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锻炼自我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1909年进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读书,1913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学气象。1918年秋获博士学位回国,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后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1928年任中央气象研究所学长一职。1936年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被选为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要职。
竺可桢在博物学、地学、地理学、气象学等方面都有较重要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在国内高等学校讲授地理的教师。他亲自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国家大地图编纂、地学规划等大型研究项目都是在他领导下进行的。主要著作有《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中国气候概论》等。今有《竺可桢文集》、《竺可桢科普著作选集》、《竺可桢日记》问世。
锻炼自我
竺可桢在十五岁的时候,从故乡的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今澄衷中学)。在澄衷学堂,竺可桢渊博的学识逐渐显露了出来,整个学堂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可是,竺可桢的个头和体重却要比他的同龄人矮一截,轻十多斤。因这副单薄而瘦弱的身材,他成为了很多同学讥讽和嘲笑的对象。
一天,竺可桢正在教室的走廊上走着,迎面走来了几个同学。他们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地挖苦他说:"真是一个寒酸的小矮人,肯定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听他们这么一说,简直气恼极了,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他们几句,但他又转念一想,谁叫我的身材长得这样瘦小呢!何况,一个男子汉也没有必要单单为了一两句恶语就跟别人撕破脸皮争吵起来。
就在这一天的晚上,竺可桢辗转反侧,心潮翻涌,他想:我们祖国正在面临着深重的灾难,人民贫穷病弱,被傲慢的外国人说成是"东亚病夫"。现在,自己也遭遇到这样的境地,被别人瞧不起,被骂成是短命的人,连二十岁都活不到。既然立下了志愿,要为拯救自己的国家出力,那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的病弱身体!
想到这里,竺可桢突然振作起了精神,霍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连夜制订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并且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自己的宿舍里,以此作为警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鸡一啼就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体操,做各种各样能强身健体的运动。有一天清晨,竺可桢刚刚醒来,就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他从窗户往外一瞧,天阴沉沉的,密密麻麻的雨点下得正紧。
今天还要不要按时起床锻炼呢?竺可桢刚刚犹豫了一下,即刻又坚定了起来:绝对不可以,只要有一次间断,那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于是,他又迅速地起床,冒雨跑完了规定的路程。就这样,竺可桢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体质明显地增强了许多,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这个时候,全班同学,包括以前讥讽过他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大启发
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会为竺可桢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而惊叹不已。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催开成功之花,要想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必须有一种顽强的意志。意志顽强的人面对沉重的压力、巨大的挫折,会坦然处之,笑傲人世。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有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要充
科学家的故事的其它文章:
- 爱因斯坦与司机
- 泰勒斯:先进思想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 阿基米德:创新故事
- 沈括: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 达·芬奇: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之举
- 吉尔伯特:双科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