色“++++”。加号越多表示尿中含糖量越高,但并不一定完全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
(4)注意事项:此法不仅能反映尿中葡萄糖,也能反映尿中其他一些还原性物质,如果糖、乳糖、维生素C、水杨酸盐等,可呈现假性糖尿,故特异性不高。
2.试纸条法
(1)原理:尿中葡萄糖被试纸中所含的葡萄糖氧化酶氧化生成葡萄糖醛酸和HO,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释放出[O],[O]使试纸中的色原物氧化显色。根据显色的程度,可对尿葡萄糖作定性及半定量检测。
(2)方法:一般为将试纸条涂有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的一端,插到盛有新鲜尿液的容器内浸润,立即取出,稍待一定时间(各厂家插屏不同,观察时间也不同)再将此时试纸颜色的变化与附带的或印在瓶签上的标准比色板比色,而判定尿糖大概的含量。结果以“+”表示。此法操作简便,但准确性不如班氏试剂法。
(3)结果判定: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3g%~0.5g%;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尿中含糖0.5g%~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尿中含糖1g%~2g%;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尿中含糖2克%以上。
(4)注意事项:①试纸条法采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只和葡萄糖起反应,特异性高,但当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水杨酸盐、甲基多巴及左旋多巴时也出现假阳性,需注意;②使用时把一次所需试纸全部取出,然后立即将瓶塞盖紧,保持在阴凉干燥处以防氧化变质。
(二)尿糖定量
主要测定24小时尿糖定量。测定方法可参照血糖的测定方法。
正常人每天可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一般不超过32~93mg,尿糖定性检查为阴性。若24小时尿糖定量超过150mg,即为糖尿,此时尿糖定性检查多为阳性。尿糖阳性,多提示糖尿病。若24小时尿糖量超过1g,尿糖定性明显阳性,则可高度怀疑糖尿病,应进一步查血糖以明确诊断。
(三)尿糖阳性常见疾病
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的说法错误的,虽然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尿中均有葡萄糖排出,尿糖化验阳性,应首先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但是尿糖阳性并不能肯定是糖尿病,因为下列情况可以使尿糖阳性。
1.孕妇 20%~30%的孕妇尿糖可呈阳性反应,特别是在妊娠后期。这是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此时血糖正常,分娩后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2.肾性糖尿 肾性糖尿是因为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肾糖阈低所以尿中含有葡萄糖,尿糖化验阳性。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还可见于家族性糖尿(与遗传因素有关)、Fanconi综合征、某些重金属中毒及来苏、硝苯均可引起肾小管损害,造成糖尿。肾性糖尿的特点是血糖及糖耐量正常而尿糖阳性。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尿糖的化验均呈阳性反应,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均正常。鉴别是否是肾性糖尿,应同步测尿糖和血糖,并做OGTT,如尿糖阳性而同步血糖和OGTT均正常则可考虑是肾性糖尿。
3.应激性糖尿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尿糖化验阳性,称为应激性糖尿。如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因素,此时通过大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明显增加并且生长激素增加,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是可以恢复的。但也有例外,如某些隐性糖尿病因应激而转变为临床糖尿病,表现为应激因素虽已消除但高血糖仍持续存在。
4.假性糖尿 尿中如果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使班氏试剂中的硫酸酮还原成氧化亚铜,如维生素C、尿酸、水杨酸、链霉素、异烟肼、青霉素等,可造成尿糖假性。
5.非葡萄糖尿 除葡萄糖外,尿中的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也能影响班氏试剂中的硫酸酮还原成氧化亚铜,因此也可以呈阳性反映,称为非葡萄糖糖尿。还有肝功能不全或遗传性缺陷也会出现果糖尿、半乳糖尿、乳糖尿或戊糖尿。妊娠晚期,由于乳腺合成乳糖过多,而又未被利用,也会随尿排出形成乳糖尿。
因此尿糖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而尿糖阴性亦不能除外糖尿病,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得到正确的诊断。
二、尿酮的检查
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尿中出现大量酮体称酮体尿,简称酮尿。
1.原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糖代谢障碍,脂肪和蛋白分解活跃可产生大量酮体,从尿中排出形成酮尿。酮体的检测实际上是测定丙酮和乙酰乙酸。在碱性环境中,丙酮和乙酰乙酸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钾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根据是否成色、成色的快慢及成色的程度,可作定性试验及半定量检测。
2.方法 尿酮检测法有两种。
(1)尿酮试纸法:此法和尿糖试纸一样,简易方便,但不够精确。
(2)酮体粉测尿酮法:此法需配置酮体粉,故相对麻烦,但酮体粉性质稳定,在室温下可密封保存很长时间,且检测结果较准确,故临床常被采用。检测方法如下:取少量听提粉置于玻璃片上(相当于小纽扣面积),用滴管将适量尿液滴到酮体粉上(以全部浸湿酮体粉为宜,不要将尿液滴得太多而把酮体粉冲散)。在2分钟内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结果。
3.结果判定 若呈淡黄色则尿酮体(-);呈深黄色则尿酮体(+);呈淡紫色则尿酮体“++”;呈紫色则尿酮体“+++”;呈深紫色则尿酮体“++++”。
4.注意事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往往以β-羟丁酸升高较明显,那么临床上测定酮体用的亚硝基铁氧化钠仅对乙酰乙酸起反应与丙酮反应,故当尿中以β-羟丁酸为主时易漏诊。有些重症酮症酸中毒时尿酮可呈假阳性或弱阳性,临床分析病情时,除考虑肾阈值及肝功能变化外,还应注意此点。
5.临床意义
(1)糖尿病时,机体糖代谢紊乱,组织细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补充能量,这样使脂肪分解加速而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积聚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可从尿中排出而出现酮尿。尿中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
