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内阁刚柔并举统四方
由丞相到内阁明成袓设立内阁是一个重大历史现象。以前,人们大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内阁就是丞相,其实是很不正确的。这里有必要把丞相演变到内阁的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个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从二者消长的过程来看,皇权在一天天上升和强化,相权则一天天下降和衰弱,到明代则为内阁所取代。
秦汉时期相权最重。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入则参与廷议,出则号令百官,事无不统,负责第一线的责任。丞相是所谓三公之一,但地位最重。丞相上 朝,皇帝要从御座上站起来,表示一下。皇帝如果在路上遇见丞相,还要下舆打一下招呼。"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候。"这样的待遇是后世丞相所不敢妄想 的。有人称秦和汉初是丞相责任制时期,应该说是有一定理由的。
汉武帝感到相权太重,便用近侍分夺丞相的权力。他在内廷设尚书台,事实 上就是他的内廷秘书处,用来参考机务,甚至还让宦官参与其中。尚书台的地位日益显赫,相权随之日益衰落。东汉时,尚书台的职权进一步扩大,尚书成了事实上 的丞相,三公形同虚设,即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所谓"事归台阁",就是归尚书台,"三公论道而已"。
隋唐时行三省制度,三省 长官同为丞相,相互牵制,谁也不能专权。一般都有四五个人一起为相,多时达 10 余人。他们同时议事,后面由皇帝裁决。唐中期以后,皇帝还经常派亲信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即同丞相们一块处理章奏等事,参与知道政府事务。这些人也逐渐地成了相。到后来,即使原来的三省
长官,假如没有这些头衔,也不敢执政事。与秦汉时比较,这时的相权大为削弱了。
宋代的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的第二天,使了个小花招,故意装着眼睛昏花,要丞相范质把章奏送到他跟前,趁机让宦官把他的座位撤掉。于是成为定制,以后丞相在廷上与皇帝答话,再也不可能"坐而论道"
了,而且必须"立而陈言"。另外,皇帝对相权又实行了分割,分军事权给’枢密院,分财政权给三司使,丞相只管行政。这样还不够,还必须由皇帝"差遣",方可任事。否则,不管什么官职,都无权行事。
元代行单省制度,只存中书。但中书令一般由皇太子兼任,中书令下面设左右丞相。原来行使丞相实权的"平章政事"还在丞相之下。中书令又经常没人在位,形同虚设,左右丞相行使起权力来也就是名不正而言不顺。
到了明代,君主专制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与此相适应,持续了千余年的丞相制度也就废除了。洪武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伏诛,朱元璋 乘机"罢丞相不设",一切出自"宸裁"。他就把这一点立为祖训:"以后嗣君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极刑。"就这样,明代的皇帝就不仅是 "代天行命"的君主,而且还是事必躬亲的行政首脑。
因政务纷繁,皇帝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朱元璋也就又设了"四辅官",让他们"侍左右,备顾问"。这些人品级低,没实权,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四辅官的设置事实上是从内阁制度的一个过渡。
"永乐入践极,始开内阁于东角门。"明成祖让解缙等 7 人"入直文渊阁,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于是,中国官制史上就进入了有内阁的时代。不但明清两代有内阁,连北洋政府时期设的国务院也称内阁。
内阁事权内阁成员俗称阁臣,也称殿阁大学士。建文时期没有殿阁诸名号,方孝儒也只是个文学博士。明成祖让解缙等人入直文渊阁,也是一个小型内阁班子。据 《明史。职官志》载:"殿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在明代,"票拟"是内阁最重要的权力,即对诸司章奏先拟出 处理见意,交皇帝"批红"后即付诸实行。这个权力在永乐年间还没有,宣德年间三杨势重,内阁才开始有了"票拟"的权力。在永乐年间,其它的那几项事权内阁 已基本得到。单就这几项事权来看,也属清要之职。内阁最接近皇帝,
