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从战士到院士
2001年9月,长春东湖宾馆。刚下飞机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就被市电视台"青苹果"节目组的人拦住了。面对毫无思想准备的白春礼,他们略带歉意但十分真诚地对他说:近年来我们发现您对科普工作十分关注。得知您今天要到长春,我们就很冒昧地赶来了。今天在我们现场的小同学都是些"小科迷",他们有许多问题想问,请您一定要抽出半小时来参加我们的节目……白春礼来到了现场,坐在一群天真的孩子们中间,被一个个成年人难以想像更难于回答的问题包围着,会心的、坦诚的、开怀的笑容交织在一起,录制现场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有些细节不太准确,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孩子们问的问题确实是很有趣的,有些问题答不上来时我就直说,并没有尴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关键是孩子们的这种求知欲十分可贵。我们搞科研工作的人常说,在科学研究中,最可宝贵的就是对无数的未知有着无尽的兴趣。"
联想到白春礼的童年经历,对他的话,我们深以为然。父亲是个儒雅而正直的人,解放前曾在公立小学当过教员。赋闲时,他常翻着一本本泛黄的诗集,细致而又生动地为白春礼讲解诗中的蕴义、诗人崇高的气节、远大的抱负。是以童年时期的白春礼最爱背古诗词,最崇拜诗人,最想当作家。但一个碎酒瓶却打碎了一个孩子的作家梦,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有趣现象:在碎酒瓶底下,压着一只特大号蚂蚁,他好奇地捡开瓶底,咦,特大号蚂蚁不见了,不过是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蚂蚁,怎么会这样呢?重新把酒瓶底置于蚂蚁上方,蚂蚁又变大了,这回,他清晰地看见了蚂蚁腿上尖尖的绒毛。这是为什么?举着破瓶底他问了许多大人,大人告诉他这是"放大了"的原因,可为什么会"放大"呢?"放大"的用处在哪里呢?这一系列过于"深奥"的问题令白春礼绞尽脑汁,浓厚的兴趣由此而生,但他并不曾料到,许多年以后,他能通过自己亲手研制成功的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清晰地看见了一簇簇美丽如珊瑚礁般的卵磷脂生物膜表面分子;如起伏的丘陵似的二氧化汞在石墨表面单分子层;如风乍起吹皱春水般的有机导体表面原子……而此时,时光隧道已伸延至1988年4月,是白春礼自加州理工学院回国后仅半年时间里的事。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白春礼既是司机又是文书,是连队里的红人,许多姑娘都暗中倾心于他,常常借故搭车……"有这回事?不太可能!我那时候土得很,在连里年龄又偏小,很不解世事,估计不会有人喜欢我。
1966年,白春礼升中学,只念了4年,便拿到了高中文凭。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空有求学愿望没有求学机会的白春礼,同千千万万的青年人一道,迈入了上山下乡的行列。那年月,白春礼最羡慕的是军人,当他听说建设兵团的战士是一群不戴领章、帽徽的军人时,他毫不犹豫来到了离家千里的戈壁滩上,成了黄河岸边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在那里,他听着"苦不苦,一天二两土,今天不够明天补"的民谚;住"干打垒"的泥土房;领每月5元的津贴;买几分钱半斤的"全面粉"饼干改善生活;干令人眼热的工作——-开大卡车。辛劳工作之余,他悄悄地捡起了哥哥留给他的旧课本,就着昏黄的灯光,自学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那时,他除了是一名优秀的卡车司机外,还另兼了文书一职,司机管出车,文书要负责接电话。
白春礼
因此,他常常在深更半夜被电话吵醒,而后被告知有病号或有急活需要出车,他总是二话不说开车就走,这几乎都已成了他夜间的例行公事。转眼之间,白春礼已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干了4年。1974年,经过全连战士三轮不记名投票评选和参加文化考试,白春礼作为一名"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成为北京大学的学生。1978年1月,白春礼大学毕业即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院的科研生涯。这一年的3月,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研究生院(北京),开启了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创建的先河。作为一名工农兵学员,白春礼深深感到自己从事科研工作功底尚浅,因此决定报考研究生以期进一步深造。白春礼顺利地考入中科院化学所,3年后,他又成了博士生。整整10年时间,白春礼整日惟知与书相伴,全然不问冬夏春秋。妻子还有半年就能拿到硕士学位,但此时白春礼已决定回国,贤慧的妻子放弃了学业与他一道踏上归途。在香港机场转机时,因所携书籍过多,行李超重,妻子的一些衣物只得忍痛割爱。事后,有"国际友人"指责白春礼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权。"嗯,在我回国时我的妻子确实还没拿到学位,但我并没有强迫她与我同时回来。还有,那些扔掉的行李中有许多也是我的。不过我妻子一直是特别照顾我,她总说我生活上太对付了。这些年来,她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我不是大男子主义者。我对妻子一直很尊重的,家里的事大小全凭她做主。"
