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碰树解难题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5 属于: 科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1933年出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主要研究解析数论,他发表的成果被世界上称之为:陈氏定理,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在数学领域里又有一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分支,即数论(这里说的数是指整数)。科学界有人比喻: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则是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哥德巴赫猜想"便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一棵宝珠。陈景润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终于摘取了这棵宝珠,让世人为之惊叹!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数论中有一些命题一直处于经验归纳的阶段,至今尚未从数学上得到证明,隐约只不过是只知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许多的数学家仍在苦苦的探索。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1742年在研究数论中,根据奇数(即单数)的一些实例,看到每次相加的3个数是素数,如:7+5+11=23,7+13+17=37等等,哥德巴赫对此现象很有兴趣,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富有规律性的猜想:所有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3个素数之和。

他对此却没有把握,只能说是一种猜想,就把这个猜想写信告诉了当时的另一位比他更出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助解答这个问题。在信中哥德巴赫写到:"您如果认为这个猜想是对的话,请你务必给一个证明;如果认为这个猜想不对的话,也请你给出一个反证。"欧拉接到哥德巴赫的信件之后,对这个猜想同样很有兴趣,他经过一番认真的运算和研究,他回信肯定了哥德巴赫的想法,并补充提出:4以后的每个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为"1+1",前一个命题(即"1+2")可以从这个命题中得到佐证。的确,从一些简单的例子中,很容易看出这个"1+1"的命题是对的,例如:14=9+5,24=17+7,40=37+3等等,没有发现例外的情况。

陈景润

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诚恳地写到:尽管补充提出了"1+1"的命题,但很遗憾地说道:"我认为您的这个猜想是对的,不过限于我的水平和条件,确实一时没有办法从数学上予以证明。"这个问题连大数学家欧拉一时也无法证明,别人更是望洋兴叹,无从下手。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不少数学家绞尽脑汁,苦苦钻研,始终没有解决,既不能证明它,又不能推翻它。因此这个猜想的两个命题:"1+1""1+2"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只能是"猜"而"想"地遗留下来,成为数学界数论领域的一个著名难题。

1966年5月,学术刊物《科学通报》首次刊登了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密切注意。陈景润认为自己在解决"猜想"这个问题上,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结果并不满意,它显得冗长而不简捷。他继续努力,他决心找出一个简明易懂的解释方法。到1973年春,我国的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新成果,论文的题目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其中要义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顶多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它简称"1+2"用式子写出来就是:h=p1+p2或h=p1+p2+p3。这是的h是表示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p1、p2、p3,都是适当的素数。这里简称的"1+2"显然不是小学算术里的简单加法了,而是项目归纳的一种简捷表示。

陈景润的这篇论文一发表,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数学界,国际上称之为"陈氏定律",他在数学界声名显赫,公认他取得数论研究中的"冠军",摘取了皇后头上皇冠的宝珠。

陈景润在数学研究所,工作十分踏实肯干,他把时间抓的很紧,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他在精通英语、俄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法两门外语。由于刻苦攻关,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相继完成并发表重要科技成果论文40多篇。有的论文还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在世界数论30多道难题中,陈景润攻下了六、七道!占到了五分之一,这对于我国,对于国际数学都是非常重大的贡献。

陈景润的丰硕成果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他对数学研究的专心,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在读书馆看书,忘记了下班时间,也没有听见下班铃声,图书管理员十分认真地喊了又喊:"锁门了,还有人没有?"竟然没有任何回音。管理人员按规定又在书架之间,穿来穿去察看了一遍,仍没有发现有人存在,便锁了门下班回家了。而钻研如迷的陈景润却躲在书库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里,一边看书,一边在稿纸上划来划去!结果在下次上班后才发现他在里边,弄得管理员目瞪口呆,两人都笑了。还有一次,他走在中关村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在思索一道数学难题,竟一头撞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上,还自己问道:"呀,谁撞了我?""啊,我的难题解决了!"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他的痴是专心致志的表现,决不是愚笨。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他在6平方米的房间住了好多年,他经常吃干馒头和方便食品,他认为越节省时间越好,时间对他来说比金子都珍贵。

陈景润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党和国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了表彰和鼓励。1977年国庆,陈景润应邀出席了国庆宴会,他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与王元、潘承洞合作)、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重大奖励。1974年,国际数学大会介绍庞比尼获菲尔兹奖的工作时,特别提到"陈氏定理,是与之密切关联的工作之一",他还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在取得"1+2"的成绩之后,他在哥德巴赫数的例外集问题上的工作(与刘健民合作)也有很大进展,仍是当今的最高水平。

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因多种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63岁,他真是为了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用生命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