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与积累】的名言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名人名言

斯密言俭者群之父母,虽然,但俭不足以当之也。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以有所生也。使不养不生,则财之蟊贼而已,乌能有富国足民之效乎?

〔中〕严复《〈原富〉译者按语》,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第226页

凡物产或金钱,以之生产者,可皆谓之资本,盖资本既所以生产,而人工者又所以生资本也。我人既知资本为人工之所自出,则有人工已足,又何再需资本乎?殊不知生产必赖资料,无资料以供给生产者之费用,以待其生产之结果,其生产终无所出矣。

〔中〕孙中山《社会主义派别与方法》,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下)第37页

中国不能和外国比,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足的。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

〔中〕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二讲)》,引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下)第119页

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贪得无厌的;它的基本的、重要的意图之一就是使自己不断地、无止境地增殖。只有实在法的力量才能遏止和限制它的这种意图,此外任何道德的或社会文化的目的都是无能为力的。

〔俄〕叶利谢也夫《富豪制及其基础》,引自《俄国民粹派文选》第185页

资本货物的寿命越大,资本价值的增加也越大,因为此时它代表根据现在较低的货币利率计算的更加遥远的未来收益。资本价值的增加只是表明更长更迂回的生产过程有较大利润的可能性,这些都是紧随着较低的货币利率而来的。

〔瑞典〕米尔达尔《货币均衡论》第27页

增加储蓄,意味着减少消费财货的需求,必然使消费财货的价格有某种程度的降低。价格的下降必然通过影响预期倾向于降低资本价值;结果是利润限界向负的方向移动,这意味着实际投资将会下降。

〔瑞典〕米尔达尔《货币均衡论》第92页

历史告诉我们,技术和商业是会从这一个城市移转到另一个城市,从这一个国家移转到另一个国家的。它们在本土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避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它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希腊和亚洲转移到意大利,从意大利转移到德意志、法兰德斯和布拉奔,再从那些地区转移到荷兰和英国的。无论何处,驱逐它们的总是理性的缺乏和专制虐政,吸引它们的总是自由精神。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00页

我们到处可以看见,在文明的影响之下,人口、智力和物质资本达到了这样的规模,就势所必然地要向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倾注。如果国家的可耕面积已经不足以供养全部居民,已经不足以吸收全部农业人口,则人口的多余部分就势必要向辽远地区寻找适于耕种的土地;如果一个国家有才能、有技术的人才已经这样多,以致在国内不再能获得足够报酬,他们就必然会流向对他们的需求较大的地区;如果由于物质资本累积的结果,以致利率下降得那样厉害,较小的资本家已经不再能靠利息收入过活,他就会把资本在比较有利的情况下投放到富力较低的国家。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112页

资本只不过是自然和劳动力的一种中间产品。资本本身的起源、存在,和以后的作用,也不外乎是生产的真正要素——自然和劳动——连续活动中的一些阶段。唯有自然和劳动自始至终从事消费品的生产。唯一的区别是,它们有时候立即生产出消费品来,有时候要分作几个阶段来完成。在后一情况下,每一阶段的完成,都是以生产出预制品和中间产品作为标志的,于是资本也就出现了。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第123页

储蓄与资本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人储蓄,全体人民就不能累积资本,因为对消费品的大量需要,通过物价的冲击,会迫使生产者把一年的生产力转向消费品的生产中去,因之没有多余的生产力来增加资本了。但如果人们从事储蓄,改变了的需求,同样通过物价的冲击,会迫使企业家们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向;用于目前消费的生产力将减少;而用于生产为将来服务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力将增加。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第141页

资本和收入的本性往往错综在一起。我们看到,对于一个人是收入,对于另一个人则是资本,同样一个东西一转乎就具有不同的名称。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63页

富人节约自己的收入,而增加资本,便是对穷人行善,因为他这样分配自己的年生产是把他所谓收入的一切都用于自己的消费,而把他所谓资本的一切都让给穷人,使穷人从这些资本中得到收入。但是,富人在进行这种分配时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永远不能鼓励不符合要求的劳动。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77页

即使某个国家不把文学和艺术看作国家的财富,也会把文人和艺术家看成财富。这些人所受到的教育,所获得的盛誉,在这些人身上积累了一种崇高的价值;他们的劳动报酬往往比最熟练的工人的劳动收入高,而且,他们的劳动也有助于扩大国家的财富。一般说来,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他们所获得的这种才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固定资本。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98页

