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实践与经验】的名言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名人名言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中〕《孟子·梁惠王上》

九折臂而成医。

〔中〕屈原《九章·惜诵》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中〕王充《论衡·薄葬》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中〕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中〕范晔《后汉书·援传》

不入穴,不得虎子。

〔中〕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

〔中〕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中〕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王守仁《传习录》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中〕王守仁《传习录》

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中〕王夫之庄子通·人间世》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中〕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

行有限而知无限,行有穷而知无穷。

〔中〕谭嗣同《仁学》四十七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45页

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是故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亦为人类所当行。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62页

天下事业的进步,都是靠实行。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第731页

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第671页

我们要拿事实做材料,才能够定出方法,如果单拿学理来定方法,这个方法是靠不住的。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92页

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第792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中〕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5页

只依靠经验,就和不考虑消化而只依靠食物是一样的。同时经验空空如也而只依靠能力,也和不考虑食物而只依靠消化是一样的。

〔日〕芥川之介,《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第533页

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

沉香要放在火上,麝香要研成细末。

〔波斯〕萨迪《蔷薇园》第109页

无论你腹中有多少知识,

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

〔波斯〕萨迪《蔷薇园》第168页

有了知识而不运用,如同一个农民耕耘而不播种。

〔波斯〕萨迪《蔷薇园》第181页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波斯〕萨迪《蔷薇园》第191页

有两类人将饮恨而死:一类是空有钱财而未受用;一类是空有知识而未实践。

〔波斯〕萨迪《蔷薇园》第202页

许多理论都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们同真理隔开。

〔黎〕纪伯伦《沙与沫》,《先知·沙与沫》第92页

当你达到你应该了解的终点的时候,你就处在你应该感觉的起点。

〔黎〕纪伯伦《沙与沫》,《先知·沙与沫》第119页

经验和思辨是同一种知识的两个必要的、真正的、现实的阶段。思辨不是别的,而是高度发展了的经验。……经验如果得到正确的发展,一定会变成思辨,而只有那以经验为基础的思辨,才不会成为空洞的唯心主义。

〔俄〕赫尔岑《自然研究通信》,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第509页

在人类思想史上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实践比科学先看到了某些真理,并且为了某种实际目的利用了这些真理,但是它本身并不理解这些真理。

〔俄〕米哈伊洛夫斯基《英雄和群氓》,《俄国民粹派文选》第823页

理论是无情的,可是如果遵循着它,人才不会可怜巴巴地成为无益的同情的对象。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第99页

理论是冷冰冰的,可它能教人去获得温暖。火柴是冷的,火柴盒子旁边擦火柴的地方是冷的,木柴也是冷的,但是它们能够生火,给人做出热腾腾的食物,并且使人的身体暖和。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第99页

有事实存在的时候,谁有权利责备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第101页

脱离自觉,任何观察或理性的施用都是不可思议的。

〔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第2027页

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俄〕冈察洛夫《悬崖》第134页

理论全是灰色,……

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

〔德〕歌德《浮士德》第118页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尽力去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第3页

理论本身对它自己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第10页

经验的增长是没有止境的,但是理论却不能在相同的意义上变得日益明晰和更加完备。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第36页

理论通常总是粗枝大叶的知解力匆匆忙忙作出的结果。由于这种知解力往往喜欢避开现象,所以它就用图像、概念,有时甚至只是用词语来取代现象。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第100页

我们对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得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第26页

谁可以信任,诚实的朋友,我可以告诉你:

信任生活!它比演说家和书本教得好。

〔德〕歌德《四季》,《野蔷薇》第122页

才智作为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知识和学问,才能付诸实现;这就是说,人的理性有能力做到一切事情,但若没有勤奋不懈的实践,就一事无成。这种知识或者实践就是心灵的完美,这种完美绝非天生固有。

〔德〕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第34页

经验主义力求从经验中,从外在和内心的当前经验中去把握真理,以代替纯从思想本身去寻求真理。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10页

自由的思想就是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思想。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18页

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20页

惟有思维才能够把握本性、实体、世界的普遍力量和究竟目的。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136页

“不仅要认识,而且要按照认识而行动,这就是你的使命”,我一全神贯注片刻,注意我自己,这声音便在我灵魂深处强烈回响起来。“你在这里生存,不是为了对你自己作无聊的冥想,或为了对虔诚感作深刻的思考——不,你在这里生存,是为了行动;你的行动,也只有你的行动,才决定你的价值。”

〔德〕费希特《人的使命》第78页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德〕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涅选集》第339页

经验为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我们摆脱梦幻、遐想、谬见这些乘我们年轻而入的东西。保证青年人摆脱这些东西的困扰,无疑是最好的(虽然仅仅是否定的)教育方式。

〔德〕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第148页

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

〔英〕罗吉尔·培根,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87页

宇宙在人类理智的眼里好像一座迷宫,哪一面都呈现出那么多的歧路,各种事物、各种征象似是而非,各种自然现象杂乱无章,纠缠不清。尽管如此,道路还是必须打通,要依靠感官的那种闪烁不定、时明时暗的亮光,穿过经验的丛林,通过各种特殊现象向前迈进。

