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毡包”、“包”,古代文献多称“穹庐”、“旃帐”、“毡帐”、“帐幕”等,蒙古族牧民居住形式之一。圆形,高六七尺,直径丈余,周围是圆形围壁,围壁上方用木条结成的伞形顶架相连,成天幕形。周围和顶上覆以毛毡,用牛毛绳从四面缚紧,包顶中央有天窗,供通风和采光用,包内中央设炉灶或火塘,这种蒙古包制作简便,易于装卸,便于搬迁,又能抵御风寒,适于牧民的游牧生活。在半农半牧区,随着定居生活的出现,已开始建造土木结构的蒙古包,形式与原始的蒙古包相同,区别是在围壁上开窗户,砌土炕。我国哈萨克族的毡房、藏族的帐篷形式和蒙古包相同或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