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犹太复国主义和反犹太复国主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06 属于: 犹太人与犹太教

不赞成或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观点的思潮。犹太复国主义在形成之初只是一种少数人的思想,它的运动也只是少数人参加的一种运动,然而,它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其他一些犹太思潮不得不以其作为主要参照体系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在涉及到犹太民族振兴的一些主要问题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是否应该重新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希伯来语,以何种方式复兴犹太文化,是否应以故土以色列作为犹太民族重新集居的唯一地区,该不该以传统犹太教作为民族团结的核心,以及犹太人是否应该走世俗生活之路等。

自治主义和意第绪主义 19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犹太人都生活在沙俄和奥匈这两个帝国。在当时欧洲民族主义运动影响下,生活在这两个帝国中的少数民族纷纷站起来为争取民族自治权而斗争。尽管犹太民族也属于一种少数民族,但他们的处境却不同于所有其他少数民族。他们所生活的地区没有一处与他们所认同的历史有必然的联系,任何一个地区的人都把他们看成是“异客”,“外来者”,即使他们在某一地区的人数占多数,也无法改变被“当地人”当作“外来者”的偏见。尽管如此,生活在这两个帝国内的犹太人一直使用其共同的意第绪语,为一种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所维系,并由一种为每一个人所认同的机构管理。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犹太复国主义并非是唯一的一种民族思潮和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人当中出现过许许多多不同的思潮和运动。有的拒绝接受认为犹太人不同于当地其他民族的观点;有的不赞成把大规模移民看成是最终解决欧洲反犹主义唯一办法的主张。这些人认为犹太人与波兰人或立陶宛人一样也属于东欧一个历史久远的部落或民族,应该具有与其他民族同等的权利。他们还认为对犹太人的歧视是可以、也应该通过建立一个公正社会,通过民族平等思想普及等方法加以克服和根除。“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斗争”是这些思潮用来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一句口号。这些非犹太复国主义民族主义者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希伯来语是一种浪漫主义思想,是一种变相的教权主义。在这些人看来,以意第绪语作为犹太民族的口头用语既十分自然,又不可逆转,加强对意第绪语和意第绪语文学的传播,提高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建设一种健康的民族生活的必由之路。

犹太史学家杜布诺夫是这一非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理论奠基人,尽管他本人并不否认希伯来语的重要性,就象他不否认俄语在犹太人生活中的作用一样。事实上,他一生从未停止用希伯来语写作。此外,他也从未否认过在巴勒斯坦发展犹太人社团的重要意义,然而,他在自己的史学著作中,一直坚持犹太文化中心决定论的观点。在他看来,每当一种旧的犹太社团中心走向衰落时,总有一个新的犹太文化中心出现,担负起指导犹太人生活的使命。他把他那个时代的东欧看成现实生活中的犹太文化中心,而把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和美国犹太社团统统摆到次要地位。他还认为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将通过自己的劳动建立犹太民族的文化自治机构,特别是用他们自己语言对本民族人民进行教育的完整系统。他的追随者组织了一个旨在实现犹太人自治的政党,该组织把成立一个能指导各犹太社团活动、能把世界所有犹太人团结起来的犹太议会体系作为政治目标。当沙俄当局似乎有意在俄国实行民主议会制时,这一以自治主义为目标的原则还被1906年在赫尔新福斯召开的俄国犹太复国主义者会议接受。杜布诺夫清楚地了解海外犹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认为把所有地区的犹太人都当成一种少数,是一种不正常社会现象,但他却没有得出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在故土以色列创建一个犹太人家园的方式加以克服。他的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前途的这样一个独特看法:将来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民族的存在都不再囿于某一特别地区,而是生活在一种由人类共同历史和文化连结的共同体中。而犹太人自世纪初大流散以来在海外各地组成的犹太人社团就是这种共同体的典范,是一种新型的、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海外犹太民族自治主义被杜布诺夫看成是犹太人为整个人类美好前途树立的样板,应该大力发扬光大。

除了杜布诺夫主义外,当时还流行着其他一些更为通俗的海外犹太民族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齐特洛夫斯基主义的影响。齐特洛夫斯基强调意第绪语言在犹太民族生活中所起的中心作用,并认为应该通过努力使这一语言成为所有生活在东欧和西欧犹太人的共同语言,然后,以这一语言为纽带,把所有犹太人联系起来。这一思想在1908年琴斯诺维茨召开的意第绪主义者大会上得到正式确认,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犹太研究所所接受,至今仍在美国纽约拥有不少支持者。

19世纪90年代,在东欧出现的最重要的非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是“立陶宛、波兰和俄罗斯犹太工人总联盟”,即“崩得”。该组织主要不是为了对抗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立的,而是在俄国革命影响下成立的。它坚持自己是俄国犹太工人的唯一代表,呼吁当局取消对犹太人的歧视,主张建立一个每个个人都能在其中选择适合于自己民族特点的生活方式,包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和使用什么样语言的新社会。

