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配与消费】的名言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中〕《管子·牧民》
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中〕《管子·国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中〕《管子·侈靡》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中〕《论语·季氏》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中〕《孟子·梁惠王上》
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中〕陆楫《蒹葭堂杂著摘抄》
本无所谓奢俭,而妄生分别以为之名,又为之教曰黜奢崇俭。……虽然,无能限多寡以定奢俭,则试量出入以定奢俭。俗以日用千金为奢,使人万金焉,则固不名之奢而名之俭,以其尚储九千于无用之地也。俗以日用百钱为俭,使人不逮百钱,则不名之俭而名之奢,以其聪明才力促足以及此也。溢则倾之,歉而纳焉,是俭自有天然之度,无待崇也。
〔中〕谭嗣同《仁学》,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第231页
大地百物之产,可以供生人利乐之用者,其界无有极。其力皆藏于地,待人然后发之。所发之地力愈进,则其自乐之界亦愈进;自乐之界既进,则其所发之地力,愈不得不尽,二者相牵引而益上。故西人愈奢而国愈富,货之弃于地者愈少。
〔中〕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第247页
分配公平方法,在私人资本制度之下,是不能够实行的。因为在私人资本制度之下,种种生产的方法,都是向着一个目标来进行,这种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赚钱。……我们所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公众来使用。
〔中〕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下)第137页
在分配劳动成果时,必须遵守一条原则:每人从共同生产的产品总量中得到的补偿,应当同他参与产品制造的份额相适应;或者说,任何人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方面,取得别人的支持,都不应当大于他自己给予别人的支持。
〔德〕洛贝尔图斯《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第173页
在分配国民总收入问题上,如果听任交换自由进行的话,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有关的某些情况会使工人阶级的工资下降到占国民产品中越来越小的部分。
〔德〕洛贝尔图斯《社会书简》,引自《经济学说史》(下)第513页
社会问题,……可以靠实行人民劳动去解决,而不必从土地私有者和资本家那里,从他们现在所获得的租金和利润中抽取分文。工人工资的增加只是将来的事;这将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德〕洛贝尔图斯《正常工作日》,引自《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第24页
最富有的人的货币收入也往往不足以应付他所可能想望的一切支出。所以,为使行为合乎经济,……我们就要这样来分配我们的支出以便“使它愈广泛愈好”,从对最迫切需要的满足直到最无关紧要的需要的满足。……为我们财富的一般状况所规定的分界线,无论在哪方面,都决不可逾越。在一类支出中的每一逾越,势必在另一类支出中补偿;由于后者在需要尺度上的度数较高,它所遭受的牺牲就还要大于以前者所获得的享受。
〔奥〕维塞尔《自然价值》第63页
文明社会里的每一个好当家人,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学会了怎样就某一方面来控制人性上的这个弱点——也就是说,把按时取得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按时发生的预期需要;还是同这一点有关的,试图取得定期的收入,通过劳动力的运用来保证取得定期收入的条件,以及维持财富的田金。对后一方面,尤其要深谋远虑。
〔奥〕维塞尔《自然价值》第67页
一个做一天吃一天的社会,一年内生产力能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消费本年生产力所生产的成果的一小部分,而更多地消费以前各年中生产力所生产的成果,同时它还有余力制造为将来服务的中国产品。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第119页
工业的进步,与人口相比较的生产的进步,能大大加强人类不平等现象的趋势。一个国家在技术和工业方面愈先进,劳动者和享受者的命运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也就愈严重,前者受苦越多,后者越可以恣意挥霍,除非国家通过一些好像和增加财富的纯经济目的相反的制度,就不能改善分配,就不能保证创造享受资料的人得到更多的享受。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61页
工资是富人用来换取穷人劳动的价格。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67页
不论是穷人或富人都不应该使自己的开支超过实际收入,任何社会开支都取决于社会收入。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81页
消费者的数目、他们的爱好、他们消费量的大小及其收入,共同组成每个生产者为之劳动的市场。这四种因素中,每一种都可以不受其他三种的影响而单独变化,而每一种变化都能够延缓或者加速物品的出售。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199页