1985年9月,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委派,白春礼来到了风中飘散着玫瑰花香的帕萨迪那。走进风姿如画的加州理工学院,他心中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温馨,因为这里曾留下钱学森、周培源等前辈的足迹。到加州理工学院不久,白春礼就以他的天赋及勤奋,赢得了曾任美国总统科技办公室副主任的白尔德斯楚维勒教授的赏识,在他的力荐下,白春礼进入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这是由美国航空局与加州理工学院共管的著名实验室。当年,钱学森曾在此创下辉煌的业绩,在他冲破美国政府重重阻挠后,美国政府曾一度不允许中国人进入该实验室。白春礼以其实力成为这块领地上第二个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白春礼最初从事的研究课题是扩展X投射线精细结构谱,不久,他发现白尔德教授正在从事一项叫做STM(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究工作。
通过细致分析,白春礼意识到这是表面科学领域革命性的技术,如同广义相对论之于核科学。并且,他深知STM的研究在中国尚属一片空白。白春礼向白尔德教授提出要参加STM的研究。在对他的实力进行评估之后,有关方面很快批准了他的申请,他成为跻身于这一领域的第一个中国人。转眼到了1987年,在这年召开的第二届STM国际大会上,白春礼与美国同仁合作的《2-H二硫化钼层状半导体性质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STM研究》被列为大会报告,他编制的STM软件被美国海军实验室采用。鉴于他做出的杰出成绩,白尔德教授专门致信中科院化学所所长胡亚东教授:"白博士在我的实验室从事研究的两年时间发展了这种新技术,白博士不仅对实验仪器制造有贡献,而且对仪器的运行和数据分析所需的软件设计也有很突出的贡献。我们相信,白博士是杰出的青年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在芬芳的帕萨迪那,在年轻的白春礼的足下,一条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道路已坦荡铺就。
在众人眼中,白春礼无疑已叩开了成功之门。但是,友情、美元、绿卡,这些都没能留住白春礼归家的脚步。他把在异国他乡辛辛苦苦挣来的美元全部变成了STM的研制资料、关键元器件。携着这堆宝贝,怀着满腔赤诚,1987年10月30日,白春礼踏上归途。阳春三月,在中科协召开的一次大会上。会间休息时,白春礼趋前向中科院前任院长周光召问好,周光召握着他的手关切地问起他的课题进展情况。听着白春礼的介绍,周光召若有所思,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握着白春礼的手在会场上缓缓地走着……"有些东西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很多人都知道,'文革'刚结束时,中国科学院有近8万名职工,但专业人员仅有3.4万人,且全院仅有1000多位高级职称人员,其中绝大多数都已年过50岁。对于我们这些被誉为流进科技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老一代科学家是真爱护呀。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现在对更年轻的一代科技人员也是倍加珍惜。"回到祖国,一切困难都在白春礼的预想中。
当时的化学所在负债几百万的状况下,仍借出了12万元人民币给白春礼的课题组。分配这杯水车薪的12万元,从不过问家务的白春礼这会儿却像个精打细算的主妇;他曾扛着锹镐蹬上三轮去捡破烂,从旧螺钉、旧电线到废弃的实验台、破桌椅,见到什么他捡什么,活像个破烂王;他曾坐公共汽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京郊买实验用的机箱,然后扛着箱子在众人的白眼相向中挤公共汽车回城。一个偶然的机会,白春礼参加了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组织的一次科研体制改革座谈会。白春礼向周院长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经费极为紧张的实际状况。身为科学大家的周光召敏锐地意识到STM是一项对中国科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业。于是,他当即对白春礼说:"你马上写份报告给我!"不到一个月,30万元的院长特别基金拨到了白春礼的课题组。
1988年4月12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STM研制成功;随后,AFM——原子力显微镜研制成功;激光检测AFM研制成功;低温STM研制成功;超高真空STM研制成功;BEE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的研制已通过国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初,白春礼提出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学及材料表面结构研究"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重中之重项目,两年拨款96万元;他们研制的原子级显微仪器已成系列,成立了一个命名为"本原"的高技术公司;他们用STM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DNA三链特殊结构,并研究了DNA三螺旋结构,为国外科学界所注意,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至此,他们已不满足于只是观察原子,而是发出了"改造原子"的宣言,于是STM神奇功力从单纯的观察扩展到对原子结构进行"手术",操纵原子的技术为造出新型的计算机芯片打开了通道。此后,白春礼STM试制小组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国际水平实验室,他们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级、院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十余部。