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良相·房玄龄》序言
序言
唐太宗问周围的大臣:"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房玄龄在一旁答道:"那是因为幼主生长于深宫,少居富贵,未识人间情伪和理国安危的缘故。"以此来警戒唐太宗不要过于宠爱子孙。
正由于房玄龄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当时君臣上下对他都十分尊重,唐太宗遇有什么大事或难以解决的事都要随时询问他。贞观七年(633),唐太宗将任命一名 关内道的黜陟使(代表朝廷去地方检察不法的官吏),就亲自向房玄龄请教。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要任命李纬为尚书,也派人去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 玄龄没有表示肯定意见,"但云李纬好髭须",唐太宗便因此作罢。可见房玄龄在贞观一朝所受尊敬的程度。群臣对房玄龄评价亦很高,贞观时与魏徵同时号为谏臣 的王珪,曾对唐太宗评价房玄龄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房玄龄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大唐文化事业的主持者。他主持 了对经籍图书的搜集整理,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后,儒家经典在大唐盛世重新获得尊崇地位,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他还主持了《晋书》《北齐书》 《北周书》《梁书》《陈书》《隋书》的编写,又主持了唐朝国史的编纂。
在修本朝史时,房玄龄主张秉公直书,不得曲阿。《贞观政要》记 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十四年(640),太宗要想看一看修的国史,对房玄龄说:"为什么自古来当代国史,皆不令帝王亲见之?"房玄龄答道:"国史既善恶 必书,可能书写到人主的非法之处,理当不让皇帝亲见。"唐太宗解释说:他想看国史别无他意,只是为了鉴戒自己,房玄龄和魏徵才同意让他看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房玄龄一病不起。病势沉重时,唐太宗和他见了一面,"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足见君臣二人感情之深厚。卧床期间,唐太宗不断派人探望,临死前,太宗又亲临与之握手叙别。
在治家方面,房玄龄一向教子甚严。他告诫儿子们不要盛气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 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承袭爵位,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次子房遗爱娶了太宗之女高阳公主,高阳公主骄恣成性,丑闻迭出,后来被查出谋反的罪名, 房遗爱因此受到株连。房遗直也被削爵,成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所累,令人叹惜。
本书讲述了房玄龄波澜壮阔的一生,介绍了他的为官智慧和历史功绩,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之际的历史风云,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