(2)饥饿、高脂饮食、严重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均可导致机体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加、酮体在体内积聚,引起酸中毒,而尿酮体阳性。
(3)糖尿病患者在并发感染、妊娠及分娩、应激状态等因素影响下,易诱发酮症,故应及时进行尿酮体检查。
三、血糖的检查
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临床工作中除了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外,亦用于疗效的判定,通过血糖的测定,医生可以了解代谢紊乱严重的程度,了解用药后治疗效果,指导用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血糖的检查。
(一)标本来源
1.静脉抽血测定血糖 此法从静脉抽血1.5~2.0ml,放入血糖专用试管内摇匀后送检。需时2小时左右。
(1)优点:是测得数值较可靠,受外界干扰因素少。
(2)缺点:患者必须去医院,而且不能及时出结果,特别在急症情况下就更不方便,而且要反复抽血,患者难以接受。
因此不适于经常监测和自我监测。
2.微血管血(手指、耳血、趾血)快速血糖测定 采取指尖(耳垂或脚趾)微量血,滴在特定的血糖试纸末端,然后将该试纸末端插入袖珍血糖检测仪内,需15~45秒(生产厂家不同,所需时间也有差异),测定仪显示屏上即可自动显示所测血样的血糖值。本方法简便,迅速,无需抽血,可随身携带,患者可随身携带,患者可随时自己检测,糖尿病急症时需多次检测则更为方便。
缺点是血糖测定值易受外界因素如操作手法、气温等影响,且血糖测定仪和所需的试纸均较贵。
3.血糖试纸条比染色法 将手指或足趾或耳垂刺破后,以血糖试纸末端与血接触使血吸附于其上,片刻后试纸变色,然后与标准颜色相比,找其相近的标准色,即可得出血糖数值。这种方法具有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方便的优点。但精确度较低,只能粗略估计。
(二)血糖的检测方法
1.硫酸铜或高铁氰化物还原法即传统的福林(Folin)——吴法原理是葡萄糖的醛基可使硫酸铜中的铜被还原为氧化铜,形成不同的颜色和沉淀,应用此法所测的血糖不完全是纯葡萄糖还原物,还受血液中其他还原物的影响,因此所测定值偏高,缺乏特异性,目前临床已被淘汰。
2.葡萄糖氧化酶法 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特异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此法只对葡萄糖有反应,特异性高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
3.邻甲苯胺法 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钡和硫酸锌使血浆蛋白沉淀时,也把血中绝大多数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氟化物沉淀下来,所以不易出现假性过高或过低,结果较准确。由于此法毒性较大,临床正逐渐被氧化酶法取代。
(三)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1.空腹血糖 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没有加上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同时它也反映了基础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所以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
正常人氧化酶法所测血浆血糖为3.9~6.1mmol/L。
2.餐后两小时血糖 是指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至两小时后所采的血所测血糖的值,正常健康者进食后两小时应恢复到空腹水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延迟或有胰岛素抵抗,可使餐后血糖增高。因此诊断糖尿病或检测血糖时,不但要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四)血糖检查的临床意义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一般对尿糖阳性或尿糖虽阴性但有高度怀疑的患者,均无原则做空腹血糖测定。
(1)一般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值≤6.1mmol/L,血浆血糖值≤6.9mmol/L。如果空腹全血血糖≥6.7mmol/L,血浆血糖7.8mmol/L,经过2次重复测定结果相同,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其中对于血糖过高,已达到上述标准者,虽尿糖阴性,但可明确诊断。
(2)若空腹血浆血糖>6.7mmol/L,但<7.8mmol/L为诊断可疑,需进一步做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或糖耐量试验检查。
(3)若空腹血浆血糖<6.7mmol/L,并且重复几次结果大致相仿,基本上可除外糖尿病。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如轻型或早期糖尿病,尤其是在饥饿状态下,空腹血糖可正常,只是表现餐后血糖超过正常。所以,对空腹血糖正常者,也不可轻易除外本病。对于可疑病例,应连续数次测空腹血糖或采用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方可最后肯定诊断。
2.餐后2小时血糖
(1)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
其方法是,早晨空腹时进一个2两重的(约100g)馒头或进餐75g葡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血测血糖,若血浆血糖≥200mg/dl(11.1mmol/L),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诊断为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7.8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若结果>140mg/dl(7.8mmol/L),尚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诊断。
(2)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
(3)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空腹血糖已恢复正常,而餐后血糖仍高,常提示患者耐糖功能仍不好,胰岛素的分泌尚属延迟。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正常,说明患者耐糖功能较好,胰岛功能好转。
(4)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的惟一的缺点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糖后高峰不在2小时,而是在1小时后,到2小时的时候血糖高峰已下降,这样的患者易被漏诊。所以,对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的患者,宜在餐后1小时和2小时各抽血一次为好,或者直接做糖耐量试验。
四、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实验包括:①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②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VGTT);③可的松葡萄糖耐量实验。临床常采用OGTT。
