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兴百业永乐盛世炳千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9 属于:朱棣
  •   名垂史册的《永乐大典》棣君临天下之后,尊儒纳士,编纂了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足以令成祖傲视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乐元 年(1403)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他雄心勃勃,想要永乐大典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 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 147 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

       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chi)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 3000 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 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 唯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 年之间,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广孝等人将《永乐大典》进呈朱棣。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汇集古代图书七八千种,共约三亿七千万字。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搜集极为宏富。

       《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以《洪武正韵》为序,每字下先注字音、释义,再列该字楷、篆、草各体,最后分类汇辑各书中与该字有关的天文、 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词典故、杂艺等各项记载。例如天文志载"天"字下,地理志载"地"字下,它如日、月、星、风、云、霜、露等各随字收载。凡单字注 解、引文之书名、作者,皆用红字写出,非常醒目。成段、整篇或全书采

      录文献则一字不改,甚为完整。与之相较,清乾隆帝之编纂《四库史 全书》删削窜改古籍,则不可同日而语。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所在多有,如《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清人从中辑出佚书五百种,收入《四库》仅三百 八十八种,四千九百二十六卷,列入"存目"者又百余部。

      《永乐大典》装帧考究,全书采用上等白宣纸,印有朱丝栏,统一使用端正的楷书抄写,古色古香。原书高 50.02 公分、宽 29.8 公分,黄绢硬面、包背装。

      名物器什、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精致典雅。

       自《永乐大典》成书之日起,它巨大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世人重视,它不仅收罗宏富,堪称空前,而且从编纂体例看,《永乐大典》凡所抄原书,均直录原文,或整 段移录,甚至整部书移录,不曾擅减片语。这一做法,极大的保存了所抄文献的完整性。而且既有事目,又按韵检索,改变了类书单纯分类、不易检索的弊端,是对 传统类书编撰方法的一个突破。所抄原书的书名、作者标示也非常醒目,便于查考。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永乐朝《永乐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渊阁,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运到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

       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艰难之至,不得已放弃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宫三大殿失火,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 时,《永乐大典》竟然奇迹般的幸免于难。有了这样的教训,世宗意识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险了,遂命 108 个书生抄写大典。这些人每日人抄 3 页,历时  6 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宬。

      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 9000余册,少了 近 3000 册。后来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至今偶尔会在一些拍卖会上发现《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 世的《永乐大典》约 800 册,只是原来的 3%左右。建国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予以影印出版。

      1912 年第一批《永乐大典》入藏到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已拥有 221 册,超过全球藏量的半数,居各处收藏的首位。这些珍藏是由许多重视文化遗产、支持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捐赠私藏汇聚而成,其中有周叔弢先生、赵元方先生捐赠

      的私家珍藏各 1 册,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收藏的 21 册,北京大学移送的6 册,以及由苏联及东欧国家送回的 67 册。抗日战争期间,为躲避日军战火,国家图书馆馆藏 60 册《永乐大典》由上海运往美国保存,后被运至台湾

       《永乐大典》今虽不全,但因为是类书,各门类相对独立,现存于世的各个分册,其史料价值并未受影响。尽可能完整地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是学界的夙愿。除 零星影印外,上世纪 60 至 80 年代中期海峡两岸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几度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残卷,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以上版本都 有不少遗憾之处,例如采用缩印方式,难以保存原书的全部信息,根据缩微胶卷或影本复制,使文字漫漶不清。

      决议迁都三年修得北京城朱元 璋虽然有过犹豫,但最终以南京(当时称应天)为京师。朱棣则长期生活在北平,视北平为兴之地。即位之初,他仍以南京为京师,但对北平感情很深,因此永乐 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将北平升为陪都,朱棣非常高兴,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

      朱棣刚刚用武力夺得皇位,担心人心 不稳,并没有立即提出迁都,而是逐步逐项解决迁都的明清北京内城中轴线示意图外围问题。永乐元年,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 门,为向北京运粮重开海运,迁徙他处富民到北京。因为海运风险较大,朱棣又于永乐二年下令疏通运河。永乐四年(1406),他下诏修建北京宫殿,从四川、 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集木材。不过这次并没有提出迁都,而是以准备北巡的名义。

      真正表明朱棣迁都决心的是在永乐七年(1409)。这一年,朱棣巡幸北京。

      这次巡幸,朱棣在自己身边设置了行在六部、都察院,与南京各自形成一套系统。

       另一件事更可以彰显他的心迹,即为徐皇后在北京选建陵寝。徐皇后于永乐五年(1407)病逝。对于这位与他同甘共苦营建紫禁城、患难与共的徐皇后,朱棣 并没有把她安葬在南京,而是在北京昌平为她建造陵寝,也就是后来他也下葬的长陵。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朱棣已经决计要回到他兴起的地方。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的经济得到了繁荣,疏通的运河保证了粮食的运输,北京周边的军事防御力量也得到了加强等,这些前期措施使得迁都北京水到渠成。永 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朱棣公布了迁都的想法,自然得到了朝臣的一致拥护。永乐十五年(1417)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至十八年基本完工,前后用