消费者的爱好可以随时尚而改变,也可以随着移风易俗而改变;通过向一个国家输入更雅观、更方便或者比旧产品更便宜的产品,也可以改变消费者的爱好。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00页
金钱只不过是交换的标志,工人毫无积蓄金钱的意念,他们总是钱刚刚到手,就立即把它变成餬口的食品。如果食品价格低,如果他用每天劳动所得换来的生活必需品不是刚刚够用,而是非常充足,甚至还有敷余的话,那末,这样的工资价格(按;指低工资)只是名义上的。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24页
在食品昂贵而工价低廉的时候,工人就必须在竞争的逼迫下,满足于维持温饱、或忍饥挨饿的报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全部享受和全部休息时间,并且还得不断在贫困中挣扎,这样的工价就是实际的低工价。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25页
机器的进步不是真正的灾难,而它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不公允才是灾难。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引自《经济学说史》(上)第231页
财富底用处是消费,而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光荣或善举。因此特别的消费当以其原因之价值为度;盖为了国家,和为了天国一样,也可以自甘贫乏的。
〔英〕培根《论消费》,《培根论说文集》第103页
普通人的消费则当以一个人底财产为度;并且要管理得宜,务使消费不要超过收入。……无疑地,假如一个人仅仅要出入相当,不至贫乏的话,他日常的支出也应当仅及他底收入底一半;若是他要变为富有的话,那他底支出应当只有收入底三分之一。
〔英〕培根《论消费》,《培根论人生》第103页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项上消费多,则他必须要在别的一项上节省。例如他在吃喝上爱花钱,他就应当在马厩上节省,皆是也。因为那在每一项上都是花钱很多的人是难免堕入逆境的。
〔英〕培根《论消费》,《培根论说文集》第104页
对一个贸易国家说来,富人都贪婪而不花费,就会像一场对外战争那样危险。因为,虽然他们自己并不会因贪婪得到任何东西,也不会更加富裕,但是他们会使国家变穷,使政府在由消费而来的关税和货物税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
〔英〕巴尔本《贸易论》第74页
有禁止奢侈法律的国家一般是贫穷的,因为,当人们受这些法律限制,其花费范围较没有这些法律限制时来得狭窄的时候,他们的勤劳和才智同时受到挫折,而这种勤劳和才智他们本来会用来获得钱财,以维持自己,按照自己的愿望充分予以花费。
〔英〕诺思《贸易论》第113页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实际上富有,要看他在吃、喝、穿、戴方面,或在其他方面实际得到的享受如何而定。有的人尽管有着庞大的财力但如果他对这些财力不加以利用的话,则他的富有只能说是潜在的或假想的。这种人与其说是自己财富的所有人,勿宁说是为别人而操劳的管家和司库。
〔英〕配第《赋税论》,《配第经济著作选集》第89页
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67页
勤奋像人类其他品质一样,越受奖励越发勤奋。丰富的生活资料,使劳动者体力增进,而生活改善和晚境优裕的愉快希望,使他们益加努力。所以,高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总是比低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活泼、勤勉和敏捷。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75页
当政府变得那么复杂以致行政司法长官必须把他们的全部时间用来处理公务时,无疑地必须给与报酬;如果公家不付给他们报酬,他们一定会想出更有害的方法来取得报酬。没有人会这样慷慨,连一文钱也不要。当老百姓有所申请时,就得赠送礼物,送最厚礼物的人最容易得到批准。
〔英〕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45页
每一个精明的家长的行为准则是,绝对不要自己来做一些可以化较小代价买得到的东西。……每个家庭的明智行为,在大的王国中也不是愚蠢的。
〔英〕斯密,引自《经济学说史》(上)第112页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体系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为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
〔英〕斯密,引自《经济学说史》(上)第113页
社会每有改进,其资本每有增加时,劳动的市场工资就会上升。但上升是否持久却要取决于劳动的自然价格是否也已上涨,而这一点又要取决于用劳动工资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自然价格是否已经上涨。
〔英〕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80页
一般来说,工资上涨是因为财富和资本的增加造成了劳动的新需求,而这种现象又必然伴随有商品生产的增加。
〔英〕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87页
劳动工资每有降低,都会使利润提高,但对于商品价格不会有影响。前者有利于一切阶级,因为一切阶级都是消费者;后者仅于生产者有利;他们的利润增加了,但一切物品的价格却依旧未变。在前一种情形下,他们得到的数额还是和以前一样,但他们用所得购买的每一种物品的交换价值却都减少了。
〔英〕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12页
假使除了面包和水以外,一切消费都停止半年,则商品之需求将变成什么情形?商品山积,但何处是出路?何处是庞大市场?
