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成才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美丽的小城波恩市。他是世界顶级音乐家,人们称他为"乐圣"。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这里只讲三个故事。

名师指导

贝多芬出生于音乐世家,祖父是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宫廷男高音歌唱家。当时,音乐家在德国的地位是特别低的。尤其是在宫廷任职的音乐家,被蔑称为"音乐仆役",微薄的薪金,使得贝多芬一家生活十分拮据。幼年的贝多芬视此为"最大的不公平",养成了高傲、圣洁的禀性。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着战斗的激情,他幼小的心灵立志要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祖父去世以后,家里经济更加困难,母亲只好出外打工,补贴家需,父亲上班只好带着贝多芬去乐团里玩耍。在那里,小小的贝多芬表现出对音乐的强烈爱好。其他叔叔哄着小贝多芬玩时,他却很快学会弹奏羽管键琴,父亲被儿子的天赋所震惊。便开始教儿子学钢琴。贝多芬进步很快,6岁时已能弹出完美的作品,并且学会了演奏小提琴等多种乐器。8岁时由父母带领到科隆与荷兰等地作巡回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从此他见到了外地的美丽风光,那里的风土人情使他大开眼界。

1780年,幸运的贝多芬成为当时德国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的学生。聂费看出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便以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倾囊而授。贝多芬在这里开始接触广阔的艺术世界。聂费引导贝多芬去欣赏文学名著与美术杰作,这为贝多芬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聂费蔑视权贵的刚烈性格对高傲的贝多芬也有很大影响。1782年,贝多芬也开始了"音乐仆役"的生涯,他在瓦尔特斯坦伯爵的乐团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样,贝多芬的表演机会多了,他天才的演奏技艺很快传遍波恩,许多贵族慕名而来,请他去演出。高傲的贝多芬并不知足,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

1787年,贝多芬自己弄了点路费来到维也纳,经朋友的介绍拜访了当时音乐之都最耀眼的名星钢琴之王莫扎特。当时,莫扎特正在与几位高贵的客人谈话,丝毫没有在意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随手抓了几张乐谱让他去弹。高傲、倔强的贝多芬受此轻慢,暗下决心,一定要引起这位大师的注意。于是,他以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为主题,即兴发挥,优美的琴声立刻吸引了莫扎特,他抛下这几位贵客,又拿过一张乐谱对这位年轻人说:"这是我刚作出的一支曲子的主题,你根据它弹个即兴曲吧!"贝多芬拉过来,粗略地看了看,便弹了起来,莫扎特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惊呆了,就是自己也不能如此轻易地弹出这么美妙的旋律呀。莫扎特听完后激动地向那几位尊贵的客人介绍道:"大家注意!将来震惊世界的人一定是他。"于是,莫扎特欣然收下了这个优秀的学生。但不久,贝多芬最爱的母亲去世了,他匆匆返回家里。

由于母亲去世,父亲情绪低落,整日酗酒,养活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少年贝多芬身上。为了挣钱糊口,贝多芬只好又去歌剧院演奏,并给贵族担任家庭教师,但是傲慢的贵族少爷根本瞧不起贝多芬。贝多芬一气之下安排好父亲,给两个弟弟找了工作,自己去波恩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继续深造。179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路过波恩,发现了贝多芬的才华,于是希望贝多芬去奥地利的维也纳。贝多芬兴高采烈地拜师于海顿门下,并且在维也纳定居下来,一直到他去世。贝多芬在海顿门下刚呆了不久,就对海顿那种墨守陈规的教育方法不满,于是师徒两人分道扬镳。但海顿依然十分满意这个学生,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贝多芬迟早会攀登到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而我将能把自己说成是他的老师而感到自豪。"海顿又热情地向科隆推荐贝多芬。此后,贝多芬又跟维也纳几位有名的音乐家学习了交响乐、四重奏与歌剧的创作方法,经过刻苦学习,他技艺非凡,他的每次演奏都迷住了维也纳人,名声大振。

贝多芬

勤学苦练

有一次他出外演出,住在乡下一家比较简陋的小旅店里,楼下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在震动大地。"这是谁在弹琴呢?"旅客想。忽然,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待者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待者看看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啊!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旁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因为太过于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触景生情

贝多芬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曲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进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该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眉清目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有个陌生人进来,站起身来问道:"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亮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从贝多芬成名的历程,验证了中国的两句名言:学习全凭自信心,老师只是引路人,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艺术来自生活,生活就是美妙的歌曲。

1827年贝多芬与世长辞,终年57岁。他的乐谱琴声永远回荡于天空人间。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