〔英〕培根《〈伟大的复兴〉序》,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44页

人作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中或思想中对自然进程所已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以外,他是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

〔英〕培根《新工具》第7页

如果观察是粗疏模糊的,它的报道便是骗人的、欺诈的。

〔英〕培根,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41页

经验如果听其自流,只是在暗中摸索,只足以使人混乱而不能教导人。但是如果它能够按照确定的规律,循着一定的程序进行而不被打乱,那么在知识上就可以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

〔英〕培根,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43页

不能够允许理智从特殊的事例一下跳到和飞到遥远的公理和几乎是最高的普遍原则上去。

〔英〕培根,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43页

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

〔英〕霍布斯,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90页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56页

一个人被关在一间密室里,大概是永远不会聪明的。如果我们打算获得知识,就必须打开眼界观察宇宙。

〔英〕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319页

了解人类思想的人,一定是亲自考察过的;洞悉人类思想的人,一定是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进行过考察的。

〔英〕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320页

凡是有违理性的一切证明,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理性就建立在感觉的证据上。

〔英〕雪莱《论无神论的必然性》,《雪莱政治论文选》第2页

经验是科学之母。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79页

无学问的经验强于无经验的学问。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80页

布丁的证明在于吃。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80页

让别人的沉船成为你的航标。

〔英〕谚语,《英谚译介》第102页

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英〕格言,《外国格言选》第112页

事实,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质,总是哲学家的真正财富。

〔法〕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狄德罗哲学选集》第64页

实践乃真理的唯一泉源:唯有它能告诉我们一些新事物;唯有它能给我们一种确实性。这就是谁都不能反对的两点。

〔法〕彭加勒《科学与假设》第100页

老话没一句不真,因为都是从经验来的,而经验是一切学问之母。

〔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第156页

老话都是多年经历的精华,句句真确。

〔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第352页

一个人经历了许多大事,就知道只要认真干,没把握的事也能顺手。

〔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第420页

经验,这位在足智多谋的自然和人类之间作翻译的人,教导我们说,这个自然在受必然约制的凡人之中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只能按照它的向导,理性,所教给它的方法去发挥它的作用。

〔意〕达·芬奇《笔记》,引自《西方美学史》第174页

有所发明的人,沟通自然和人类的人,好像镜子前面的实物;一味背诵、吹嘘别人著作的人,则好像镜子里面的物影。

〔意〕达·芬奇《笔记》,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307页

我们的一切知识,全都来自我们的感觉能力。

〔意〕达·芬奇,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08页

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那些不是从经验里产生、也不受经验检定的学问,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官的学问,是虚妄无实、充满错误的。

〔意〕达·芬奇,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09页

最大的不幸是理论脱离实践。

〔意〕达·芬奇,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11页

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实践永远应当建立在正确的理论上。

〔意〕达·芬奇,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11页

从智慧中引申出这三种德行: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

〔希腊〕德谟克利特,引自《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07页

永远要以感觉以及感触作根据,因为这样你将会获得最可靠的确信的根据。

〔希腊〕伊壁鸠鲁,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68页

我担心用眼睛直接去观察对象,用每一个感官去把握它们,可能会使我的灵魂受伤和变得十分愚昧。所以我决定,我必须求助于各种理论,利用它们来发现万物的真理。

〔希腊〕柏拉图《费多篇》,《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第200页

无经验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会惊慌失措。

〔希腊〕柏拉图《费多篇》,《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第204页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页

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3页

凡是富有经验的人,他们的主见一定是很有用处的。

〔希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悲剧二种》第68页

在一个哲人的生活里,行动是隶属于思想之下,但也是必需的。他没有行动,就还不能算他是一个人。

〔美〕爱默森《美国的哲人》,《爱默森文选》第13页

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世界像一层美丽的云一样地悬挂在我们眼前,我们甚至于看不见它的美丽。不活动,就是怯懦;没有勇敢的脑筋,就不是哲人。思想的前面有一篇序文——思想从无知觉到有知觉,经过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这就是行动。

〔美〕爱默森《美国的哲人》,《爱默森文选》第13页

在宇宙间指挥、摆布一切的势力下,一个没有经验的人,不过是风中的一束弱草而已。

〔美〕德莱塞《嘉莉妹妹》第73页

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美〕爱因斯坦《开普勒》,《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78页

理论越向前发展,以下情况就越清楚:从经验事实中是不能归纳出基本规律来的。

〔美〕爱因斯坦《特殊和一般,直觉和逻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490页

诚然,没有经验基础就很难发现真理。但是,如果我们探索得愈是深入,我们的理论所包罗的范围变得愈是广大,那么,在决定这些理论时,经验知识所发挥的作用就愈小。

〔美〕爱因斯坦,引自《爱因斯坦谈人生》第32页

要创立一门理论,仅仅收集一下记录在案的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能深入事物本质的大胆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美〕爱因斯坦,引自《爱因斯坦谈人生》第33页

名人名言的其它文章:

  • 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名言
  • 关于【论真、善、美】的名言
  • 关于【美和快感】的名言
  • 关于【审美与美感】的名言
  • 关于【论美与美学】的名言
  • 关于【哲理与其他】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