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寻找百花蛇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人,明代医药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嘉靖三十年(1551年),担任楚王朱英王府的"奉祠正"一职,兼管良医所的一些事务。三十五年,担任"太医院判"一职。在这里,王府和皇家珍藏的典籍数不胜数,还有不少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的药物标本,他的眼界因此逐渐开阔,累积的知识也更加丰富。
李时珍三十五岁时开始酝酿《本草纲目》的雏形,他四处采访,反复地修订。万历六年(1578年)完稿。可惜的是,李时珍没有亲眼看到这部医学巨作的出版。他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正式发行,并立即轰动全国。不久,在全世界也传播开来。《本草纲目》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不但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史增光添彩,就连世界化学、医学、药学、矿物学、植物学以及动物学的发展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此外,李时珍在脉学及奇经八脉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医生都十分重视他写的《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两书。
寻找白花蛇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用一生的时间,编著了《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被翻译成许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李时珍的父亲也是医生,小时候,看到父亲能给人解除病痛,他打心眼里佩服,立志将来也要当一位名医。那时候,山里人由于劳动特别辛苦,腰肌劳损是常见病,所以,父亲经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作主料的药酒。李时珍特别好奇,他想:白花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为了揭开这个谜,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他决定亲自向大自然这个老师请教。他决定到大山区去,亲眼看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李时珍的想法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长在深山里,而且奇毒无比,有个万一,就会丢掉性命!"
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一个初夏的早晨,李时珍踏着晨露向深山进发了。经过打听,李时珍来到了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龙峰山,在山路上等了整整两天,李时珍才等到一个捕蛇人。捕蛇人对李时珍说:"我家世代捕蛇,没有一个得到善终,都是被蛇咬死的,白花蛇特别毒!"李时珍告诉他,为了减少天下人的痛苦,就是死于蛇口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时珍执着的精神所感动,终于同意带他找蛇。
李时珍跟着捕蛇人一边找蛇,一边虚心请教白花蛇的生活习性、特征和毒性。捕蛇人告诉他,白花蛇头呈倒三角形,身上有方格形图案,但蛇身颜色灰暗,酷似泥土,所以很难被发现。不仅如此,白花蛇的毒性也特别大,人要是被白花蛇咬一口,顷刻之间就会毒发身亡。李时珍和捕蛇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可是一连过了好几天,他们连白花蛇的影子都没见到。捕蛇人有点泄气了,可李时珍并不气馁,他下定决心,不亲眼见到白花蛇,决不出山。
一天,李时珍和捕蛇人在龙峰山山腰上找蛇。眼看着四周云层渐渐聚拢,暴风雨就要来了,捕蛇人便催促李时珍往回赶路。捕蛇人在前,李时珍在后,两人匆匆忙忙往回赶,突然听见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大吃一惊。一条白花蛇正死死缠住李时珍的左腿,蛇头被踩在脚底!捕蛇人赶紧奔向李时珍,费了好大劲才把这条白花蛇抓进蛇笼。捕蛇人对李时珍说:"要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
这次出门,李时珍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又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就是这样,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大启发
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有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是退缩还是勇于前进,这就需要考验一个人的胆识和勇气了。然而成功是属于那些不畏艰险的人,只有勇于探索,敢于碰硬,不懈进取,才能求取到真知。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很多困难挡住我们前行的道路,一味退却肯定是到达不了目的地,这时就需要我们以坚强的意志去同困难抗争。只要不松懈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李时珍是这样的,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也都是这样的。