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安抚百姓
李世民没有修建新的宫殿,而是选择太子东宫的显德殿作为登基之所。他知道高祖丢了帝位心里不会好受,故而不去惊动父亲的生活起居,就让父亲仍住在太极宫里,并仍然在太极殿中接受他的请示汇报。
长安大兴城里万人空巷,十几万市民都涌到大街上,等着看新皇帝加冕后大游行。那景象真是壮观极了,人们扶老携幼,满面春风,从金光门到开远门,简直挤得 水泄不通。朱雀门前净街,景风门一侧是五品以上朝官家眷,还有那些外国来的使节,只能派代表进宫志贺,余下的都挤在百姓当中,鸭子一样提着脖子观望。
皇城高墙壁立,墙下五尺之内都有军士列队守着。日上三竿时分,但听得皇城里礼炮轰鸣,鼓乐齐奏,街上百姓便纷纷叫道:"太子登基啦!太子登基啦!"都知 道新皇帝是个英明圣主,当初进城时秋毫无犯,如今墙上又新贴了安民告示。因黎明前已然大赦天下,人群中竟有许多刚出狱的囚犯。还有些平时在街上见过李世民 的,对年轻皇帝的圣颜加以描绘,就更催开了人们的笑脸。
此时禁城中,百官在通乾、观象门外排好班次,文官在前,武官在后,依次前往显 德殿。殿上仪仗排列整齐,李世民在羽扇屏障下贵升御座,宫娥羽扇撤至两厢。但见李世民头戴朱红花冠,身穿黄色龙文衮袍,腰间一条十三环金玉革带,足蹬乌皮 六缝靴,神采奕奕,英姿焕发。御座脚下,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以及近畿刺史县令,排列两厢。殿外是金甲武士、鼓吹、歌舞伎,服色缤纷,绚丽夺目。
三声号炮响过,十二面金鼓齐鸣,大典宣告开始。高祖命裴寂和萧瑀把皇帝玉玺和丝绶授予李世民,按部就班的文武大臣们三呼万岁。黄袍丝绶加身,新皇帝接过玉玺,乃是八个隶字:"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众臣跪拜,赞者应和传承,先是各国、诸夷来使拜贺,接着是文武百官。
房玄龄等三品以上大臣,位列前班三叩九拜,随后便由司仪将新皇帝扶上龙椅。这时就听禁城里山呼海啸一般,墙外街上的百姓也跟着欢呼。
待声潮止息,有人指着皇城西门大喊:"瞧,仪仗出来啦!"众人便一齐向皇城西门涌去。果然是一队仪仗,浩浩荡荡出了顺义门,向南郊逶迤而去。这是在南郊 举行祭礼的官员,以裴寂为首,旌旗猎猎,华盖纷呈,炎日下一片金碧辉煌!仪仗队伍有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得看热闹的百姓像潮水一样尾随而去,街面上哪里 还看得见一块砖石来?沸沸扬扬地全都是人。
来到南郊社稷坛上,裴寂宣读了祭文,把新皇即位的消息仰告上天。社稷坛下又不知跪了多少人,人们在心里默默祈祷,都盼望这新皇帝能给天下带来好运,给百姓带来幸福。
与此同时,皇帝大游行也在城里开始了……
三天庆典热闹过后便是一系列封赏。高祖从此正式退位,被尊为太上皇;李建成追封息王,谥"隐",故后世称其为隐太子。李元吉等被诛杀的皇室成员也都作了 善后处理。作为新任宰相,房玄龄自然不会被李世民亏待,被晋爵为邗国公,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已故的房彦谦也是父因子贵,赠徐州都督、临淄县公,谥号 定。
论功行赏之日,李世民让陈叔达在大殿台阶下唱名宣布: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论功为第一。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其他文武重臣也都一一赏赐。
然后李世民问道:"我论功行赏,恐怕未必全都妥当,如有不当,可以自己提出来。"
于是诸将争功,吵吵嚷嚷。如此高的封赏,引起李世民从父、淮安王李神通的极大不满,上言道:"我在关西率部首先举义旗反隋,而房玄龄等人只会捉刀弄笔,功劳却居我之上,我实在是不服!"
李世民面带笑容解释说:"叔父您虽然首先举兵响应反隋,但这不过是自谋摆脱灾祸。及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度反攻时,叔父却丢兵弃甲望 风而逃。房玄龄等人筹谋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实有建国创业之功啊?论功行赏,自然在叔父之上,当居第一。汉朝的萧何,虽无战场上的汗马功 劳,但能谋划大计,指踪推毂,因而功居首位,房与他是一样的。叔父是国家的至亲,诚无爱惜,但以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矣。"
本来将军邱师利等人也都自以为功高,对封赏有些意见,也打算上诉,现在见皇上如此说,也便自相谓曰:"陛下处事公平,封赏不因亲属而厚待,我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初高祖李渊封赏时,三亲六故七大姑八大姨,三岁孩童以上封王授爵者,竟有数十人之多。这一回,李世民却谓群臣道:"自从两汉以来,受封的都是皇上的儿 子及兄弟,立有大功的人却常常被疏远。如若皇室成员尽都封王,还要多给他们役丁,那就等于劳苦百姓来养活自己的亲属。"
于是,李世民责成房玄龄,将那些从前封了郡王的宗室成员们逐一加以考核,其中有些无功受禄的,全都降为县公。举国官吏晋爵一等;五品以上官员未封爵采邑者,封为开国男;六品以下官员各升一级。
这厢封赏既毕,房玄龄想起有个人还关在牢里,便对李世民说:"陛下若果看见一块金子埋在土中,是取它回来,还是任它埋没?"
李世民盯了他半晌,方才悟得他的意思,便说:"世人都说,我有房、杜,东宫有王、魏。建成多年来所倚重者,无非王珪和魏徵二人,此二人最为我痛恨!"言罢,领着房玄龄、尉迟敬德、秦叔宝亲往牢中。
此行路上,房玄龄想了很多。凭着他的政治敏感,他意识到魏徵、王珪、韦挺等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处理得好可以举一反三,处理不好则影响面很大。东 宫府属中很有些富有才干的人,当初他们虽与李世民作对,也不过是各为其主,并以此取得自己的荣显,与李世民并无根本的利害矛盾。如今"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只要皇上能以国士礼待之,他们必会感激不尽。另外,这些人里面有的跟关中大姓豪族关系密切,只有利用他们,才能迅速缓和河北、山东的局势。
王珪和韦挺都是建成东宫的死党,早在杨文干叛乱之时就受牵连而流放嶲州,魏徵此时却羁押在牢中。李世民见到魏徵,想到几度为他计谋所伤,便按剑骂道:"魏徵匹夫,你知罪吗?"
上一篇:第十四章 以仁取信
下一篇:第十一章 刘文静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