积累资本的节约,即唯一创造新财富的节约,如果不能作为任何有利的投资来运用,并非永远是一件好事。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180页

一个国王的收入虽然是很多的,可是如果国家所得的利益很小,那么国王每年适于积存的财富的准则和比例也就应依后者而定;因为倘使他积聚的金钱大于对外贸易的顺差数值的话,那么他对于人民就好比是在身上吸血而不是剪毛了,那么,由于以后羊死而无毛可剪之故,他也必将与他的羊同归于尽。

〔英〕托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第68页

世界各处,几乎都有大量生产力搁置不用,我对这种现象之解释,是说实际所得产物之分配方法有欠妥当,以致继续生产之动机不够充分……我认为人们如果想积财,而且想积得很快,则不生产的消费必大形减少,于是生产动机乃大受妨碍,而财富之扩张亦在时机未成熟时即遭阻遏……但设努力积财之企图,可以在劳工与利润之间划下一条鸿沟,以致未来积财之动机与能力几全遭破坏;而日增之人口,亦无法就业谋生,则我们还能够说,这种积财之企图,或储蓄太多,对于国家无害吗?

〔英〕马尔萨斯《致李嘉图书》,引自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11页

慎重的银行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加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95页

资本的增减,自然会增减真实劳动量,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因而,增减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交换价值,增减一国人民的真实财富和收入。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0页

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诚然,未有节俭以前,须先有勤劳,节俭所积蓄的物,都是由勤劳得来。但是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决不能加大。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0页

当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把自己的资本爱用到什么地方就用到什么地方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如果把资本转移一下可以得到百分之十五的利润,他自然不会满足于百分之十的利润。所有使用资本的人都希望放弃比较不利的行业而趋向于比较有利的行业。这种孜孜不息的要求具有一种强烈的趋势,使得大家的利润率都平均化,或者使之成为一种比例,以致在有关方面的估计中,可以抵销这一方面所具有、或看来会具有的超过另一方面的利益。

〔英〕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73页

在一个国家中,除非必需品涨价使工资非常高昂,因之使资本利润十分少,以致使积累的动机停止,其所积累的资本无论多少,都不会得不到有利的运用。当利润很高的时候,人们就会有积累的动机。一个人只要有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他就需要更多的商品;只要他有任何新的价值可以提供出来交换这些商品,那就会是一种有效需求。

〔英〕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247页

商品供给上任何一种改良,如果会延长自从事劳动到最后结果完成的平均期间,它是否成功,就看有没有资本供使用。……这便是资本的唯一用途。

〔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71页

资本的效率必然是它的报酬的尺度,因为如果资本的劳动比人的劳动便宜,则企业主势必解雇一部分工人,如果资本比人工贵,则他增雇工人。

〔英〕屠能,引自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195页

在财产权利得到慎重保证的地方,一个勤奋的人,如果他一天劳动所生产的东西,足够维持他两天生活的话,他第二天也不会闲呆着,而将是把超过他需要的剩余生产物积累起来,作为资本;资本所有权带来的递增果实及享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足够抵消即时满足欲望而有余的。但是在财产没有得到保证的地方,我们就看不到积累原理的作用。那时人们将异口同声地说:“这些财产将来或不免于被贪得无厌的政府所勒索,或为那些专以抢劫勤俭邻居为生的人所任意劫掠。我们最好还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把它花掉。不要积累那些将来不能使用的财产吧!”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46页

一个国家的资本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现存的、可以直接用来维持人们生存或便利生产的那一部分劳动产品。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55页

使用资本不独能使我们生产许多种非有资本的合作不能生产的商品,并且也能使我们在许多其他东西的生产中节省劳动,同时由于降低价格,还可以使他们达到更大多数的消费者手中。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58页

在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地方,资本的积累也最大;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资本的纯利,或除去一切开支之后给予从事生产事业的资本家的利润最大的地方。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1页

高利润是积累资本的唯一手段,假如人们总是用尽他们的收入,即是说,假如他们为了满足目前的需要或欲望经常消费掉他们的全部劳动产品,则世界上就不会有资本这个东西了。但这就是自然界的聪明安排,当高利润提供了较大的储蓄手段时,他们便增加了节俭的力量。节俭在任何方面没有不同于其他美德;在没有相应的报酬随之而来的地方,希望他强有力地显示出来,是不合理的。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1页

