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将星殒落
天宝九载(750年),他率兵讨石国,俘虏石国国王而回。历史上有名的怛逻斯之战,唐军方面就是他指挥的。石国是昭武九姓国之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 干一带。唐高宗时,昭武九姓国皆内附,玄宗时由于新崛起的大食(即阿拉伯)人向东扩张,昭武九姓国开始出现离心倾向,所以高仙芝出兵石国。石国王子跑到大 食求救,大食出兵干预,于是唐朝与大食在怛逻斯,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兵戎相见。由于高仙芝部下的葛逻禄人叛变,导致唐军大败,数万兵马只有几千人撤回。 据说,中国的造纸术就是通过唐军俘虏传入阿拉伯地区的。此后朝廷又任命他为河西节度使,不久改任右羽林大将军,回长安。安禄山反,朝廷任命荣王李琬为天下 兵马元帅,任命高仙芝为副元帅,继封常清之后出潼关进讨安禄山叛军。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今山西临猗南)人,外祖父犯罪流放安西,在 安西边防军中戴罪立功,封常清从小跟外祖父在西域。后来他先后在节度使夫蒙灵詧、高仙芝手下从军打仗,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安西 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经略使、支度使、营田副大使等。这次回京朝见玄宗,适逢安禄山叛乱,朝廷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赴东都组织抗敌。安禄山叛军的声 势大大出乎封常清的预料,因此一败再败,当他逃奔到陕郡时,遇到高仙芝领兵东征,因此劝高仙芝固守潼关。
高仙芝与宦官边令诚也是老搭 档了,当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边令诚就做监军。战争最危险时,边令诚胆怯,高仙芝很照顾他,让他留守后方。这次高仙芝东征,玄宗又让边令诚任监军使。边令 诚多次以私事相托,高仙芝大多没有听从,边令诚怀恨在心。入朝奏事,边令诚极言高仙芝与封常清逗留失机,招致惨败。他说:"封常清夸大贼军声势,动摇了军 心;而高仙芝丢弃陕郡数百里之地,盗减军士粮赐;又擅自撤兵,退守潼关。"封常清基于和叛军交战的感受,分析敌我双方态势,提出退保潼关的建议,本来是合 理而高明的,却被边令诚诬以动摇军心;高仙芝退保潼关,也是明智之举,也被加上失地丧师的罪名。至于盗减军粮问题,更是莫须有的诬陷。但玄宗却听信一面之 词,勃然大怒,派边令诚带着敕令,赴前线斩高仙芝和封常清。
起初,封常清连续失利,特别是丢失东都,自知败军之罪甚重,难逃一死。但 他派了三拨人赶赴朝廷,向玄宗陈述贼军形势,希望使朝廷了解敌情,可玄宗连面都不见。玄宗肯定生了封常清的气:当初你大言不惭,可是结果呢?跟叛军打起 来,连个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还派什么人奉表陈情啊!封常清只好亲自赴朝廷汇报军情,行至渭南县,遇见边令诚,接到玄宗的敕书,敕令削其官爵,还高仙芝军, 白衣自效。
封常清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仍草遗表,分析战况,企图使朝廷对当前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当时朝廷中议论,很多人以为安禄山 狂悖——他发动叛乱,是得了精神病,是癫狂症,不自量力,连他的部下都不会跟他走的,不几天就会被杀死,所以朝廷不必担忧。封常清便是针对这一派轻敌之论 而言,可谓赤胆忠心,至死不悔。
边令诚来到潼关,先召见封常清,宣示玄宗敕旨。封常清将遗表交给边令诚,请转交皇上,然后接受斩刑, 陈尸于苇席之上。高仙芝自军中还,至衙署厅堂,边令诚召集了一百多名手持长刀的兵士跟随身后,见到高仙芝,冷冷地说:"对于高将军,皇上也有恩命。"高仙 芝急忙退下,拜伏于地,边令诚宣读了玄宗的敕令。高仙芝说:"我遇敌而退,死是应该的。可是上有天,下有地,说我盗减粮赐,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啊!"这时不 少士兵聚集在堂前,都大呼冤枉,其声震地。边令诚命刽子手在士卒大呼声中杀了高仙芝,以将军李承光临时统率其军。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 舒翰病废在京中寓所,他与安禄山、安思顺兄弟素来不和,势同水火。玄宗想借他的威名,命他统军出征,拜他为兵马副元帅,率兵八万以讨叛军。敕令天下诸道四 面进兵,会攻洛阳。哥舒翰以病重坚决推辞,玄宗不答应。以毌良丘为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起居郎萧昕为判官,蕃将火拔归仁等率各部落兵从征。加上高仙芝的 部下,号称二十万,驻扎在潼关。哥舒翰病重,不能理事,军政全都委托毌良丘,而毌良丘又不敢专断。命王思礼为骑兵头领,李承光为步兵头领,二人争地位高 低,无所统一。哥舒翰军法严明,却不体恤士卒,士气低落。为了鼓励哥舒翰的斗志,加大哥舒翰的威望,朝廷加哥舒翰为左仆射、同平章事——以宰相身份兼潼关 守军司令、前线总指挥。
潼关仍在唐军手中,但战火正一天天向潼关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