不仅代笔,而且还可以和皇帝一起从容议事。这是外廷官员很羡慕的。
阁臣称大学士,这个称号也颇为荣宠。大学士最早见于唐代,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到了宋代,大学士则用来优待曾当过宰相的人。明代大学士品级虽不高,仅正五品,但名声不低。
阁臣还有个小特权,即能向皇帝上"密揭"。臣下上封言事,外廷由通政司转呈,内廷由会极门宦官转呈,仅由内阁成员可以进"密揭"。往往"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就无形之中提高了内阁的身价。
但如果说明代的内阁就相当于以前的丞相,那就错了。首先,明代的内阁不是一级正式官署,没有法定的政治权力。以前,六部尚书是丞相的下属,丞相可以对他 们发号施令。六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向丞相回报和清示。但内阁根本没这样的权力。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请示和回报,根本没有经过内阁。
其次,明代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很低,"终明之世不过正五品"。明代的官阶分九品,一个五品官只是个中级官员。以前,丞相都是当朝一品,位极人臣。在明代,就品级和事权而言,内阁大学士反在六部尚书之下。正因为如此,《明史。
职官志》上说:"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宣德以后大学士品级高,是因为"三杨"等人兼有师、保、尚书等头衔。
之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内阁就相当于丞相,是因为受到一个现象的困惑,即明中期以后出现了严嵩、张居正那样的权臣,俨然成了以前那样的丞相。其实,他们二人 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整天在宫内做斋醮,就敢一连十几年不上朝。在政治上出现了真空,严嵩作为内阁首辅,自然就显得权力大了起 来。万历皇帝 10 岁即位,少不更事,都由张居正执政,权倾朝野,连过去的真丞相也难以相比。即使这样,很多朝臣也认为这是有悖于"祖训"的,所以他们 二人的下场都很可悲。这样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现象,不能用来表示明代内阁的通常情况。明代就有人说:"文皇(明成祖)嗣统,妙简英哲,于是解缙、杨士奇 等人直内阁,备顾问,代王言而已。"就是说,明代内阁的最重要的职能不过是"代王言"而已。到明中期,社会上还流传着"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谣。意 思是说,六部尚书虽是二品官,有的时候还赶不上大学士进言方便。大学士票拟(永乐时大学士还没有此权)后,还要由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后才能生效,司礼 太监更接近皇帝。这还是有了"票拟"权以后的情况,在
没有票拟权的永乐年间,阁老(大学士)们更是"纸糊"的了。
由此可以看出,明成祖设立内阁,不过相当于内廷秘书处,权力绝不足以与前代的丞相相比。这是明成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个有力措施。
内阁七学士明成祖设立内阁,成员都是编、检、讲读之官。永乐年间称"内阁七学士",都是颇有才华的文人:解缙是侍读,黄淮是中书舍人,杨士奇是编修,胡 广为侍讲,杨荣为修撰,金幼孜是给事中,胡俨是检讨。永乐年间的文坛上出现了所谓"台阁派",以歌舞升平、雍容典雅为特征,杨士奇、杨荣和金幼孜等是领袖 人物。由此可看出内阁七学士的基本特色。
解缙是七人中才华最奔放的一个,颇有点恃才狂放的味道,是明初的大才子。
洪武时他就上书反对分封,明太祖看他年轻,让他回去待上 10 年,"以十年著述,冠带来廷",大用未晚。建文时回京,任翰林待诏。明成祖即位,升为侍读学士。
