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的历史评价?文治武略的雄略之主
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城。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跻身著名帝王之列,他却干成了那么多,而事实上还不止这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 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后,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即明成 祖,次年改元永乐。
"宽猛适中"的改革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材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同时,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 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永乐 初,还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 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 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 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的最高峰。
诛十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 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朱棣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 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朱棣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号啕,声彻殿庭,朱棣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 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周成王来了。"方孝孺反问:"成王安在?"朱棣答:"已自焚。"方孝孺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道:"国 赖长君。"方孝孺又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 诏不可草。"朱棣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 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门生,每抓一人,就带到方孝孺面前,但方孝孺根本无动于衷,头都不抬。
朱棣彻底绝望了,也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 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面对君主专制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可谓是 "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
瓜蔓抄
瓜蔓抄是朱棣夺位 后诛戮建文诸臣的手段。因残酷诛戮,妄引株连,如瓜蔓之伸延,故而得名。初因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 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后遂泛指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如方孝孺被灭十族,坐死者873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 人;练子宁之死,弃市者151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陈迪之死,远戍者180余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80余人;胡闰之死,全家抄 提者270人;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230人;卓敬、黄观、齐泰、黄子澄、王度、卢原质等之死,多者连坐三族,少者一族。杀戮之惨,株连之多,实为史所罕 见。
东厂
明成祖朱棣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 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 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多个版本。
1.炫富
朱棣自认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国都来朝贡。希望宣扬国威,向外示富。派遣郑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国外显耀兵力,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同时,还想用扬威海外来缓和国内一部分人对他武力夺取皇位的不满。
2.寻找建文帝
有些书上说的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为找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据说,"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皇宫内自焚,有人说他出家 做了和尚,还有说他出走海外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这对名不正、言不顺的朱棣来说,显然不是个让他放心的传言。因此便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 绝后患。
但不管真相为何,郑和下西洋却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