〔英〕马尔萨斯《经济学原理》,引自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13页
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是挥霍和可笑的滥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就可能被认为是适当的支出。所以,假如为了节俭的缘故,你禁止这种开支,你便剥夺了那些有财力得到满足者的权利。……“假如政府自己的滥用不会毁灭国家,它的人民就永远不会。”无远虑和任意的花费,必然并不可避免地会使人贫穷和丧失地位,单这一点就足够防止挥霍浪费成为有害的蔓延。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22页
效用程度随商品量而变化,其量增加,其效用程度结局会减少。我们对于任一种商品,亦不会不问已有或已用的量如何,继续以同样的势力欲望它。我们的一切嗜好,或迟或早都会满足和饱和。……当然,我们不能因此便推论,效用程度常会降至零度。就若干物说,尤其是就单纯的生理需要品如食物、饮料、空气等项说,固然可以如此。但我们的需要越是高尚,越是有精神的性质,其饱和可能性便越是小。对于艺术品、学问及古玩物的欲望,一旦被唤起,即无限界可言。
〔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1页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对于他的性格所发生的影响,常常不弱于(即使稍差些)获得收入的方法所发生的影响。一个家庭每年收入是一千镑还是五千镑,对于这个家庭的生活富裕情况也许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收入是三十镑还是一百五十镑,那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因为有一百五十镑,这个家庭就可以获得维持美满生活的物质条件,而有三十镑却不能获得这些条件。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23页
人类的欲望和希望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它们通常是有限的并能满足的。未开化的人的欲望的确比野兽多不了多少;但是,他向前进展的每一步都增加了他的需要的多样化,以及满足需要的方法的多样化。他不仅希望他惯常消费的东西有较大的数量,而且希望那些东西有较好的质量;他还希望东西有较多的花色可供选择,并且希望有满足他心中产生的新欲望的东西。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05页
由于自然变化产生的对衣服的需要,是随着气候和季节而变化的,并随着人的职业性质而稍有不同。但在衣服方面,习惯上的欲望却胜过了自然的欲望。……风俗所要求的作为最低限度的那种多样化和奢费,和风俗所容许的作为最高限度的那种多样化和奢费,都在不断地增大。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06页
一个人对一样商品的唯一的普遍规律就是: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这种欲望每随他对这商品的所有量的增加而递减。但是,这种递减也许是缓慢的,也许是迅速的。如果它是缓慢的,则他对这商品所出的价格,就不会因为他对这商品的所有量的大量增加而下降很大;而且价格的小跌会使他的购买量有较大的增加。但是,这种递减如果是迅速的,价格的小跌使他的购买量只有很小的增加。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愿意购买此物的心理在一个小的引诱的作用下而大大扩展:我们可以说,他的欲望的弹性大。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下跌所造成的额外引诱,没有使他的购买欲望有任何扩大:也就是他的需求弹性小。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21页
一个人从他的收入中所得的满足,在他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时就开始了,以后他的收入每以陆续相等比例增加时,满足也随着有同额的增加,在收入减少时,满足也随着相应减少。
但是,过了相当时候,新的财富往往失去它的吸引力的大部分。一部分,这是习以为常的结果;习以为常之后就使人们从惯用的舒适品和奢侈品之中不再会得到很多的愉快,虽然他们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就会感到更大的痛苦。一部分这是由于以下的事实;财富的增加往往与年老厌倦或至少是神经紧张的增加一同而来:甚至随着财富的增加,还会养成降低身体的活力和减少对愉快的享受能力之生活习惯。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53页
在任何情况下,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而增加的报酬,迟早是要递减的。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66页
高工资不仅能提高工资领受者的效率,而且能提高他们子孙的效率。……报酬优厚的劳动一般地是有效率的劳动,因此,不是昂贵的劳动。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184页
财富的增长使人们能购买各种物品以适合嗜好,而对于这些物品是否耐用却看作次要的事;所以,在各种衣着和家具上,东西销售决定于式样,越来越风行了。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232页