中国的STM研究结出累累硕果。1995年8月,第七届STM国际会议第一次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400多位STM专家云集京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部分中外科学家,并对中国的STM从平地崛起到迅居世界前沿深表欣慰。天道酬勤。中国的STM研究凝结着白春礼的无数心血,辛勤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获得了全国首届青年化学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并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他成为STM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是这一组织及若干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中唯一的中国代表。1996年他被正式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清晨,白春礼拎着公文包走出位于中关村的家,迎面碰上隔壁买菜归来的阿婆。阿婆一见白春礼忙问:"白院长,听讲侬是搞纳米的,市场上的人都说这个纳米煮粥味道不太好嘞!"纳米专家白春礼愕然半日方讷讷作答:"这个纳米不是米,它是,它是……嗨!"不几日,《白春礼院士为"纳米热"降温》一文见诸报端。
"杜撰,杜撰,纯属虚构。"白春礼乐不可支:"这也太小看我们中关村的阿婆了!要知道我们那儿的阿婆十有八九都是教授级的!不过为纳米热降温的事倒是有,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谬误和炒作损害这一新兴的前沿科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关注纳米的人还只是极少数的专业人士。彼时,白春礼就始终在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探针显微学潜心研究。1995年,白春礼出版了他关于纳米科技的第一部专著《纳米科学与技术》;及至2000年12月14日,白春礼在国务院科技知识讲座上做了题为"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的报告;2001年,白春礼以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专家的身份参与制定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至此,已是近20个春秋流转!2001年10月4日,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授予白春礼2001年度"国际奖章",以表彰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和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所发挥的领袖作用。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成立于1881年,涵盖了化工、能源、环境、材料、制药、生物技术等产业和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协会成员遍布70多个国家,具有很高的权威。
白春礼是继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因发明工业制碱法于1943年获"荣誉会员"奖之后第二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此后不久,被誉为"著名纳米科学专家"的白春礼却出人意料地发出"为纳米热降温"的呼声。今年的2月25日,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2002科学发展报告》中指出,应该对当前的"纳米热"有清醒的认识,尤其需要对纳米科技的内涵和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思考,防止一些谬误和炒作损害这一新兴的前沿科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增加科技专项的投入,同时要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此外,白春礼还在多次撰文分析:我国现在300余家自称从事纳米科技研发的公司主要是从事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粉体材料的生产。而有关对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产生最深刻最广泛影响的纳米器件的研究,国内研究开发力量的部署严重不足。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虽然主要还停留在应用基础研究的阶段,但目前已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不断抢占制高点。我们必须要重视纳米器件的研制和纳米尺度的检测及表征的研究工作。
如果现在不在这方面加强部署,给予重点支持,将会使我国在世界这一前沿领域的竞争,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文字,人们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但饱受"一哄而上"之苦的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有经济学家评价道:看到这种清醒与理智,着实令人欣喜。故事求证已毕,留在心头挥之不去的,似乎是更多的故事之外的东西。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