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房谋杜断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4 属于:房玄龄
  •   贞观三年(629)正月,李渊的老朋友、开国勋臣裴寂,因有人控告他谋反而被审查,由唐太宗给他钦定了"四大罪",被罢相、流放。

      这么多年后,唐太宗方才为其冤死的挚友、亲信刘文静报仇雪恨,实现了他的誓言夙愿。然而,却"言杀未杀",放了裴寂一条生路。这是为何?主要是考虑稳定政治大局的需要,同时也是给了太上皇李渊一个人情面子。

       当时,兵部尚书杜如晦,是这一案件的主审者,而身为中书令的房玄龄,对于涉及元老重臣裴寂的要案,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应当肯定,在罢黜裴寂的过程中,唐 太宗和他们二人的心是相通的。从立案、审决,到最后采取宽大处理,全然是他们共同策划、实施的结果。这显然是一步妙棋。它充分展示了最高权者和最佳智者紧 密结合而产生的巨大效应。

      对于这一点,太上皇李渊心里最清楚。他眼睁睁地看着唐太宗君臣三人,得心应手地处置自己终生最亲密的"政友",除了用发牢骚的方式,向自己的儿子表示态度之外,并无其他高招可施。可见,老被新代的大趋势,谁也无法抗拒。

      尘埃落定。将裴寂驱出中央要枢并彻底赶下政坛,唐太宗心里久悬的一块石头落地,感到踏实、欣喜和快活。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旧的政治体系的终结,新的体系的开始。这是他从很早的时候,至少是在立为太子之后,就在企盼而且力争的目标。

      二月,唐太宗就下诏,拜中书令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兵部尚书、检校侍中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李靖为兵部尚书,尚书右丞魏徵守秘书监,参与朝政。

       经过数年的努力,唐太宗基本上完成了对中枢机构人员的调整,形成了以房玄龄、杜如晦为核心的宰相班子。应该肯定,这一宰相班子,是唐太宗最理想的,也是 他最得力的班子。正是这个班子,在贞观之初为"贞观之治",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基础。这一方面是唐太宗"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主要,唯在得人"理 念指导下的成功实践;另一方面,也是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一心奉国,尽献才智,辅君理朝而获取的必然归宿。

      根据史传所载,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房、杜二人皆为命世之才,而且"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又恰逢识人有慧、知人善任的明君唐太宗,以至于达到了"谋猷允协"的理想境界。

      尽管杜如晦在贞观四年(630)三月,不幸英年早逝,宰辅班子由房玄龄、魏徵、李靖、温彦博、王珪、戴胄、侯君集等人组成,但由房、杜二人开创的规模及其恒守的理念,却保留和传承了下来。"房谋杜断"的美誉,也就由此而被后人所公认同赞。

       当年,秦王府中有很多青年才俊,而被调外任者不少,李世民深为忧虑,于是与房玄龄商定对策。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被调走的虽然很多,但是都不足 为惜。只有杜如晦最为宝贵。这是因为杜如晦聪明练达,是辅佐大王的良才。倘若大王只是守住藩位,则他并无大用;若想要经营四方,争霸天下,非此人不可。" 从此,李世民对杜如晦更加器重礼遇,把他当做心腹之人看待,于是上奏朝廷将其调为府中部属。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之间,是相知相通的。 虽然贞观初期的政治格局和大政方针,均系二人所定,但是每当唐太宗与房玄龄谋划政要之时,房玄龄在谈出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之后,总是向唐太宗强调说:"非杜 如晦不能敲定。"可是,待到杜如晦来后,经过商讨,最后还是要采用房玄龄的决策和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但不武断,很愿意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尤 其乐意让杜如晦最后"敲定";而杜如晦虽然长于决断,但不轻率,他很尊重别人的谋划策略,尤其是唐太宗和房玄龄共同商定的事宜,他当然不会贸然予以否定。 这正是房、杜二人相得益彰,合力效忠朝廷的襄举,同时也是他们二人作为贞观群英中卓越政治家的突出特征。

      贞观之初,由于房、杜二位配合默契,政绩卓著,深受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官吏民众的同称齐赞。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杜如晦其人的性格比较刚直,极易外露,而且脾气比房玄龄要大,因此,在处理政务和对待下属方面,难免有些失当,得罪于人,从而常受到恶意中伤。

      就在杜如晦担任尚书左仆射后不久,监察御史陈师合向唐太宗上奏道:"人的才能,终归都是有限的。杜如晦怎能兼任数职呢?"这显然是对他兼任吏部尚书这样的要职心怀不满,有意诋毁。

      杜如晦听说此事,大发雷霆,奔跑着去向唐太宗辩白。

       唐太宗了解情况之后,对在场的众多大臣说:"朕出自公心治国。如今重用房大人和杜大人,只是因为他们确实很有才干。陈师合无端妄加诽谤,这是想离间我们 君臣之间的关系。蜀后主十分昏庸,齐文宣王非常狂妄,但却能重用诸葛亮、杨遵彦这样的谋臣为相。而朕今日怎么能猜忌杜如晦呢?"

      言毕,唐太宗就下诏,将陈师合流放至秦岭之南。

      可是,杜如晦却因此事生气病倒了。入冬以后,杜如晦面色枯黄,两腿肿胀,而且不停地呕吐。经太医诊断,确定是患了肝病。我国医学常说"气大伤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杜如晦上表请辞,唐太宗准许其回家疗养,俸禄赏赐依旧照常,还经常派人到杜府问候。

      房玄龄对杜如晦的病情十分关切,经常去杜如晦家中探望。他听说患肝病的人最怕生气,就经常拿一些令人高兴的话题,去跟杜如晦商谈、讨论。

      每当家里来了贵宾,需要招待,房玄龄都要特意把杜如晦请到家中,让伎人玩耍一些有趣的把戏,让杜如晦开心。每当家里做了一些好菜,房玄龄也要给杜如晦送至府上,让他品尝。

      房玄龄深知杜如晦是一位忧国忧民意识强烈的人。所以,他从来不给杜如晦增添忧郁感,从来不向他谈及朝廷发生的难问题、坏消息,生怕有丝毫的小事,会造成杜如晦心情上的不快。

      这一天,上郡黑水寺孤悬法师圆寂的消息传来,房玄龄连忙带上法师当年赠送给他的那柄长剑,长途跋涉赶往寺内祭拜,并为孤悬法师撰写了碑文,以示永纪,但他一直瞒着杜如晦,不吐实情,担心杜如晦会过急、过悲,对其养病、康复不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