      了三年多的时间,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北京新宫中的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遭雷击起火,化为灰烬。朱棣以为是上天示警,下诏求直言反省。其实许 多大臣家在南方,本来就不愿意迁都,因此借此事交相上疏反对迁都。朱棣很不满,甚至杀死了言辞激烈的萧仪。反对迁都的大臣不再敢指责皇帝,转而攻击那些拥 护迁都的大臣。双方争辩激烈,朱棣命他们于午门外跪着辩论。户部尚书夏原吉为稳定局面,主动将责任承担下来,才逐渐缓和了矛盾,迁都之议平息下来。

      地球表面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中国首都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古老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望华北大平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历来是我国中原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交通联系的要冲。

       于是,古人盛赞她是负山带海、踞龙盘的"天府"、"神京"!不仅如此,北京还是地球表面一项最伟大的文化工程,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个最壮丽的文化奇观。 几千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北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都城特点。从皇宫到皇城,又从皇城到都城,层层逐次向外延伸,并以中轴线上突出的建筑群为中心,周围布以巍 峨壮观的城墙、四通八达的街巷和数以万什的四合院民居,组成一个相互辉映的整体平面布局,形成了古都北京最大的特色。

      对北京的总体布 局和街道建设,早在几百年前的元代,意大利威尼斯青年探险家可?波罗就不无赞叹地描述说:大都"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 彼门。城中有壮丽的宫殿,复有美丽邸舍甚多。各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每方足以建筑大屋,连同庭院园圃而有余 7.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 往来。金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我国现代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也由衷地说:"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 现出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这整个体形环境增强了后人对于伟大的祖先的敬仰,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对于祖国的热 爱。"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城",可称为城市,又可称为城墙,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没有城墙的城市。将居民点围绕起来的城墙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组成部 分。北京,作为中国古都,城墙历来都是统治者们注意的中心。

      北京现在可以考知的古城墙是金中都的城墙。金代统治者仿照北宋汴梁城的布 局,集中了 120 万劳力花 3 年时间对辽城旧址进行了扩建,城墙周长 37 里,东至今琉璃厂西口,西至广安门外土城遗址,南至右安门外 1 公 里,北至宣内顺城街路北。可惜的是,金中都遭到元代统治者的破坏,元代在中都之北新筑了大都城,周长 30 公里、城基厚 21.6 米、顶部厚  16.7 米,这就成了今天北京城的雏形。元大都城墙现在仍然可见,这就是"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明代初年,徐达攻占大都后便着手 改建城他。北面拆大部北垣,南缩 2.5 公里另筑新城,南垣则向南推展 1 公里,东、西城垣均在元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城周长 20 公里。到明代中 叶,统治者计划在古城墙外扩建一层"套城"。首先兴建的是南城墙,但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因财力不足,只好在东西角楼处封口,这样,北京城墙格局就成了凸字 形,城墙也有了"内城"和"外城"之分。金代和元代城墙均以土筑成,元代还在城门之外加修瓮城,目的是加强城门守军的防护能力。其上筑有高大的箭楼,上设 排射孔,守城兵将出击时可在瓮城内集结,然后启门出击,如现在俗你的"前门"就是正阳门的瓮城。明代扩建城墙时,建筑者们在土城之外包以大块青砖,从而保 证了城墙的稳固。

      明代,北京城门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城分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数重。紫禁城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 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皇城有七门,最南为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代又改为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 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正东为东安门,北为北安门;内城共九门,即正阳门(原丽正门)、崇文门(原文明门)、朝阳门(原齐化门)、东直门、安定 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原平则门)、宣武门(原顺承门);外城共有七门,即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俗语"内九外 七"指的就是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城门数量。

      封建礼制对进出城门有严格的规定,如正阳门为京城正门,因而只能走皇辇宫车;崇文门设、酒 纳税之所,故走酒车;朝阳门为南米漕运入京之门;东直门为木材入京之门;安定门走粪车;德胜门为出兵必走之门;西直门走水车,因为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 山;阜成门为西山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在清代走囚车。

      入门有入门税,凡是男子负重、骑牲口、推车入门者一律上税。明代每年所收税

       金达 10 万两之巨。1930 年底取消入门税之后,城门站岗人员则向进城人员任意勒索。北京中轴线到过北京的人,可能会对北京的许多地名感兴趣:有 东直门,又有西直门;有东四,又有西四;有东单,又有西单;有东便门,又有西便门;有左安门,又有右安门?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京城有一条著名的中轴 线,南面起自己被拆除的永定门中心点,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景山最高点万春亭、寿皇殿、鼓 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全长近 8 公里。这条中轴线串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北京城以这条中轴线为中心,形成了东西对称的格局,因而 在地名上也就表现了出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