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
又称约指、戒指。一般以金、银制成环形,戴于手指。《毛诗》注疏卷第二邶风:静女:“静女,利时也……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毛传曰:“……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目,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据此记载,则戴戒指,先起自宫中,为后妃群妾避忌的标记,后发展为装饰品,并由宫廷传到民间。因此,民间妇女戴金银戒指,尚有来历可寻。
指环形状,在我国几千年来变化不大,除金银制作的环形体外,主要在戒面增加装饰,或雕饰,或镶嵌。湖南长沙和广东广州等地曾出土两汉的金银指环,有的在金指环上镶嵌宝石。晋代的金戒指錾刻花纹已经很多,戒面扩大,有的镶嵌着数块宝石。在江苏南京一带,出土了东晋时期的一只金刚石戒指,金刚石不大,直径一毫米多,被嵌在指环的方形环面上。据文献记载,这种指环当时可能是从外国进入的。《宋书》卷97夷蛮传载:“天竺迦毗黎国,元嘉五年,国王月爱遣使奉表曰:……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宝物、赤白鹦鹉各一头。”“呵罗单国治阇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天竺国白叠古贝、叶波国古贝等物。”内蒙古呼和浩特美岱村出土的一只北魏时期的金戒指,戒面上雕镂了狮子模样的动物,周身用细小的金珠粒镶出花纹,并嵌以绿松石。明清时期的戒指更加豪华,大多在指面上嵌以红绿宝石等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