报酬优厚的劳动,对那些旨在领先并企图用最先进的生产方法生产优质产品的雇主来说,实际上是廉价的劳动。他们之所以给予他们的工人以高工资和对工人加以细心的训练,一则由于这样做对他们有利,二则由于使他们宜于领导生产技术的那种性格也可能使他们对为他们工作的人们的福利发生莫大的兴趣。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234页
工作上所需要的那种稀有的天赋才能和用费浩大的特殊训练,对管理上的正常报酬的影响和对熟练工人的正常工资的影响如出一辙。不论在哪个场合,所得收入的增加使某些力量发生作用,这些力量使能取得该收入的人的供给趋于增加;不论在哪个场合,收入增加使供给增加的程度,取决于供给来源的社会经济条件。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270页
某人因拥有特殊天赋能力而来的那部分收入,是对他的一种赠品;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和其他自然恩赐品如土地所固有的属性的地租相似。但就正常价格来说,它应与荒地开垦者所获利润,或与寻珍珠者的所得列入一类。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320页
最有能力的企业家一般都是那些获利最多的人,而同时他们所做的工作,反而极其低廉;如果社会把这种工作交给能力较差,索价较廉的人来做,则无宁等于浪费,如同把一块贵重的金刚钻交给一个工资很低而技术恶劣的人加工一样。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320页
个人之全部所得,乃是用来购买劳役和商品的。我们常常听说,某人把他的所得用掉一部分,储蓄一部分;但在经济学上,大家公认:他所储蓄下来的一部分所得,也用于购买劳役与商品,用之于获得现在享受,则我们称之为花费;当他购买劳役与商品,用之于生产财富,希望由此财富取得未来享受,则我们称之为储蓄。
〔英〕马歇尔《国内价值纯理论》,引自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20页
日常经验也确切地告诉我们:在某种限度以内,劳工所要求规定的,不是真实工资,而是货币工资,——这种情形,远非仅是一种可能性,而是通则。工人虽然常常抵抗货币工资之减低,但并不是每次当工资品价格上涨时,他们就不肯工作。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2页
货币工资之改变与真实工资之改变,其间关系究竟如何,……如果变动只限于一种工业,则真实工资之改变大概与货币工资之改变同一方向。设改变而及于一般工资水准,则我们大概会发现,货币工资与真实工资之改变方向不仅不相同,而且常常相反:货币工资上涨时,真实工资下降;货币工资下降时,真实工资上涨。这是因为在短时期内,货币工资之下降与真实工资之上涨,常与就业量之减少连在一起。二者各有其相连之理由:就业量下降时,工人较肯接受减薪;当产量少而资本设备不变时,劳动力之边际生产力增大,故真实工资提高。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2页
当物价上涨,货币工资不变,以致真实工资下降时,一般说来,现行货币工资下之劳力供给量,不会低于物价未涨前的实际就业量,说一定会低,无异是说,在现行货币工资下愿意工作而实际并未就业的人们,只要生活费用稍微提高一些,即不再愿意工作。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5页
当货币之购买力改变时,全体劳工都受影响,要对每一次由此引起的真实工资之减低都加抵抗,实属不大可能;事实上,除非由此引起的真实工资之减低,达到了极端程度,普通都不加抵抗。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6页
一个人所赚得的通常就是他所消费的,而由于消费之需要又为他人提供了职业。只要一个人不断消费他所赚得的,那他为别人提供翻口之食的数量就像他从别人口中夺得餬口之食的数量一样多。从这个观点来看,真正的罪人是节约者。
〔英〕罗素《闲散颂》,《真与爱》第61页
在一个稳定的让会里,具有强烈非正义感的重要阶级必不存在;因此,可以想象,也不存在重大经济不满的地方,大多人都不会感到他们的报酬过于菲薄。
〔英〕罗素《权力论》第79页
如果一个歌唱家得到的报酬比不上舞台上变换布景的人,那么这位歌唱家也会选择变换布景的职业,直至这种报酬制度改变为止。
〔英〕罗素《我们能够建成的世界》,《真与爱》第263页
花力大,得利少,使人很快就疲劳。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466页
干得出色的人,无须为要工资而难为情。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467页
无报酬的服务是惩罚。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468页
为了金钱侍俸上帝的人,也会为更多的报酬而服侍魔鬼。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475页
你所不需要的东西,不管什么价钱都是贵。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497页
那些雇佣工匠或手工业者的人,必须为他们的劳动而付给他们高于农夫或普通工人的报酬,同他们在学艺期间所丧失的时间以及为精通技艺所需支付的费用和承担的风险成比例,他们的劳动必将更为昂贯。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第10页