资本的最好运用是产生最大的利润;因此,假如两笔资本,产生相等的利润,这就清楚地证明,它们各自投入的产业部门,虽然在很多方面是很不相同的,但对国家则是同样的有利。

〔英〕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第94页

投入某一企业的资本,有一大部分一般地是用于建立它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的商业联系上的。如果这个企业不振,即使从他的物质设备的出售可以收回它的原有成本的一个相当部分,组织和联系上所花的那部分资本仍会全部化为乌有。不论谁打算在任何一业中创办一个新企业,都必须估计到这种损失的可能性。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66页

以下这种人才会有最大的储蓄:他们出身清寒,长大后从事苛刻而艰苦的工作,他们虽在企业上获得成就,但仍保持朴素的习惯,他们对挥霍加以鄙视,并抱有死后他们会比为人所预料的更为富有的希望。这种性格在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国家中较为闲静的地方是常见的。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245页

一个谨慎的人如果认为在他生活的一切阶段中,他会从相同的财产中获得相同的满足,他也许会力图把他的财产平均地分配于他的一生:如果他认为他的赚钱能力在将来会有减少的危险,他就一定会储蓄一些资财作为将来之用。不但在他认为他的储蓄在他手中会增加时,他会这样做,即在他认为他的储蓄会减少时,他也会这样做。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247页

财富积累之所以受到限制,利率之所以迟迟不落,是由于绝大多数的人喜欢现在的满足,而不喜欢延期的满足,换言之,由于他们不愿意“等待”。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247页

能力薄弱而掌握大资本的人,很快地损失资本;他也许是一个能够和会要很好地经营一个小企业的人,这企业在他离开时比他初去时资本较为雄厚;但是,如果他没有处理重大问题的才能,则企业愈大,他搞糟企业就愈快。因为,大企业的交易,在考虑了平常的风险之后,只剩下很小一部分利润,而大企业通常只有依靠这种交易才能维持。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322页

储蓄一方面增加现有资本总量,同时在他方面又减少效用与便利之消费量,故若储蓄习惯行之过度,则积累下来的资本数量将超过实际需要数量,于是发展为一般的生产过剩。

〔英〕霍布森、穆莫里《工业生理学》,引自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第316页

设技术,资源,与成本三种情况不变,则当一雇主雇用某特定量劳工时,他必有两类支出;第一类是他付给生产原素(不包括其他雇主),以取得其当前(current)劳役者,可称之为该就业量之原素成本(factor cost);第二类是他付给其他雇主,以购买其产品者,以及他因使用机器设备,不让其闲散,而蒙受的牺牲,可称之为该就业量之使用者成本(user cost)。由此所得产物之值,其超过原素成本与使用者成本部分,则为利润;利润即雇主之所得(income)。所谓原素成本,乃从雇主立场而言,当然,从原素看来,原素成本就是他们的所得。故原素成本与雇主利润二者,乃因雇主雇用该量劳工而产生的总所得(total income)。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24页

个人储蓄可以增加其一己之财富,这是不错的;但由此推论,以为亦可增加社会全体之财富,则忽视了一个可能性:即一人之储蓄行为,可以影响他人之储蓄,因之影响他人之财富。……如果每个人都想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则因所得一定受到影响,故这种企图必自招失败。同样,社会全体之储蓄量也不能少于当前投资;若有此种企图,则所得一定会提高到一种水准,使得各人愿意储蓄之数,相加起来,恰等于投资量。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42页

如果个人之储蓄动机,确受其对未来收益所作预期之影响,则影响个人之储蓄者,除利率以外,还有政府之财政政策。所得税(尤其是歧视“不劳而获”之所得者)、资本利润税、遗产税等等,都和利率一样,与储蓄有关。而且在一般人心目中,财政政策之可能变动范围,至少要比利率大。如果政府故意用财政政策,作为平衡所得分配之工具,则财政政策对消费倾向之影响自然更大。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83页

除非消费倾向改变,否则就业量只能随投资之增加而增加。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48页

如果没有证券市场,则在资本已经投下以后,再把所投之资,常常重新估价,并没有什么用处。但证券交易所却把许多投资,每天重新估价一次。这种重新估价,使得私人——但不是社会全体——常有机会变更其已投之资。……故证券交易所之每日行情,其初衷固在便利人与人之间旧有投资之转让,但势必对当前投资量发生重大影响。如果建设一新企业,较购买一同样现成的为贵,则当然弃造而购。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29页