1.机制 正常人服葡萄糖后几乎全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并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原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原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血浆血糖达到最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在2小时左右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3小时血糖降至正常。糖尿病时,耐糖功能低下,服葡萄糖因糖峰值超过正常,且高峰延迟,2小时也不能下降到正常。
2.方法 试验前3日,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开始前10~16小时停止进食,但可以饮水。试验最好从早晨6~8点进行,先取空腹血标本测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在5分钟内喝完(儿童服葡萄糖量可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对于糖尿患者,为减少对β细胞的强烈刺激,可以进食2两左右(约100g)馒头代替葡萄糖,随即在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再分别取血留标本测血糖。在留血液标本的同时,每次均收集尿液,检查尿糖。
3.正常值 各时项的正常血浆血糖的上限定为:
(1)空腹6.9mmol/L、服糖后30分钟10.5mmol/L、60分钟10.0mmol/L、120分钟7.8mmol/L、180分钟6.9mmol/L。
(2)50岁以上者,每长10岁,又可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各增加0.25mmol/L、0.5mmol/L、0.25mmol/L。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诊断标准 把服糖后30分钟或60分钟血糖值做为1点其他各时限血糖值(空腹、2小时、3小时、)为3点,共4点。若4点中有3点大于上述各时项上限者,则诊断为糖尿病。若4点中有2点达到或高于上述正常上限,为糖耐量减低,属于可疑病例,需长期随访。糖耐量减低,虽不诊断为糖尿病,但在临床上可按糖尿病对待。
5.注意事项
(1)实验前3日,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
(2)实验前1日及当日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激动,亦不可剧烈体力活动,静坐半小时以上,因剧烈运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等,使血糖升高。
(3)实验前禁食过夜10~16小时,也就是说前1日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不能再进食,可以喝水。
(4)实验前1日和实验时,禁止吸烟、喝咖啡、茶水及饮酒。
(5)长期卧床休息不能活动者(如骨折、瘫痪),可使糖耐量受损,但并非糖尿病,故不易做此项实验。
(6)应激状态和疾病因素。应激状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烧伤及创伤等,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甲亢等)发热等均可使葡萄糖耐量减低,故应待病愈恢复正常活动后再做此实验。
(7)实验前3日,应停止一切影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水杨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故应在实验前停药3~7日,甚至一个月以上。
(8)要准时抽血,最好立即测定血糖,如不能立即测定可将血标本做相应处理后,置冰柜中保存直至进行血糖测定。
五、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葡萄糖分子和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经过缓慢而不可逆反应结合而形成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生成后可与红细胞一道在血中循环,而红细胞的半衰期约为120日,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患者抽血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成正比的关系,所以,测定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的改变,并中反映机体最近一段时间内糖代谢的状态。
由于血糖承受进食和糖代谢的改变有所改变,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基化血红蛋白是经过缓慢而不可冷子管的酶促反应而形成,并不随进食和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反映患者在抽血化验前4~8周这内一段时间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所以,目前临床把血中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作为观察糖尿现患者血糖是否得到长期或稳定的控制的指标。此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白内障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比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明显增高。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增高,可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形成,所以,测定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还有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正常人的糖基化血红蛋白(GHb)一般为3%~7%,平均6%。糖尿病患者GHb可比正常人增高。若高于7%,说明4周以前血糖高于正常;若高于11.5%时,说明患者近期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GHb的增高还可出现在有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等合并症的患者中。临床常用此作为指标,了解糖尿病患者近4~8周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展状态。
六、尿微量白蛋白试验
一般无并发症者为阴性或偶有微量。当有尿路感染、高血压、心力衰竭时也可有少量蛋白尿;如果并发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可出现大量蛋白尿,这表示肾脏病变已经较严重。因此临床上留24小时尿(也有留12小时或8小时尿的)检查白蛋白的排出量(UAE)如每分钟超过20μg,提示肾小球功能不全,有早期肾脏病变。尿里持续出现白蛋白时,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即使不使用,也应该用对肾脏功能影响小的口服降糖药物。