如果某个国家的人民满足于过最贫困的生活,消费最少的土地产品,这个国家的人口就可以进一步增加。如果某个国家的农民和工人习惯于吃肉食,喝葡萄酒、啤酒等等,这个国家就不能养活更多的居民。
〔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第40页
一个国家由于把从商业所获得的金钱用作对奢侈品的支付时,只会产生没有使财富真正增加的货币流通。使国家和君主富裕起来的,应当是剩余物品的贩卖。
〔法〕魁奈《租地农场主论》,《魁奈经济著作选集》第34页
所谓低的工资率只对雇主有利的见解是不正确的。工资率的降低和跟着而来的竞争的不断作用,必定使产品价格下降,因此,从工资下降得到利益的乃是消费阶级,或换句话说,整个社会。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Ⅻ页
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我们已经看到,只有生产能供给这种手段。所以,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149页
为慎重起见,应当未雨绸缪。谁敢肯定地说,他的收入不会减低,或他的财产不受到侵害、欺诈或掠夺呢?土地可能被允公,船只可能失事,一个人可能由于涉讼而花费很多金钱或陷入不确定的境况。最富的商人往往由于一次不成功的投机,或由于他人失败的连累而破产。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52页
遵守家庭经济规律,使家庭在合理限度内从事消费,就是在每一次要消费时先细心比较消费所牺牲的价值与消费所提供的满足。只有个人自己才能公平地或正确地估量每一个消费行为所产生的损益,因为这种比较依存于他自己及其家庭的财产、社会地位与需要,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依存于个人的爱好与情感。把消费限定在过于狭窄的范围,就使一个人得不到他的资产所允许的满足,相反的,过于豪爽的消费则会侵蚀到不应该滥用的财富。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53页
关于消费,阔绰和鄙吝是两个应当避免的过失。这两者把财富所能给与它的所有者的利益剥夺掉,因为,阔绰用尽享乐手段,而鄙吝不使用享乐手段。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54页
一个中产的人,在最严格的节约范围内所作的花费,对一个富人来说也许是可怜又可笑,而对一个穷人来说却是完全浪费。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55页
使用任何最好东西总是上算,尽管价格大一些。低薪很少能够雇到有才能的人,因为有才能的人能做许多种工作。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78页
付给一个无能官吏的薪俸,完全是浪费,他的无知也许使公众付出比他的薪额多十倍的代价。但一个有能力官吏的知识与积极性,则和他所得到的报酬完全相称,他使公众所免受的损失和使公众从他劳动所得的利益,大大超过他的个人薪俸,尽管他的薪俸极其优厚。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78页
正直的人和有才能的人同样可贵。不出适当代价,也不能雇到正直人,因为正直人不屑用不正直人所凭借以增加收入的那些不名誉的手段与诡计。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478页
有人说,资本家按劳动日付给工人工资。但为更确切些,我们应该说,他支付的工资等于每天雇佣的工人人数乘每日工资——这说法就不是一回事了。他对工人们团结起来通力协作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并没有付给任何报酬。两百个卫兵在几小时内能把吕克索尔方尖石塔竖立在基石上,但这项任务不可能由一个工人工作两百天来完成。按资本家的算法,两种情况下所付的工资相同。
〔法〕普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引自《经济学说史》(上)第341页
如果要使人性得到完善,就得使消费者转变思想,而不是去提高生产者的德性。
〔法〕巴斯夏《经济和谐论》,引自《经济学说史》(下)第393页
正如地球是电力的贮藏所那样,公众或消费者是生产者任何得失的唯一源泉。一切都归结到消费者。因此我们要掌握每一个重要问题总的和永久的后果的话,我们必须从消费者的观点加以研究。
〔法〕巴斯夏《经济和谐论》,引自《经济学说史》第404页
工资劳动者所得到的是雇主付给他们的工资。工资的多少,决定他们生活享受的舒适程度,以及他们能够给儿女们以多少教育、健康和幸福的保证。并且,由于世代相承,工资的高低对劳动阶级的福利还具有积累式的影响。一个人所赚的钱,可以看做是凝结为物质形式的潜藏福利。如果工人们现在赚得了充分的钱,能够过着很舒适的生活,那么,他们的后代,就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劳动人民经常的生活,其趋势是上升或是下降,是由工资规律的性质决定的。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9页
如果自然规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末,从事任何生产职能所应当分配到的收入量,都将以他实际所生产的成果来衡量。换句话说,自由竞争倾向于将劳动所生产的部分给予劳动者,将资本所生产的部分给予资本家,而将调和职能所生产的部分给予企业家。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0页