如果有一新事业,费用很奢,但只要能以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发出去,而即刻有利可图,则亦未尝不可从事。故有若干类投资,与其说是决定于职业企业家之真正预期,无宁说是决定于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乃代表证券市场之平均预期。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29页

一般而论,我们都默契,遵守一条成规(convetion)。这条成规之要旨是(实际上运用起来,当然没有如此简单):除非我们有特殊理由预测未来会有改变,否则我们即假定现存状况将无定期继续下去。这并不是说,我们真相信现存状态会无定期继续下去,我们从许多经验中知道,这是顶难得的事情。在一段长时期当中,投资之实得结果,极少与原来预期相符合。我们也不能说,设一人处于无知状态,则过与不及之机会均等,过与不及之机会既均等,故预期适得其中。这种说法是不通的。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0页

证券价格之崩溃,可以起因于投机信心之减低,也可以起因于信用状态之逆转。有一于此,已足使证券价格崩溃,而对资本之边际效率发生非常不利影响;但要使证券价格回涨,却非二者都复元不可,盖信用之减低,固足引起崩溃,但信用之提高,却只是经济复苏之必要条件,而非充足条件。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3页

从事职业投资,好像是参加择美竞赛:报纸上发表一百张照片,要参加竞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六人,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加竞赛者之平均爱好最相接近,谁就得奖。在这种情形之下,每一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六个,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最美的六个。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3页

从事职业投资,好像是玩“叫停”(Game of Snap),“递物”(Old Maid),“占位”(Musical Chair)等游戏,是一种消遣,谁能不先不后说出“停”字,谁能在游戏终了以前,把东西递给邻座,谁能在音乐终了时,占到一个座位,谁就是胜利者。这类游戏,可以玩得津津有味,虽然每个参加者都知道,东西总在传来传去,音乐终了时,总有若干人占不到座位。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3页

从社会观点看,要使得投资高明,只有增加我们对于未来之了解;但从私人观点看,最最高明的投资,乃是先发制人,智夺群众,把坏东西让给别人。

斗智之对象,不在预测投资在未来好几年中之收益,而在预测几个月以后,由因循成规所得市价有何变化。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33页

职业投资者与投机者……最关心者,不在比常人高出一筹,预测某一投资品在其整个寿命中所产之收益如何,而在比一般群众稍为早一些,预测决定市价之成规本身会有什么改变。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181页

在当代情形之下,财富之生长不仅不系乎富人之节约(像普通所想象的那样),反之,恐反遭此种节约之阻挠。故主张社会上应当有财富之绝大不均者,其主要理由之一已经不成立了。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22页

如果许多种类的新资本货物的累积同时进行,则许多种类的消费资料的生产都会得到便利;以致实际工资以某些货物计算虽会下降,以另一些货物计算则会上升,前种货物比之后种货物可能更不重要。实际上,在过去一世纪中,资本的累积对劳动的生活标准似乎非常有利。

〔英〕希克斯《价值与资本》第279页

一个民族的节约精神有助于不断地增加它的各种资本的总额,增加贷款人的数目而减少借款人的数目。浪费的习惯所造成的后果则恰恰与此相反。……在一个国家里,想变得富裕的人总比已经富裕的人多得多。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第72页

世界上的资本,就像是在劳动大众手中的一个大工具——人类用以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武器。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09页

资本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永久性。资本是永远不会消灭的,如果希望事业得到成就,也决不能让资本毁灭。只要你的资本受到一点损失,你就会遭到严重的不幸。如果你损害了所有的资本,你就得赤手空拳地单靠你的劳动为生。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09页

资本是绝对流动的,而资本货物就不是这样。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110页

资本的增加虽然使利息减低,但却使利息的总数增大了,因此也使过着豪华富贵的生活的阶级成员增加收入。这件事情本身,足以增加形式效用的需求,因为它会促使商品质量的改进大于数量的增多。但资本的增加也提高了工资,这意味着工人的消费品在质量上的改善。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369页

名人名言的其它文章:

  • 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名言
  • 关于【论真、善、美】的名言
  • 关于【美和快感】的名言
  • 关于【审美与美感】的名言
  • 关于【论美与美学】的名言
  • 关于【哲理与其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