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请吃半鲁”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用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八卷共四百九十一篇,约四十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这部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及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请吃半鲁"
蒲松龄是一个读书之人,但屡考不中,回到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就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
一天,他忽然接到宰相的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意思是请吃鱼。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就对送请帖的使者说:"我身体不舒服,恐怕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希望能够谅解我。"蒲松龄的妻子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觉得有些不妥,便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怎么合适,人家一来是宰相,当了官并没有忘记旧友;二来您和宰相曾经同窗共读,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去。"听妻子这么一说后,蒲松龄沉思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去赴宴。
蒲松龄来到宰相家里,席宴开始,只见两位使女抬着一盆鱼汤送上桌来。宰相对蒲松龄说:"请多包涵,小弟为官以来,一向默守清廉,不涉烟尘。这次,并不是什么席宴,只不过是想请尊兄尝试一下如何混水摸鱼罢了,只有悟此奥妙,才可步入尘世。"蒲松龄听他这么一说,非常不高兴,他觉得人生本就该出污泥而不染。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打算来日回敬宰相。
过了几天,蒲松龄果然采用同样的方式,宴请宰相。宰相接到"请吃半鲁"的请柬之后,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不由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想当年,同窗共读,老兄的学识远远超过了我好几倍,只是因为性情过于刚直,对世态炎凉怀有不满之情,再加上没有钱去打点各级考官,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宰相想取一些银两来救助,但蒲松龄坚决不收。只和宰相叙旧,却不提设宴一事。慢慢地,宰相感觉腹中饥饿,不时地到屋外张望太阳,可直到太阳偏西,还没有入席的动静。宰相饿得实在是憋不住了,便问蒲松龄:"尊兄什么时候开始设宴呢?"蒲松龄随口答道:"一日三餐已经过去了,您又吃足了半鲁,为什么还要设宴呢?"宰相这才恍然大悟,鲁的下面,明明是一个"日"字,我叫他吃了上头,他却叫我吃下头,这个含义可有很大的区别呀,这个下头吃进去,不是满肚的太阳吗?这不是明明劝我当个怀抱太阳的明官吗?宰相虽然挨了一天的饿,却深深地领悟了做官的道理。
大启发
蒲松龄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立场和主张,并没向宰相直陈,而是采用请客的方式,十分巧妙地向其暗寓出来,可见蒲松龄的机智。机智是一种能出色地处理事件的能力,是一种大智慧,恰到好处的机智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个人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从而能获取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