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建置沿革:先秦至隋时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2-19 属于: 上海历史
  •     距今6000年前,上海地区冈身(今外冈、方泰、桥、邬桥、胡桥、漕泾一线)以西地区已经成陆。松江、青浦县内汤村庙、姚家圈、广富林等地,考古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表明6000年前先民已在上海冈身以西地区生息。遗址中还发现商、周时代遗物。约至春秋时期,海岸线达今嘉定镇—莘庄镇—南桥镇一线。魏晋时期,海岸线达今宝山—周浦和浙江省王盘山一线。

        春秋时期,周武王封吴仲雍之后周章国于吴,上海地区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为吴国之地。

        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上海地区属越。战国中期楚威王(一说楚怀王)时,楚国灭越,上海地区属楚。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因故封淮北地近齐国,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上海地区在春申君封地范围内属吴。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平定楚江南地,置会稽郡于吴县(治今江苏省苏州市)。置娄县(治今江苏省昆山市东北),今嘉定区西部在娄县境。又有由拳县(治今浙江省嘉兴市南),今松江县、青浦县及闵行区冈身以西地区在由拳县境;置海盐县(治今金山县张堰镇南),为上海境内设县治之始,今金山县及奉贤县冈身以西地区属海盐县。娄、由拳、海盐3县属会稽郡。

        汉初,上海地区属楚王韩信会稽郡地。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刘贾为荆王,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有会稽等郡地,娄、由拳、海盐3县属荆国会稽郡。此后,会稽郡或称吴郡。高祖十二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都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娄、由拳、海盐3县属吴国会稽郡(吴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监察各郡,会稽郡在扬州刺史部监察区内。西汉后期,海盐县治沦于柘湖,徙治武原乡(今浙江平湖县东)。

        新莽时,改娄县为娄治县,改海盐县为展武县,与由拳县同隶会稽郡。上海地区分属其地。

        东汉初,复娄、海盐2县旧名,仍隶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娄、由拳、海盐3县隶吴郡。中平五年(188年),州由监察区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吴郡属扬州(治历阳,今安徽和县)。上海地区分属其地。

        三国时期,上海地区分属吴国扬州吴郡娄、嘉兴、海盐3县。吴国置扬州,治丹阳郡(今江苏省南京市),吴郡隶扬州。吴黄三年(231年),因由拳县境出野稻,改名禾兴县。赤乌五年(242年),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娄、嘉兴、海盐3县隶吴郡。

        西晋时期,上海地区仍分属扬州吴郡娄、嘉兴、海盐3县。

        东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改吴郡为吴国,娄、嘉兴、海盐3县属吴国。上海地区分属其地。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吴国为吴郡,娄、嘉兴、海盐3县属吴郡。梁天监六年(507年),析娄县置信义县,治今江苏省昆山市西正仪镇。又置信义郡治南沙县(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以信义县属信义郡。旋裁娄县,并入信义县。天监七年析海盐东北境地置前京县,治今金山县南海中大金山岛北麓,属吴郡。中大通六年(534年),置胥浦县,治今金山县西南胥浦塘附近;梁陈之际废,地入海盐县。大同元年(535年)置昆山县,治今松江县北小昆山山麓,属吴郡。太清三年(549年)六月,于海盐县置武原郡,领海盐、胥浦2县。旋罢郡,县仍属吴郡。前京、胥浦、昆山、海盐等县属吴郡。陈永定二年(558年),置海宁郡,治盐官县(一说在今浙江海宁市硖石,一说已沦于海)。海盐、前京县属海宁郡。未几撤海宁郡,海盐、前京县还属吴郡。上海地区所属郡、县建置变迁频繁,均隶属于扬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改吴郡为苏州,废信义郡。罢前京县、昆山县、信义县,并入苏州常熟县。今嘉定区、青浦县大部、松江县西北部属昆山县。罢嘉兴县,并入苏州吴县。今松江县大部、金山县西北部、青浦西南等地属吴县。罢海盐县,并入杭州盐官县;今金山县大部、奉贤县部分地区属盐官县。开皇十八年,复置昆山县,仍旧治。大业三年(607年),改苏州为吴郡,吴县、昆山县属吴郡;改杭州为余杭郡,盐官县属余杭郡。上海地区分属苏州吴县、昆山县和杭州盐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