七、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测定是诊断糖尿病和区分糖尿病类的最可靠方法,也是反映胰岛素细胞储备和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已初步诊断的患者,只有通过胰岛素测定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区分其属于IDDM(Ⅰ型、胰岛素依赖型)还是NIDDM(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血浆胰岛素测定有空腹胰岛素水平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两种。在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可同时抽5次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
1.原理 口服葡萄糖可使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又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可反映β细胞的功能状态。
2.方法 可采用放射免疫法、胰岛素放射受体法及酶免疫测定法,同OGTT实验,在空腹及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各采血测定胰岛素的含量。
3.结果 正常情况下采血测定胰岛素变化与血糖一致,高峰值在进食糖后30~60分钟,高峰值为基础值的5~10倍。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衰竭,除基础值底以外,糖负荷后不能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释放曲线,与高血糖曲线分离。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糖刺激后呈高峰延迟至1~2小时,上升的幅度降低,绝大多数表现为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障碍,也有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空腹、服糖后60分钟、120分钟胰岛素水平均较底。还有的空腹、服糖后60分钟、120分钟胰岛素水平皆增高。
4.意义 正常人胰岛素各时项变化与OGTT中血糖变化相一致,高峰值在30~60分钟,胰岛素浓度比其空腹值增加5~10倍。糖尿病时,无论空腹胰岛素水平,还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常人有明显不同,一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其中IDDM型(Ⅰ型、胰岛素依赖型)与NIDDM型(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分泌曲线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IDDM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患者甚至不能测得。NIDDM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2小时或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其中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同体重的非糖尿病患者的释放曲线。
以上结果提示,IDDM型患者,其β细胞多表现为功能低下,属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以必须用胰岛素治疗;NIDDM型患者,其胰岛素分泌属相对不足而非绝对缺乏,所以,一般用饮食疗法和口服降糖药即能控制病情。
八、C-肽释放试验
C-肽又称连接肽,C-肽与胰岛素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出来的,由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物。测定血清C-肽的浓度,同样也可反映胰岛β细胞贮备功能。也是判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方法,但较之胰岛素测定更为准确。由于C-肽没有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反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所以对那些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而能干扰胰岛素的测定,用放免法测的胰岛素浓度并不能反映体内胰岛素的实际水平。C-肽测定就可弥补胰岛素测的不足,在已经用胰岛素治疗时也能较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另外,从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肝肾等组织后,受胰岛素酶等灭能,周围血循环中胰岛素每次循环将有80%被破坏,其半衰期也只有4.8分钟,故测得的血中胰岛素浓度仅能代表其分泌量极少部分。C-肽为与胰岛素等分子的肽类物,它不受肝脏酶的灭能,仅受肾脏的作用而排泄,半衰期为10~11分钟。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血中C-肽的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贮备功能。
C-肽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1.血清C-肽测定
(1)方法:目前常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2)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3~0.6pmol/ml,均值为0.56±0.29pmol/ml。
(3)结果判断:葡萄糖负荷试验后,高峰出现的时间与胰岛素一致,比空腹时高5~6倍。控制不好的IDDM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C-肽常减少或不能测得,服糖刺激低平C-肽释放曲线,而NIDDM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可在正常范围,也可稍低,C-肽释放曲线常呈高峰后移。
2.24小时尿C-肽测定 近年来国外已开展了24小时尿测定C-肽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标本留取方便,患者乐于接受,而且可以准确的反映胰岛β细胞的贮备功能。
正常人24小时尿C-肽为36±4μg,幼年型、1型糖尿病可明显降低,最低可达1.1±0.5μg,成年型、Ⅱ型糖尿病为24±7μg,肥胖型糖尿病可升高为64±35μg。肾功能不全者血清C-肽升高,而尿中C-肽排出减少,说明尿中C-肽变化与血中C-肽变化是一致的。
3.临床意义 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及评价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尤其对轻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轻微升高者,C-肽值常高于正常值。但对于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C-肽值降低。肾衰竭的患者可测定尿C-肽,通常血中C-肽浓度于尿中排出C-肽的量直接相关的。C-肽的测定临床上常用正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拟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