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是这样成为名画家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佛罗伦萨的芬奇镇。一提起达·芬奇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两幅世界名画。同时也很想知道达·芬奇是怎样创造出这两幅名画来的。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母亲叫加特丽娜,是个农民家的姑娘,在生下达·芬奇之后,便抛弃了他。达·芬奇从小失去母爱,在父亲的教导下长大。父亲名叫比埃罗,是本地法庭公证人,家境富裕,达·芬奇童年过得很幸福。达·芬奇从小便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他喜欢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有时便用笔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画出来,渐渐地,邻居都疼爱地称他为"小画家"。父亲比埃罗被儿子的喜好打动了。于是在1466年,送儿子到佛罗伦萨学画画。

老师是当时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与雕刻家弗罗基俄,他对学生非常严格,他首先让达·芬奇练习画蛋。鸡蛋不是特别好画吗?小达·芬奇早就自己学会了。可是老师弗罗基俄依然让他练。小达·芬奇只画了半天就画烦了,他要求老师教他学绘画。弗罗基俄看了看小达·芬奇画的蛋,认真而慈祥地说:"你首先练好画蛋吧。""这么简单的事,一学就会,还练什么呀?"小达·芬奇十分不解,他以为老师故意不肯教他真的本领。弗罗基俄严肃地说:"画蛋是最不容易的事,每个鸡蛋的形状都不同,同一个鸡蛋不同的摆放又不同,放在不同的光线下更不相同,你怎么会认为画蛋容易、简单呢?"小达·芬奇这才恍然大悟。

达·芬奇

从此认认真真练习画蛋,从来不偷懒。天才的达·芬奇经过努力学习很快超过了他的师哥们。又过了几年,达·芬奇学成师满。这一天,老师弗罗基俄正在画《基督受洗图》,他瞅了瞅在一旁观看的达·芬奇,说:"你能在这儿画一个天使吗?"达·芬奇接过笔,便在一个适当的位置画了起来。几天后,达·芬奇笑着走到老师身旁说:"我画完了,您去看看。"弗罗基俄正想要指点指点达·芬奇的作品,他信步走到画前,揭开帷布,面对达·芬奇的天使,弗罗基俄目瞪口呆,只见达·芬奇的天使活泼可爱,既有幼儿的童稚,又有天使圣洁的气质,全然不同于弗罗基俄自己创作的毫无生气的呆板的天使。弗罗基俄赞赏地点点头,说:"好极了,以后绘画的事就交给你了。"弗罗基俄预言了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巨大成就。据说,弗罗基俄此后再也没有拿过画笔,他专门从事雕刻艺术去了。

1480年达·芬奇开创了自己的画室,独立创作,他抛弃了传统的模式,赋予作品以人与神自然的生命。

1498年他完成了历时4年熬费苦心的巨作《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中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耶稣是基督教的先知,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耶稣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犹太教教众密谋趁机抓住耶稣,但只是没有人带路,这时,耶稣的一个门徒犹大推门而进,提出只要有30个银币的酬金,他就愿意帮忙。晚上,耶稣与自己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他给大家分了饼与酒,说:"饼是我的肉,酒是我的血,你们吃了之后,便能享受上帝的福泽。"他沉默了一会儿,又忧郁地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众门徒听了,躁动不已。忠诚者非常气愤,心细者悄悄观察别人,只有犹大心里有鬼,虽然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但脸上露出了胆怯的神气。

但终究耶稣没有指出是谁。饭后,耶稣与几个亲近的门徒在客西花园中祈祷。忽然一群人手持火把与武器冲了过来,这时犹大走到耶稣面前,喊了声老师,然后抱吻耶稣。耶稣斥责犹大说:"犹大,你用接吻来作为出卖我的暗号吗?"这时,那群人冲了上来,趁机抓住了耶稣。达·芬奇正是描绘了耶稣在晚餐上宣布完那句话后,众门徒的表情,从而展示了12门徒各自的性格。画面上有13个人,以一平面排列于观众的眼前,耶稣坐在中央,分摊双手。两边分别列有6个,以人物自然的神态动作集中为4个小人群。从左起,第一组最左边是巴多罗买,他的表情似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从座位上立起,手按着桌子,面对耶稣,现出愤怒的样子。安德烈是左起第三人,他惊讶地举起双手,好像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两人中间的小雅各急于要弄清怎么回事,从背后伸手去拍左边第二组的第一个人彼得,这一组是达·芬奇着墨最多的。彼得老人情绪激昂,似乎大声问着叛徒是谁。左边第五人是犹大,他就藏身于彼得身旁,他脸色灰暗,身体后倾,右臂支在桌上,手里紧握钱袋。左边第六人是约翰,他双目下垂,两手交叉,身体微斜,一副忧郁的样子。右边左数第一人是多马,他伸出一个指头,好像在问:"有一个叛徒?"第二人是老雅各,他与多马并坐,他伸开双手,一副怀疑的表情。第三人是腓力,他双手抚着心口,好像在表白忠贞。最右边三人是马太、达太与西门。马太是右边左数第四人,他双手指向耶稣,又转身询问达太。达太是第五人,他也不清楚,转头询问西门。西门坐在最右边,张开双手,好像说:"我也不知道!"达·芬奇通过12门徒神态各异的表情、动作,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谴责了叛徒的卑鄙行径。

《最后的晚餐》几百年一直誉满全球,就是因为达·芬奇把耶稣的慈善,以及12个门徒的心里状态,以人和神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们以深思和启迪。

1503年,达·芬奇又受一富商的委托为他妻子画一幅肖像。因为这位不幸的妻子刚刚失去最可爱的小女儿,心里万分悲痛。但是,她这种郁郁寡欢的样子怎么能画进肖像中去呢?为了引这位夫人一笑,达·芬奇及其助手费了九之力。请她观看戏剧,不笑;请她欣赏舞蹈,不笑;请人为她唱歌,不笑。最后,达·芬奇请来一个喜剧师,为她讲笑话,表演各种滑稽的样子。终于,这位年轻漂亮的母亲才展开了笑颜,但也只是微微有一些笑意。达·芬奇抓住这一刹那的微笑,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来,经过4年的修改,这幅杰作终于完成了,这就是神秘的《蒙娜丽莎》。这之后,由于达·芬奇崇尚自然、表现人性的倾向越来越显露,遭到当时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反感。一些媚上的宫廷艺术家也纷纷表示反对。达·芬奇的创作精神受到挫折,从此衰退下来,恢复了传统呆板的手法,没有什么新意。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要停顿,要创新。

1515年,达·芬奇失意地离开祖国,迁居法国。他本想找一个新的环境开始自己新的事业。但是,这里也很不如意,每天疲于奔命。1519年5月2日,终因疾病缠身,抱憾而终。享年64岁。达·芬奇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使人们仰慕。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