现代国家对他的主义是否忠实,只要研究分配问题便可以解决。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6页
还有一种分配,不是决定工资标准和利息标准,而是决定整个行业(包括这个行业的工人、资本家、企业家在内)和其他行业对比,应该获得多少收入。一种行业是否应该比其他行业更繁荣,也是由这种分配决定的。这种分配属于总的分配的中间阶段,它是由物价决定的: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9页
物品所吸引的是个人的感觉所以,消费是社会经济中属于个人的部分。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28页
消费品的多样化,对人总是有利的。这是一个人性的原则,它产生了一个普遍的消费规律。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45页
所谓节约,其实不过是选择生产财富的商品作为收入,而不选择供给娱乐的物品作为收入。我们实行节约,是以这些我们所决定不用的后一种物品为对象,因此就没有生产这些物品给我们使用。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18页
一年中最后几次增加的消费品的性质、品种一般是极其庞杂的。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92页
当一个人经济力量增长的时候,他首先就要求他使用的物品应当有新的品种。他往往并不增加这些物品的使用量,而只是要求它们的质量更好、更大或更美观。他在消费品方面所增加的不是新的物品,而是新的效用。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94页
使用物品的人,能够最准确地衡量一个物品对他们有多大好处,而且他们也是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衡量。我该不该买这个物品呢?买了这个物品会不会损耗我的收入,以致不能购买更重要的物品呢?这种物品和同样价格的其他物品相比,哪一个是更需要的呢?这种对各种物品的效用的对比,经常盘绕在许多消费者的心中。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334页
工资的降低就意味着工人不得不接受较粗劣的 较便宜的物品作为报酬。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369页
对有闲的绅士说来,对贵重物品作明显消费是博取荣誉的一种手段。但单靠他独自努力消费积聚在他手里的财富,是不能充分证明他的富有的。于是有了乞助于朋友和同类竞争者的必要,其方式是馈赠珍贵礼物,举行豪华的宴会和各种招待。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58页
不论消费者所选择的是哪一形式的消费,也不论他作出选择时所追求的目的何在,由于他的偏爱,那种消费对他就有了效用。从各个消费者的观点来看,在纯经济理论范围内是不会发生浪费问题的。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73页
有许多惯常的支出,经分析以后证明差不多是纯粹浪费性的,因此也就是纯粹荣誉性的,但是一朝纳入了礼仪消费标准,成为生活方式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以后,要终止这类消费,那就要感到莫大困难,其困难程度不亚于放弃直接有助于物质享受的那类消费。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76页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从已经达到的消费标准后退,这件事比较为了要适应财富增加而改变已习惯的消费标准不知要困难多少。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76页
通常促使我们努力争取的消费标准,并不是那个已经达到的、平淡无奇的支出规模,而是刚巧为我们力所不及的,或者是需要加一把劲才能达到的理想境地。这里的动机是竞赛,是一种歧视性对比下的刺激力,它促使我们努力赶到我们惯于把自己列入其同级的那些人的前面去。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77页
要证明一个人的金钱地位,别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达到目的,而且别的方式也是在到处使用,到处流行的;但服装上的消费优于多数其他方式,因为我们穿的衣服是随时随地显豁呈露的,一切旁观者看到它所提供的标志,对于我们的金钱地位就可以胸中了然。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122页
国家不能实施经济压迫的平等。它最多只能规定高低的限度。为了实行经济的平等,就必须实行需要的平等、痛苦的平等甚至对于各物的价值意见相等。……虽然物资可以被分得在数字上相等,因为欲望和个人好恶的不同会立刻对各种东西赋予不同的价值,尽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该相等。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第399页
名人名言的其它文章:
- 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名言
- 关于【论真、善、美】的名言
- 关于【美和快感】的名言
- 关于【审美与美感】的名言
- 关于【论美与美学】的名言
- 关于【哲理与其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