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文明与传统】的名言
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26页
人类文明的前进都是一交一交跌出来的!没有跌交的人,哪有今日的文明!如果都照那些站在后面的拘谨小心的先生们那个样子,人类哪得有今天的文明程度!
〔中〕茅盾《稳健?》,《茅盾全集》第14卷第235页
自古以来一切文明的进步,最初无一不是从所谓异端邪说开始的。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6页
文明恰似仓库,人类的衣食、谋生的资本、蓬勃的生命力,无一不包罗在这个仓库里。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31页
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33页
凡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领域,莫不属于文明的范畴。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第168页
在这个世上,最古老的就是最年轻的。
〔日〕岛崎藤村《太阳的话》,《日本随笔选集》第242页
如果社会文明变成纯粹是为数不多的少数人的财富,那么这种文明无论怎样都将面临消亡。
〔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引自《俄国民粹派文选》第66页
社会的文化是历史为思维活动提供的媒介物,它必然制约着思维活动在现时代的可能性,其必然性与任何时候自然界的不变规律给思维活动造成的限制一样。
〔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引自《俄国民粹派文选》第85页
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文化应该作为一种历史上产生的媒介物,而不是作为一种不变的规律来加以考虑。
〔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引自《俄国民粹派文选》第86页
不太文明的人总是比较容易适应文明,不太用脑思考的人就较少感受到现行制度缺陷的痛苦。而最文明的人和思考得最多的人对法律的强制性也就感受最深。
〔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引自《俄国民粹派文选》第135页
人是有历史的动物。人的文化生活是一种世代相承愈积愈厚的历史联系:谁要想参加到这个联系中去通力协作,就必须对它的发展有所了解。
〔德〕文德尔班,引自《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选辑》第71页
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201页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201页
十九世纪是自然科学的世纪;而廿世纪则属于心理学的世纪。我们不再相信理性的能力高于生命;反之,我们觉得生命统治着理性。对人的认识远较一些抽象和普遍的理想为重要。
〔德〕斯宾格勒,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87页
“历史的人”,按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并按所有大史学家对它的看法,乃是一种正以全力向着自我完成前进的文化的人。在此以前,在此以后,在此以外,人是没有历史的。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45页
“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
〔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言论精选》第2页
现在的许多根源,深深存在于过去,而过去的任何东西对于愿意知道现在怎样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人来说都不是无用的。
〔英〕士达布斯,《欧洲近代史学史》第325页
在任何民族的框架内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可理解的历史研究领域;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历史地平线扩展到整个文明的视野上来加以考虑。但就像民族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一样,文明也是多元的,所以这一较为广阔的框架也仍显得太窄;一些不同的文明汇聚在一起,并且由于这些文明的碰撞而在这个世界上又诞生了另外一些种族和高度宗教的社会。
〔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第3页
文明衰落的实质可以总结为三点:少数人的创造能力的衰退,多数人的相应的撤消了模仿的行为,以及继之而来的全社会的社会团结的瓦解。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中)第4页
要使一个民族的心灵改头换面,既不是靠片面的理由,靠些道德的与宗教的规律所能办到,也不是立法者与政治家,教士与哲学家所能胜任:必须几百年的苦难和考验,才能磨炼那些要生存的人去适应人生。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二)第28页
人类的事物次序是这样:首先是森林,接着是茅屋,再下去就是村庄和城市,最后是学院。人类首先感到必需,接着追求效用,再接下去就是讲求舒适,寻乐,然后在奢侈中变得淫逸,最后发狂,浪费他们的资产。各民族的性质是粗野,接着是严峻,接着是慈祥,再下去是精巧,最后是淫逸。
〔意〕维科《新科学》,《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38页
我们天性中有一种情操,一种先入之见,偏爱古老的一切,爱祖先,爱野蛮与原始的习俗。
〔美〕爱默森《人——天生是改革者》,《爱默森文选》第61页
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都曾有过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有过野蛮社会一样。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序言》第1页
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它们也同样成为进步的标志。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序言》第2页
人类在蒙昧阶段的后期和整个野蛮阶段之中,一般都是按氏族、胞族和部落而组织的。在整个古代世界,这些组织到处流行,遍及各大陆;它们是古代社会赖以构成、赖以团结的手段。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序言》第2页
家族制度也经历了各种顺序相承的形态,而产生出迄今尚存的几种重要的亲属制度。这些亲属制度,在其各自形成的期间,记录了当时家族内的亲属关系,从而包含有足以说明家族由血婚制形态经中间过渡形态而进入专偶制形态的人类经验的记录。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序言》第2页
人类各种主要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序言》第2页
人类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3页
人类有一部分生活在蒙昧状态中,有一部分生活在野蛮状态中,还有一部分生活在文明状态中,这是无可否认的;这三种不同的社会状态以必然而自然的前进顺序彼此衔接起来,这是无可否认的。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4页
种种事实表明,人类的某些观念、情感和愿望是逐渐形成而后来又有所发展的。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4页
发明和发现,以及政治观念、家族观念、财产观念的发展,都表现出人类的进步。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6页
当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时,其主要制度和生活技术的幼苗即已在发育之中。继之而来的野蛮阶段和文明阶段经验的绝大部分在于发展这些原始观念。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8页
人类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关系。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18页
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状态。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28页
近代文明吸收了古代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之面貌一新;近代文明对人类全部知识的贡献很大,它光辉灿烂,一日千里,但是,其伟大的程度却还远远不能使古代文明暗淡无光,并使它沦于不甚重要的地位。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29页
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第30页
一部文明史,如果是用智慧的眼光写出来的,那末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促进文明的一种工具。
〔美〕俾耳德、玛丽《美国文明之兴起》,引自《西方史学史概要》第237页
珍惜文化价值的人,就不会不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
〔美〕爱因斯坦《科学家和爱国主义》,《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6页
名人名言的其它文章:
- 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名言
- 关于【论真、善、美】的名言
- 关于【美和快感】的名言
- 关于【审美与美感】的名言
- 关于【论美与美学】的名言
- 关于【哲理与其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