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花甲之后写本草
李时珍1518年出生在蕲(qí)州东门外的瓦硝坝(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是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家庭是世代行医,从小就受到医学的熏陶。他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李时珍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他要像父亲一样行医治病,积德行善。李时珍小时候身体并不好,但他常跟随父亲上山采药,回来后又帮助父亲炮制加工,了解到了不少的药物知识。
他的父亲李言闻,并不想让儿子学医。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被官方所歧视,他希望儿子多读点"四书"、"五经",将来升个一官半职。但李时珍对"四书"、"五经"恰恰十分厌烦,他喜欢读的倒是动物或植物、医学方面的书,他立志要做一名医生。父亲见他意志坚定,也就只好答应了。李时珍读过大量的药物书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不少药书对药物性能的记载有错误。想准确地掌握药物的性能,他认为只有刻苦实践,并注意及时地吸取其他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经验教训。
有一次,一个医生给一个患癫狂的病人服了防葵,病人马上死了。另外,又有一个医生给一个身体虚弱的病人服了黄精,结果病人也死了。李时珍对这两个病案,做了深刻的研究,最后发现,责任在药书上。是药书上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勿吻搞混了。狼毒和勿吻全是毒性极大的药,而古书上却把这种药当成补药。从此,李时珍下决心要对古代的《本草》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而对那些迷信邪说也决心加以驳斥,从而把新的发现和科学药物知识全补充进去。要达到这一点,他要继续博览古代所有有医学方面的书籍,全面地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他每天除了给病人看病外,余下的分分秒秒都用在读书上。到他35岁时,已经读过800多种古代的医书和药书;分门别类地做了摘录和笔记,单是这些笔记和摘录就装了好几柜子。
李时珍很注意调查访问,他认为:"百闻不如一见,多见不如实验。"他为了证实古书上对白花蛇有24块斜花纹的传说,独自登上了凤凰山,找到了捕蛇人,同他们爬进山洞里,捉到了一条白花蛇,结果证实,古书上的记载是正确的。
李时珍为了开拓更广阔的知识境地,他鼓足勇气到各处去游历。他到过湖广一带的山谷进行药物调查,还到过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紫霞洞,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的太和山、缺齿山、朱家洞等地。凡是生长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足迹,他采集了大批的标本。他对每一棵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都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
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很稀罕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以长寿,李时珍便登上太和山访查。当他走到半山腰时,一个老和尚告诉他:谁要采榔梅是要问罪的。等到夜晚,李时珍趁着微弱的月光,偷偷爬上羊肠小道,攀到山上,采到了几颗榔梅。经他研究,原来是一种榆树类的果实,哪里是什么仙果?吃了长生不老全是骗人的鬼话。
李时珍对民间传的药方也做了长期的研究。他从太医院辞职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个赶车的人,在锅里煮粉红色的旋花汤喝。赶车老人告诉他:"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疼痛。我们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筋骨容易得病,所以经常煮旋花汤喝。"李时珍听了后高兴极了。
从此,李时珍就更大量地搜集民间药方。他认为民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他接触的人很多,种田的、捕鱼的、砍樵的、打猎的、放牧的、采矿的,他们都是他的助手和老师。例如:萍、苹、菁、蓬草的区别是依赖农民而解决的;各种鱼类和动物的生活,繁殖状况,是依赖鱼民和牧民而解决的。李时珍还亲自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也研究过工人中毒现象的职业病。为了忠于医药研究,有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吞服烈性药。例如:为了体验药的麻醉作用,他吞服蔓陀萝,这种药能使人精神恍惚,失去知觉。因为古书上说大豆能解毒,加上甘草,解毒能力更显著,于是他服了这两种药,蔓陀萝的毒便解除了。
李时珍辛勤劳动了30年,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修改,最后留下了一百多万字。在花甲之后呕心沥血写成了举世闻名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他日夜奔波在崎岖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攀登上了他那个时代药物学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