宗教和世俗反民族主义 历史上,犹太人中出现过各种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政治观点,宗教反民族主义和世俗反民族主义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种。它们的立场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正式成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原计划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后由于大多数德国犹太拉比对这一运动的强列反对,被迫改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拉比认为,同意召开这样的大会会使得德国犹太人对所在国的绝对忠诚和同化成为问题。在他们看来,犹太人除了在宗教信仰上与欧洲民族有不同外,不应有其他方面的差异。20年后,英国战时内阁在讨论是否应该发表《贝尔福宣言》时,内阁中唯一的犹太成员埃德温·蒙塔古(当时任印度事务国务秘书)也以同样的口吻表示反对。他认为承认犹太人是一个故乡在巴勒斯坦的民族会伤害到象他这样犹太人的政治前途,并把允许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看作是对散居各地犹太人所享有权利的一种威胁。1929年,当一群著名非犹太复国主义人士同意加入“扩大后”的犹太代办处时,他们仍坚持认为,他们之所以愿意帮助巴勒斯坦的犹太定居点,纯粹是出于慈善和非政治目的。在实际事务中,他们也确实拒绝谈论任何建立犹太人国家的问题。40年代,美国犹太教委员会一直持强烈的反犹太复国主义观点,坚持认为它的成员只是在宗教意义上才算作犹太人。50年代以来,“双重忠诚”成为困惑世界犹太人、特别是西方各国犹太人的一个难题。反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目标是希望犹太人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所在国的国民中去。他们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把犹太复国主义视为影响犹太人同化进程的最大绊脚石。

犹太复国主义还遭到来自保守派方面的攻击。持保守派观点的人士把犹太复国主义看成是一种过于世俗,过于现代化,会对犹太民族的传统价值造成巨大伤害的运动。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出现后的最初日子里,这一派人士就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协会。其成员大多是正统犹太教教徒,其目的是捍卫犹太教经典的权威,要求现代犹太人按传统方式生活。除了保守派以外,哈西德派中的大多数信徒也竭力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政治纲领。他们认为犹太人要复国就必须耐心地等待救世主弥赛亚的到来,任何人为地复国活动都是违背诫命的,应该受到抵制。他们还认为那种把犹太人说成是一个现代民族,可以是信教的犹太人,也可以是不信教的犹太人,不过这两种犹太人应该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的观点,会最终结束正统教徒在犹太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东欧那些希望维护正统犹太教地位的人士与西欧犹太社团中的一些极端保守组织,于1912年在波兰的卡托维兹成立了世界正统犹太人协会。他们在与故土以色列犹太社团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反对过于世俗化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捍卫正统的犹太教信仰。

领土主义者和农业定居者 在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各种思想中,领土主义是与犹太复国主义最接近的一种思想,基本上是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个团体。1903年,赫茨尔向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提出了“乌干达计划”作为解决俄国犹太人不断遭受当局迫害的代替办法,但由于大多数俄国犹太人的反对,这项提议在赫茨尔逝世后被1905年召开的另一次代表大会所否决。以赞格威尔为首的、赞成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建立犹太人之家的人士宣布退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自行成立了犹太领土主义协会。30、40年代,这一组织与其他一些类似主张的团体曾为寻求获得一块能够由犹太人在那里成立一个独立家园的领土作了不懈努力,但终未有结果。犹太领土主义者的目标,十分类似法国犹太慈善家希尔施男爵在1891年成立犹太殖民协会对所要实现的目标。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农业居住区曾在阿根廷和美国出现。虽然这些居住区一度建立起了完全由犹太人自治的地方社区,但从未能发展成领土主义者所期望的那种国家式犹太人家园。此外,这些居住区无法抵御大城市对其年轻一代的诱惑,不少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出于经济和职业上的考虑纷纷离去。

苏联犹太文化派 在1917年俄国革命胜利后的最初20年中,苏联犹太人中出现了一种共产主义犹太民族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苏联国内产生影响,而且吸引了苏联以外的犹太人,形成过一种运动。然而,这一运动却未能持久下去,很快便以悲剧形式告终。斯大林在青年时代就不赞成犹太社会主义崩得和犹太复国主义。他在1913年说过,由于没有自己的家园,一个统一的犹太民族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是一些分散的犹太少数民族团体。他还预言这样的团体注定会在同化过程中自行消亡。列宁一贯反对反犹主义,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早期苏维埃政府承认苏联犹太人的民族地位,允许犹太人使用意第绪语,以及按照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只要把共产主义作为他们文化生活的指导思想就行。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苏联的各级军校,包括大学在内,都在20年代开设了意第绪语课程。大量意第绪语书籍得到了出版,人们还成立了意第绪语新闻社和意第绪语剧团。此外,在芝加哥百万富翁莱辛·罗森沃德等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人士的赞助下,苏联的南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一些地区建起了若干犹太人定居点。1928年,还在远东西伯利亚设立了犹太自治区,并在1934年将其升格为犹太自治州,犹太文化一度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和恢复。然而,30年代后期,特别是1948年以后,所有这一切,连同以比罗比詹为首府的犹太自治州的犹太文化生活统统遭到查禁,苏联犹太文化派随之偃旗息鼓。

犹太人与犹太教的其它文章:

  • 《上行之
  • 《上升》
  • 万湖会议
  • 大祭司
  • 大国对巴勒斯坦统治权的争夺
  • 大利拉 Deli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