编撰《明太祖实录》、《列女传》等书,明成祖都让他任总裁。在春节(古代以立春为春节,一月一日为元旦。今以一月一日为春节,乃孙中山建立民国后改定) 那天,明成祖赐给解缙等 7 人金绮衣,和六部尚书一样。明成祖为这种破例的恩遇解释说:"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七学士 虽然只是五品官,在明成祖的心里还是很有地位的。明成祖对他们推诚重用,他们也知无不言,"从容献纳,帝尝虚己以听。"明成祖要对安南大举用兵时,解缙极 力反对,并未被采纳。后来,因卷入皇子的夺嫡斗争,解缙被下狱直到死。
胡广是建文二年的状元。廷试时,正值讨伐燕王的关头,胡广的对 策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的话。所谓"陆梁",即跳跃的样子,指藩王不安本份。建文帝听了很高兴,亲点他为状元,赐名胡靖,取意靖燕王之难的意思。双方 你靖我的难,我靖你的难,最后是明成祖靖难成功,胡广和解缙同时迎附。明成祖改胡广修撰为侍读,复原胡广原名。胡广曾数次随成祖北征,每纪功勒石,都由胡 广来书写。
杨士奇是七学士中任事最久、最负盛名的一个。人们经常说"三杨当国",为首的就是杨士奇,另外两人是杨荣和杨溥。明成祖初 以杨士奇为左中允,继为左谕德,后升任编修。杨士奇奉职谨慎,在家从来不言公事。他善于应对,每言辄中。人有小过,他极力与人为善,不予苛责。有一次,广 东布政使徐奇带了一些南方的土特产送给廷臣,在送礼的名单上没有杨士奇。明成祖问杨士奇这是什
么原因,杨士奇回答说:"徐奇赴广东 时,群臣作诗为他送行。我恰巧有病没有去,因此我也就不在名单上。现在受还是不受尚难确定,况且礼品轻微,当无他意。"明成祖本来打算要治那些人的罪,听 杨士奇这么一说,马上改变了主意,命令烧掉那个名单,不再追究。别人听到这件事,自然都很感激杨士奇。这件事也说明,明成祖和内阁学士们的关系格外亲切。
杨荣是七学士中最知道兵事的一个。明成祖在兵事上遇到什么问题,总是找来杨荣征求意见。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杨荣每次都随行,多有赞划之功。杨荣在七学 士中年龄最小,但特别机警。判事准确。有一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已经被敌人包围,事情紧急。明成祖问杨荣该怎么办。杨荣说,"宁夏城墙坚固,将士习战。 奏书送到京师需十余天,围也就解了。"到半夜时,宁夏果然又来报,说围已解。这使得明成祖颇为叹服,杨荣也因而受到信任。永乐五年(1407),杨荣受命 赴甘肃赞划军务,回京在武英殿向成祖秉报。因正是盛夏,明成祖对他圆满完成任务满心欢心,亲自切西瓜给他吃。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却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君臣 关系的融洽。
其于的几个学士也都各有特长。黄淮达于治体,论事明析,所言多被成祖所采纳。蒙元的阿鲁台要率部归附,请求准许他控制吐 蕃(今西藏)诸部,许多大臣主张答应他。黄淮却说:"分则易制,合则难图。"明成祖听了以后满心高兴,当廷赞扬黄淮说:"黄淮沦事,如立高冈,无远不 见。"金幼孜的诗文写得很好,常侍在成祖身边。成祖数次北征蒙元诸部,他都随行,作诗咏山川形胜,书功纪行。胡俨嗜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能以师道自 任,故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
这 7 个人形成了明成祖的秘书班子。虽然他们都是建文旧臣,但却受到明成祖的格外信任。
内阁七学土都来自翰林院。翰林,意同翰苑,即文士荟萃之地。明清两代都把翰林院当作储才重地。翰林院无定员,人可以多,也可以少,翰林学土掌秘书,著作 之职。他们的品级不高,但如表现得才华出众,往往能迅速升至显要。明成祖从翰林院中提拔解缙等 7 人组成内阁,在永乐一朝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核心地位。明 代人到了内阁制度的长处:"至我太宗文皇帝,简任内阁儒臣,日与咨访政治。然彼时内阁,多是朝廷亲选翰林编修等才猷、历经能识人才,治体公忠体同者为之, 不曾骤加高品。至于选入翰林者,又皆唯才是取,不拘内外新旧职事。"
这话说明了内阁和翰林院的关系,也说出了内阁制度的优点。明太祖废除丞相制之后,明成祖设立内阁,这对推动整个官僚机器的运转,对加强中央集权,都是一个成功的措施。正因这样,内阁制度在永乐时一经确定,后世皇帝皆相沿不废。
上一篇:第七章 兴百业永乐盛世炳千秋
下一篇:第五章 登帝位安内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